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天目山風景區 天目山在哪里
導讀:臨安天目山風景區 天目山在哪里 天目山景區的建議游覽時長是幾個小時 天目山在哪里 天目山旅游景點攻略 天目山在哪里呢 杭州天目山好玩嗎 天目山景區門票 天目山景區簡介
天目山景區的建議游覽時長是幾個小時
對于大部分游客來說,游覽天目山景區需要大概3天,當然也不能排除一小部分速度較快或較慢。請合理的安排好時間,尤其是一天同時游覽多個景點的游客。
天目山景區位于臨安市境內,穿過天目村,盡頭便是西天目山南大門游客中心。由此可以步行經禪源寺到山上的大樹王景區,也可乘坐景區交通車,由冰川大峽谷方向到達龍鳳尖停車場,而后步行游覽大樹王景區。
坐景區巴士上山,路邊植被非常茂密,如果你去得早,有時還能看到云霧繚繞的天目山霧景。從龍鳳尖停車場開始步行,景區內的道路基本是一條環線,逆時針依次是四面峰、倒掛蓮花、五世同堂、大樹王、開山老殿幾個主要景點。其中,景色較好的是四面峰,站在山頂的玉立亭,可以縱覽四周起伏的群山,尤其是云霧天氣的時候,滿眼是煙波浩渺的壯麗景致。
此外,大樹王景區的看點自然是“大樹”,在這兒你可以看到許多罕見的巨大樹木,有些直徑能達到1米以上,需要幾人合抱,結伴來此的游客總要環抱著大樹拍張照留念。這里的樹木不僅形態巨大,樹木的外皮還呈紅黃綠的漸變效果,還有一些交錯盤繞的樹根外露在地表,長滿青衣,給人很幽深的感覺。
環線走完后,若有體力可以繼續上山前往仙人頂,這邊海拔約1500米,能看到更為開闊的風景。不過這邊的游步道還不完善,不太好走,若是天氣不好或是下午時間較晚,并不推薦前往。如果徒步下山,在大樹王景點往下即可,一路上除了常伴左右的溪水,還能看到古時候高人在此修煉的遺跡。山腰的禪源寺雖然是后來重建的,也頗有幾分幽靜,可以來此走走。若要坐車下山,則需走環線回到龍鳳尖停車? ?,回程路上可以去半道的冰川大峽谷看瀑布和溪流,也有不少游客選擇回到山下后包車去天目大峽谷,看更壯觀的峽谷景色,車程大概三四十分鐘。
景區周邊的天目村已經是非常成熟的農家樂基地,吃住選擇余地很大。
天目山景區位于天目山,這周邊還有不少值得一去的地方:
景點五世同堂 與天目山景區距離1.24km
天姥山 與天目山景區距離1.37km
沖天樹 與天目山景區距離1.37km。
天目山在哪里
天目山位于杭州臨安北部
天目山古稱扶余山
天目之名始于漢代
它有東西兩座山峰,頂上有一個水池,會持續很多年,因此而得名
這是韋陀菩薩的道場
是中國著名的自然保護區,也是浙江省唯一加入國際生物圈保護區 *** 的自然保護區
天目山于1956年被林業部劃定為禁伐區,作為自然保護區受到保護
1986年,它被提升為國家森林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
1996年,它加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MAB) *** ,成為世界級保護區
擴展資料:天目山歷史唐代李白、宋代蘇軾、元代張羽、明代劉基等文人墨客都曾游覽過天目山,留下了優美的詩篇
現存“太白詩石”等人文景觀;清朝乾隆皇帝還上山做了一輛攬勝,賜他“樹王”稱號
1939年,周恩來同志在禪院百子堂發表了關于團結抗日的講話,為天目山留下了豐富的文化景觀,賦予了它豐富的文化內涵,使它更具魅力
天目山旅游景點攻略
素有“大樹華蓋聞九州”之譽的天目山,地處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臨安區境內,浙皖兩省交界處,距杭州84公里,在杭州至黃山黃金旅游線中段。主峰仙人頂海拔1506米。古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于漢,有東西兩峰,頂上各有一池,長年不枯,故名。是韋陀菩薩的道場。
動植物種類繁多,珍稀物種薈萃,為國家教學科研重要基地。被國家授予"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天目山峰巒疊翠,古木蔥蘢,有奇巖怪石之險,有流泉飛瀑之勝,素負"大樹王國""清涼世界"盛名,為古今攬勝頤神勝地。天目千重秀,靈山十里深,她賦予人類享之不竭的璀璨文化與獨特的大自然風韻。
天目山幽邃奇妍的景色,優越獨特的自然環境,賦予天目山璀璨的歷史文化。梁代昭明太子蕭統、唐代李白、白居易、宋代蘇軾、元代的張羽,都留下了優美的詩章和傳世之作。明代有100多位文人登天目山窮幽探奇,吟詠志游,留下詩文160多篇。而且在天目山拍攝的電影電視劇風光片紀錄片已經有60余部。
景區開放時間
“大樹王國”西天目山
1.開放時間:8:00—17:00
東天目山
開放時間: 8:00—16:30
天目山在哪里呢
天目山位于哪里,朋友們可能不是很清楚這個問題,那么就讓我們大家一起去來看一看,希望可以幫到朋友們。
