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如何看待韓國電影豆瓣評分虛高?

        在中國,韓國電影是經常拎出來羞辱和恐嚇中國電影的匕首。

        除了每年不定期出現的神片,好萊塢一次次對韓國電影的垂青,似乎也驗證了某種揣測。

        就像清晨的陽光必將驅趕黑暗,照進森林,人們也等待韓國電影照耀全世界的那一天。一定有一位或者幾位世界級導演出現,他們將駕駛金馬車,拖動朝陽到來。

        起碼直到今天,那一位或者幾位還是沒能露出光芒。就連幾位看著很像的人,也正在失去當初的光彩。

        李滄東是悲觀。

        他的電影好就好在那種徹骨的寒冷,但也局限于這種寒冷。

        他對生命中與寒冷相對的溫暖視而不見,他的電影里沒有出現那種遼闊到可以返照全人類的文化思維,他只提出問題,不負責尋找答案。

        他的電影只是不世之材對這個時代的悲鳴。

        金基德是憤怒。

        他身上那種不必追問源頭的憤怒,發諸于歷史、社會、他人甚至是自己。電影的藝術成色,取決于他憤怒的程度。

        只是這種憤怒并未超越生理感受。 他會因為憤怒而獲得改變人生的機會,也會發現因為人生狀態的改變,他的憤怒逐漸消減。

        這令人惶恐的變化,會用體積更大的憤怒去填補,但此后的憤怒因為不再純粹而失去當初的力量。

        他選擇用宗教去消解,但這種行為更像是一種方法而不是真正的信仰。

        他的憤怒中缺少悲憫。他與這世界不和解,但并沒有找到不和解的絕對理由,憤怒就有可能變為一種麻醉,一個姿勢,一個商標。

        洪尚秀是自私。

        他在電影里對人性的鞭笞,只是無法獲得他想要的全部之后,一次次隱忍的撒嬌。他所謂的愛不得、愛無能,是要最后都愛自己。

        他根本就不想碰觸暗夜星辰一樣幽微的人性。他的電影是無法滿足的悶哼,是想引發關注的呻吟。

        而真正的人性大師從來都是由內向外、由此及彼的,他們探觸到人性的最底處,知曉其所有的丑陋和不堪,可仍然熱愛它,并堅信在最高點時看到的人性之美。

        奉俊昊的危險是不自信了。

        一個商業向的創作者是通過對規律的捕捉而獲得商業上的能力。它的價值在于尊重受眾需要的同時,一直不忘尊重自己,堅持在大眾的和聲中有限度地發出獨屬于自己的聲音。

        兩者之間的比例關系,是商業電影最大的秘密。堅持傾聽內心的聲音,對受眾做適當的冒犯,是商業電影最大的價值。

        到了好萊塢之后,奉俊昊獲得的投資越來越大,但他的電影價值越來越小。

        《玉子》已經在處處迎合了。

        樸贊郁需要解決藝術和現實的關系。失去對現實的關照,風格就容易飛了。 姜帝圭轉做老板去了,林權澤已老,郭在容已廢。

        韓國電影太鋒利。

        這種鋒利很容易就被當做是力量,但鋒利里也包裹著自卑,態度就不得不成為一種震懾。

        韓國電影缺少痛苦。

        韓國電影人沒有經歷過苦難,他們把困難和挫折當成了苦難。所以他們的痛苦很難穿越民族的壁壘,苦難對藝術不朽的催化作用沒有獲得體現,更沒有獲得升華。

        他們只愛自己,不愛別人。 他們的作品,大都在自怨自艾,很難針對人類共同的命運發出喟嘆。

        韓國電影盤旋著狹隘。

        這種狹隘很容易就看做是一種精神,但本質上是一種自私和妥協。

        所以他們信奉口號,信奉到了用口號去解決問題的地步。所以他們重視技術,重視到了用技術去修補思想的程度。

        韓國電影缺少批判。

        韓國影人對民族文化缺乏否定的能力,只有通過否定才能反思和批判,才能超越民族,思考全人類的 未來。

        這個能力是氣度、視野、勇氣的總和,但在韓國電影里,只認可自己,從不否定自己。

        韓國電影不完整。

        這種不完整很容易就看做是特點,但本質上是藝術維度、文學維度的缺陷,他們用拉伸優點的方式去應對,可再長的長處也只能遮擋缺陷,卻不能解決缺陷。

        韓國電影缺少恢弘的文化底蘊。 文化底蘊可以是時間的沉淀,如歐洲。也可以是自信足夠自信后海納百川的堆積,如美國。

        韓國在精神層面的獨立性一直不夠,依附于儒家,信奉釋迦牟尼,現在西化為基督教。

        而基督教是西方看世界的方式,到了東方只能嫁接為其他品種,看世界的方式是別扭著的,不可能生長為珍稀植物。

        韓國電影缺少柔軟,缺少寬容,缺少愛,缺少真正的弘大,但是目前已經是亞洲電影里前三位的了。

        Hash:389f30ac69bc36bcc253b8df7183812674cc160e

        聲明:此文由 Mike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