今天,中國農民豐收節!廊坊的“收獲”面孔,你熟悉嗎?
今日秋分
我們也將迎來
↓↓↓
秋天的農田 是豐收的海洋!
農家豐收忙 農機更瘋狂!
2018年肥鄉首屆豐收節暨現代農機推廣節現場
為迎接首屆農民豐收節
在邯鄲肥鄉
農機手開拖拉機跳"街舞"
大秀絕技
↓↓↓
一次鐵甲的激情碰撞!
一場玉米的豐收盛宴!
邯鄲肥鄉玉米收獲現場
肥鄉萬畝玉米喜獲豐收
遠看金光燦燦
近看顆粒飽滿
豐收季的玉米樂開懷
邯鄲肥鄉玉米收獲現場
邯鄲老鄉們
以特有的慶祝方式——收獲
迎接屬于自己的節日
在邢臺沙河市
慶豐收匯演 畫豐收展覽 曬豐收觀摩
一系列民俗活動輪番上演
邢臺沙河市紅石溝休閑生態農場
展示農業豐收碩果
分享農民豐收喜悅
憑借豐富沙土資源
千畝新品種高油酸花生
喜獲豐收
新樂市承安鎮花生收獲現場
因為榨出來的油
堪比橄欖油
又被稱為“橄欖花生”
農民增產又增收
在邯鄲雞澤縣
萬畝辣椒喜獲豐收
那一抹紅轉換成微笑
永遠流淌在老鄉面龐
辛集百年梨園
在辛集苗家營村
百年梨園果香醉人
300畝清代老梨樹
金秋碩果綴滿枝頭
依托百年梨園打造生態旅游
春賞花 秋采摘
老梨園煥發新生機
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之于河北人民
是疲憊之后的治愈
是洋溢在臉龐的喜悅
河北的這些
“收獲面孔”
是對這個節日最好的詮釋
↓↓↓
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棗強縣肖張鎮西趙莊村
村民在展示收獲的高粱
搬運采摘的葡萄 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展示剛捕撈的稻田魚
在晾曬核桃
新華社記者李曉果攝
灤南縣東黃坨鎮農民在清點收獲的紅薯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河北魏縣院堡鎮
岳莊村村民在采摘辣椒
廊坊趙各莊村果農在采摘巨峰葡萄
新華社記者李曉果攝
大清河鹽場秋鹽收獲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收割機在阜城縣崔家廟鎮的高粱田里忙碌
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節日前后
賽詩聯歡 第什里風箏節等
一系列活動將在河北舉辦
河北各地這樣慶祝農民豐收節!
↓↓↓
賽詩聯歡慶豐收
9月23日,以“提質增效慶豐收農旅融合促振興”為主題的賽詩聯歡慶豐收活動將在邯鄲市永年縣廣府鎮東街村舉辦。當地將組織豐收賽詩會、特色馬拉松、農事非遺展、古城大聯歡、萬人千家宴等多項趣味性活動。
9月23日至10月1日,廊坊市固安縣牛駝溫泉產業園區將舉辦鮮食玉米采摘文化節,旨在推介農產品品牌及鄉村旅游。鮮食玉米采摘文化節期間將舉辦“我眼中的農民豐收節”主題創意藝術作品大賽、玉米采摘比賽等活動,同時,鮮食玉米種植區域全部向市民開放,可親身體驗農耕文化。
全國種豬大賽(北方賽區)
(資料圖)
為了展示生豬自主育種成果,全國種豬大賽將分別于10月16日上午和18日上午在北方賽區石家莊市、南方賽區武漢市舉行。屆時,北方賽區將委托河北省種畜禽質量監測站種豬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對16家企業種豬進行生產性能測定,根據測定成績,由專家組分別評選出每個品種綜合性能指數的前3名。
第什里風箏節
第什里風箏歷史源遠流長,起源于明永樂年間,興起于清乾隆年間,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傳承,形成了集北京、天津流派于一身,獨具特色的“宮廷風箏”,距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是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第什里還保留著200多種宮廷風箏制作畫譜,有幾十種繪畫口訣,當代第什里的風箏文化已有五代傳承人。風箏節期間,開展全國風箏精英賽、風箏文化研討會、產業發展對接會、休閑體驗游、特色農產品展銷及其它一些體育活動等活動。以風箏為媒廣聚賓朋,共謀發展,做大文化產業,建設美麗鄉村,打響“京津樂道、綠色廊坊”旅游品牌,促進京津冀旅游文化產業協同發展。
趙縣是“中國雪花梨之鄉”,“趙州”牌雪花梨以其獨特的品質享譽國內外,被譽為“天下第一梨”,榮獲“中華名果”稱號。每年的8-9月是采摘的盛期,開采時節,萬頃梨園四處飄香。前來觀花游覽的各界人士車水馬龍,梨園內可謂人山人海。趙縣雪梨采摘節已經成為當地慶祝豐收互訪親友的主要活動。
“千年梨園”采摘節
在肅寧縣及周邊縣市,九月中旬“千年梨園”鴨梨成熟,賞田園風光、享豐收果實,建休閑農業、促鄉村旅游,集果品采摘、休閑觀光于一體,為游客呈現出獨具韻味的“田園風”。
