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歷史文化厚重,這里有多少帝陵呢?
導讀:河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歷史文化厚重,這里有多少帝陵呢? 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
僅洛陽一地就埋了105個皇帝,秒殺所謂帝鄉的陜西全省。河南還埋葬了三皇五帝,十七個商王,二十多個周天子,無數的諸侯國君,王公貴族。還有后來歷朝歷代的帝王。中國歷史上400個帝王,絕大多數在河南生活,工作,并埋葬。可以說,河南的皇天厚土之下埋著一部中國史。
草頭皇帝好像不少,大一統帝王的幾乎沒有。
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
1、京劇
京劇,又稱平劇、京戲等,中國國粹之一,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各地。
京劇流播全國,影響甚廣,有“國劇”之稱。以梅蘭芳命名的京劇表演體系被視為東方戲劇表演體系的代表,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
京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其中的多種藝術元素被用作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符號。
2、白蛇傳傳說
白蛇傳傳說,江蘇省鎮江市、浙江省杭州市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白蛇傳傳說是白蛇白娘子的故事,白蛇傳又名白娘子傳奇、雷峰塔傳奇等,是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它講述了修行千年的白蛇化為白娘子(白素貞),攜青蛇小青來到杭州西湖,與藥店伙計許仙(宣)相遇相戀結姻,復遭和尚法海橫加干涉等一系列悲歡離合的故事。
白蛇傳傳說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既反映了人們對婚姻自由和愛情生活的向往,也表現了人們對人性解放的追求。白蛇傳傳說中,保留了大量的傳統習俗和風土人情,集中地展示了民族文化精神。
3、秧歌
秧歌是中國(主要在北方地區)廣泛流傳的一種極具群眾性和代表性的漢族民間舞蹈的類稱,不同地區有不同稱謂和風格樣式。
在民間,對秧歌的稱謂分為兩種:踩蹺表演的稱為“高蹺秧歌”,不踩蹺表演的稱為“地秧歌”。
近代所稱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
秧歌歷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介紹的民間舞隊中就有“村田樂”的記載,清代吳錫麟的《新年雜詠抄》中明文記載了現存秧歌與宋代“村田樂”的源流關系。
1、北京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因本世紀二十年代出土了較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而聞名于世,尤其是1929年發現了第一具北京人頭蓋骨,從而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成為古人類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甘肅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于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上下五層,南北長約1600米。始鑿于366年,后經十六國至元十幾個朝代的開鑿,形成一座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的石窟群。
3、長城
中國的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后聯成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筑。
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堪稱世界奇跡。歲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當您登上昔日長城的遺址,不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嶺之中的長城雄姿,還能領略到中華民族創造歷史的大智大勇。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位于陜西臨潼縣城東5公里,距西安36公里,是秦始皇嬴政的皇陵。 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陵園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內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頂部略平,高55米,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皇帝陵,也是最大的皇帝陵。
5、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區中心,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有24位皇帝相繼在此登基執政。始建于1406年,至今已近600年。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木構建筑群,占地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
Hash:a9806f47489176e2f1c313bbbd0691c3da2d6053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