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廣西灌陽有什么景點 廣西灌陽旅游景點

        導讀:廣西灌陽有什么景點 廣西灌陽旅游景點 1. 廣西灌陽旅游景點 2. 灌陽縣紅色旅游景點 3. 廣西灌陽旅游景點大全 4. 廣西灌陽旅游景點有哪些 5. 廣西灌縣旅游景點 6. 灌陽主要旅游景點 7. 廣西灌陽旅游景點圖片 8. 廣西桂林灌陽旅游景點 9. 桂林灌陽縣十大旅游景點

        1. 廣西灌陽旅游景點

        在國家發改委、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旅游局等13部門聯合公布的30條全國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中,有貴陽-凱里-鎮遠-黎平-通道-桂林線路。在全國100個紅色旅游景區景點中,廣西僅有百色左右江紅色旅游系列景區、桂林紅色旅游系列景區名列其中。紅軍長征紀念景點   灌陽的新圩阻擊戰戰場、酒海井,當年周恩來、朱德等在興安界首指揮紅軍搶渡湘江的“三官堂”(又稱紅軍堂),興安的光華鋪和全州縣腳山鋪阻擊點戰場,興安華江的紅軍標語樓,老山界,龍勝的紅軍巖等一批紅色旅游景點吸引著紛至沓來的各地游客。  1996年1月在廣西興安縣建成的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更是各界群眾作紅色旅游,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了去處 。八路軍駐桂林辦事處   位于中山北路的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和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路莫(靈川縣定江鎮內)軍需物資轉運站,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100個重點建設的紅色旅游景點之一。1938年,中共中央派李克農到桂林建立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租用萬祥槽坊,設有警衛室、值班室、秘書室、機要室、電臺室及周恩來、李克農同志住所。至1940年“皖南事變”期間,周恩來、葉劍英、徐特立、博古等均經路莫這個重要據點轉送至各地。越共領導人胡志明到蘇聯參加國際共運會議,因得知越南已被日軍占領無法回國,而由中共安排在路莫轉運站任救亡室名譽主任半年。《救亡日報》舊址   1937年8月24日,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機關報《救亡日報》在上海創刊。1937年11月22日,上海淪陷,《救亡日報》被迫撤離。1939年1月10日,《救亡日報》在桂林現太平路四號復刊,對宣傳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起到積極的作用。 1941年3月1日,國民黨慶當局查封了《救亡日報》。

        2. 灌陽縣紅色旅游景點

        路南石林為小尺度的山石造型地貌,是亞熱帶石芽的一種特殊形態,形體高大,相對高度一般在20米左右,大約可達50米左右,山石挺拔峭立。

        遠望如一片莽莽森林,近看卻是一個個惟妙惟肖德奇特造型。

        路南位于云南省昆明路南彝族自治縣內,是中國最大的石林。路南石林是世界唯一位于亞熱帶高原地區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區,素有“天下第一奇觀”“石林博物館”的美譽,被列為地球“八大自然景觀”,與長江三峽、桂林山水和吉林霧凇并稱為中國四大自然景觀。

        桂林石林以文山石林著名,文市石林位于廣西桂林市灌陽縣,地處灌陽縣城北部30公里,是由典型的喀斯特巖侵蝕而成,占地面積14平方公里,氣候為亞熱帶,著名景點有飛馬橫空、八仙飄海等,奇石羅列,具有雙層結構、劍狀峰頂造型奇特等特點,可與云南路南石林相媲美而又更為典型的劍狀巖溶地貌。石林下樟榕蒼遒,紅楓綠柳交相輝映,古井清泉,小橋流水,鳥語花香。文市石林的劍狀巖溶更加典型和普遍,比世界其他熱帶地區的劍狀巖溶地貌具有更復雜的發育歷史。文市石林的開發利用填補了桂林旅游圈沒有石林的空白。

        主要景點

        “飛馬橫空”、“八仙飄海”、“雄鷹展翅”、“仙人牧鹿”等景點栩栩如生,她是可與云南路南石林相媲美而又更為典型的劍狀巖溶地貌。石林下樟榕蒼遒,紅楓綠柳交相輝映,古井清泉,小橋流水,鳥語花香。據巖溶學博士蔣忠城先生考證文市石林后發現其有兩大顯著特點:一是它是一種比云南路南石林更典型的劍狀巖溶地貌。

        由于桂林的氣候條件優于路南,所以文市石林的劍狀巖溶更加典型和普遍; 二是它有比世界其他熱帶地區的劍狀巖溶地貌具有更復雜的發育歷史。文市石林還具有雙層結構,劍狀峰頂和造型奇特等特征。文市石林的前期開發工作正在進行,其第一期游步道已基本完工,并陸續接待了部分慕名前來觀光和游覽的客人。文市石林的開發利用將填補桂林旅游圈沒有石林的空白。