滿族豐收節
易縣擺字龍燈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滿族民俗舞蹈。已有三百余年歷史。傳說龍能行云布雨、消災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起源于守陵村忠義村。起初是整龍,清乾隆年間為紀念雍正在位十三年文治武功,將整龍斷為十三節,每節用細繩和三個竹環相連,另加領龍繡球一個,因此又稱為“十三節龍”。該龍每一節可作為漢字一個筆畫,繡球為“點”,舞動中可擺出十三畫以內的漢字,因而還稱為“文龍”。易縣擺字龍燈既能舞出中國傳統龍鮮活靈動、翻江攪海、振興圖騰的氣勢,又能擺出“國泰民安”、“中華巨龍”等變化多樣的造型字句,更能振奮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體現創新精神,內涵更為豐富。該龍燈集藝術性、觀賞性一體,在眾多舞龍隊中獨樹一幟,備受關注。
山楂采摘節
清河以萬畝山楂基地為依托,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山楂采摘節已經成為極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活動的舉辦旨在進一步叫響中國山楂之鄉的品牌,促進清河當地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讓清河馬屯山楂成為展示清河、推介清河的靚麗名片。
河北這些村莊、特產有了新招牌!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業農村部推出全國100個農產品品牌、100個特色村莊、100個鄉村文化活動、100個鄉村美食等。其中,河北3個農產品品牌、4個特色村莊、4個鄉村文化活動、3個鄉村美食上榜!
100個特色村莊名單(河北4個)
100個農產品品牌名單(河北3個)
100個鄉村美食名單(河北3個)
驢肉火燒: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可見驢肉的地位。最正宗的驢火經過慢火細燉加上師傅們的配料,然后將燒餅一分為二,把驢肉切片和作料夾起來,走在任何地方都會找到。
萬字扣肉:萬字扣肉是河北地方風味菜肴,將豬肉切成方塊煮熟后,切成螺旋的“萬字”的型,加調料蒸熟即成。色澤紅潤、亮麗,肥糯酥爛,老少皆宜,肥而不膩。
御土荷葉雞:原名叫花雞,選用承德離宮的黃土,熱河泉水和湖內的荷葉,故名御土荷葉雞。吃時用刀,叉割成小塊,蘸著調味品吃,味道鮮嫩爽,滲著荷葉清香,別具風味。
100個鄉村文化活動名單(河北4個)
邯鄲市永年區東街村:賽詩聯歡慶豐收
新聞多一點:中國農民豐收節為何定在秋分?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透露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考慮。
從節氣上看,春種秋收,春華秋實,秋分時節碩果累累,最能體現豐收。另外,秋分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晝夜平分,秋高氣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種的重要時節,也是稻谷飄香、蟹肥菊黃、踏秋賞景的大好時節。
從區域上看,我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各地收獲的時節有所不同,但多數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頭。所以,兼顧南北方把秋分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便于城鄉群眾、農民群眾參與,也利于展示農業的豐收成果,包括科技成果和農民的創造,具有鮮明的農事特點。
從民俗上看,我們國家有十幾個少數民族有慶祝豐收的傳統節日,大多都在下半年。在國家層面設立一個各民族共同參與、共慶豐收的節日,有利于促進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團結和發展。
曾幾何時
金黃的玉米掛滿屋檐 鋪滿曬場
大人們開暢的笑聲
和著孩子們嬉戲的打鬧聲……
一段歲月塵封已久的
豐收鄉情油然而生
今天
中國農民豐收節!
· 喜 · 迎 · 豐 · 收 ·
來源:綜合整理自 中國農民豐收節官網、新華網、河北農民廣播、河北省美麗鄉村微信
Hash:1ca9bf661ce9f3448dd155b1ec5db3e9586ee5d2
聲明:此文由 廊坊共青團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