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縣周邊旅游景點 井陘縣周邊旅游景點圖片
導讀:井陘縣周邊旅游景點 井陘縣周邊旅游景點圖片 1. 井陘縣周邊旅游景點圖片 2. 井陘縣周邊旅游景點圖片介紹 3. 井陘游玩景點大全地圖 4. 河北井陘旅游景點大全 5. 井陘旅游景點簡介 6. 井陘附近旅游風景旅游區 7. 井陘縣周邊旅游景點圖片高清 8. 井陘縣的景點 9. 井陘好玩的旅游景點
1. 井陘縣周邊旅游景點圖片
大梁江,太行深處的“大宅門”;呂家劇境小鎮已有600余年歷史;“鳥頭鳳尾古槐”;井陘于家村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謙故地等。
井陘太行天路全長60.4公里,如飄帶般漂浮在太行山間,百轉千回,貫穿6個鄉鎮,把27個古村落串珠成鏈,一路群山、密林、村落、梯田密布,成為游客追捧的“網紅”旅游路。
天路設計雙向兩車道,分東西兩線。
2. 井陘縣周邊旅游景點圖片介紹
中國藏山旅游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山西省十佳文明景區”,首批“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三晉歷史文化第一名山”。
陽泉翠楓山景區翠楓山位于陽泉市郊區西南部,東連市區、南接平定、西攘壽陽、北抵新景,占地面積13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430米,相對高差700米,年均氣溫10℃。自然森林覆蓋率97%以上,各類植物生長茂盛且分布均勻。
娘子關,原名葦澤關,因唐太宗的妹妹--平陽公主,曾率娘子軍在此設防、駐守,故名。扼守三晉的東大門,是長城上的著名關隘,有“天下第九關”之稱。位于平定縣城東北45公里處,是古代的一處關隘,原名葦譯關,世傳為萬里長城第九關。
冠山,初有名聲是在唐宋之際;元代以后名聲漸次大起來,其原因是元明兩季平定州地面上出了兩位卓有聲譽的大才子,一位是曾在元代歷任國史院檢閱官、翰林院編修、中書左丞和監察御史并參與編修過遼、金、宋三史的呂思誠,另一位則是在明代任過禮、兵、吏三部尚書和太常寺卿的喬宇。歷史上冠山的幾十處名勝景觀中,即以冠山書院、夫子洞和仰止亭等與呂思誠、喬宇的生平有密切關系者最為知名。
固關長城距平定縣城35公里,距娘子關15公里,與著名的娘子關、舊關共成鼎足之勢,為歷代軍事要塞。固關長城始建于中山國,復修于明,是我國現存較完整的、唯一的石砌古長城。現主要遺址有長城南段固關經將軍峪至白灰口長約7000米,北段經岑后底至娘子關嘉峪溝約13000米。
銀圓山莊位于平坦鎮官溝村,屬典型的明末清初北方式民居建筑群。銀圓山莊由張家大院和天然礦泉水等景觀組成,張家大院始建于清代中葉約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前后,地上、地下建筑面積共24000平方米(含沙灣雙喜院),共有房舍185間,窯洞125眼。整體院落依山而建。
3. 井陘游玩景點大全地圖
1、竇王嶺一日游
竇王嶺位于石家莊市西部鹿泉區與井陘縣的交界處,藏于群山之間,2010年開發,占地面積1000余畝。因為隋末農民起義英雄竇建德曾率兵在此戰斗和生活而得名——這里散落著1300年前竇建德農民起義軍的行營。
竇建德推翻隋朝暴政,建立大夏政權的征戰中,在此安營扎寨,建立根據地,形成有前沿有縱深有后方的防御體系。在這里還有很多現代娛樂項目。
2、沕沕水生態風景區