        3. 廣西灌陽旅游景點大全

        灌陽縣位于廣西桂林東北部,北連全州,南接恭城,西靠興安、靈川,東與湖南道縣、江永接壤,地勢南高北低,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人杰地靈,物華天寶。比較有名的景點主要有:黑巖風景區、文市石林、灌江小山峽、高草禪林寺、云臺寺、唐景崧故居、大仁村萬畝梨花、新圩酒海井烈士陵園、水車官莊千畝桃花、小龍田園風光等。春季賞花,夏季品果,秋看落葉,冬可游泳。下面僅選幾個景點具體介紹下:

        黑巖風景區位于灌陽縣城北面7.5公里處的蘇東村和小龍村之間,由小龍田園風光、蘇東田園風光、潮水泉、亮巖和長達數十公里的地下暗河--黑巖組成。

        黑巖又稱"龍宮"、"神宮",常年4個流量,地下河貫通全洞,四季恒溫18攝氏度。黑巖洞穴局部呈上、下兩層,上層高出下層5~8米,現已開發的2公里游覽洞道是鐘乳石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下層。最寬處為45米,最高處35米,地下河最深處8.5米,超過1000平方米的"大廳"或"長廊"有十余處,最大處達4000平方米。該洞地質形態保存完好,有石筍、石柱、石幔、石梯田、石葡萄、石珍珠、石刺、石晶針、石花、鵝管、邊石壩、天然壁畫、吊石柱,以及鈣華、石盾等。

        文市石林位于灌陽縣城北部30公里處,省道20164線(桂林至零陵)貫穿而過,是由典型的喀斯特溶巖浸蝕而成,占地面積約5平方公里。太子山位于海洋山自然保護區腹地,距縣城55公里,離桂林市中心60公里。該景區原始森林覆蓋面積8萬多畝,山環水繞,古木參天,有珍稀的南方鐵杉、銀杉等20多個名貴樹種和50多種珍禽走獸,景區內空氣清新、鳥語花香,附近村落風俗古樸,極具特色。

        灌江山峽起于縣城往北3公里的灌陽鎮境內官塘渡口,止于水車水庫大壩,全長15.7公里,流域面積1441平方公里,其兩岸山巒重疊,山峰峽峙,在炎熱的夏季,山峽區內的氣溫仍保持在20℃-24℃之間,最適宜乘船游覽,避暑休閑。

        4. 廣西灌陽旅游景點有哪些

        桂林,中央紅軍長征時,湘江戰役就曾發生在湘桂邊界的桂林地區,這里留下了很多革命遺跡.包含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新圩阻擊戰舊址、覺山鋪阻擊戰舊址、新圩阻擊戰紀念園、龍勝紅軍巖、灌陽縣烈士陵園等紅色旅游景點。

        1.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是依托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而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該館現有館藏文物2000余件,珍貴歷史資料照片5000余幅,其中包括周恩來、李克農和胡志明等人在抗戰期間使用過的物品。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個經典紅色旅游景區之一和國家級抗戰遺址遺跡,2016年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是桂林著名紅色旅游景點。

        2.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是為了紀念中央紅軍長征突破湘江戰役而修建的紀念園,主要紀念設施有湘江戰役大型烈士群雕、紀念突破湘江紀念碑、湘江戰役烈士紀念館、湘江戰役烈士英名廊、福建籍湘江戰役紅軍烈士雕塑、湘江戰役紀念館、清石園、雙擁林等紅色景點,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14年被評列為全國著名百個紅色旅游景區之一,2016年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 ?桂林最著名紅色旅游景區。

        3.新圩阻擊戰舊址:位于灌陽縣灌陽鎮楓樹腳村,1934年中央紅軍長征時在此打響了湘江戰役中三大阻擊戰之一的新圩阻擊戰,為了紀念紅軍長征偉大勝利、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而修建新圩阻擊戰陳列館。陳列館主建筑造型為五角星建筑,展廳分《紅軍三次過灌陽》、《新圩阻擊戰》、《悲壯三十四師》、《魚水情深》、《精神永存》等五大板塊展示新圩阻擊戰。新圩阻擊戰舊址作為湘江戰役革命遺址系列被確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更是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是桂林著名紅色旅游景點。

        4.覺山鋪阻擊戰舊址,位于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2016年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舊址已被列為國家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名錄。為了紀念1934年湘江戰役中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一場狙擊戰:覺山鋪阻擊戰而修建湘江戰役遺址公園,主要包括紀念館、覺山阻擊戰紀念碑、紀念廣場、雕塑群像、烈士陵園、湘江戰役模擬沙盤等紅色景點。

