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龍虎山景區簡介 江西龍虎山景區簡介視頻
導讀:江西龍虎山景區簡介 江西龍虎山景區簡介視頻 1. 江西龍虎山景區簡介視頻 2. 江西龍虎山主要景點 3. 江西龍虎山視頻介紹 4. 江西龍虎山景區簡介視頻播放 5. 江西龍虎山視頻播放 6. 江西龍虎山風景介紹 7. 江西龍虎山風景名勝區
1. 江西龍虎山景區簡介視頻
問道武當 問道龍虎山 太極武當 問道樓觀文化大觀園問道龍虎山 文化大觀園道士上山 空谷幽蘭
2. 江西龍虎山主要景點
旅游區內群峰疊翠,四季長青,古藤,竹橋,碧水,樓宇,百鳥唱林間,群猴迎游客。龍虎山一大景點是觀猴, 現有半人飼養的獼猴2500多只,集散在路邊、橋頭、 沿江迎接賓客, 活潑可愛,能與游客嬉戲玩耍, 合影留念, 野趣無窮。現已開放的主要景點有:深山逗猴、溶洞奇觀、翠海觀仙女、石林盆景、綠水江泛舟、壯家小竹樓等。
3. 江西龍虎山視頻介紹
龍虎山教的是道教。
龍虎山位于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貴溪縣境內,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據道教典籍記載,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定居,此后張天師后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
正一派祖庭——江西龍虎山天師府 正一道是中國道教后期兩大派之一。是在天師道、龍虎宗長期發展的基礎上,以龍虎宗為中心,集合各符箓道派組成的一個符箓大派。于元代中后期形成后,一直流傳至今。正一道的形成,以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敕封張陵第三十八代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為標志。該年元成宗在已授張與材管領江南諸路道教的基礎上,加授其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箓”。
4. 江西龍虎山景區簡介視頻播放
龍虎山位于江西省鷹潭市區南郊二十公里處,是中國道教發祥地,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整個區200平方公里,素有“神仙所都”、“人間福地”之譽。龍虎山源遠流長的道教文化,獨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歷史悠久、出土文物豐富的古崖墓群構成了龍虎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三絕”。中國古典名著《水滸》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以生動的文字描寫這里的景色:“千峰竟秀,萬壑爭流。瀑布斜飛,藤羅倒掛”。“遠看磨斷亂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魂”。登高可覽九十九峰龍騰虎躍之雄峻,乘筏可賞二十余里仙蹤縹緲之畫屏。尋天師遺跡,拜道教祖庭,探崖墓之秘,眺龍騰虎躍,觀民風之淳,見景見趣,賞心悅目,美不勝收。 龍虎山原名云錦山,東漢中葉,第一代天師張道陵來到這里肇基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山因以名”。之后,張道陵精誠修道,創立了道教,先后獲“黃帝九鼎丹書”和“太清丹經”,撰寫《老子想爾注》進行解說,并攜帶底子入蜀布道,用符水咒法為人治病祛災,深得人民愛戴。 天師世家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是我國一姓嗣教時間最長的道派,在中國百姓中具有廣泛的影響,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張(張天師)之稱。至今保留完好的龍虎山上清嗣漢天師府,占地3萬多平方米,建筑恢宏,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會部雕花鏤刻,朱紅細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氣。被歷史上許多皇帝賜號“宰相家”、“大真人府”,歷來被尊為道教祖庭。“百神受職之所”的大上清宮,始建于東漢,為祖天師張道陵修道之所,簡稱上清宮。道教興盛時期曾建有十大道宮,二十四道觀,三十六道院。宮內伏魔殿的鎮妖井,就是施耐庵生花妙筆下梁山一百零八將的出處,整個建筑規模宏大,是中國建筑史上一大奇觀。 龍虎山是我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景區有九十九峰、二十四巖、一百零八處自然和人文景觀,二十多處神井丹池和流泉飛瀑。明凈秀美、婀娜多姿的瀘溪河,由南向北從景區 貫穿而過。