這里景觀誘人,氣候宜人,風情迷人,盛夏涼爽舒適,嚴冬人無寒感,四季風情氣潤。夏季時山勢清秀,有瀑布、深潭和泉水,還有茂密的樹木,景色幽然清新。秋季時山間有艷麗紅葉。冬天還有盛大的冰瀑奇觀,非常適合觀光攝影。
3、白鹿溫泉
相傳漢武帝曾駕白鹿,詢問王母治臉瘡的良方,一日順著溫泉,行至池塘西邊的一座小山,來到此地感覺身體疲勞,歇息時白鹿用腳刨出一股熱水,漢武帝下水沐浴后頓時神清氣爽、容光煥發、瘡好膚潔。
4. 河北井陘旅游景點大全
井陘是一個千年古縣,有著? ??久歷史。同時也是一個純山區的縣,即使是井陘縣城也是如此。在井陘旅行要做好心里準備,因為這里的飲食很一般。路也不太好走。言歸正傳,如果要來的話,我推薦先去蒼巖山看看。原因很簡單。蒼巖山隸屬太行山脈。海拔不高,游玩不累。山上道家文化濃厚。還有明金時期的古代廟宇。
有類似云臺山的紅石。畢竟同屬太行山嘛。其中的天梯以及兩山間的橋梁廟宇是一大特色。山頂的景點呈現橫8字布局。可以循環游覽。山中也很多的古樹,古柏。還有很多民間傳說和古人的碑記。是一個有文化傳承且不累的景區。
5. 井陘旅游景點簡介
我首推薦乏驢嶺冶河大鐵橋。這里有歷史,有文化。有景色值得去看一看。下來就是天長古鎮恢復的不好。再下來就到了陶瓷水鎮了。都是人工開發的景點,也值得看一看。最能體現冶河特色的就是威州到洛陽村這一帶。水資源豐富。山美,人美景色更美。野營,垂釣都非常好。
6. 井陘附近旅游風景旅游區
井陘縣位于河北省西陲,太行山東麓,地理坐標為東徑113°-114°18′,北緯37°42′-38°13′,東部和東南部與鹿泉市、元氏縣、贊皇縣毗連,西部、西南部與山西盂縣、平定、昔陽三縣接壤,北部同平山縣為鄰。總面積1381平方千米,總人口32萬人(2004年)。 全縣轄10個鎮、7個鄉:微水鎮、上安鎮、天長鎮、秀林鎮、南峪鎮、威州鎮、小作鎮、南障城鎮、蒼巖山鎮、測魚鎮、吳家窯鄉、北正鄉、于家鄉、孫莊鄉、南陘鄉、辛莊鄉、南王莊鄉。縣政府駐微水鎮建設南路3號。 井陘(xíng)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東鄰河北省省會石家莊,西靠山西煤炭基地,縣政府駐地微水鎮,全縣總面積1381平方公里,轄17個鄉鎮,318個行政村,總人口32萬,被石家莊市列為衛星城。井陘縣位于河北省西陲、太行山東麓,山場廣闊,礦產蘊藏豐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以農業為基礎,連動鈣鎂、陶瓷、化工、建材、旅游、林牧等各業和外向型經濟、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井陘特色經濟已見雛形。2004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45.5億元,同比增長16.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5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6.7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4.3億元,三產比例為9.9:58.7:31.4;全年財政總收入完成2.6866億元,比上年增長29.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2億元,比上年增長37.6%。2004年全省縣域經濟綜合發展水平進入全省三十強。
7. 井陘縣周邊旅游景點圖片高清
