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會址周邊景點 黎平會址紀念館廣場
導讀:黎平會址周邊景點 黎平會址紀念館廣場 1. 黎平會址紀念館廣場 2. 黎平會議舊址 3. 黎平紀念館開放時間 4. 黎平會議記念館 5. 黎平會議紀念館在哪里 6. 黎平會議紀念館電話號碼 7. 黎平會址在哪 8. 黎平縣紀念館 9. 黎平會議會址紀念館圖片 10. 黎平會議會址紀念館
1. 黎平會址紀念館廣場
1.會議的時間和地點:1934年12月18日六屆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黎平縣城召開會議
。2.參加會議人員:周恩來主持會議,參加者有博古、朱德、張聞天、毛澤東、王稼祥、陳云、劉少奇等。李德因病沒有出席。
3.會議內容:繼續討論紅軍的戰略方針與進軍路線問題。博古仍堅持中央紅軍進入湘西北,同紅二、紅六軍團會合的意見;毛澤東則主張放棄原定計劃,改向黔北進軍,創建以遵義為中心的川黔邊根據地。經過激烈爭論,毛澤東的建議得到與會多數同志的贊同,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戰略方針之決定》,決定放棄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同時還決定在適當的時候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以便審查黎平會議的決定和總結第五次反“圍剿”以及長征以來軍事指揮上的經驗教訓。
2. 黎平會議舊址
貴州紅色旅游資源富集,紅軍長征經過了貴州87個縣(市、區)中的68個,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與遺跡。 1,貴陽——息烽集中營——遵義會址遺址;紅軍政治部舊址;毛主席舊居。
2.遵義——桐梓婁山關,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3.遵義——習水——赤水: 紅軍四渡赤水相關遺址
4,甕安縣:猴場會議舊址
5.黎平縣:黎平會議舊址
3. 黎平紀念館開放時間
貴州十大紅色景點的順口溜是轉折之城遵義會議會址;殘陽如雪之關婁山關;關押集中營地息烽集中營;紅軍北上突圍河四渡赤水紀念館;轉折前統一思想會議地黎平會議會址;抗戰西南大通道晴隆二十四道拐;參與中國革命貴州第一人王若飛故居紀念館等
4. 黎平會議記念館
1.鎮遠古鎮
鎮遠古鎮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名鎮,是中國山地貼崖建筑文化博物館,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小鎮,旅游資源極為豐富,人文古跡眾多,自然風光旖旎。鎮遠古城旅游景區遺存有樓、閣、殿、宇、寺、廟、祠、館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碼頭12個,古巷道8條,古驛道5條。古鎮建筑風格為青磚黛瓦、高封火墻、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每一塊青石板、每一塊青磚都記載歷史遺跡,泣訴著千年古鎮的滄桑。
2.西江千戶苗寨
貴州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展的首選之地,被中外學家和民俗學者譽為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比較完整的地方,有“中國苗都”的美譽。西江千戶苗寨由10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寨中1200多戶居民多為苗族西氏支系,擁有苗家特有的木質苗寨吊腳樓,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較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3.黎平肇興侗寨
肇興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東南部,占地18萬平方米,素有"侗鄉第一寨"之美譽。景區全為陸姓侗族,分為五大房族,分居五個自然片區,當地稱之為"團",分為仁團、義團、禮團、智團、信團五團。侗寨以鼓樓群最為著名,一個寨子就有五座鼓樓,分布在寨中五團,依次為“仁團鼓樓”、“義團鼓樓”、“禮團鼓樓”、“智團鼓樓”、“信團鼓樓”,因而被稱為鼓樓文化藝術之鄉。
4.安順市西秀舊州生態文化旅游古鎮,舊州古鎮位于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是郭沫若母親的故鄉,也是黔東一座獨具風格的歷史文化古城。古鎮在歷史上為貴州的一個水陸交會點,省內外貨物由此轉運,商賈往來,市井喧囂,經貿發達,也形成了當地少數民族文化、漢文化、外來文化、宗教文化融為一體的多元文化之鄉。鎮? ?房屋仍保留著明清時代的建筑特色,古樸精湛,氣派壯觀。
5.黔南州甕安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區
