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旅游指南:佳木斯市敖其鎮,山水秀麗,景色怡人!
敖其鎮隸屬佳木斯市郊區管轄。位于佳木斯市境內西部,松花江南岸,西與大來鎮毗鄰,北與湯原縣隔江相望。鎮政府駐地距市區23公里。敖其鎮是少數民族赫哲族四大主要集居地之一,全國現有赫哲族4000余人中,敖其鎮下轄的赫哲新村就占十分之一,極具民俗風情。基本簡介敖其鎮面積90.03平方公里,鎮轄8個行政村,總人口2.2萬,3558戶,全鎮耕地面積6.7萬畝,人均耕地面積達到1.5畝。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872元。有敖其和敖其赫哲新村兩個社區。全鎮有黨支部13個,黨員297人。

全鎮有民營企業93戶,商飲服戶585戶,敖其鎮的建設有了長足發展,小城鎮建設已形成規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供電、通訊、有線電視覆蓋全鎮各村屯,實現路面硬化、砂石化、信息程控化、住房磚瓦化,村屯主要街道實現了綠化、美化、亮化。鎮內共有中學1所,小學3所,衛生院1所。地理位置敖其鎮地理位置優越,南臨張廣才嶺余脈,北靠松花江畔,三面環山,一面傍水,山水秀麗,景色怡人。山上林木繁盛,野徑通幽,引人探尋;山下沃野千里,水天相接,一望無際。敖其鎮距哈同高速公路進出口僅5公里,原哈同公路縱貫全村,江邊兩處臨時碼頭可上下通航,交通十分便利。

歷史沿革敖其鎮名源于駐地敖其村名。"敖其",赫哲語,意為"操羅子"(一種原始的捕魚工具)。據《佳木斯市地名志》載,明萬歷年間(1573-1619年),赫哲族葛依克勒氏于此居住,以"操羅子"捕魚,故得名"敖其"。清代,屬三姓副都統管轄。清末,劃歸樺川縣管轄。中華民國成立后,隸屬樺川縣安業區。東北淪陷后期,設永安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1946年設置永安區,1951年改為第八區。1956年3月,撤區劃鄉,設置永安鄉。1957年11月,劃歸佳木斯市管轄,翌年9月與大來等鄉合并成立躍進人民公社。

1961年8月,將躍進公社劃分為大來、永安兩個公社。1962年9月,將永安公社機關移至敖其村。1964年6月,決定劃歸樺川縣管轄,1968年9月正式移交樺川縣,1972年又劃回佳木斯市郊區管轄。1982年以駐地村名更名為敖其公社。1984年2月,將敖其公社劃分為敖其、群勝兩個鄉。1985年8月,將敖其鄉改設敖其鎮。經濟建設2008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340萬元,較上年增長13.4%。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5600萬元、7200萬元和10540萬元,按可比口徑分別比2007年增長5%、22%和13%。

全口徑工商稅完成161.7萬元,其中:國稅完成101.9萬元,地稅完成59.8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72.7萬元。支柱產業敖其鎮突出發展成旅游型小城鎮,明確"依托一個核心、打造四大旅游品牌、推出四條精品線路"的旅游發展模式敖其鎮以旅游業帶動城鎮化、以城鎮化促進旅游業。采取多渠道爭取項目資金,投入資金5000余 萬元,規劃建設了敖其灣赫哲族旅游區;同時開發鎮內沿江文化休閑廣場,力爭把敖其鎮打造成為集江邊休閑廣場、赫哲民俗文化、水上樂園、 滑雪場、影視城(敖其灣影視城是著名電視連續劇《松花江上》的拍攝基地)為景觀的特色旅游名鎮。2010年入選"黑龍江省100個最值得去的地方"名單民族民俗類 。
Hash:28f912e6cf043d8c21c3905dc5794d47966e72c2
聲明:此文由 爽朗的古古葉葉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