        5.紅軍長征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紀念園:位于桂林市灌陽縣灌陽縣新圩鄉,以新圩阻擊戰一系列遺址舊址為依托,以酒海井烈士紀念碑園為核心,包括下立灣戰地救護所、楊柳井紅五師指揮所、楓樹腳新圩阻擊戰陳列館、排埠江教育基地等紅色景點,不僅見證了中央紅軍長征過灌陽的歷史,更為灌陽留下了豐富的紅色資源和深厚的紅色文化。2006年,酒海井、戰地救護所、紅五師指揮所和楓樹腳主戰場等17處43個單體被列入“湘江戰役舊址”系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該景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

        5. 廣西灌縣旅游景點

        1、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飛沙堰溢洪道又稱“泄洪道”,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第二大主體工程。

        2、魚嘴分水堤。

        又稱“魚嘴”,是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最壯觀最值得一看的地方。

        3、青城山。

        位于都江堰西部,是道教發祥地之一,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稱,分為前山、后山兩個景區,多數游客去的都是前山,后山更適合登山愛好者,不過休閑避暑還是很不錯的。

        4、趙公山。

        趙公山是青城山的主峰,位于都江堰城區西側,是戶外徒步愛好者的理想登山之地,趙公山風光旖旎峽谷幽深溝溪遍布泉水清澈,山的背面是汶川的三江和水磨,山頂有個趙公廟為游人提供簡單食宿。

        5、青城灣濕地莊園。

        青城灣濕地莊園,位于素有“水鄉、詩鄉、花鄉”之稱,這里花樹繁茂、清氣襲人非常適合人們來這里放松心情。

        6. 灌陽主要旅游景點

        1、桂林市棲霞禪寺

        桂林棲霞禪寺始建于唐代,歷經滄桑,幾度重建,是桂林古名寺之一,也是中國目前較大保存較完整的一所唐式風格寺廟,寺內精美的唐式佛像、名貴的東陽木雕、國內最高的立式漢白玉觀音,再現“棲霞真境”勝景。新棲霞禪寺占地面積約18000平方米,建有天王殿、大雄殿、觀音殿、藏經閣,中軸北翼借用江南造園手法,設曲廊、白蓮池、素食齋、方丈院、聽月亭,被稱之為“中國最完整、最精致的唐代風格寺廟”。【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七星區七星公園內

        2、全州縣湘山寺

        位于廣西桂林市全州縣城內西隅湘山之麓,素有“興唐顯宋”之美譽,“楚南第一名剎”之雅稱,系公元756年唐代高僧無量壽佛創建。宋朝4位皇帝先后5次加封,宋徽宗親臨膜拜;清初著名畫家石濤曾住寺為僧21年,留有石刻花圖;清朝康熙皇帝御筆親題崖刻“壽世慈蔭”。寺中還有飛來石,洗 缽泉、妙明塔、壽佛殿、圓通寶殿、放生池動物石雕群等景觀。鼎盛時期寺內建筑面積達18000平方米。湘山寺作為廣西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吸引著眾多海內外游客前來膜拜、游覽,特別是三大佛教節日、更是人山人海,絡繹不絕。【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

        3、陽朔縣鑒山寺

        鑒山寺的建筑古樸典雅,雄偉壯觀,總建筑面積5589平方米;鑒山寺屬仿唐佛教建筑,其規模之大,堪稱廣西最大寺院。寺名由中國著名書法家、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鑒山寺位于陽朔縣月亮山旅游風景區的云集山下。始建于唐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桂林市最早的古寺之一,歷經宋元明清等朝代,其香火旺達1200余年。據史料記載,唐代著名高僧鑒真大師第五次東渡日本未果,由海南島返回揚州途中,乘水路從梧州抵達桂林,在桂林休整一年,期間鑒真大師常在鑒山寺講學授戒。【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

        4、桂林市能仁禪寺

        始建于梁天監二年(503),距今已1400多年。唐代興盛佛教,德宗時翰林學士陸贄舍宅筑基,名福業院,后改稱報國院。能仁寺殿宇宏偉,氣勢雄渾,四周環水,占地70余畝。寺院座北朝南,略顯長方形,主要建筑物分布于一條南北軸線及其東西兩側,山門直對天仙橋。山門往北為金則殿、大雄寶殿、華嚴閣。金剛殿前有參天銀杏兩株及磚塔一對。大殿東偏為紀念陸贄建有宣公祠,西偏為魯班殿、功德林。大殿前為鐘樓和鼓樓。寺院周圍僧房棋布,禪室羅列。共有十二禪房,僧眾百余人,為遠近聞名的大寺院。【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秀峰區麗君路6號能仁禪寺