素有“大樹華蓋聞九州”之譽的天目山,地處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臨安區境內,浙皖兩省交界處,距杭州84公里,在杭州至黃山黃金旅游線中段。主峰仙人頂海拔1506米。古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于漢,有東西兩峰,頂上各有一池,長年不枯,故名是韋陀菩薩的道場。
它總共有面積4300公頃,1956年建立,1986年經國務院批準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中型野生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銀杏、連香樹、鵝掌楸等珍稀瀕危植物。1996年加 *** 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
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森林生態系統為重點的野生植物類型國家自然保護區? ??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 *** 成員。該保護區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獨特,區內生物多樣性突出,生物資源極其豐富,是一塊具有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的獨特寶地,是中國江南不可多得的一座物種基因庫和文化遺產寶庫。
天目山保護區海拔450米以上,懸崖陡壁、深溝峽谷,構成四面峰、倒掛蓮花、獅子口、象鼻峰等地的奇特巖石地貌景觀;海拔450米以下為有巖溶地貌景觀。此外,保護區還有禪源寺、大樹王、周恩來紀念亭等為代表的人文景觀。
其動植物種類繁多和珍稀物種薈萃,為國家教學科研重要基地。被國家授予"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天目山峰巒疊翠,古木蔥蘢,有奇巖怪石之險,有流泉飛瀑之勝,素負"大樹王國""清涼世界"盛名,為古今攬勝頤神勝地。天目千重秀,靈山十里深,她賦予人類享之不竭的璀璨文化與獨特的大自然風韻。
擴展資料:
天目山地處中亞熱帶北緣,又由于獨特的山體影響,形成冬暖夏涼的小氣候,年平均氣溫14℃。林木茂密,流水淙淙,造就了豐富的“負離子”和其它對人體有益的氣態物質。在天目山空氣中“負離子”含量達每立方厘米十萬余個,居同類風景名勝區之冠,具有除塵、殺菌等功效,對呼吸道疾病有良好的療效。
天目山的地理環境和森林效應,形成了特殊的小氣候,年平均溫度仙人頂8.8℃,山麓14.8℃。茫茫林海,清靜幽雅,夏天特別涼,冬季無嚴寒。豐富的植物資源及優越的自然環境,給各種動物的生長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也為人類的休閑、度假、旅游等創造了一個極好的環境。而且這里的森林中彌漫著多種對神經衰弱、心血管系統等疾病有明顯緩解作用的氣態物質。2005年,浙江林學院旅游學院的科研人員通過測量發現,天目山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更高達到130000個/立方厘米,刷新了全國紀錄。因此,天目山是人們健康、旅游、休閑的理想場所。
以上就是關于天目山的介紹,希望能幫到大家。
杭州天目山好玩嗎
問題一:杭州天目山有去過的嗎?簡單幫我介紹下,然后最啊哦告訴我游玩的真實感受如何? 美好的旅途從“一路樂”智能導游開始,愿我們的服務陪伴你度過美好的一天。 位于杭州臨安城北的天目山,有東天目山和西天目山,因兩峰之頂各有一泓清泉,如兩只眼睛仰望天空,所以叫“天目”。天目山地質古老,植被完整,是我國著名的自然保護區,也是浙江省惟一加入國際生物圈保護區 *** 的自然保護區。擁有多項世界紀錄、中國紀錄,是世界唯一天目鐵木生長地。這里峭壁突兀,怪石林立,峽谷眾多,自然景觀優美,堪稱“江南奇山”。特殊的地形和悠久的佛教文化促使該區域動植物的遺存和植被的完整保護,成為全世界的一大奇跡,是我國中亞熱帶林區高等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區域之一,森林景觀以“古、大、高、稀、多、美”稱絕。天目山素以“大樹華蓋”名滿天下,更有文人墨客感嘆“天目千重秀,林海十里深”。在秀麗風景裝扮下的天目山,更有長盛不衰的文化靈魂,一座集儒、釋、道于一體的文化名山。現在的西天目山景區分為三大部分:禪源寺景區、登山體驗景觀帶、大樹王景區。東天目山景區分為四個區塊:東瀑大峽谷、林海大瀑布、昭明大禪院和天目大仙峰。東天目山也是佛教圣地,是韋馱菩薩的應跡道場,這里有洗眼池、分經臺等遺跡,以及為紀念昭明太子而建成的昭明禪寺。總的來說,天目山登山游玩,按照指示牌走即可!走走看看? ??停,會有別樣的風景和驚喜等著你哦!
