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摩納哥首都及旅游景點圖片「摩納哥風景圖片」

        導讀:摩納哥首都及旅游景點圖片「摩納哥風景圖片」 摩納哥的首都在哪里? 歐洲西部國家首都列表 摩納哥的首都是哪里? 摩洛哥旅游景點有哪些 摩納哥那么神秘又傳奇,都有哪些特別之處?

        摩納哥的首都在哪里?

        摩納哥的首都是摩納哥城(Monaco-Ville)。

        摩納哥城 (Monaco-Ville) ,摩納哥公國的首都,整個城市建在阿爾卑斯山脈伸入地中海的一座懸崖之上,因而有"懸崖頂上的首都"之稱。摩納哥城屬于地中海型氣候,1月份平均氣溫為10℃,8月份為24℃,年平均氣溫為16℃,一年四季如春,舒適宜人。

        歐洲西部國家首都列表

        一、首都列表

        1、英國首都:倫敦

        2、愛爾蘭首都:都柏林

        3、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

        4、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5、盧森堡首都:盧森堡市

        6、法國首都:巴黎

        7、摩納哥首都:摩納哥。

        二、首都資料:

        1、倫敦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首都,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與紐約香港并稱為“紐倫港”。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是全世界博物館圖書館數量最多的城市。有19家世界500強總部和7座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位于倫敦。

        倫敦是一座全球領先的世界級城市,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商業最繁榮、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金融、商業、體育、傳媒、時尚等各方面影響著全世界,是全球化的典范。

        倫敦是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控制著全世界45%的外匯交易和黃金白銀、原油等大宗商品定價權,也是全球最大的銀行、保險、期貨和航運中心。倫敦平均每日的外匯交易額高達2.7萬億美元,為世界第一,居民財富總額位居世界第二。

        2、巴黎

        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并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巴黎位于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法國,也是西歐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2017年8月1日,國際奧委會宣布,巴黎成為2024年奧運會主辦城市。

        3、盧森堡市

        盧森堡市繕(Luxembourg)是盧森堡的首都,面積51.2平方公里,人口11.6萬寫(2017年底bai)du。

        4、摩納哥城

        摩納哥城(Monaco-Ville),是摩納哥公國的首都。整個城市建在阿爾卑斯山脈伸入地中海的一座懸崖上,因而有“懸崖頂上的首都”之稱。

        摩納哥城屬于地中海型氣候,1月份平均氣溫為10℃,8月份為24℃,年平均氣溫為16℃,一年四季如春,舒適宜人。

        5、都柏林

        都柏林(Dublin)是愛爾蘭共和國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也是愛爾蘭的政治、經濟、文化、旅游交通中心。其地理位置極其靠近愛爾蘭島東岸的中心點,地處都柏林郡的利菲河河口、都柏林地區中心。

        都柏林在17世紀時迅速擴張,并成為當時英國僅次于倫敦的第二大城市。1922年愛爾蘭獨立后,都柏林成為愛爾蘭自由邦的首府,即現在愛爾蘭共和國的首都。

        橫跨利菲河的都柏林是一座文化之都。這里的大學、科學院、美術館為數眾多,有上百年歷史的建筑隨處可見。這里出生并成就了許多著名的文學家,如葉芝、王爾德、蕭伯納等。都柏林有歐洲最古老的圖書館,市西南的健力士黑啤酒廠以釀造黑啤聞名。

        都柏林有著“歐洲硅谷”的稱號,外加國家政策支持,吸引了世界各地眾多科技公司來此發展,僅美國公司就有超過600家,包括Google、Amazon、Facebook等。

        6、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荷蘭首都及最大城市,人口約110萬。位于該國西部省份北荷蘭省,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

        12世紀晚期一個小漁村建于此,而后由于貿易的發展,阿姆斯特丹在荷蘭黃金時代一躍而成為世界上重要的港口

        在那個時代,該城是金融和鉆石的中心。19和20世紀,該城擴展,許多新的街坊與近郊住宅區形成。現為歐洲第四大航空港(前三大分別為倫敦、巴黎、法蘭克福)。

        阿姆斯特丹有很多旅游景點,包括歷史悠久的運河網、荷蘭國家博物館、凡·高博物館、安妮之家、紅燈區以及許多大麻咖啡館。每年有大約420萬游客來此觀光。

        作為當前荷蘭第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歷經了從漁村到大都市的發展過程,經歷了輝煌與破壞,以及世界大戰的洗禮,從一定程度上講,她的歷史也是荷蘭歷史的一個縮影。