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區,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甕安縣猴場鎮,距甕安縣主城區14公里。景區環境優美,自然人文景觀優勢突出,區內匯聚了土司文化、商賈文化、龍獅文化和紅色文化,有牂牁門、建安門、猴場會議會址、晴雨雙面古戲樓、旗山書院、黔山第一進士樓、湖廣會館、安撫司署衙門等建筑群,體現了川湘滇黔民風民俗的深厚文化底蘊。
6.平壩天龍屯堡旅游景區
天龍屯堡,位于貴州省西部安順市平壩區,喀斯特地貌大山深處,有天臺山、龍眼山兩山脈,距貴陽市72公里,是一處不可錯過且富有地方特色歷史景區。景區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他們的語音、服飾、民居建筑及娛樂方式與周圍村寨截然迥異,這一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被人們稱之為“屯堡文化”,其中有代表性之一的就在天龍屯堡里。
7.黔東南州錦屏縣隆里古城旅游景區
隆里古城,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隆里鄉,是中國與挪威王國國際合作的“貴州生態博物館群”之一,也是一座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軍事屯堡。古城總面積48174平方米,因古風古韻的建筑格局和獨特軍屯文化聞名于世,其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飲食文化,亦深受人們的喜愛,城內主要有蜈蚣街、書香第、開科第、陶家院、古碑表等景點
8.花溪青巖古鎮
花溪青巖古鎮為貴州四大古鎮之一,始建于明洪武十年,因附近多青色巖峰而得名,古為屯田駐兵之地,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被授予的“中華詩詞之鄉”榮譽稱號,率先成為了全國的詩詞之鄉。青巖古鎮內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錯密布,寺廟、樓閣畫棟雕梁、飛角重檐相間;還有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青巖教案遺址、趙狀元府第、平剛先生故居、紅軍長征作戰指揮部等歷史文物。
9.黔東南州凱里下司古鎮
下司古鎮,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集自然山水風光、歷史文化 與民族風情為一體,有“清水江上的明珠”之美稱。因明清兩代屬平定長官司的分司治所,處平定下游,得名下司。古鎮雖變化較大,但舊容新貌兼容,古巷新街并存,形成了饒有生趣的歷史文化景觀,鎮內留有碼頭、禹王宮、觀音閣等,辟有桃園島、月亮島、紫薇島等景點。
10.丙安古鎮
丙安古鎮,位于貴州省遵義市赤水市丙安鎮,是川鹽入黔著名驛站和商品集散地,具有“明清建筑與歷史的活化石”、“千年軍商古城堡”之美譽。景區面積為68平方公里,區內有紅一軍團紀念館、古寨門、丙灘渡、迎客瀑、懸空吊腳樓群、石板街、清石橋、赤水河吊橋、摩崖石刻、雙龍橋、黃連寺、歡喜灘石橋、丙安纖道、 曹佛寺遺址、禹王宮遺址等景觀。
5. 黎平會議紀念館在哪里
1.貴州紅軍長征線紅色旅游系列景區(遵義市遵義會議會址,紅花崗區紅軍山烈士陵園,匯川區,桐梓縣婁山關景區,赤水市赤水紅軍烈士陵園,習水縣、赤水市、仁懷市風溪渡口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地,習水縣黃皮澗戰斗遺址,赤水市丙安紅一軍團紀念館;黔南州甕安縣、遵義市余慶縣、遵義縣和息烽縣烏江景區;黔東南州黎平縣黎平會議舊址) 2.貴陽市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3.安順市王若飛故居
6. 黎平會議紀念館電話號碼
自國務院發出《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以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侗族“非遺”的保護與傳承由此開展了系列工? ?。
首先,重視對“非遺”的收集與入館保存。目前,侗族地區的貴州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湖南懷化市博物館以及廣西三江、湖南通道、貴州黎平、從江和榕江等縣的博物館、文化館如都數量不等收集、保持有與侗族“非遺”相關的器物、照片、錄音、影像等。
其次是借鑒生態博物館模式予以保護。生態博物館模式“是對社區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進行整體保護的一種博物館新形式”,是一種以村寨社區為單位,沒有圍墻的“活體博物館”。它強調保護和保存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生性。目標是在使用中傳承,保存的不僅是過去的歷史,而且以文化生態的保護和發展為目標,把歷史和未來聯系起來,以盡量避免因生境的改變而變得時代化,從而破壞和丟失民族社區的文化記憶。至今在侗族地區建有貴州黎平縣堂安侗族生態博物館(2002年與挪威合作建成)、廣西三江侗族生態博物館(2004)、貴州黎平地捫侗族人文生態博物館(2005)。
三是重視侗族地區“民族文化進課堂”進行傳承。主要內容是雙語(漢語和侗語)學習、侗族大歌等侗族音樂、舞蹈的傳習;侗族手工藝的教授。