問題二:天目山有什么好玩的 天目山交通指南A:臨安到西天目山
西天目山距離臨安31公里。臨安――02省道――藻溪(路邊有一高大天目山廣告牌)右(北)轉――藻天公路(14公里)――天目山景區
B:杭州到西天目山
西天目山距杭州90公里。杭州――02省道――臨安――藻溪(路邊有一高大天目山廣告牌)右(北)轉――藻天公路(14公里)――天目山景區
C:江蘇方向到西天目山
江蘇方向――寧杭高速――德清出口下――104國道――彭公下――臨安
方向――經過臨安――02省道(黃山方向)――藻溪(路邊有一高大天目山廣告牌)右(北)轉――藻天公路(14公里)――天目山景區
D:上海到西天目山
上海方向――滬杭高速杭州15出口下――杭州繞城高速11出口下――02省道――藻溪(路邊有一個高大天目山廣告牌)右拐――藻天公路(14公里) ――天目山景區
E:安徽方向――西天目山
安徽方向――杭徽高速(G56)――藻溪出口下――藻天公路(14公里)――天目山景
門票說明
成人票 門市價140 天旅優惠價110
東天目山交通指南
景區地址:浙江杭州臨安市太湖源鎮梅家村
交通(從杭州出發):
1.乘152路公交車(或11路到慶豐村轉502路),至西客運站。約半小時,1-3元。
2.坐杭州開往臨安的中巴。約一小時,7-11元。
3.乘2路公交車,至新北站下車。約5個站,10分鐘,1元。
4.坐8路公交車,至梅家村,天目山腳下,昭明寺下院下車。約一個小時,5元。
5 臨安至東天目路線:打的至臨安市西墅街(約5元/輛車),每20分鐘一班到達梅家村停車場(約5元/人)
推薦游程天目山一日游
大樹王景區:從游客中心出發,乘景區觀光車約30分鐘到達大樹王景區入口(龍鳳尖停車場);走木棧道(森林浴健康步道)――四面峰――倒掛蓮花(一線天)――五世同堂(大自然瑜珈平臺)――大樹王――開山老殿(禪宗文化展示廳)――幻住庵――半月池――龍鳳尖停車場乘觀光車下山至禪源寺景區,全程約3小時。
禪源寺景區:禪源寺――周恩來演講紀念亭――大雄寶殿――玉琳國師靈骨舍利塔――雙清池――太子庵(天目書院)――留椿屋――雨華亭――游客中心,全程約2小時。
貼士:
1、大樹王(老殿)景區主要景點:四面峰、倒掛蓮花、五世同堂、老殿、大樹王,游覽時間約2-3小時。
2、禪源寺景區:禪源寺、天目書院、雙清池、周恩來紀念亭,游覽時間約2小時。
3、步行上山沿途主要景點:五里亭、伏虎瀑、獅子巖、鐘樓石,步行上山時間約2-3小時。
4、天目山景區內須換乘景區觀光車,上下山30元/人,步行上山的游客,下山也可在龍鳳尖停車場換乘觀光車下山,15元/人。
可在天目溪進行竹筏、皮筏漂流,在園內參加篝火晚會,燒烤土產或品嘗竹筒飯、銅罐飯,下田種植、采摘,依水垂釣,親身體驗耕稼生活。
編輯本段購物西湖綢傘傘面采用杭州絲綢,故名西湖綢傘。西湖綢傘采用印染、刺繡等 *** ,繪有西湖十景、花卉、山水和仕女,有大紅、棗紅、和平藍、墨綠、桃紅、桔黃等二十幾個品種...
西湖龍井西湖龍井位列我國十大名茶之一,具有1200多年歷史,明代列為上品,清順治列為貢品。清乾隆游覽杭州西湖時,盛贊龍井茶,并把獅峰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
王星記扇杭州是我國制扇名城? ?自古有“杭州雅扇”之說,南宋以來有不少制扇藝人會集杭州。1875年王星齋在杭城清......>>
問題三:杭州天目山游玩攻略 天目山旅游攻略: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臨安市境內,有東西兩峰遙相對峙。東峰大仙頂海拔1480米,西峰仙人頂海拔1506米,兩峰各天成一池,宛如雙目仰望蒼穹,故得名天目山。
天目山地質古老,歷史悠久,文化遺產非常豐富,是集儒、道、佛教于一體的宗教名山。是韋馱菩薩的應跡道場,禪門臨濟宗的祖庭,是道教大宗張道陵的出生地及修道之所,禪源寺為江南名剎。古今中外有眾多偉人、名人及高僧大德曾在天目山留下了十分珍貴的足跡和墨寶。
下面說一下天目山旅游攻略。
1.交通信息
從蘇州出發,沿機場路、通園路,途經吳江、嘉興、杭州、臨安。7:00出發,10:30抵達天目山。農家飯莊可解決午餐,春天竹筍很新鮮,竹節中帶有鮮竹水。
進山南大門入口買票,換乘專門的上山中巴,20人/車。汽車一上路即盤山公路,路況曲折轉合,全是5-10度上坡,有360度急轉彎,雙向兩車道。剛上山沒多久,有一水庫,公路在水庫垂直上方,高差200米。升高到山頂后,突然急轉彎,后側豁然開朗,車旁出現深淵,道路沿懸崖修建,離下方一會所建筑頂部約300米高差。所以換乘中巴而非自駕,實有必要。40分鐘路程到公路終點:龍鳳間停車場,進入景區,步行下山。有導游。道路青條石碼成,路寬1米,全是平路,臺階很少。
2.門票攻略
天目山門票100元,由當地農民帶路買票可便宜20%。
3.天目山必看大樹
天目山東西兩峰山頂各有一池,終年不枯。有樹習慣生活于水邊,花朵似楊花,當地人稱“水性楊花”。沿途有“半月池”,池形如初七之月。天目山大樹很多,以“大樹華蓋”名揚天下,以其特有的杉、松、楓、杏聞名。特有物種柳杉,遍野生長,四季常綠,樹形高達,樹干粗壯直通,氣勢雄偉。天目山分布著世界上規模更大的巨型柳杉群落。沿路柳杉全部直徑一米以上,樹高達20多米。直徑超過2米的樹,也不過是天目山19棵大樹中的老小。