她宛若一條銀色的飄帶,把上清宮、天師府、龍虎山、仙水巖這兒穎寶珠串為一體,形成龍虎山旅游觀光的最佳線路。從上清千年古鎮乘竹筏順瀘溪河而下,二十里山水二十里畫屏,兩岸奇峰怪石,竹林青翠欲滴,移步即景,宛若仙境。
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都曾游覽于此,吟詩作畫,流芳千古。 道堂巖 丹勺巖 蘑菇巖 僧尼峰 云錦山 水中蓮 鐘鼓石 仙女巖 玉梳石 歷時二千六百多年的春秋戰國崖墓,是龍虎山風景旅游區的又一“絕”景,崖墓分布廣、數量多、位置險、造型奇特、文物豐富,為中國之最。 龍虎山地理位置優越,鷹潭為中國南方交通樞紐,鷹廈、皖贛、浙贛鐵路和320、206國道及龔(店)資(溪)公路貫穿而過。每日接送始發列車80多趟,為往來游客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離南昌飛機場僅兩個小時的汽車路程,登機可直通內陸各地和香港等海外地區。龍虎山東鄰武夷山、北接黃山、廬山和瓷都景德鎮,南下可去廈門海濱,西連井崗山、韶山、可作數日連游。近幾年來,海內外游覽者絡繹不絕。游客來此賞景,道徒來此授錄,考古者來此探奇,龍虎山享譽遐邇。 堪與孔府相比的天師府 上清宮是我國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古老道宮之一,也是歷代天 師祀奉太上老君和朝會之所。由于歷代皇帝撥出大量金銀修建,極盛時 曾建有24殿、36院及其他建筑。親扣國成立音,上清宮殿宇大多已毀壞。 現尚存有福地門、九曲巷、下馬亭、鐘樓、龍虎仙峰、玉門殿、東隱院 及明石刻等。 天師府是我國目前保存較好的封建時代大府第之一,也是我國規模 最大的道教建筑之一。天師府分為三大部分,即以三門為主體的前路建 筑;以私第為主題的中路建筑;以萬法宗堂為主題的西路建筑。這座天 師府在規模上以及其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堪與曲阜孔府相比。 游龍虎山最精彩的節目是乘船游覽龍虎山下的上清(亦稱蘆溪河)。 30華里長的河道,水清見底,風景如畫,乘一葉輕舟,覽閱兩岸景色, 與游漓江有異曲同工之妙。 山巖、仙巖各有奇觀 游上清河,最精彩的景觀是稱做水碉和仙巖的地方。水巖的景點有 古棧遺跡、飛云閣、棋盤巖、玉璧凌空、仙女觀花、仙梳石、金釧峰、 仙勺石、試劍石、一線天、蓮花石、仙桃石、雌雄石、石鼓石等。有些 景,可在船上觀看;有些,則要棄舟登岸才能看到。佩巖包括二十四巖 和旱仙巖,有些景只可仰視,不可就近,有些景觀則需要循山間和盤旋 而上,始能領略其風貌。 在仙巖和水巖峭的石壁上,滿布大小洞穴,里面棺槨無數,被稱為 神廳的崖墓博物館。這些2600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的崖墓群,是龍虎山 以一奇觀。 龍虎山風景區是我國典型的丹霞地貌區。除以上介紹的景觀外,還 有象鼻山、衙石、張家山、馬祖巖等景觀。象鼻山位于龍虎山風景名勝 區中心,距龍虎山3公里,因山崖酷似一象頭,一條彎曲懸空的巨石形 似象鼻直伸,故名為象鼻山。 旅游服務 去龍虎山游覽,可乘火車至鷹潭,然后由鷹潭乘汽車前往。龍虎山 距鷹潭市20公里。鷹潭交通方便。到鷹潭后,可乘汽車直奔龍虎山,也 可以在鷹潭住宿。龍虎山就在鷹潭市南郊,龍虎山旅游開發公司有接待 設施,可以安排游人食宿和游覽。在龍虎山可作一日游或二日游。 鷹潭市龍虎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鷹潭旅游開發公司、華橋飯店和 長途汽車站都在鷹潭交通路。 鷹潭的土特產有天師栗、貴溪燈芯糕等;地方風味有上清豆腐、清 蒸瀘溪魚等;工藝品有木雕、元寶籃等。
5. 江西龍虎山視頻播放
aaaaaa景區
龍虎山,位于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貴溪市境內,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其中天門山最高,海拔1300米,龍虎山是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虎山是中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是中國道教發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龍虎山的丹霞地貌,是沖積扇塊狀紅色砂礫巖組成的丹霞山體。龍虎山主要風景區有上清宮景區、天師府景區、龍虎山景區、仙巖水巖景區、巖墓群景區、象鼻山排衙石景區、獨峰馬祖巖景區。
6. 江西龍虎山風景介紹
位于貴溪,不在月湖 龍虎山位于江西省貴溪市(鷹潭市代管),距鷹潭市區20公里。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是中國道教發祥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7年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龍虎山是2009年經國務院批準的我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產中心推薦的中國丹霞[龍虎山(包括龜峰)等六處風景名勝區組合申報]項目,是2010年中國唯一申遺項目。 龍虎山為道教正一派“祖庭”。在中國道教史上有著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響。 龍虎山原名云錦山,乃獨秀江南的秀水靈山。此地群峰綿延數十里,為象山(應天山)一支脈西行所致。