四是充分利用節慶、民俗活動表演、展示和傳承侗族“非遺”。有“百節之鄉”美譽的侗族地區,一年之內節日連連,較有影響的如侗年、“大戊梁”歌會、“六月六”歌會、小廣“頭卯”婚禮等,政府組織的“哆耶”文化旅游節、中國侗族鼓樓文化藝術節等在這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效應。五是樹立和培養傳承人來傳延保護侗族“非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二十九至第三十一條的規定,截至2011 年6 月,黔湘桂三省區侗族“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申報、認定國家級18 人、省區級54人,市縣級則更多,如時貴州黔東南州認定了25人。各級政府每年給予代表性傳承人3000 -10000 元不等的資金,支持他們每年開展不少于3 個月的傳承活動。
四是通過發展文化產業進行保護傳承。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相關政策的出臺以及地方促進經濟文化發展戰略的實施, 湘桂黔侗族地區極為重視文化產業發展,相繼出臺了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的地方性法規,在文化基礎設施、隊伍建設、方式創新等方面開展了積極的工作,
如黎平“黎平·中國侗族鼓樓文化藝術節”、三江“文化旅游節——多耶程陽橋”、錦屏“瑤白侗族擺古節”等節日的舉辦對于文化的傳承弘揚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些侗族地區利用原生態的文化資源發展旅游業產生了積極的經濟效益,如通道縣以皇都侗文化村、芋頭侗寨為龍頭推動文化旅游發展,年接待國內游客數十萬人。
7. 黎平會址在哪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州黎平縣境內的“肇興侗寨”,是全國最大的侗族自然村寨,有“侗鄉第一寨”之美譽,也是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一。
自駕前往肇興侗寨,早上8點從貴陽出發,行駛300公里就到肇興侗寨停車場,換乘景區電瓶車到寨門,再乘景區免費車到侗寨中心位置,如果沒有行李,可不坐車,沿侗寨主街走,不遠,入住肇興賓館,在賓館稍加休息后步行游覽侗寨。
看到整個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條小河穿寨而過,寨中房屋為干欄式吊腳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屋頂上覆小青瓦,寨內分五個自然片區,當地稱之為“團”,每個團都有一座鼓樓,一座風雨橋。
五座鼓樓的外觀、高低、大小、風格各異,各有特色,游覽線路:肇興賓館~侗寨主街~禮團鼓樓~河邊小街~仁團鼓樓及風雨橋~肇興 賓館貴賓樓~登上三樓俯瞰? ??寨~義團鼓樓及風雨橋~孟貓花橋~寨門~返回侗寨主街~信團鼓樓~智團鼓樓~肇興賓館。
8. 黎平縣紀念館
一:鎮遠古鎮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名鎮,位于舞陽河畔,四周皆山。鎮遠擁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旅游資源極為豐富,人文古跡眾多,自然風光旖旎。僅鎮遠古城就遺存有樓、閣、殿、宇、寺、廟、祠、館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碼頭12個,古巷道8條,古驛道5條。2020年1月7日,鎮遠古城被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二:肇興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東南部,占地18萬平方米,素有"侗鄉第一寨"之美譽。
三:西江千戶苗寨風景區座落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山麓,是中國最大、世界無雙的天下第一大苗寨。
四:舊州古鎮,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黃平縣境內,是郭沫若母親的故鄉,也是黔東一座獨具風格的歷史文化古城。
五: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區,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甕安縣猴場鎮,距甕安縣主城區14公里。景區環境優美,自然人文景觀優勢突出,區內匯聚了土司文化、商賈文化、龍獅文化和紅色文化,有牂牁門、建安門、猴場會議會址、晴雨雙面古戲樓、旗山書院、黔山第一進士樓、湖廣會館、安撫司署衙門等建筑群,體現了川湘滇黔民風民俗的深厚文化底蘊。
六:天龍屯堡,位于貴州省西部安順市平壩區,喀斯特地貌大山深處,有天臺山、龍眼山兩山脈,距貴陽市72公里,是一處不可錯過且富有地方特色歷史景區。景區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他們的語音、服飾、民居建筑及娛樂方式與周圍村寨截然迥異,這一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被人們稱之為“屯堡文化”,其中有代表性之一的就在天龍屯堡里。