        7、布魯塞

        布魯塞爾(Brussels)是比利時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歐洲聯盟(歐盟,EU)的主要行政機構所在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NATO)總部駐地,有歐洲的首都之稱。另外也是200多個國際行政中心及超過1000個官方團體的日常會議舉辦城市。

        魯塞爾位于塞納河畔,北部是低平的弗蘭德平原南部是略有起伏的布拉邦特臺地,平均海拔58米。

        上城依坡而建,為行政區,主要名勝有路易十六式建筑風格的王宮皇家廣場、埃格蒙宮、國家宮、皇家圖書館、現代古代藝術博物館下城為繁華的商業中心。市中心的“大廣場”周圍屹立著許多中世紀? ?哥特式建筑,其中以市政廳較為壯觀。

        布魯塞爾擁有全歐洲最精美的建筑和博物館、摩天大樓跟中世紀古建筑相得益彰。整座城市以皇宮為中心,沿“小環”而建,游覽以步行為佳。

        布魯塞爾是一個雙語城市,通用法語和荷蘭語,法語使用者占較多數。另外土耳其語、阿拉伯語等語言也被布魯塞爾的穆斯林廣泛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歐洲西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倫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巴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盧森堡市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摩納哥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都柏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阿姆斯特丹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布魯塞爾

        摩納哥的首都是哪里?

        摩納哥首都:摩納哥城

        摩納哥城(Monaco-Ville),是摩納哥公國的首都。整個城市建在阿爾卑斯山脈伸入地中海的一座懸崖上,因而有“懸崖頂上的首都”之稱。摩納哥城屬于地中海型氣候,1月份平均氣溫為10℃,8月份為24℃,年平均氣溫為16℃,一年四季如春,舒適宜人。

        摩洛哥旅游景點有哪些

        今年十一剛去環游了摩洛哥,介紹下路過的值得一去的景點。

        路線:從卡薩布拉卡啟程,途徑拉巴特舍夫沙萬菲斯、埃爾夫德、沙阿比沙丘(撒哈拉)、阿伊特本哈杜筑壘村、馬拉喀什

        好玩的景點:

        1、哈桑二世清真寺 - 卡薩布蘭卡

        哈桑二世清真寺應該是卡薩布蘭卡唯一拿得出手值得一去的景點了,尤其是做在主塔下方廣場的臺階上,靜靜的感受海風吹風,看人來人往很是靜謐悠閑,值得一覽。

        哈桑二世清真寺是卡薩布蘭卡最值得一去的景點了,尤其是坐在清真寺主塔下方露天廣場的臺階上,靜靜的感受海風吹拂,看人來人往,很是靜謐悠閑,值得一覽。白天和夜晚有兩種不同的感覺。

        哈桑二世清真寺其中三分之一面積建在海上,以紀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來。整個清真寺可同時容納10萬人祈禱,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麥加麥地那清真寺之后。

        2、烏達亞堡 - 拉巴特

        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坐落著一座古堡 - 烏達亞堡,位于布雷格雷格河入海處,瀕臨大西洋,為一古城堡建筑群。

        烏達亞堡始建于12世紀柏柏爾王朝,后為阿拉伯王朝所用,曾被葡萄牙人和法國人占領。現存烏達雅堡對外開放區域分三部分:

        一是院內花園,為伊斯瑪儀國王于17世紀所建,小巧玲瓏,幽雅精致,花木繁茂,具有安達魯西亞園林建筑的典型風格;

        二是博物館,分兩個展室,一是展出歷代珠寶樂器,另一個展出歷代民族服裝,包括柏柏爾人、撒哈拉人、摩洛哥猶太人服飾以及古代紅銅和土陶器皿;

        三是高空平臺,為古時空中市場遺跡。站在平臺上可俯視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拉巴特古港口和薩累市全景。烏達雅堡內保留著柏柏爾民居和街道,別具風格。

        3、舍夫沙萬 - 一定要去的藍白城

        舍夫沙萬位于里夫山寬闊的山谷之中,遠離大都市的繁華,大多數民宅門口、階梯和墻壁都被涂繪成最燦爛的天空藍。

        舍夫沙萬

        舍夫沙萬城鎮始建于1471年,處處洋溢著濃郁的阿拉伯風情,位于老城區麥地那的小堡壘至今仍然存在。舍夫沙萬臨近地中海,空氣清新,古色古香,適合徒步旅行,也是休閑和購物的好地方。