4.石階路分岔處中間有空地,生長一棵松樹和一棵柳杉,根系糾纏,歷時千年自然交織,人稱“樹根九龍壁”,被金庸先生戲稱為“人際關系網”。前面是幻住庵,元代高僧中峰和尚宴坐草堂。中峰和尚云游天下,最后落足于西天目山,從此澗飲木食,閉門修行。接下來是天目山最著名景點:開山老殿。是西天目山獅子正宗禪寺舊址,創建于元代,由高峰、中峰師徒相繼開創。年久失修,沒有香火,殿內也無菩薩供奉。但殿西面的洗手間非常干凈,據說是四星級廁所。殿門上有精美門雕,上為八仙故事。寺前臺階下有小觀景臺,臺下面臨百丈懸崖,崖下樹林茂密,可隱約看見山下村鎮和道路。
5.離開開山老殿后,石階路不平整,高低坑洼,不太好走。之后時虎踞龍盤巨柳杉,直徑2米以上,盤坐于一塊巨石之上,自身繞成大圈,之后主根向北延伸四五米后復入地下,上看如蟠龍纏繞巨石,下看如猛虎盤踞石旁。沿路下山為五世同堂古銀杏,有12,000以上樹齡,古樹周圍,分別萌發出大小20多支幼苗,與大樹組成五世同堂家庭。銀杏生長周期緩慢,常祖輩種植,孫輩才能結果,故又稱“公孫樹”。銀杏樹形美觀,樹葉扇狀,秋季樹葉金黃,遍地黃金。銀杏是中生代遺存物種,西銀杏樹銀杏樹銀杏,是第四紀冰川時期遺留。
6.五世同堂旁另有一樹種,為天目鐵木,在全世界范圍內只有天目山獨有,并僅存5株,? ??稱為“地球獨生子”。天目鐵木旁還有一棵著名樹木,是被稱為具有浙江精神的香果樹,從石縫中生長成參天大樹,將石縫擠開,原應為樹種掉進石縫發芽生根而成,成長后咬住巖縫,故名“根進石紋香果樹”。原浙江省委書記 *** 見此樹后將其命名為“浙江精神樹”。五世同堂旁懸崖下樹木高大沖天,主干筆直,高度達50多米,......>>
問題四:臨安西天目山好玩嗎?浙江西天目山怎么樣? 西天目山自駕車路線:
自駕車從杭州上杭徽高速(藻溪出口)一小時到達景區
臨安到西天目山自駕車路線
西天目山距離臨安31公里。臨安――02省道――藻溪(路邊有一高大天目山廣告牌)右(北)轉――藻天公路(14公里)――天目山景區
杭州到西天目山自駕車路線
西天目山距杭州90公里。杭州――02省道――臨安――藻溪(路邊有一高大天目山廣告牌)右(北)轉――藻天公路(14公里)――天目山景區
江蘇到西天目山自駕車路線
江蘇方向――寧杭高速――德清出口下――104國道――彭公下――臨安方向――經過臨安――02省道(黃山方向)――藻溪(路邊有一高大天目山廣告牌)右(北)轉――藻天公路(14公里)――天目山景區
上海到西天目山自駕車路線上海方向――滬杭高速杭州15出口下――杭州繞城高速11出口下――02省道――藻溪(路邊有一個高大天目山廣告牌)右拐――藻天公路(14公里) ――天目山景區
問題五:一天玩天目山怎么玩 素有“大樹華蓋聞九州”之譽的天目山,地處浙江省西北部臨安市境內,浙皖兩省交界處,距杭州84公里,在杭州至黃山黃金旅游線中段。主峰仙人頂海拔1506米。古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于漢,有東西兩峰,頂上各有一池,長年不枯,故名。另外有江蘇省泰州市天目山,位于姜堰市區北郊,是一處地勢稍高、四面環水的土墩,總面積3.4萬平方米,更高處只比河面高出4米多,與其說是山,不如稱其為彈丸小島。
問題七:杭州到天目山怎么走? 一、 從龍翔路出發,沿平海路步行到浣紗路市一醫院對面的公交站點,乘坐49路8站后在古蕩站下車,換乘K598路:古蕩←→長途汽車西站←→余杭←→青山←→臨安東站←→臨安新車站。(古蕩――臨安:6:00~22:00)票價10元。 1.臨安新汽車站乘車至藻溪鎮車站(5元/人),需三十分鐘,再轉車至天目石谷,票價為4元/人。從藻溪鎮車站叫一輛小面的至天目石谷,需20--25元 2.新車站直接買到淤潛的票,票價似乎好象是7元-9元左右。每天有天目山――於潛的公交班車,早上6點到下午4點每40分鐘發一班。淤潛汽車站有公交車到西天目山大門口,售票即在大門口,非常方便。西天目山門票65元,還有上下山的景區內公交每趟15元,當然可以選擇步行上下山的. 臨安出租車價格:起步價為5元(3公里),超過3公里每增加1公里增加1元。出租車投訴 *** :63966718,63966727。 二、從龍翔路出發,沿平海路步行到浣紗路市一醫院對面的公交站點,乘坐49路15站后在終點站汽車西站下車,在長途汽車西站內購票到天目山,從杭州直接到天目山的車一天只有一班,下午14:20
問題八:從杭州去天目山玩,一天能回來嗎? 可以的。。。如果你早上出發,你可以從杭州上高速到藻溪下高激,然后向右,一路都有路標的,在山腳玩下,準備吃中飯,下午可以上山玩的呢。。。或者如果你到的早的話也可以趁早上就直接爬山,下午還能再去一個天目大峽谷呢。。。
問題九:杭州到天目山,天目山大峽谷怎么走啊,想去玩兩三? ?,更好說一下那邊的住宿景點門票之類的,謝謝啦 A:自駕游的話:從杭州留下上杭瑞高速到藻溪出口下,往天目山方向直行15公里左右到天目大峽谷,晚住天目大峽谷或西天目山農家樂。第二天游玩西天目山,晚住農家樂,第三天,在農家休閑或游玩太湖源,下午回杭州。
B:乘公交的話,之一天,先坐公交到杭州汽車西站,然后乘598路(10元)到臨安東站,打的(5元)或坐1路車(1.5元)到臨安新車站,乘臨安到於潛的公交(8元)到藻溪下車,轉乘到天目大峽谷的公交(4元)或直接包小面包車(20-30元)到景區。其他安排同上,第三天原路返回杭州。