井陘縣古鎮旅游景點:仙臺山,蒼巖山,于家石頭村,井陘天長古鎮,龍窩寺石窟,秦皇古驛道,藏龍山森林公園。
8. 井陘縣的景點
石家莊周邊縣區平山縣、贊皇縣、靈壽縣、井陘縣、鹿泉區,各縣區都有山區景點:
1,平山駝梁,天桂山,藤龍山,佛光山,紫云山,九龍潭,黑山大峽谷
2,贊皇嶂石巖,棋盤山,竇家寨
3,靈壽五岳寨,漫山花溪谷,秋山,水泉溪
4,井陘蒼巖山,仙臺山,清涼山,大理巖,石頭村,陶瓷水鎮,
5,鹿泉封龍山,抱犢寨,佛光山,小布達拉宮,五峰山,西部長青
9. 井陘好玩的旅游景點
乏驢嶺井陘西部一個有故事的小山村。“張果驢困乏于此,因此得名。”村口綿河之上,百年鐵橋橫亙;村中老民居前,騾馬古道遺跡尚存;村后,太行第一渠“綿右渠”至今流淌。地處冀晉險要的乏驢嶺,是娘子關下第一門戶,“欲奪娘子關,必占乏驢嶺”。作為兵家必爭之地,乏驢嶺周邊存有三座古山寨,晉軍坑道工事隨處可見,日軍曾在此建有七座炮樓。對日作戰中,這里曾發生過慘烈的“血戰乏驢 嶺”之戰,曾是百團大戰的重點戰場之一。
傳說與史實,古代與近代,水利與戰爭,乏驢嶺雖小,故事卻可圈可點。從井陘縣城微水向西19公里,天長鎮西側4公里,在井陽公路(307國道輔路)邊,遠遠的就能看到一座鐵橋,這就到了乏驢嶺。鐵橋的南頭,有一個張果老倒騎毛驢的塑像。乏驢嶺名字的由來,據傳就與張果老有關。《列仙傳》載:“張果驢困乏于此,因此得名。”在民間傳說中,張果老和柴榮驢馱日月、車載名山,前往忻州,途徑此嶺,驢困車覆,因此有了乏驢嶺這個村名。
乏驢嶺隸屬于井陘天長鎮,全村共有133戶,人口461人,是一個小村莊。雖然村小,但村莊的歷史并不短。在乏驢嶺村西桃花棧的石崖上,至今還保留有一處北宋時期的石刻,說明最晚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乏驢嶺這個村莊了。
乏驢嶺鐵橋,1905年由法國人設計建造,是一座正太鐵路橋。當年,正太鐵路的窄軌小火車通過此橋跨過綿河,穿過乏驢嶺隧道向東。乏驢嶺鐵橋,鋼架單跨75.5米,高7.5米,寬5.5米,橋面至谷底30米。石太線建成后,有關部門曾醞釀拆除此橋,但因為它是乏驢嶺村民出行的唯一通道被保留了下來。
乏驢嶺大鐵橋是法國巴黎DAYDE&PILLE公司承建,采用的是19世紀流行的鍛鐵(puddle iron)技術,和越南的“龍遍”鐵橋、法國的埃菲爾鐵塔使用的是一種技術。乏驢嶺鐵橋在正太鐵路上,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聯通了山西和河北,使晉煤得以外運。而自1937年日寇占領河北后,為保正太鐵路將山西的煤炭運輸到各出海港口,便重兵駐守該鐵橋,并在周邊修建了七座炮樓和兩座地堡。
1943年后,正太鐵路改線,火車改走熊猴灣。1947年,熊猴灣大橋被炸毀后,這條舊鐵路又被啟用一段時間。現在,鐵軌早已撤掉,換成了水泥路面。正太鐵路從啟用到石太線建成,期間僅50多年,乏驢嶺鐵橋也成為了正太鐵路的一個歷史見證。
乏驢嶺古道雖然艱險,但風光秀麗。乏驢嶺村周邊有三座古山寨:好漢寨、老婆寨、紫花寨,古道旁有蟒洞、果老洞,上有八仙臺、八仙堂,下有綿河水日夜長流。
交通指南
景區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天長鎮乏驢嶺村
乘車線路:井陘縣乘開往天長鎮的班車,到天長鎮后換乘小巴至乏驢嶺可達。
Hash:c7bdaa2030e7cb86bb140fb78e18ce4eca72063e
聲明:此文由 夢相隨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