        4、瓦盧比利斯遺址-梅克內斯

        瓦盧比利斯遺址位于梅克內斯以北約30公里處,是年代久遠的古羅馬廢墟。

        公元1世紀,古羅馬人在可能是迦太基城市的地方建立了定居點,即瓦盧比利斯,并逐漸發展成為古羅馬帝國在非洲當地的中心行政城市之一,負責生產并向古羅馬帝國輸出糧食

        現在這里留有保存完好的凱旋門和劇場的白色石圓柱。甚至連古城的街道、居民住房、油磨房、公共浴室、市場等都依然清晰可見,這里還有許多鑲嵌式的壁畫。從廢墟中還挖掘出大批制作精巧的青銅人像和大理石人頭像。

        5、非斯古城

        非斯城建于公元9世紀,有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大學。城市結構公元十二世紀以后曾改變,有著典型的阿拉伯城市Medina的風貌,神秘的東方風情,該城以精湛的伊斯蘭建筑藝術聞名于世。

        在公元十三世紀至14世紀時,非斯代替馬拉柯什成為了馬里尼德王國的首都,從而到達了它的鼎盛時期。聚居區中的城市建筑和主要遺跡都可以追溯到那個時期,其中包括伊斯蘭學校、集市、宮殿、民居、清真寺、噴泉等等。

        非斯居民還保持著中世紀的生活風俗和生活方式,嚴禁汽車進入,運輸方式以毛驢為主,滿載貨物的小毛驢常常就與游客并行。據說摩洛哥是世界上擁有毛驢最多的國家之一。

        非斯老城有如迷宮,轉過一個口又是一個口,繞過一條街又是另一條街,街道曲曲折折,看不到盡頭,據說就是當地人有時也會轉暈,其中最有名的菲斯皮革染坊就隱藏在老城之中。非斯的皮革業非常有名,更為奇特的是皮革的染色,染色原料為純天然,五顏六色的染缸如同一張完整的畫板,蔚為壯觀。

        除了皮革廠之外,古城中還有摩洛哥最古老的寺院之一的安德魯斯清真寺、最古老的伊斯蘭高等學府卡羅因大學、古城入口藍門等景點。

        6、撒哈拉沙漠

        來摩洛哥如何能錯過撒哈拉沙漠之旅。我們去的是摩洛哥很大很壯觀的沙丘群沙阿比沙丘,先乘坐四驅車進入沙漠,離開公路在戈壁上馳騁一段,到達沙丘附近,風景從郁郁蔥蔥的綠洲,到荒蕪的戈壁巖漠,最后來到連綿的沙丘邊,順便去沙漠中的牧民家喝了杯茶。

        接近晚上的時候騎駱駝進入沙漠中觀賞沙漠中的日落,到了晚上更是可以躺在沙丘上看整個銀河,真的有種被銀河包裹的感覺,運氣好還能看到流星滑落哦,總之沙漠是絕對不能錯過的經典景點。

        7、阿伊特本哈杜筑壘村

        權游迷絕對不能錯過的打卡地,此處是龍母征戰過的淵凱城拍攝地。

        阿伊特本哈杜筑壘村曾是多部好萊塢電影的外景地,也是西方名導演經常光顧的地方。

        這是摩洛哥境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Ksar? ?建于800多年前。所謂的“ksar”是用紅土夯筑的建筑群,順坡依次而建,層層疊疊,儼然一體,是當地柏柏爾人用以抵擋阿拉伯入侵者的堡壘。整座筑壘群建于山坡上,集中反映出柏柏爾人干打壘建筑的高超工藝。

        8、馬約爾花園 - 馬拉喀什

        馬約爾花園還有一個更有名的名字,就是圣羅蘭花園。伊夫·圣洛藍(YvesSaint-Laurent)所擁有的JardinMajorelle花園和伊斯蘭藝術博物館是一座完美的世外桃源。博物館所在的深藍色別墅仙人掌、綠竹和九重葛的簇擁之中。它興建于12世紀的阿爾穆瓦希德王朝。繁茂的橄欖樹圍繞著一個寬闊、寧靜的池塘,背后則是建于1869年的亭閣。

        1980年,法國時尚大師伊夫·圣·羅蘭在馬拉喀什旅行時無意間看到了這座世外花園,從此便醉心于此,并獲得“取之不盡的精神源泉”。2008年大師辭世后,他的骨灰被撒在花園里,這里無疑是他靈魂最后的歸屬。

        9、jemaa Fna廣場 - 馬拉喀什

        jemaa Fna廣場,又稱不眠廣場,即便是午夜廣場依然十分熱鬧,是阿拉伯人社區的主廣場。廣場的西南部是最著名的紀念性建筑Koutoubia清真寺,高70米,從幾英里外的地方都能在各個方向看到它的光塔。

        它由阿爾穆瓦希德王朝德的蘇丹雅各比·曼蘇爾(1184~1199)興建而成,此地原為11世紀阿爾穆瓦希德王朝德清真寺的舊址,它的光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個光塔中最古老、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個。

        當年這里曾經有一個圖書市場,現在就只剩下Koutoubia(源于Koutoubia或Kutub,阿拉伯語中意為“書”)這個名字了。

        摩納哥那么神秘又傳奇,都有哪些特別之處?