說明:西天目山門票140元(含10元禪源寺門票),景區交通上下各20元;天目大峽谷門票110元,網上預定可有優惠。住宿平常周末農家樂在100元每人左右(含一正一早),國慶期間肯定漲價且無預定很可能無房。
問題十:哪位旅游達人能告訴我千島湖和莫干山哪個好玩咯 農夫山泉,有點甜”的廣告語可謂家喻戶曉,它取自國家一級水體--千島湖,不經任何處理即可達到飲用水標準。
千島湖,是一個純凈的湖。擁有448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已達81%,茂密的森林凈化了千島湖一流的大氣環境,泱泱573平方公里之廣,178億立方米之巨的千島湖水平均水深34米,透明度可達7米。
千島湖,是一個年輕的湖。 她是1959年為建造新安江水電站筑壩蓄水形成的人工湖。
千島湖,是一個美麗的湖 。湖中那1078個島嶼,姿態各異,風姿綽約。春游湖上,布滿山花的島嶼,是一個個天真爛漫的村姑;夏日游湖,人們多想在這碧波中逐浪暢游;秋山紅葉,使人想起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詩句,雪滿湖山,松挺山崖,又是一幅王維筆下的詩畫圖。
千島湖,是一個豐饒的湖。四周群山連綿,林木繁茂,鳥語花香,生態環境佳絕,資源豐富,共有植物1786種,盛產茶葉。蠶桑、木材、毛竹等,湖內淡水魚有87種年捕魚量達4000多噸,且四季時新鮮果,土特產品豐富。
千島湖,是一個歡樂的湖。千島湖現已開發開放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動物野趣、娛樂參與四大系列的20余處景點。開辟了春到千島湖、千島湖之夏、千島湖金秋、觀光度假游、娛樂休閑游、水上運動娛樂游、歷史文化專題游、果園采摘農家樂等特色旅游線路,以及巨網捕魚、水上競技、空中攬勝、漁民風俗表演等參與性旅游項目。吸引著中外游客紛至沓來,成為馳名中外的風景旅游勝地。
千島湖山水天下秀,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千島湖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杭州-千島湖-黃山”黃金旅游線的形成,使它成為世界旅游的熱點。
門票:120元
千島湖概況
區號:0571
郵編:311700
位置:位于浙江省西部,西北面與安徽省黃山市接壤,北枕臨安市,東連桐廬、建德,南靠衢州市。
區劃:淳安是杭州市下轄的一個縣。縣 *** 駐地千島湖鎮距杭州市區150公里。
只有一個 千島湖,湖邊有幾個碼頭。從建德可以去(遠一點),從淳安也可以去(距離近)。來自不同方向的游客可以就近選擇去千島湖的路線。
至于說有兩個千島湖,完全是當地人為了拉客而表現出的忽悠!
別上當呀
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德清縣境內,屬天目山余脈,相傳是干將莫邪鑄劍之地。主峰塔山海拔758米,風景秀麗。素有“清涼世界”之美譽,被譽為“江南之一山”,與北戴河、廬山、雞公山并稱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
莫干山已有2000多年的開發歷史,自然? ??觀獨特,景區植被覆蓋率高達92%。遍山竹海, *** 冷杉和宋代銀杏挺拔,流泉飛瀑隨處可見。
莫干山多雨多霧,雨后大霧更是一絕,山腰以下全被云霧吞沒,塔山之頂飄浮于云層之上,如大海中的小島,又像空中樓閣,虛無飄渺,好似仙境一般。
莫干山中心景區包括塔山、中華山、金家山、屋脊山、莫干嶺、炮臺山等,既可看日出、云海,更可觀瀑布、清泉。莫干山人文景觀豐富多彩,明清之際,曾有“水鄉佛國”的說法。清末民初興建的數百幢別墅,掩映在竹林綠蔭之中,非常清幽,被稱為“世界建筑博物館”。
莫干山周圍景點豐富,包括下渚湖濕地,新市古鎮,覺海寺等。
莫干山坐落在德清縣西部,原屬武康縣,為天目山的分支,挺拔峻峭,秀麗多姿。中心區位于北緯30°36’,東經119°52’,占地4400余畝。若以蔭山為中心,則中華山屏障于西北,炮臺山拱衛于東南,武陵山(屋脊頭)支撐于東北,而以海拔724米的塔山為更高峰。整個莫干山地區,東至東南為三橋埠、武康,南至筏頭,西至銅岑山,北至龍池山碧塢,東西橫亙15公里,南北縱貫12.5公里,方圓百里有余。
近幾年來,為適應旅......>>
天目山景區門票
門票:樹王景區136元,線上平臺購買108元,景區單向交通20元內;天目大峽谷門票100,網上購買88元,無其他消費;西天目山|天目山大峽谷:山地密林2日游開始住在臨安好像很離譜,但是連臨安的天目山都沒去過,那就邁出右腳開始吧!總沖程時間:2022年10月4日-2022年10月5日;景點:10月4日爬西天目山;10月5日游覽天目大峽谷;門票:樹王景區136元,線上平臺購買108元,景區單向交通20元內;天目大峽谷門票100,網上購買88元,無其他消費;住宿:住在天目大峽谷附近的農家樂,單間價格160左右,距離西天目山18km,距離天目大峽谷3
5km,方便第二天游玩;那邊農家樂很多,不貴,很多都能吃,菜也不錯
注意事項:西天目山很難爬山
更好有運動基礎
山上氣溫低記得保暖,記得防蚊蟲
山上的信號很差
記得跟大部隊跟進;總體感覺:真的是避暑勝地,尤其是天目大峽谷,夏天特別適合玩水
可能是正式因為夏天是旺季,所以國慶天目山人不多,很宜人;
