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共有多少項非遺?
導讀:2021年湖南共有多少項非遺? 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湖南非遺?
1月1日,“全面小康·非遺賦彩”2021年非遺過大年——第四屆湖南非遺新春博覽會在湖南省文化館開幕,全省近50項非遺項目集結亮相,為市民展示湖南豐富多彩的非遺資源。
此次博覽會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湖南省文化館(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為期三天。現場不僅設置了舞臺展演、傳統工藝精品展、湘味年貨展、傳統醫藥義診、非遺研學體驗五大版塊,還通過非遺紀錄片視頻展播、傳承人互動交流等形式,讓民眾在參觀、體驗、消費中感受湖南非遺的獨特魅力。
“非遺”是指“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南是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大省,漢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文化和生活形成了具有濃郁湖南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1.湘繡: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素有“湘繡甲天下”的美譽。
2.汨羅江畔端午習俗: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習俗涵蓋屈原文化、龍舟文化、節慶文化等,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與蘇州端午習俗一同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
3.湘劇:湖南地方大戲劇種,其戲劇表演程式嚴謹,服飾、臉譜都具有濃郁的湖湘地方特色。
4.花鼓戲:是中國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在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等地。于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非遺名錄。
5.黑茶制作技藝:湖南安化黑茶早在古代就是中國名茶之一,選用安化境內山區大葉種茶葉,講究殺青、揉捻、渥堆、烘焙干燥等工藝加工而成。
6.湖南皮影戲:“皮影戲”有南北之分,湖南皮影戲屬于“南影”分支。其“影人”多為“紙偶”,虛實結合,繁簡相應,造型美觀,唯妙唯俏。
7.瀏陽花炮制作技藝:湖南瀏陽花炮聞名世界,素有“瀏陽花炮震天下”的美譽。1995年國家授予瀏陽“花炮之鄉”,2006年入選第一批非遺名錄。
8.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其是湘瓷的佼佼者,有“國瓷”的美譽,以其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而聞名于世。
以上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還有:湘昆(湖南昆曲),土家族織錦技藝,踏虎鑿花(剪紙技藝),巖鷹拳,巫家拳,嘉禾伴嫁歌,老絲城傳說等也先后入選非遺名錄。
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桑植民歌、靖州苗族歌鼟、澧水船工號子、新化山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英文是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湖南非遺?
1、通道侗族蘆笙丨是廣泛流傳于通道侗族自治縣境內的一種傳統民族民間樂器,它由古老的簧管樂器發展而來,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2、湘西酉水船工號子丨酉水船工號子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曲調高亢婉轉,領唱伴唱配合默契,帶有濃重的土家族音樂特色。其演唱形式主要包括行船的槳號子、櫓號子,岸邊號子及晚間休閑民歌坐唱等幾種。
3、岳陽洞庭漁歌丨是岳陽市的傳統民歌。被漁民稱為丫口腔的漁歌(即張口就唱,漁民可以自由發揮,盡情地抒發自己的感情),形成了洞庭湖區獨特的漁歌風味。它和其它民歌一樣,也是洞庭漁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Hash:a1d649c5765f685977d4c4624dea7b3b0798ff46
聲明:此文由 謝絕崇拜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