        南臨地中海,背靠阿爾卑斯山,面積2.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3.8萬,這就是位于歐洲西南部的袖珍國——摩納哥公國(簡稱摩納哥),國土面積僅比梵蒂岡稍大的世界第二小國。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彈丸之國,卻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摩納哥瀕臨地中海,北、西、東三面與法國接壤,背靠西歐最雄偉的山脈阿爾卑斯山。“摩納哥”這個名字,是公元前6世紀在此居住的希臘福基斯人所取。當時,福斯基人在這里建了一個祭祀大力神海格力斯的神廟,取名“Monoikos”(摩諾伊科),之后漸漸演化成“摩納哥”,并成為此地的地名。后來,腓尼基人在摩納哥的懸崖上修筑了一座城堡,這座城堡便是日后摩納哥的發源地。

        1297年,熱那亞人弗朗索瓦·格里馬爾迪來到地中海,看到了建立在巖石上的這座城堡。作為軍事要塞,它易守難攻,格里馬爾迪決定智取。他將寶劍隱藏在寬大的衣服中,偽裝成修道士走進城堡之中躲藏起來。等到夜晚,格里馬爾迪悄悄打開城門,伏兵進入后,兵不血刃地攻克了這座城堡。

        從此,格里馬爾迪家族成為摩納哥的王室,開始了長達700多年斷斷續續的統治生涯。時至今日,在摩納哥的國徽上還有紅白相間的菱形圖案,兩旁是手持寶劍的僧侶,描述的正是先祖奪取城堡的故事。

        摩納哥在14世紀初形成公國雛形,1338年成為獨立公國。1525年,摩納哥成為西班牙的屬國。17世紀,法國崛起,摩納哥同法國簽訂條約,趕走西班牙人。1793到1814年期間,法國成為摩納哥的統治者,格里馬爾迪家族曾一度被趕出摩納哥。1814年,《巴黎條約》簽訂,摩納哥解放,脫離法國控制,格里馬爾迪家族重回摩納哥。

        摩納哥原本的控制面積約有20平方公里,但19世紀中期,其所屬芒通和羅克布倫兩大市鎮,因對稅收政策極度不滿而宣布脫離摩納哥,加入法國。1861年,在內憂外患的壓力下,摩納哥與法國簽訂協議,放棄芒通和羅克布倫,換取法國承認摩納哥的獨立地位。從此,摩納哥領土從20平方公里劇減到不足1平方公里,后來經過填海造地等措施,最終形成如今約2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

        1911年,摩納哥頒布憲法,成為君主立憲國。1918年,與法國簽署了確定兩國政治關系的條約。摩納哥承諾,在完全尊重法國政治、經濟、航海和軍事利益的前提下行使主權,法國則負責保障摩納哥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

        —座中世紀城堡,發展成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在這頗具傳奇色彩的歷史里,城堡經歷了無數的外來圍攻和炮火烽煙,見證了地中海群雄爭霸的崢嶸歲月,被摩納哥人譽為“百年傳統守護神”。

        在17世紀以前,城堡一直作為軍事堡壘使用,后來,這里成為摩納哥王宮的所在地。王宮外觀呈淡黃色,有著高墻尖塔,莊嚴肅穆,四周的防衛堡和炮臺遺址,便是當年城防的見證。如今,王宮的一半用于王室成員居住和辦公,另一半則是博物館,每年6月至10月向游客開放。

        雖然王宮奢華無比,但這里的生活卻平凡溫馨。一位名叫馬塞爾的護士,曾在王宮中為公主的健康服務過3年,她直言那是自己一生中最美好、幸福的時光。

        在當地人看來,能夠留在王宮 工作是神圣的,園丁、廚師、清潔工,以及那些修復王宮的建筑師,所有人都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共同守護著這座偉大的宮殿。

        對于這座王宮,摩納哥人還特別感謝一個人,那就是摩納哥親王蘭尼埃三世。蘭尼埃三世將這座宮殿視若珍寶,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王宮曾遭到嚴重破壞,為此,這位親王做了大量的修復工作。從1959年開始,他還定下一個傳統:允許民眾進入王宮里的榮譽院參觀,在蒙特卡洛藝術節期間還可以來這里聽音樂會。在圣誕節,王宮還會組織活動,蘭尼埃三世則親自接待參與者,樹立了很好的親民形象。