天目山景區簡介
天目山位于杭州臨安城北,因東、西峰頂各有一池,宛若雙眸仰望蒼穹,由此得名。天目山地質古老,植被完整,是我國著名的自然保護區,也是浙江省惟一加入國際生物圈保護區 *** 的自然保護區。 天目山[1]于1956年被國家林業部劃為森林禁伐區,作為自然保護區加以保護,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1996年加 *** 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MAB) *** ,成為世界級保護區。是浙江省唯一一處加入MAB *** 的森林與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被中宣部、科技部等單位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也是中國唯一一家同時被授予"兩個基地"稱號的自然保護區。 天目山擁有多項世界紀錄、中國紀錄,包括天目山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唯一天目鐵木生長地在內,天目山擁有多項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之最。 動植物奇觀 大樹王
天目山,地質古老,山體形成于距今1.5億年前的燕山期,是“江南古陸”的一部分;地貌獨特,地形復雜,被稱為“華東地區古冰川遺址之典型”;峭壁突兀,怪石林立,峽谷眾多,自然景觀優美,堪稱“江南奇山”;特殊的地形和悠久的佛教文化促使該區域動植物的遺存和植被的完整保護,成為全世界的一大奇跡,是? ?國中亞熱帶林區高等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區域之一。天目山自然保護區保存著長江中下游典型的森林植被類型,其森林景觀以“古、大、高、稀、多、美”稱絕。“古”:天目山保存有中生代孑遺植物野生銀杏,被譽為“活化石”。該物種全球僅在天目山有天然的野生狀態林。銀杏自然景觀有“五代同堂”、“子孫滿堂”等;“大”:天目山自然保護區現有需三人以上合抱的大樹400余株,享有“大樹王國”之美譽;“高”:天目山金錢松的高度居國內同類樹之冠,更高者已達60余米,被稱為“沖天樹”;“稀”:天目山有許多特有樹種,以“天目”命名的動植物有85種。其中天目鐵木,全球僅天目山遺存5株,被稱為“地球獨生子”。此外,香果樹、領春木、連香樹、銀鵲樹等均為珍稀瀕危植物;“多”:自然保護區內國家珍稀瀕危植物有35種,有種子植物1718種,蕨類植物151種,苔蘚類植物291種。茂密的植被進而庇護了云豹、黑麂、白頸長尾雉、中華虎鳳蝶等37種國家級珍稀保護動物,保護區內計有獸類74種,鳥類148種,爬行類44種,兩棲類20種,魚類55種,昆蟲已匯編名錄者達2000余種。天目山是“物種基因寶庫”。因此,被中宣部、科技部等單位授予“全國 天目山云海奇觀
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少年科普活動中心”。“美”:林林總總的各色植物,構成一幅蔚為壯觀的森林畫幅,千樹萬枝,重巒迭峰,四季如畫。 太湖水系和錢塘江水系的分水嶺,中國古老山地之一,著名避暑和游覽勝地。位于浙、皖毗鄰地區。呈西南—東北走向,南北大致以杭徽公路和西苕溪為界。長200公里,寬約60公里,屬江南古陸的東南緣。山地呈中心—深谷景觀,海拔1500米以上山峰有10余座,更高峰清涼峰1787米。巖性以花崗巖、流紋巖為主。山地兩側多低山丘陵寬谷景觀。天目山古名浮玉。 《元和郡縣志》記載:天目山“有兩峰,峰頂各一池,左右相稱,名曰天目”。是中國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保存較好地區。天然植被垂直分布明顯:海拔1100米以下為常綠闊葉林,1100~1400米為落葉、常綠闊葉和針葉混交林;1400米以上為稀疏灌木。西天目山南坡于1956年劃為全國自然保護區,1986年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樹種繁多,其中喬木800多種。林木以古老、高大、稀有而聞名中國。有樹齡1500年以上、五代同堂的公孫樹──銀杏;有清代即已發現而稱為大樹王的柳杉, 胸徑2.33米, 材積42.98立方米;有樹高達54米、胸徑1米多的金錢松。中國特有的野生銀杏樹最早發現于此。此外,有黃杉、天目梭、天目樸、浙西鐵木等41種稀有名貴樹種。動物區系復雜,僅鳥類即達148種,蛇類有37種。其中紅嘴相思鳥最著名。山區盛產茶葉、筍干、山核桃、藥材、竹木等。 動植物種類繁多,珍稀物種薈萃,為國家教學科研重要基地。被國家授予"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天目山峰戀疊翠,古木蔥蘢,有奇巖怪石之險,有流泉飛瀑之勝,素負"大樹王國""清涼世界"盛名,為古今攬勝頤神勝地。天目千重秀,靈山十里深,她賦予人類享之不竭的璀璨文化與獨特的大自然風韻。
天目山歷史
