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陽市旅游景點集錦











在湖南省安化縣(主要為洞市,江南)的崇山峻嶺和山澗溪流之間,就綿延著一條神秘的茶馬古道。千百年來,無數的馬幫在這條道路上默默行走,悠遠的馬鈴聲,回蕩在山谷、急流和村寨上空,也成就了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交融。如今,茶馬古道上馬蹄印仍歷歷在目,跨越溪流的廓橋仍屹立在風雨中,仿佛在遙憶著那一片歷史的風景。
國家AAAA級景區
2011年8月23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與《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推薦,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安化茶馬古道風景區達到國家4A級旅游景區標準的要求,經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研究決定,現批準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馬幫文化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安化馬幫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水古稱益水,又叫蚩尤江。據新化縣梅山文化研究協會考證,與安化相鄰的大熊山區域為蚩尤出生地及與黃帝等北方部落征戰的大本營根據地。安化縣梅山文化專家陳首濤的研究成果表明:安化思游區域留下了部分與蚩尤有關的史料、遺存和風俗,該地地名以“蚩尤”而命。后來,因避諱而改成諧音“思游”,一直沿用至今。蚩尤部落聯盟為了戰爭的需要引進優良馬種并大量繁殖,以供運輸和騎兵作戰之需。此為安化及古梅山地區養馬的起始階段。在安化置縣(1072年)以前,這里地域荒野,人丁橫蠻,不服當時朝廷的管制,分庭抗禮,謔稱“梅山峒蠻”。
梅山主要包括安化、新化、冷水江、邵陽、隆回等地,其中安化為梅山中心。土著居民多為苗、瑤、侗族,他們為了自身生存和生活所需,不得不與外界尤其是生產力發達的中原地區通商貿易,用本地的茶葉、桐油、茶油等特產與中原及沿海地區交換食鹽、布匹等生活日用品。而當時商品最便利的運輸工具是馬匹。宋神宗年間,朝廷派軍鎮壓梅山南蠻,大小戰事數百起。梅山人民一次次用步兵和騎兵粉碎了朝廷的鎮壓,馬匹在戰時大多服務于戰事。朝廷最后一次殺梅山人5000余眾,血流成河,梅山土著居民幾乎全遷湘西、貴州等地,馬匹也隨之遷移。明朝初期,洪武帝“血洗湖廣”,省內繁華地區的居民紛紛遷往深山老林的梅山地區,而遷來者鮮用馬匹工具,致使梅山馬匹的數量日漸減少,馬幫進入低谷時期。后來,隨著茶馬古道的形成,馬幫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





國家4A級景區。地處益陽市中心城區。石長洛湛鐵路益陽火車站距公園2公里。距長沙至張家界高速公路3公里。距長沙市區67公里。距黃花國際機場僅45~60分鐘路程。屬湖南“百景”之一。是目前國內唯一的體育運動主題公園。是中國羽毛球隊益陽訓練基地。人文景觀集中、體育功能突出、生態環境優美、區域配套便利。
益陽奧林匹克公園,是益陽市以承辦2002年湖南省九運會、2003年全國五城會為契機,按照城市總體規劃于2002年8月建成的。占地面積500畝,整體地幅呈矩形,東西長700余米,南北寬約360米。毗鄰梓山湖國際高爾夫球場和益陽市委市政府辦公新區,東、西、南、北四周緊靠城市主干道并設有出入口。是一個自然與人工交融,現代建筑與丘陵景觀有機協調的體育主題公園,被譽為“銀城之光”。
公園建有多處集散廣場、景觀小品、燈飾水景、戶外運動健身器材、休閑游樂設施,具備旅游觀光、休閑游樂、運動健身、會展演出和體育賽事功能。自建成以來,每年舉辦的各種體育賽事或大型演出活動有十多次。先后有中國足協杯賽、中超女足聯賽、中甲男足聯賽、2002~2008年全國女排聯賽八一女排主場、2005~2007年世界杯羽毛球賽、全國女子羽毛球聯賽等國家國際級重大體育賽事落戶這里。中國羽毛球隊2004年在公園進行備戰雅典奧運會的賽前封閉式訓練和模擬比賽。
公園主體設施
公園的主體設施為“一場三館”即綜合體育館、綜合體育場、羽毛球訓練館、游泳跳水館:
綜合體育場(館)
體育場依山就勢,氣勢非凡,規模宏偉,造型強勁。東、西兩片看臺進口張拉膜懸挑雨蓬,造型粗獷有力而輕巧,充分體現出時代性、標志性和地方獨特性。總建筑面積25109平方米,塑膠粒面層田徑場地12199平方米,植草足球場7140平方米,可容納觀眾3萬人以上。體育館呈飛蝶狀的銀灰色拋物? ??屋頂,造型直徑79.2米的圓形平面及形體,與公園整體自然環境形成現代人文景觀。建筑面積10300平方米,內場地為雙層體育專用木地板地面,安裝有中央空調系統,44平方米的雙屏電子顯示系統。看臺固定座席為5000個。
羽毛球訓練館
正面10根圓柱擎頂的四層建筑物,建筑面積為9185平方米,有24片羽毛球場地,是中國羽毛球隊益陽訓練基地的訓練場館。
游泳館
造型和色調簡潔流暢,視野開闊良好,自然采光充分,室內游泳館建筑面積9000平方米,。館內有8泳道標準游泳池一座。配有場地燈光、供熱、送風、水循環處理系統以及更衣、沖洗、消毒等設施。室外場地有8泳道標準游泳池一座和跳水池一座,設有1、3、5、7、10米跳臺和跳板。






山鄉巨變第一村即益陽清溪村,是中國文化名人、現代著名作家周立波先生的出生地及其《山鄉巨變》、《山那面人家》等小說的創作背景地。因50年后的今天在新農村建設中發生了巨變而贏得“山鄉巨變第一村”的美譽。
村子以周立波故居為載體,以中國現代鄉土文學和中國農村巨變為主題,以農業合作化和傳統農業為背景,展示了周立波先生的文學成就和生平事跡,并且再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歷程。
景區沿清溪路展示了《山鄉巨變》文學主題情景、修繕了周立波故居、恢復了清溪村村部舊址、民俗藝術廣場、山那面人家老屋、立波果園,新建了立波小街、農耕文化體驗園、百味果蔬園等景點。
中國清溪-山鄉巨變第一村緊鄰湖南省益陽市中心城區,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是中國文化名人、現代著名作家周立波先生的出生地及其《山鄉巨變》、《山那面人家》等小說的創作背景地。因50年前周立波先生在此寫下著名的長篇小說《山鄉巨變》而聞名。又因50年后的今天在新農村建設中再次發生巨變而贏得了“山鄉巨變第一村”的美譽。
Hash:b8537c0169eae9bd6966aa4097a2368bc57854da
聲明:此文由 旅游大學問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