        在摩納哥王宮所處的懸崖上,還有其他幾座宏偉的建筑,共同構成了摩納哥的都城——摩納哥城,也就是“懸崖頂上的首都”。這座都城很小,面積僅有0.2平方公里,卻顯得一點也不擁擠。

        穿過王宮廣場東南角的一個大門洞,走過一條狹窄、寧靜的小街,一座潔白的大教堂便矗立在眼前——“圣潔圣母大教堂”,另一個名字叫“圣尼古拉大教堂”,因為這座教堂在摩納哥非常重要,所以也被稱為“摩納哥大教堂”。

        這座羅馬復興風格的宏偉建筑,是摩納哥王室舉行重大典禮的場地,也是已故王室成員的安葬之地。1956年4月19日,好萊塢明星格蕾絲·凱利與蘭尼埃三世那場轟動全球的婚禮,就是在這里舉辦的。1982年9月13日,格蕾絲·凱利駕車從她的夏季別墅返回摩納哥途中,車輛失控墜入懸崖,一代“最美王妃”香消玉隕。如今的大教堂內祭壇一側,就是王妃沉睡的場所。

        摩納哥大教堂的對面,是綠意盎然、樹影婆娑的圣馬丁花園。從這里的觀景臺往左看,海邊突起一座巴洛克風格的白色大廈,那便是舉世聞名的摩納哥海洋博物館

        摩納哥海洋博物館是摩納哥國王阿爾貝一世修建的。1910年,摩納哥海洋博物館建成開放,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海洋博物館,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前來觀光。而最令人驚嘆的是,這座博物館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海洋收藏品,如從古至今的漁船模型、各類海獸海魚的標本、各種各樣的捕魚工具,以及400余種來自世界各地的海洋生物,讓人大開眼界。此外,這里也是國際海洋學會會址,常常召開重要的國際性海洋學研討會。

        摩納哥雖小,卻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這個袖珍國在一片廢墟上創造出的經濟寄跡,不得不令世人驚嘆,而寫下這段傳奇的,便是從19世紀發展起來的博彩業。

        1861年,摩納哥從法國人那里爭取到國家獨立,但國王查理三世卻沒有時間慶祝,因為眼前的狀況不容樂觀:除了背靠阿爾卑斯山的余脈,面朝蔚藍的地中海,公國經濟發展可以倚仗的自然資源少得可憐。迫不得已,查理三世下令放開在法國統治時期禁止的博彩業,作為在當時看來“可解決財政困難的最佳方式”。

        1865年,查理三世在市區北邊開設了第一家賭場,名為“蒙特卡洛大賭場”,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行事極端、毀譽參半的國王,將該地區命名為“蒙特卡洛”。蒙特卡洛大賭場是由巴黎歌劇院的設計師設計,猶如一座豪華的宮殿。歐洲大陸的眾多賭客,源源不斷地來到這里,追求一夜暴富的夢想。

        賭場的成功創造了“蒙特卡洛奇跡”,蒙特卡洛很快成為與澳門拉斯維加斯并稱的世界三大賭城,摩納哥也從窮國變成了富國。巔峰時期,蒙特卡洛博彩業進賬占到全國收入的95%,并且帶動了旅游業、服務業、金融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但摩納哥法律嚴禁本國公民參與賭博,即使王公大臣也不例外,因此,在蒙特卡洛,一擲千金的永遠只是外來客。

        在賭場外的廣場一側,是同樣奢華的巴黎大飯店。巴黎大飯店建于1864年,一個多世紀以來,已成為尊貴時尚的標簽,是國際名流社交的舞臺。摩納哥親王與王子曾在這里會晤離任美國總統格蘭特,接見各國使臣。

        一戰和二戰期間,這里還成為政治避難者的寧靜港灣。戰爭結束后,飯店重新開始接待世界名人,包括英國的溫莎公爵夫婦、愛丁堡公爵、丘吉爾首相。1952年,幾乎所有的好萊塢名流聚集在此,參加影星艾羅·弗蘭的婚禮……

        由于蒙特卡洛的地形復雜,路面狹窄多彎,所以這里成為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簡稱F1)的重要賽道之一,成為與美國印第安那波利斯、法國勒芒德國紐布格林一樣的全球賽車手挑戰極限的賽場。

        由于摩納哥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因此吸引了很多富豪移民,這里成為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奢華之地。

        Hash:0792a38b604c294f2939b4ba53b51ac40911918d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