        5、桂林市法藏禪寺

        隱山法藏寺是桂林西山公園景點之一,該寺在1986年由海峽兩岸的居士、信士們捐資恢復原貌,住持必成法師將其更名為“法藏禪寺”。在隱山東麓老君洞前,有一座華蓋庵(即今法藏寺),原為三清殿。清代乾隆五十八年(1793),李宜民建佛堂,取名華蓋庵。李宜民重修華蓋庵后,命人將錢塘圣因寺五代名僧貫休和尚所繪的十六尊者像摹刻{六塊碑碣,置于庵內,并把十數塊共萬余字的《金剛經》碑嵌在庵堂外墻上,華蓋庵自此名聲大噪。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秀峰區西山路2號(西山公園內)

        6、靈川縣青獅潭金山禪院

        金山禪院景區位于桂林靈川青獅潭水庫大壩以東約1.5華里,整個景區由龍巖洞和金山禪院兩部分組成,總面積250畝。是集淺水娛樂、登山探險、宗教文化于一體的旅游區。龍巖洞洞長200米,寬50米,高20米。青獅潭——甘沉棠江穿巖而過,巖頂如蓋,內壁有宋朝以來壁刻“龍巖”二字,各高七尺,蒼勁雄渾,旁有詩序千言,詳記當時游巖之盛,昔有龍母祠于巖前。宋以下龍舟竟渡相沿成習。古詩有:“村鼓聲聲竟渡來”之句。龍巖現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山禪院是桂林境內佛教名剎。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九屋鎮金山禪院

        7、靈川縣海洋龍母山明心寺

        明心寺位于海洋山西麓,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今建筑面積700平方米。古有海洋廟,祀湘漓二水神,唐、李商隱《祭水源神文》:“惟神雖靈,南服實號北源。湘浦降神,近驚于騷客;彪池侵稻,遠葉于詩人”“……”。宋乾道九年(1174)廣西經略使范成大請敕封靈澤候,孝宗帝御賜靈澤廟額,清雍正九年(1732),廣西巡撫金銓奉旨修陡河并請重修靈澤廟,十年二月落成,久圯。后經修葺,名明心寺。“文革”中遭破壞。1992年留寺神職人員主持集資修葺并舉行? ??像開光大會。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海洋鄉明心寺

        8、桂林市祝圣寺

        祝圣寺位于桂林七星公園普陀山東北麓省春巖,創建于明代,后廢。民國初年,西安老和尚來此結茅廬修煉參禪。隨后由律師許衍等人資助重建。抗日戰爭期間寺院全部被毀,僧家流落他方!1969年修復了一座大殿,但因長期無人住持,仍處于荒廢之中。1991年暮春,釋自空和尚出任住持,在多方努力下重建古剎。現已初具規模!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七星區朝陽西路80號

        9、陽朔縣紫竹林庵

        紫竹林庵是陽朔縣又一個佛教勝地,位于金寶鄉長樂村龍珠寨,因古時此處紫竹成林,又取觀音菩薩在普陀山修行處紫竹林之意而得名。于清朝光緒二十年建庵,民國十九年興建大雄寶殿。相傳到該庵參拜觀音菩薩祈福許愿,每有靈驗,故常有各地香客游人慕名而來吃齋念經,燒香拜佛。該庵還有一奇事,2000年該庵僧人在修繕禪房時,從地下掘出一塊雕龍青石,此物雖年代久遠,但石上龍雕手法古樸精妙,行云浮水,栩栩如生,據有識者推測,該石雕起源可溯至唐宋時期,是否屬實,尚待有關專家考證。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金寶鄉長樂村委龍珠寨村

        10、灌陽縣云臺寺

        云臺寺,廣西灌陽黃關鎮云臺寺是嶺南三大名剎之一,與全州湘山寺、桂平西山寺齊名。云臺寺始建于盛唐晚期,距今約一千三百多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云臺寺歷經滄桑。據灌陽縣宗教局提供的史料記載,云臺寺是一座龐大的寺院。該寺院占地面積約三萬平米,建筑面積約六千平米。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壽佛殿、藏經殿、誦經堂、禪堂、念佛堂、羅漢殿等四十八座。供奉著釋迦牟尼、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無量壽佛爺等一百多個佛陀菩薩。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灌陽縣黃關鎮中秀村

        11、灌陽縣高草禪林寺

        高草禪林寺始建于1468年,曹洞宗海永禪師開山創無相法門,殺草接庵悟道,偈曰:“殺草立寺了春秋,四大無常法相酬,無有分爭何日了,日月如來只待休”,故寺院得名“高草禪林”。寺內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藥王殿、藏佛洞、海會塔等 32 尊。高草禪林寺興毀多次,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全部毀壞。1982年,慈祥法師領眾修復上中下三座佛殿,并重新裝塑佛像,使寺院重放光芒。1992年,廣東省云門山佛源禪師看見禪林寺成為危寺,發心化緣,擴建禪林祖庭,使寺院走向叢林化。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灌陽縣西山瑤族鄉

