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美食可不止是煎餅卷大蔥,原來有這么多種,看完流口水
魯菜是全國八大菜系之首,主要分為兩個派系,一個是以海鮮烹飪擅長的膠東菜,主要在煙臺,威海,青島;另一個是以山珍烹飪為主的濟南菜,主要分布在魯中各地。另外曲阜的孔府菜也可以算作魯菜的一個分支菜系。其中濟南菜是魯菜的本幫菜,最具代表性。下面是推薦,僅限當地具有代表性的小吃。排名不分先后。有遺漏忘多多提出。
1、濟南把子肉


大學以前吃過幾次把子肉,多是肥肉油膩,瘦肉柴硬。大三時去濟南玩,女朋友一個平時不愛吃肉的人非要帶著我去吃把子肉。當時還沒啥感覺,不過一吃到嘴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真是感覺到了什么是肉香!瘦肉不柴,肥肉不膩,標準的五花肉充滿了中藥調料的香味,一口下去,滿滿都是幸福啊。第一次一下吃了三塊肉,以后每次去濟南必須去吃幾塊肉。也可以去芙蓉街嘗嘗國足臭豆腐,其他的小吃就免了吧。推薦:趙家米飯把子肉,地址:槐蔭區經四路(濟南賓館對面)導航可以去。飯點去了必排隊。
滕州菜煎餅,現在山東每個大學里都有幾家賣,勢頭直逼煎餅果子跟肉夾饃,剛做好的菜煎餅酥脆可口,而且營養豐富。


多用小公雞,配以新鮮的辣椒,米醋爆炒,色艷味重。很下飯。同學有滕州的,每次回家必帶辣子雞回來,已經成為傳統了。棗莊辣子雞在2015年時登陸韓國SBS電視臺的美食節目《白鐘元的三大天王》棗莊辣子雞登陸韓國電視臺 白鐘元的三大天王。確實值得去品嘗一下。
推薦:薛城老田家辣子雞

糝(sa二聲),廣泛存在于魯西南地區,包括濟寧,臨沂,棗莊等地。糝湯大致分為兩類,一種為臨沂地區的"黑糝",在熬制的時候放入大量成為的黑胡椒,并添加進粉碎的看大骨頭進行熬制,所以湯色偏黑、偏濃,入口鮮香辣、醇厚,回味無窮。后經臨沂傳入外地由于糝顏色較黑傳入一些地區當地人無法接受,所以改用了白胡椒即另一種為棗莊、濟寧地區的"白糝"。

4、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又稱德州五香脫骨扒雞,是著名的德州三寶(扒雞、西瓜、金絲棗)之一。德州扒雞是漢族傳統名吃,魯菜經典。德州扒雞制作技藝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德州扒雞就被列為山東貢品送入宮中供帝后及皇族們享用。五十年代,國家副主席宋慶齡從上海返京途中,曾多次在德州停車選購德州扒雞送給毛澤東主席以示敬意。德州扒雞因而聞名全國,遠銷海外,被譽為"天下第一雞"。
真正好吃的德州扒雞只能從德州當地買,外地超市賣的真空包裝沒一種能吃的,那種老字號小店一般產量都不高,一天就做大概一二百只,賣完就關門,德州扒雞我最愛吃別人從當地捎回的趙記扒雞。

濰坊肉火燒是山東濰坊的漢族名小吃,濰坊肉火燒是外地人的叫法,濰坊本地人都叫老濰縣肉火燒, 主要以城隍廟肉火燒最為出名。
剛出爐的肉火燒呈碗口大小,因熱氣和肉餡的充實而飽滿,圓滾滾的卻看不到捏合的痕跡,略扁平,顏色呈金黃色。肉火燒的皮很薄,咬一口卻發現,外焦的面皮咯咯作響,大蔥與鮮肉在高溫下的組合,香氣十分濃郁。另外,配一碗豆腐腦,口齒留香。在濰坊的時候一早就去城隍廟那邊,有很多火燒鋪,每家門口都排著長隊。對濰坊人來說,肉火燒有著難以動搖的位置。


朝天鍋:朝天鍋是用雞肉、驢肉煨湯、以煮豬下貨為主,有豬頭、肝、肺、心、肚、腸,其中豬腸不要斷的,并且要翻過來清洗。腸、口條、豬頭肉要先用開水涮過,再放到老湯鍋里煮,火候要掌握得恰到好處。豬下貨煮熟后撈出切好備用,面餅搟好烙熟后也放到茅囤子中備用。所配小料也很講究,蔥段需切成長短一致的小段,咸菜疙瘩切好后再重新調汁腌制;鮮湯配以蔥末、香菜末、醋、胡椒粉、辣椒面等小料。

濱州這邊的炒雞知道的人可能比較少,雖然名聲不大,但是絕對是一道過口不忘的美食!濱州市鄒平縣的人民不知道有歷史淵源還是怎么,對雞有特殊的愛好。炒雞主要分為青陽炒雞跟楊寨炒雞,另外還要牛王炒雞胗也很棒。
青陽炒雞:青陽炒雞重麻辣,端上來是紅彤彤油汪汪的一盆,紅椒和麻椒層層鋪展在雞肉上,讓人看了就先有食欲。待得夾一塊肉用舌尖去觸,先有讓蝎子蟄了的痛感,再有麻麻的過風感,然后才能領略到肉香,用牙將酥軟的雞肉層層剝離雞骨,口水從口腔里涌來,嘴里咝咝地吐著氣,又愛又恨,又怕又要,簡直象是面對愛情。(百科上的介紹)。確實很好吃。
楊寨炒雞:楊寨炒雞主要是在鄒平西董街道辦事處,其實跟青陽炒雞是比較類似的,但是相對于青陽炒雞來講又更加注重雞肉本身的香味,生意也是異常火爆!

煙臺燜子,一道涼粉風味小吃,有百年歷史。2001年被評選為“中華名小吃”。跟涼粉差不多,不過如果在路邊配個椒鹽火燒,味道一絕。


蓬萊小面,蓬萊小面系蓬萊傳統名吃,歷史悠久。面條為人工拉制(抻面,當地俗稱“摔面”),條細而韌,鹵為真綢(俗稱加吉魚)熬湯兌制,加適量綠豆淀粉,配以醬油、木耳、香油、八角、花椒等佐料,每碗一兩,具有獨特的海鮮風味。
按蓬萊農村的傳統,逢喪逢喜,"蓬萊小面"是民間宴會中必上的壓軸主食,因此,在民間,這種宴請也就以"吃面"代稱,去別人家赴宴也就是"去吃面"。
在主菜過后,吃"蓬萊小面"會被視為對主人的尊重,因此主人一般都會聘請當地比較有身手的師傅來現場"摔面"。

8、煎餅卷大蔥是山東省漢族傳統名吃。漢族特色面食,是山東的代表食物。由面粉和大蔥制成。洗凈蘸上大醬用剛烙好的煎餅卷著吃,辛香辣伴著甜醬的味道。
以前山東大部分地區都會經常吃煎餅,因為煎餅做好了水分少好保存。現在魯西南的臨沂,濟寧,棗莊等地還保留著主食吃煎餅的習慣,尤其是臨沂。上學時舍友是臨沂的,在學校呆上半年后回家吃煎餅累的腮幫疼,哈哈哈。

這是為什么叫大蔥!

好啦,關于山東的美食小吃就介紹到這里了,歡迎小伙伴們關注轉發,如果你覺得還有什么沒有提到的,您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
Hash:63178de9f18e5ad5b4e83fd1c80b848dc3fb3def
聲明:此文由 木木美食料理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