七:隆里古城,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隆里鄉,是中國與挪威王國國際合作的“貴州生態博物館群”之一,也是一座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軍事屯堡。古城總面積48174平方米,因古風古韻的建筑格局和獨特軍屯文化聞名于世,其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飲食文化,亦深受人們的喜愛,城內主要有蜈蚣街、書香第、開科第、陶家院、古碑表等景點。
八:丙安古鎮,位于貴州省遵義市赤水市丙安鎮,是川鹽入黔著名驛站和商品集散地,具有“明清建筑與歷史的活化石”、“千年軍商古城堡”之美譽。景區面積為68平方公里,區內有紅一軍團紀念館、古寨門、丙灘渡、迎客瀑、懸空吊腳樓群、石板街、清石橋、赤水河吊橋、摩崖石刻、雙龍橋、黃連寺、歡喜灘石橋、丙安纖道、 曹佛寺遺址、禹王宮遺址等景觀。
九:下司古鎮,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集自然山水風光、歷史文化 與民族風情為一體,有“清水江上的明珠”之美稱。因明清兩代屬平定長官司的分司治所,處平定下游,得名下司。古鎮雖變化較大,但舊容新貌兼容,古巷新街并存,形成了饒有生趣的歷史文化景觀,鎮內留有碼頭、禹王宮、觀音閣等,辟有桃園島、月亮島、紫薇島等景點。
十:青巖古鎮是貴州省著名的歷史文化名鎮,形成于明洪武年間,歷明清兩代,迄今6百余年。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氛圍極為濃郁。因附近多青色巖峰而得名,古為屯田駐兵之地。它是貴州四大古鎮(青巖、鎮遠、丙安、隆里)之一, 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2010年青巖古鎮榮獲中華詩詞學會授予的“中華詩詞之鄉”榮譽稱號,率先成為了全國的詩詞之鄉。
2.貴州八 大古鎮
普安青山、貞豐者相、安龍龍廣、頂效、興仁巴鈴、屯腳、貞豐平街、龍場
3.貴州著名古鎮排名
1 鎮遠古鎮
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舞陽鎮順城街,舞陽河畔。
2 青巖古鎮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西下院街
3 丙安古鎮貴州省遵義市赤水市丙安古鎮。
4 隆里古鎮,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隆里
5 舊州古鎮地址:貴州省黔東南州黃平縣境內。是郭沫若母親的故鄉。
6 天龍屯堡古鎮地址: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天龍鎮
7 西江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
8 肇興侗寨
位于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鎮。
9 下司古鎮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下司古鎮集自然山水風光、歷史文化 與民族風情為一體,有“清水江上的明珠”之美稱。
N0.10 草塘千年古邑
地址:貴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翁安縣竟內。景色優美宜人,人文景觀突出。
以上十個自然古鎮比較有名,景點是省內短線旅游的好去處。
9. 黎平會議會址紀念館圖片
黎平會議是1934年12月18日,紅軍長征到達貴州黎平縣,在黎平縣城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
一、會議由周恩來主持,參加者有博古、朱德、張聞天、毛澤東、王稼祥、陳云、劉少奇等。
二、會議繼續討論紅軍的戰略方針與進軍路線問題。博古仍堅持中央紅軍進入湘西北,同紅二、六軍團會合的意見;毛澤東則主張放棄原定計劃,改向黔北進軍,創建以遵義為中心的川黔邊根據地。經過激烈爭論,毛澤東的建議得到與會多數同志的贊同,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戰略方針之決定》,決定放棄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同時還決定在適當的時候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以便審查黎平會議的決定和總結第五次反“圍剿”以及長征以來軍事指揮上的經驗教訓。
三、黎平會議是通道會議爭論的繼續,是長征以來具有決定意義戰略轉變的關鍵,最后確定了向貴州轉兵的戰略方針,為遵義會議糾正“左”傾軍事冒險主義錯誤做了重要準備。
10. 黎平會議會址紀念館
黎平會議在紅軍長征中作用甚至于不亞于遵義會議,聽從了毛澤東的意見,沒有北渡長江,那是死路一條,將比湘江之戰更慘烈,也許就沒有中央紅軍了,最好的情況是被打散了。而轉向西去,避開了敵人重重圍堵,中央紅軍才有了生機,有了轉機,也認識到了毛澤東的高瞻遠矚和軍事才能,為毛澤東重回紅軍的領導崗位提供了契機。
Hash:83453f8fbc5f3407eb9f79dff22559d082bdc204
聲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