傳喻九十九條龍在此集結,山狀若龍盤,似虎踞,龍虎爭雄,勢不相讓;上清溪自東遠途飄入,依山緩行,繞山轉峰,似小憩,似戀景,過灘呈白,遇潭現綠,或輕聲雅語,或靜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巖,盡取水之至柔,繞山轉峰之溪水,遍納九十九龍之陽剛,山丹水綠,靈性十足。不久,靈山秀水被神靈相中,即差兩仙鶴導引張道陵攜弟子出入于山,煉丹修道。山神知覺,龍虎現身,取代云錦。自后,龍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譽為道教第一仙境。 張道陵于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后,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歷代天師華居此地,守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性,世襲道統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們均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上清宮和嗣漢天師府得到歷代王朝無數次的賜銀,進行了無數次的擴建和維修,宮府的建筑面積、規模、布局、數量、規格創道教建筑史之最。龍虎山在鼎盛時期,建有道觀 80余座,道院36座,道宮數個,是名副其實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國。 此外,龍虎山景區應天山象山書院是中國古代哲學中“頓悟心學” 派的發源地;金龍峰馬祖巖是禪宗史上貢獻最大的禪師之一馬祖道早期參禪悟道的場所;仙水巖的崖墓群是中國葬俗史上的奇觀;“仙女現花”為道教第一絕景、世界第一絕景,等等。《龍虎山志·藝文》載:“龍虎山歷魏、晉、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勝,宮宇之麗,人物之繁,仙跡之異,道行之神,爵望之顯。
代之慕擬歆艷者,或美之于詩文,垂之金石,傳遞一千余載。”龍虎山幾千年來積淀而成的豐厚的道教文化遺產,和它在中國道教史上顯赫的祖庭地位,以及對中國道教發展所作的貢獻,被人公認為“道教第一山”在世界宗教史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來,龍虎山風景名勝區重在加強對道教文化內涵方面的發掘建設,推出了以了解道教概況,領略道教祖庭的威嚴的“瞰道教全貌” 的“身”游線路;推出了以領會道教崇尚“無為、自然”核心思想的 “覽道教仙境”的“心”游線路;還推出了以探考張道陵創道? ??目的的“思崖墓之奇”的“神”神線路,完善各項設施,采取多種措施,使“百神受職之所”、“洞天福地”的龍虎山抖落塵埃,紫氣升騰,納迎四方賓客,替天行道,禳災降魔,造福于民,被旅游界譽為“道教朝圣游和第一游”。
7. 江西龍虎山風景名勝區
龍虎山,位于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其中天門山最高,海拔1300米。道教名山。 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其中天門山最高,海拔1300米。龍虎山是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虎山是中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是中國道教發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龍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發育在中國東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緣由晚白堊世陸相山麓洪—沖積扇塊狀紅色砂礫巖組成的丹霞山體。 據道教典籍記載,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定居,此后張天師后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 2010年8月2日,龍虎山與龜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2017年11月19日,獲得年度旅游目的地聲譽獎。
Hash:42e6a46baedfe3c32900bbba64fc02084c50968e
聲明:此文由 Mike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