天目山歷史悠久,擁有璀璨奪目的綠色文化、宗教文化,是儒、道、佛等文化熔于一體的名山。東漢道教大宗張道陵出生于天目山并在此修煉多年,現有遺跡“張公舍”;梁代昭明太子蕭統隱居于天目山太子庵分經讀書,留有“洗眼池”、“太子庵”等景點;唐代李白、宋代蘇軾、元代張羽、明代劉基等文人墨客都上天目山游覽并留下優美的詩章。現存“太白吟詩石”等人文景觀;清代乾? ?皇帝也曾上山攬勝,并賜封“大樹王”;1939年,周恩來同志在禪源寺百子堂作團結抗日演講等,為天目山留下了豐富的人文景觀,賦予了天目山豐富的文化內涵,使她更具魅力。 天目山佛教自東晉傳入,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是我國佛教名山之一,有“天目靈山”之稱。鼎盛時期全山有寺院庵堂50余座,僧侶千余人。建于1279年的獅子正宗禪寺和建于1425年的禪源寺,均為江南名剎。天目山是韋陀天尊者道場。
氣候環境
天目山地處中亞熱帶北緣,又由于獨特的山體影響,形成冬暖夏涼的小氣候,年平均氣溫14℃。林木茂密,流水淙淙,造就了豐富的“負離子”和其它對人體有益的氣態物質。在天目山空氣中“負離子”含量達每立方厘米十萬余個,居同類風景名勝區之冠,具有除塵、殺菌等功效,對呼吸道疾病有良好的療效。 天目山的地理環境和森林效應,形成了特殊的小氣候,年平均溫度仙人頂8.8℃,山麓14.8℃。茫茫林海,清靜幽雅,夏天特別涼,冬季無嚴寒。豐富的植物資源及優越的自然環境,給各種動物的生長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也為人類的休閑、度假、旅游等創造了一個極好的環境。而且這里的森林中彌漫著多種對神經衰弱、心血管系統等疾病有明顯緩解作用的氣態物質。2005年,浙江林學院旅游學院的科研人員通過測量發現,天目山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更高達到130000個/立方厘米,刷新了全國紀錄。因此,天目山是人們健康、旅游、休閑的理想場所。
自然保護
天目山自然保護區。地處臨安市西北部,面積4284公頃,經度范圍:119°24′11″-119°28 ′21″,經度范圍:30°18′30″-30°24′55″,海拔范圍300m-1556m,具有典型的中亞熱帶的森林生態系統和森林景觀。
天目山自然保護區(12張)天目山一九五六年被批為"森林禁伐區",一九八六年成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均為全國首批,一九九六年被納 *** 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生物圈保護區 *** ,在全國的自然保護區內有著較高的知名度。 天目山之所以受到社會各界的青睞,是因為她是生物種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的集中點,不僅生物資源,保存較好,旅游文化資源和區位優勢特別明顯。原1050公頃范圍內有高等植物2160余種,其中以\"天目\"命名的37種,國家保護植物35種;有高等動物2274種,昆蟲2000余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34種,以\"天目\"命名的動物48種,是名副其實的\"生物基因庫\",被七十余所大中院校定為教研實習基地。區內的森林生態有高、大、古、稀、美特點。有全國更高的57米的金錢松,整個老殿景區的樹木均為30米以上的喬木;有古柳杉群,區內胸徑1米以上的古木600余棵,僅柳杉就有400余棵,胸徑2米以上的柳杉19棵,更大的材積達75.4立方米;野生野杏、連香樹、香果樹,迎春木均為珍稀的古老種類,被稱為\"活化石\"。豐富的森林生態形成了優美的森林景觀,春至野花遍地香氣襲人;夏到綠樹成蔭,清新涼爽;秋來翠竹紅楓,金黃的銀杏滿山皆是;冬天則是玉樹銀花的優美景象。現代肖草《雪·天目山》詩:“天山初寒添素妝,漫空飛絮盡蒼茫;層林銀槍數萬千,崗上呼嘯勝嗷狼”給予真實詮釋。獨特的地形、地貌,豐富的森林植被形成了天目山獨特的復雜多變多類型的森林生態氣候。年平均氣溫仙人頂為8.8℃,山麓禪源寺為14.8℃,特別是受地勢小環境影響,禪源寺景區形成了冬暖夏涼小氣候,常年7月份的平均氣溫為26℃,是避暑的\"清涼世界\"。天目山距臨安41公里,距杭州90公里,處在黃山至杭州的黃金旅游線上,為東南沿海的綠色明珠。天目山自古就為宗 教名山,北魏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中就有記載,建于元代的開山老殿,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建于清代的禪源寺占地40余畝,曾有齋堂500余間,僧侶1000余人,是全國更大的韋陀道場。李白、白居易、蘇軾、李時珍、乾隆及近代的郁達夫、徐悲鴻、胡適名人都到過天目山,為天目山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近幾年來,隨著生態旅游的開發,保護區的旅游接待設施已初具規模,有接待床位1300余個,旅游車輛30余輛,成為東南沿海大中城市生態旅游的首選地。 浙江天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成立于1988年,為副縣級事業單位,核定計財科、經營管理科、辦公室、保護科、科研所五個科室為副科級,定編人數48人。