        12、灌陽縣華山清涼寺

        清涼寺,位于桂林市灌陽縣東南四公里處,地屬中國五嶺之一都龐嶺腹地千家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它獨占灌陽八景之一“華山雪霽”的華山山頂,是一座歷經千年風霜剝落的名寺古剎。時光流水,歲月蹉跎,滄海桑田,差別天壤。這座千年的古剎,不但風景秀麗,而且具有神奇色彩及豐富的歷史傳說。天然形成的“雄師曬耳”,“駿馬回頭”,“木魚石”等景觀,其貌奇形令人尋味。獨具一格的巖石懸崖,不僅讓人望而生畏。

        7. 廣西灌陽旅游景點圖片

        1、漂流漓江,精華段從楊堤碼頭到興平古箏。但是漂流的河流是從楊堤到九馬華山,然后坐電瓶車到興平古鎮。圖中景區門票20元。桂林是必游景點,有句話說不去漓江漂流就不來桂林。漓江竹筏漂流價格在120元左右。乘包車大約150元。

        2、象鼻山也是桂林山水的標志性景點。此外,小學語文課本中桂林山水的插圖是象鼻山。這是一個城市公園。雖然景點不多,但也是地標性景點。

        3、 兩江四湖景區位于桂林市,擁有日月雙塔等景區。一般來說,游覽兩江四湖都是晚上,乘船夜游很美。

        4、龍脊梯田的最佳旅游季節是春季和秋季,也要注意收割小麥的時間段。此時你什么也看不見。淡季去的時候人會很少,可能會讓你覺得自己去了一個假景點。

        5、景區為5A景區,門票120元/人起。被稱為桂林第一高峰。它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氛圍,景點風景也很好。

        6、陽朔西街,陽朔縣的中心。一條非常有特色的街道,有各種各樣的食物、購物和酒吧。每個來陽朔的人都很難錯過西街。

        7、十里畫廊是騎行的最佳去處。你可以租自行車或電瓶車。10-一天的價格在50元左右,慢悠悠的游覽。沿途有很多小景點,不過,都是收費的。

        8、玉龍河,被稱為漓江,主要是漂流和體驗桂林的景觀。淡季的時候,這里不會有很多人,同時。與西街相比,人還是少了很多。

        9、銀子巖屬于溶洞景觀,被譽為“世界溶洞奇觀”。票價65元/人。最佳旅游季節是從四月到十月。陽朔西街附近有一條銀子巖專線,坐公交45分鐘左右就能到。

        10、世外桃源最好的季節是3月到6月,票價100元。世外桃源景區在陽朔縣城以北16公里處。

        8. 廣西桂林灌陽旅游景點

        說到去桂林旅游,許多人肯定會向你推薦許多應該去的熱門景點,作為一名桂林旅游定制師,我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桂林旅游線路中旅行社不會安排去的景點,這些景點多未被商業化,保留了許多純自然的風俗,如果你來桂林旅游時間允許不妨去看看哦。

        1.奇峰鎮位于桂林東南、大圩古鎮附近。沿漓江順流而下,經過凈瓶山“凈瓶臥江”一景不久,即可見右前方遠處有一群蒼翠挺拔的山峰,像“無數青山浮出水”。因古人稱這一景為“奇峰林立”,故名奇峰鎮。 奇峰鎮可以說是廣西各種巖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在數億年之前的遠古時期,這里原是一片散布著幾塊小陸地的汪洋大海,海洋下面沉積了幾千公尺厚的石灰巖層。鎮外奇峰林立,山勢雄奇,層次豐富,色彩絢麗,劍戟千重,詩云:“奇峰鎮外看奇峰,萬點尖峰鎖碧空,”群峰之中,高峰上有一個透明大洞,是傳說中伏波將軍“一箭穿三山”所射穿的第二個洞,像是月亮掛在山上,稱為奇峰掛月。

        奇峰鎮,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都可以前往,看群峰林立,看田園恬靜,若跑得勤、運氣好,你還可以在群山之間,碧野上空瀏覽到藍天白云、旭日朝霞、夕陽余輝、霧海蒼茫.

        奇峰鎮,離桂林市區一個小時車程,由于桂林營區建在其中,所以出入非常嚴格。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代表便是那些喀斯特地貌的石頭山了,而奇峰鎮的山區別于桂林其他地方,山峰特別加之田園風光的點綴構成了一副絕美的田園風光圖!由于路途偏遠且路不好走周邊沒有其他景區所以旅行社是不會帶你去的。

