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遼源市八大著名景點,你還知道遼源市哪些著名景點?
遼源市是吉林省下轄地級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處東遼河、輝發河上游,因東遼河發源于此而得名,地理概貌為“五山一水四分田”;遼源歷史比較悠久,文化底蘊豐厚。青銅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是滿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清代被辟為皇家“盛京圍場”。1902年弛禁后設立縣制,1983年升格為地級市。遼源市地處吉林省東部長白山區向西部松遼平原的過渡地帶,以丘陵為主,間有少量低山,屬低山丘陵區。境內群山環繞,丘陵起伏,溝川河谷縱橫交錯,使地面切割破碎,形成山、丘、臺、谷交錯分布。

東北淪陷時期遼源礦工墓陳列館,是依托遼源礦工墓遺址建設的一所專題陳列館。遼源礦工墓作為日本侵略東北,瘋狂掠奪煤炭資源,奴役殘害中國勞工的重要歷史遺存,是吉林省境內重要的涉日遺存之一。它從一個側面真實記錄了,東北淪陷的十四年里,中國人民所遭受的血腥統治、殘酷剝削以及在黨的領導下廣大礦工所表現出來的頑強革命意志和可歌可泣的斗爭精神。2005年11月,礦工墓以其所具有的重要歷史價值和警示教育意義,被中宣傳部確立為第三批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3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吉林省江城森林植物園位于東豐縣境內四(平)——白(山)公路303國道246公里處,西距東豐縣城12公里,東距梅河口市9公里,交通便利,是集旅游、度假、餐飲、娛樂休閑為一體的動植物園。從江城森林植物園仿古大門進入,自然景觀如詩如畫,園內山青水秀,花紅草綠,亭臺樓閣,曲徑通幽。有林地、水面3.6平方公里,水上公園8公頃,內有游船和汽艇;林內鋪設甬路3公里,構架吊橋、虹橋、長廊橋10余座;山中有原始次生林及10萬余株多種人工林。園內有亞洲最大梅花鹿養殖繁育基地,其鹿產品久負盛名,享譽世界,是難得的滋補佳品。

聚龍潭生態旅游度假區位于吉林省東遼縣縣城白泉鎮。四梅鐵路有停靠站、303國道穿城而過。距遼源市中心12公里。是集觀光、會務、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度假區。19世紀末,在東遼河一級支流,烏龍半截河上筑壩? ?形成了一座容2414萬立方米的中型水利樞紐工程。并進行了景區的開發建設,2003年開始向社會開放。度假區整體面積67.9平方公里,水庫大壩和東、西兩座山嶺地域,為觀光度假旅游區,上游烏龍半截河流域和秋樹河流域,為生態旅游度假區。度假區建立以來,始終以突出“水文化”為核心,回歸自然,休閑度假為主線的開發思路和功能定位。

扎蘭芬圍民俗文化園原來是清代盛京圍場105圍中最大的圍“扎拉芬阿林的圍”和著名的“扎拉芬阿林”。據“盛京通志”記載:“滿語”“扎拉芬阿林”即是漢語:“壽山”,亦是圍名,又是山名。這兒是大寒蔥頂子山,地處磐石、伊通、東豐和東遼四縣交界之處。古驛道交通要塞,兵家必爭之地。這里曾經是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的始祖居住之地。據莊福林著《葉赫研究》一書介紹:“葉赫那拉氏的始祖是蒙古人星根達爾汗,原姓土默特在五代的時候被到達此地的那拉部落招贅,改姓那拉氏。十六世紀他的后代祝孔革才移居現在的葉赫河畔,此地即是此城,也稱璋城,是葉赫那拉氏的發祥地。

龍泉湖山莊此地山隱四龍,水蘊巨龜,有四龍抱一龜的傳說。占地面積60.5公頃。廣場建有長廊環繞的露天餐廳,獨具一格,是舉辦篝火晚會和室外卡拉OK的最佳境地。山莊有養殖場、綠色蔬菜種植園和果樹園;有容納近百人的大型會議室,也有高檔小型會客廳;有標準間、高級客房,床位60余張;一次性能接待240余人就餐。

寒蔥頂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吉林省遼源市東豐縣交界處的大小寒蔥頂周圍地域,公園規劃區7480公頃。清初時期,被敕封為“皇家鹿苑”、“盛京圍場”,清朝歷代皇帝都曾到此行圍狩獵,被譽為“肇跡興王”的“龍脈之地”,有豐厚的歷史文化淵源。寒蔥頂國家森林公園地處長白山脈哈達嶺南部,地貌為低山丘陵區,山脈縱橫起伏重疊,構成較為復雜的山巒峽谷臺地。全區山脈中上部較為陡險,下部較為平緩。最高峰為小寒蔥頂子,海拔620米,其余山峰400—600米。公園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風大雨少,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晝夜溫差大,冬季寒冷漫長。

遼源鳳鳴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遼源市中心城區西北部,毗鄰中心城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25°04′—125°08′,北緯45°55′—42°57′。東至原采礦區運煤鐵路,南至中心城區一環路,西至東孟村一組,北至新立村一組,濕地公園總面積為862公頃。 2013年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通知》(國辦發[2004]50號)、《濕地保護管理規? ??》和《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要求,結合濕地公園建設管理以及專家組實地考察評估、集體評審和公示等情況,經國家林業局審議同意全國131處濕地開展國家濕地公園的試點工作,其中包括吉林遼源鳳鳴湖國家濕地公園。

遼源福壽宮始建于光緒23年(1897年),經歷代大德高道修繕擴建,至解放前夕,福壽宮形成規模,依山而建具有傳統宮殿式建筑風格大殿五層,建有東西配殿、鐘鼓樓、講經堂、宿舍等百余間。并隨山就勢修三層一百零八級階梯,貫通各殿,形成整體建筑風格,占地面積達七畝之多。大殿畫棟雕梁,飛檐斗拱,漆紅門扉,明柱高大,殿脊雕龍,飛檐,在綠蔭掩映間顯得肅穆軒昂、清幽壯觀,在當時的東北譽名遠播,遐邇聞名。不幸,一九四七年六月福壽宮毀于戰火,至1991年王全林道長發愿捐款復建。魁星樓坐落于吉林省遼源市龍首山南麓、東遼河畔福壽宮內,始建于清光緒年間,毀于戰亂。
Hash:1ba0562c34ca736bbbf53fd55658f07a27430298
聲明:此文由 啦啦有話說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