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州,一個好玩又好吃的地方!
山清水秀、氣候宜人,
還是一座美食之城。

在人杰地靈的贛州,
去哪兒玩,吃什么?
DAY1(市內一日游):五龍客家風情園→贛州古城墻→古浮橋→八境臺→郁孤臺→贛紡→漁灣里

五龍客家風情園位于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沙河大道18號,與贛縣客家文化城隔江相望。
走進五龍客家風情園,一派湖光村色,鴛鴦戲水,老樹高墻的倒映在湖面,美麗的景致讓游人放慢腳步,青山永在,綠水常流。人們會發現處處是山水,處處有風景。看天,行云如水。看山,山隨水走,山黛如碧倒影水中。每一個鏡頭都讓人流連忘返。登上了龍騰閣。登高遠望,五龍客家風情園盡收眼底。龍騰閣模老仿古,漆壁釉瓦、雕梁畫棟。開發者在這里鑲上了竹藝根雕、奇石書廊,讓游客賞之如同進入到藝術大觀園里,文思涌動,滾滾詩章。

贛州古城墻,始建于漢代,距今有二千年的歷史,后來經過南宋、元、明、清、民國,歷時900多年的不斷修繕、加固,使贛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長約13華里,高大雄偉的城墻,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藝。
現保存較完整的古城墻建于北宋嘉佑年間,是江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墻,也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北宋磚墻之一。城墻平均高7米,從東門至西門長3.6公里,垛墻、炮城、馬面、城門都保存完好。
古浮橋

贛州古浮橋,學名叫惠民橋。浮橋長約400米,連接貢江的兩端,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纜繩相連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間(1163—1173)、至今已有800? ?年歷史。整座浮橋分為33組,用纜繩把它們連接起來,然后用鋼纜、鐵錨固定在江面之上。
過去在很多臨江的城市都有浮橋,在其他城市已不多見了。這一古老的交通設施,在贛州已沿用了800多年,構成了贛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特有的人文景觀。
八境臺

八境臺坐落在江西省贛州市北八境公園內,章江和貢江在這里匯合,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建于北宋嘉佑年間,因郡守孔宗瀚筑臺后繪制《虔州八境圖》,并以圖求詩于蘇軾而得名。

郁孤臺位于贛州城區西北部賀蘭山(別名:田螺嶺)頂,海拔131米,是城區的制高點,贛州宋代古城墻自臺下逶迤而過,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12月列為第一批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點。
因坐落于山頂,以山勢高阜、郁然孤峙得名。郁孤臺為贛州名勝,歷代文人墨客登臨題詠甚多,其中以南宋愛國大詞人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一詞最為著名,800多年來,對辛棄疾這首“橫絕六合,掃空萬古”的詞,人們唱和不絕。毛澤東和江澤民均曾手書此詞,認為其“語言蘊藉,意味深長”。
贛紡

贛南紡織廠是贛南地區紡織工業的重要遺跡,因工業而興,因工業而立。這里,曾經孕育了贛州紡織工業的輝煌。贛南紡織廠曾經是國家中型工業企業,是贛州地區唯一集紡、織、染、服裝加工為一體的全民所有制企業。該紡織廠始建于1969年,由原江西棉紡織印染廠引入1萬錠紡紗設備以及300多名員工組建而成,帶動了贛南近2000名生產者就業,曾幾度創造歷史輝煌。
現如今,贛南紡織廠搖身一變成為贛紡文化創意園,園內形成了集眾創孵化、創意體驗、文化展示等現代服務業態于一體的文化創意產業綜合體。
旅途中到贛紡體驗一把青春的樂趣。
漁灣里

漁灣里美食街位于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被譽為“贛南美食第一街”。這里是贛州的新晉網紅打卡地,也是吃貨們的天堂,各色小吃應有盡有,游逛了一天的景區,饑腸轆轆的你可以到這里大吃特吃啦!
極地海洋世界

贛州極地海洋世界是由福建龍川集團分三期投資20億元打造,位于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水西鎮黃沙坳105國道旁,占地面積103畝,館內建筑面積27000平方米,設大小展缸98個,總水體25000噸,展示白鯨、北極熊、企鵝、海豚、海獅、海豹、鯊魚、海龜等及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鱘、揚子鱷、娃娃魚等300多個品種上萬尾(只)海洋生物。
通天巖

通天巖風景區位于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西北郊6.8千米處,通天巖石窟開鑿于唐朝,興盛于北宋,至今保留著唐朝至宋代的石龕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國的摩崖題刻128品,被譽為“江南第一石窟”。
通天巖風景區由摩沙巖石山組成,是一處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區。多天然巖洞。其一巖洞頂有一竅,相傳上可通天,故名。

贛南小炒魚屬贛菜系贛南客家菜一支,為江西贛州的一道特色菜,其主料為草魚。贛南小炒魚具有色澤金黃、味鮮嫩滑、略帶醋香的特點。

寧都肉丸是你在贛州幾乎隨處可見的一道風味小吃,它是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的傳統名菜,屬于客家菜。制作材料有豬肉、魚肉、苦瓜等。常在過年、辦喜事、做客、搬家、出行等場合作為接待客人的菜肴。
一碗小小的“寧都肉丸”,不僅味道鮮美、入口滑膩,吃下它還相當于擁有了滿滿的福氣。
古樸又美味的贛州,等候你的光臨
Hash:11c374f59eddafc450826ef18afefc05fdcc76a1
聲明:此文由 悅游贛州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