        門票價格:免費景區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雁山區奇峰鎮李家村

        2.石腳盆天坑群位于全州縣石塘鎮石腳盆村,在全州縣石塘鎮南部,東與兩河鄉交界,南與灌陽縣毗鄰,距全州縣城37公里。該村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旅游景觀較多,尤以天坑群最為出名。 石腳盆村附近的天坑共有9個,分別是巴掌巖、連魚巖、安塘、滴滴塘、白石塘、藏經塘、牛婆塘、鑼卜塘、草子塘,從石腳盆村由北向南呈S形分布,形成了原生態的天坑群景觀。9個天坑大小、形態各異,有長條形的、圓形的、不規則形的。天坑間隔距離為400米左右,深度在90到200米之間。天坑的周邊坡度不等,有的地方呈斜坡狀,有的地方呈90度角垂直,? ?的地方甚至呈凹進的屋檐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門票價格:免費景區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石塘鎮南部石腳盆村

        3.天湖距桂林市138公里,位于全州縣華南第二高峰真寶鼎東側,海拔1600米,由13座小庫組成的湖泊群,方圓達3平公里,庫容950萬立方米。高山出平湖,13座水庫猶如一面面透亮的明鏡,點綴在崇山峻嶺間,相互貫通,互成補充。天湖柔美秀麗,具有獨特的高山氣候,夏季清涼能避暑,冬季銀裝素裹可賞雪。有大片原始森林,眾多奇花異草和野生動物。既有杭州西湖“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湖光山色,也有洞庭湖“茫茫五百雪域”美稱,是狩獵、避署、觀日、賞花的理想勝地,在廣西區內唯此一景。遇晴日,遙空如洗,波光粼粼,煙霞浩淼,云水相吻,游人如置蓬萊仙。

          從桂林坐班車到全州后(兩個半到三個小時),再坐每天下午2點去南洞村的班車到天湖山腳(將近兩個小時,主要是車開得慢),也可以包柳維車去南洞村(大概80塊左右一輛)。從南洞村徒步上天湖,走大路很慢,因為都是彎來彎去的盤山公路,不過可以走村民們走出的小路,直線向上,風光比大路好,有水,有橋,有樹林......路上有兩個地方要注意,一個是在茶坪水電站,要往左邊的路走,右邊的那條路不知道通向哪里。第二個是一個三岔路口,路中間有石碑,往左是去真寶頂水庫,往右才是上天湖。(全程大概4個半小時)有車一族也可以自駕車上山,不過,路比較窄,而且彎多不平,底盤太低的車子很難上。公路有20公里左右;

        門票價格:免費景區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龍水鎮天湖水庫景區

        4.桂林會仙濕地,位于會仙鎮境內,距桂林市約30公里,是全國三大濕地之一。會仙鎮的濕地屬于湖泊形的濕地。河湖相連。這塊濕地占地3000畝,被稱為“桂林之腎”。會仙濕地是中國最大巖溶濕地,已被國家林業局正式列入國家濕地公園試點,會仙濕地公園命名為“廣西桂林會仙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

          會仙濕地是漓江大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曾分布著桂林面積最大的珍稀物種野生稻。由于全球氣候變暖等自然與人為原因,會仙濕地面積已銳減至6平方公里。作為全球最具典型意義的熱帶峰林地貌的中心地帶,會仙峰林平原濕地與漓江峰叢峽谷、遇龍河峰林寬谷組成以“水”為核心的桂林山水三大自然景觀,是南方巖溶峰林濕地風光的典型代表。會仙濕地是一個國際上非常少見的中低山的巖溶濕地,有1300多年前開鑿的運河,有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有豐富的物種,還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等作用。

        門票價格:免費景區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臨桂縣會仙鎮

        5. 金雞河水庫是桂林永福縣境內的一座水庫,位于洛清江支流金雞河上,水庫建于1958年,在沒有現代施工機械的大躍進年代,完全靠人力筑起的大壩歷經50多年的風雨,依然堅固壯觀。登上大壩眺望,水面寬闊、碧波蕩漾、寧靜秀麗。金雞河水庫旖旎風光吸引了許多游人,登上水庫大壩看群峰聳立,倒映湖中;牧牛湖畔,恍若仙境。特別是湖中小島上有兩棵小樹,恰似一對牽手相依的情侶,引得青年男女競相在此拍照留影,就這么一個小景使金雞河水庫因此成為攝影愛好者的攝影勝地。金雞河水庫集雨面積127平方公里,壩高24米,壩長180米,海拔為184米。水庫三面石峰相擁,水面寬闊、碧波蕩漾、寧靜秀麗。林村離羅錦鎮鎮區約6公里,金雞河水庫主要灌溉羅錦鎮的農田,豐水時期兼顧發電。發揮灌溉,發電,自來水廠的作用。