行政上由臨安市人民政 府領導,業務隸屬浙江省林業廳。天目山管理局的主要職責是:1?保護天目山保護區的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2?加強科學研究和科普宣傳,提高全民生態保護意識,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3?加強生態旅游開發,為保護區的建設積累資金,提高干部職工的福利待遇。建局十余年來,天目山人勤儉創業,甘于奉獻,以保護為宗旨,加強保護力度,曾獲林業部 、人事部森林防火先進單位。以科技為依托,不僅是生態科學研究和科普宣傳場所,也是學校教學實習重要基地。據統計,來天目山進行教學實習的大中專院校70余所,每年有30余所的中小學來天目山舉行各種科教活動。不僅生態資源保護較好,文化建設也上了一個臺階,天目書院,天目山詩書畫院相繼成立;生態旅游開發已初具規模。局設立了旅游科,加強了旅游的管理,整個保護區的建設,保護、科研、開發三位一體,事業逐步完善。正如詩人張學理的對聯\"天目山名山端靠前賢開拓,自然寶庫全憑來者經營\"所說,天目山管理局現任領導班子和職工以護名山,愛名山為榮,立足高起點,確定高標準,請上海同濟大學設計的天目山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和禪源寺景區詳細規劃已經完成。即將投建,恢復天目山佛教勝 地禪源寺工程正緊鑼密鼓進行。我們相信,在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下,二十一世紀的天目山將更加的輝煌。
歷史文化
天目山歷史悠久,是集儒、道、佛諸教于一體的三教名山和歷史文化名山。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曾在這里分經編《文選》,西漢道教大宗張道陵出生修道于此,東漢《洞淵集》稱天目山為“三十四洞天”。晉代佛教入山,曾有寺院庵堂50余座,最盛時僧侶多達千余人。歷代以來天目山與印度及東南亞各國佛事往來頻繁,為 *** 臨濟宗永源寺中興的發祥地。建于1279年的獅子正宗禪寺和建于1665年的禪源寺,均為江南名剎,歷史上與杭州靈隱寺齊名,是佛教中韋陀菩薩的道場。 天目山幽邃奇妍的景色,優越獨特的自然環境,賦予天目山璀璨的歷史文化。梁代昭明太子蕭統、唐代李白、白居易、宋代蘇軾、元代的張羽,都留下了優美的詩章和傳世之作。明代有100多位文人登天目山窮幽探奇,吟詠志游,留下詩文160多篇。而且在天目山拍攝的電影電視劇風光片紀錄片已經有60余部。 西天目山佛教興起始自東晉升平年間(357~361),開山始祖為竺法曠。嗣后,慕名入山修禪問法的高僧不乏其人。唐大中初,洪言西土禪師繼位,“始惟百僧,后盈千數。”元至元十六年(1279),高峰禪師入西天目山獅子巖,倚松結廬,后與其徒斷崖了義、中峰明本相繼建成規模宏偉的獅子正宗禪寺、大覺正等禪寺。此后,西天目山名聲漸起,與國內外交往頻繁, *** 、印度、朝鮮等國不斷有高僧前來參禪留學。清代的玉琳國師,身受順治、康熙兩朝之殊遇,于康熙 四年(1665)創建禪源寺,大振高峰、中峰法席,西天目山赫然改觀,香火極盛,寺內藏書甚多。民國初期,西天目山佛事衰落。30年代中期又有復興,有和尚幾百人。1941年4月15日,禪源寺被 *** 侵略軍飛機炸毀殆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西天目山香火漸衰。60年代初,住山和尚21人。1965年,16名和尚遷至臨安縣玲瓏山。 西天目山僧侶,在唐宋時代多流寓,大多壘石為室,結茅為廬,澗飲木食,苦志修行。最早略具規模的寺院,為建于唐光啟二年(886)的保福院,次為建于唐文德元年(888)的明空院。歷宋、元、明、清諸朝,相繼建成獅子正宗禪寺、大覺正等禪寺、禪源寺及45座庵堂。1000多年來,由于兵事頻頻,風雨侵蝕,寺院幾度興廢。今幸存的尚有禪源寺山門、天王殿、韋馱殿、獅子正宗禪寺(今稱開山老殿)及太子庵等部分建筑。 西天目山歷代名僧輩出,屢受皇封。唐代,慧忠禪師向肅宗奏“理人治國之要,暢唐堯虞舜之風”,示寂后,封號“大證禪師”;鑒宗禪師示寂50年后,吳越武肅王錢镠請于朝,追謚為“無上大師”;洪言西土禪師,僖宗御賜以紫衣,昭宗賜號“法濟大師”。宋代,無門慧開禪師,理宗賜號“佛眼禪師”;曇印禪師,理宗御書“松巖方丈”四字以賜。元代,高峰禪師樹剎開堂,為西天目山一代師祖,其徒斷崖、中峰宏其道,大其家,成宗、順帝、仁宗皆賜號褒崇。明洪武四年(1371),松隱禪師于獅子正宗禪寺舊址上重建殿宇,郁為叢林。清代,玉琳禪師,順治皇帝賜號“大覺禪師”,賜以名香法衣,后又進號“普濟能仁國師”,住持禪源寺,大振高峰、中峰法席,重輝禪社;晦石禪師住持西天目山27年,經理修復寺院,煥然改觀;際界禪師主席禪源寺,恪守宗風,未敢失墜,閱數寒暑,增輯《西天目祖山志》;悟鎮禪師于同治間(1862~1874)誅茅覓礎,復興禪院,續燃香火。近代以來,西天目山亦有不少名僧。
Hash:d20007fddb69dfcd83b39a5cc2423c39197816f7
聲明:此文由 謝絕崇拜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