        門票價格: 免費景區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永福縣羅錦鎮林村桐山屯

        6.陽朔老寨山,在興坪古鎮老街頭漓江榕樹潭邊,有一榕潭公園镕里山水相依,竹木蒼翠,曲徑通幽。公園內有一山名老寨山,海拔300余米,有盤山石徑通山頂。在老寨山頂縱目遠跳,山環水繞,人家參差,“興坪佳境”盡收眼底。左望螺螄山,尤如浴水而出的大青螺聳立于漓江邊;右觀朝板山,如春筍破土,拔地而直,呈欲傾江心狀,朝板山后“鯉魚躍龍門”的鯉魚(山景),仿佛就要向人躍來一般;對岸是幾經滄桑形成的“大河背”數千畝沖積小平原,小平原盡尖層層山巒作屏,在夕照中一片微紅,微紅中透出點點綠意,濃濃詩情,這便是著名畫字徐悲鴻倍加稱贊的“興坪夕照”。轉身俯視興坪古鎮,屋宇樓臺,重疊相間。1996年的11月,一位日本旅游愛好者,艱難的爬上老寨山山頂之后,驚呆于漓江兩岸的風景,他做出一個意想不到的決定,留在興坪,無償修建老寨山登山路和山頂觀景亭。1997年1月,在得到鎮政府同意之下,開始修建,他不但出錢,而且出力,幾乎每天和民工一起勞動。此后,漸漸地興坪古鎮的旅游熱起來了。

        門票價格:免費景區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興坪鎮近興坪碼頭

        7.南山牧場,有“龍勝屋脊”之稱的南山,是一片地勢平緩開闊的天然草場,龍勝最寬的一片高山平原。它位于龍勝北端,與湖南城步南山景區緊緊相連,一起被譽為“中國南方的呼倫貝爾”。

          龍勝南山牧場面積 5 萬多畝,海拔在 1500 - 1700米之間。沿著“躍上蔥蘢四百旋”的南山公路騰云駕霧而上,進入高處的草坡地帶,氣象萬千的云海蒸騰出一種“會當凌絕頂”的壯美與清高。山上四季并不分明,除了時間不長的銀裝素裹的冬季,幾乎全是宜人的春秋氣候,因此,南山是度假避暑的最好去處。從地貌上說,南山被稱為“桌面山”(即山頂呈現像桌面一樣的古夷平面的山)。當然這“桌面”不是一整塊,而是或一個個平頭的山坡,或一條條寬寬的山脊,組成一個個相疊的大平臺。天氣放晴的日子,游人可以看見層層平臺上放養的牛羊,聽見那一支支層次分明的牧歌。

        門票價格:免費景區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平等鎮南山牧場

        8.相公山位于陽朔縣興坪鎮內,距陽朔約28公里,距桂林約57公里。登上相公山舉目遠眺,群峰排列有序,蜿蜒流淌的漓江甚是美妙。這里的云海、日出、光影、彩霞吸引著無數攝影愛好者和攝影家。 前往相公山目前有陸、水兩天路可行,可以從陽朔或者桂林到葡萄或白沙下車后再租車直接到達山腳下,也可從陽朔直接租車或自駕車經白沙往右朝古板方向走到達拍攝地。水路從興坪租船經過黃布灘到達山腳下,再不行上山。登相公山一般都要再天亮前爬到山頂,拍攝日出、云海、彩霞

        門票價格:具體以當地收費為準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興坪鎮荷苞山村

        9. 桂林灌陽縣十大旅游景點

        大圩古鎮 4A景區

        大圩古鎮,位于靈川縣漓江東岸,父子巖東南,磨盤山北,距桂林15公里,是國家AAAA級景區,也是廣西古代“四大圩鎮”之一。古老的大圩老街順著漓江綿延2公里長,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景區的民居建筑南低北高,臨江依山而建,多為三進、四進式建筑,外通碼頭、巷道,內通商業古街,主要景點包括萬壽橋、清真寺、13個碼頭、廣昌布行、江西會館等。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

        2、興安古鎮

        興安由于地處楚越? ??交的特殊地理位置,自古以來便是中原漢文化和嶺南百越文化的交匯之地,尤其是靈渠修通以后,成了連接中原與嶺南的重要紐帶,對促進中原與嶺南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興安這塊神奇的土地因而也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古往今來,興安這塊土地上曾發生了無數的重大歷史事件,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可歌可泣的歷史大劇。秦始皇從這里統一嶺南,紅軍在這里轉危為安。興安堪稱“濟治之都”和“興盛之邦,安國之都”。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興安縣

        3、榕津古鎮

        榕津古鎮位于廣西平樂縣東南25公里處,它坐落在漓江的兩條支流榕津河與沙江河的交匯處,乘船向北可以到達桂林,向南、向東可以到達梧州、廣州,因此,這里古時也是廣西東部一個熱鬧的內河小港。榕津古鎮上千年的古街保存完好,其主要大街——榕津大街保存較為完整,整條街道的房舍大多為南方民間磚木結構的騎樓,其中的魏星樓、古戲院、粵東會館等基本保持了原貌,青磚綠瓦、飛檐流拱,體現了我國南方古代村鎮建筑典雅、古樸的風格。古鎮里古榕成群相擁,塘澤星羅棋布,古街、古榕和明珠般的塘澤相映生輝,構成了嶺南古圩特有的景致,古鎮因此而得“榕津”美名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榕津村

        4、沙子古鎮

        沙子鎮位于桂林市平樂縣的北部,距桂林市區只有88公里。該鎮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文化的古鎮,因唐朝驛道從那里經過,茶江水道交通便利,因此以前商賈云集,經濟繁榮,成為連接湘桂粵、溝通桂北與桂中的交通樞紐。沙子鎮憑借石板街、老當鋪、天妃廟、古運碼頭、準提禪林、獅子石拱橋等大批具有深厚傳統文化底蘊和地域影響力的古建筑和古文物,2013年沙子村成為第一批中國傳統古村落名錄。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平樂縣

        5、福利古鎮

        福利古鎮有1000多年歷史,山水奇麗,文化獨特。該鎮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素有“三山環古鎮,一水抱綠州”之雅譽。三山指飛鳳山、鸚鵡山和馬山,三山鼎立夾古鎮三街,九井十八巷。一水指漓江,漓江在上游兩公里處被一座大沙洲分割成汊,而在福利被飛鳳山攔截雙江,形成彎河深潭,江水碧綠,沙白如銀,洲上長年種植莊稼,故有綠洲一片。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城東部

        6、興坪古鎮

        興坪集鎮早在三國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即已為熙平縣治,管轄陽朔一帶,隋代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廢熙平縣改置陽朔縣,興坪遂為陽朔縣所轄。境內不僅有九馬畫山、螺螄山、蓮花巖、天水寨、靈寶閣等八大景區、24個風景點讓人嘆為觀止,還有明代建筑騰蛟庵1998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瀏覽漓江并到興坪漁村訪問,更激起了不少中外游客慕名前往,追尋總統足跡。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興坪鎮新街

        7、永寧州古城

        永寧州古城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至今已經歷537年的風風雨雨。 永寧州古城原為古田縣治,明隆慶五年(1571)升為直隸州,稱“永寧”,永寧州古城由此而得名。永寧州古城地處桂林至融安的險要地段,僅有一條古道從這里的大峽谷中通過。古城就建在古道的必經之處,兩面有天然河流為護城河,四周數十公里都是高山大嶺。其北面6公里處有綿亙十余公里的險要關隘——三臺嶺(舊稱三厄嶺)。永寧州古城就處在三臺嶺險隘下的古道上,它就像一個關隘,進可攻,退可守,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永福縣百壽鎮

        8、江頭洲

        江頭洲古民居,位于桂林市北郊32公里的靈川縣九屋鎮江頭洲村,地處甘棠江上游的護龍河西岸,建村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現全村居有180戶人家共800多人。古村至今完整保存著明清兩代時期的建筑格局,村落青磚灰瓦,木質構架。房宇高大,鱗次櫛比,屋檐層疊,古樸典雅。“家祠蓮花地,江頭進士村”,經考證,古村清代共有上百人考取功名,此地還是我國北宋著名文學家、哲學家、理學創始人周敦頤(著有“愛蓮說”)后裔之村,被外界稱為“愛蓮家族”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九屋鎮

        9、陽朔石頭城

        石頭城隱藏在陽朔的西北部葡萄鎮梅嶺間,方圓近10平方公里,有東西南北城門四座,原有小城門24座,現保存小城門18座,原有點將臺,中軍寨,現存遺址。古城下有古廟四座,現存兩座。這里抬頭望到山,低并沒有看到石,四周無處不石山,石城建山上。大城藏小城,連這里的村莊房舍也是石頭建筑;石并沒有房屋石門坎,石頭水井石板路,石頭水井石板坪,石頭圍基石頭墻砌成壘墻石頭疊石頭,不用半點灰漿泥水。這里不僅石頭儲量大,而且品種多,僅大理石就有檳榔、青黑、墨綠、雜綠等10多個品種,具有豐富的開采價值。村民們正在籌建公路,要把大山推向市場,開發旅游。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葡萄鎮西北部梅嶺間

        10、迪塘古村

        中國傳統村落迪塘村位于桂林市靈川縣靈田鎮,距市區20多公里。整個村落背靠起伏的群山,四周是生機盎然的稻田,果園和山林。一條迪溪從村中緩緩流過,把村子一分兩半。迪塘建村已有近500年歷史,據家譜記載,始祖李以果在明洪武年間從江西同邑西岸村遷居至此,他于明嘉靖年考為甲任梧州府藤縣教諭。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靈田鎮

        Hash:e70ea4f72c6bb7d2d9d8bd00ff199c6c5436379b

        聲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