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安鄰水有一小吃叫“麻糖”
在廣安
有一種廣為流傳的零食
人們叫做麻糖
當地人都習慣性稱之為陰米兒
用陰米兒炒制出來的另一種食物
叫做陰米酥
這陰米兒到底是什么樣的一種東西呢?它為什么又叫這個名字呢?陰米酥又是怎樣炒制出來的?記者帶你走進鄰水縣九龍鎮—傳承百年的劉氏麻糖。

陰米
是糯米蒸熟以后陰干而成,具有暖脾、補中益氣等功效。之所以得名“陰米”,是因為蒸熟的糯米在晾曬時對天氣非常講究,最好是陰天,空氣干燥、氣溫適宜,曬上三五天,米粒從內到外全干透,這樣曬出來的陰米是最好的。

在鄰水縣九龍鎮的田字街一巷
有一間小作坊
沒有店招
甚至看上去還略顯簡陋
但是,就是在這樣一間作坊里炒制出來的陰米酥,卻在鄰水名氣最大、味道最好。

其實,在當地,人們也叫陰米酥叫做麻糖,它和市面上的米花糖有些類似。劉氏麻糖起源于元朝,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33歲的劉海龍幾年前接過了父親的衣缽,成了劉氏麻糖的又一代傳承人。

劉氏麻糖傳承人 劉海龍:主要是父親年紀大了,眼睛也不怎么看得見了,就讓我回來。之前小的時候,我都是跟著父母他們,給他們打雜這些,流程這些還是曉得。
劉海龍的父親劉炳江今年已經64歲,從小耳濡目染,十幾歲的時候便掌握了麻糖的制作工藝。

劉海龍父親 劉炳江:小的時候,我母親就把陰米和糯米一起炒,先是蒸,蒸了曬干,然后又來炒,炒起過年過節的時候吃。
制作麻糖
第一步是熬糖稀,將黃糖、白砂糖、奶油混合開水一起熬煮約半小時,期間加入橙皮、花生、黑芝麻和瓜子仁。
麻糖的好壞就在于熬制糖稀時對火候的掌握,糖稀熬得太老,做出來的麻糖很硬而且不脆,顏色也是黑色的,吃起來略微苦澀;
熬得太嫩,粘合力不夠,做出來的麻糖不成塊,軟綿不脆,吃起來也不夠甜。待糖稀炒好后將火關掉,倒入陰米快速攪動翻轉,使陰米和糖稀迅速黏合。
翻炒均勻后,將其倒入自制的模具,用刀和木棍碾壓,這個過程要反復多次,目的是要壓實成形,不至于散開。
最后用刀切成塊,當然,這也是考? ??師傅刀工的一個環節,速度要快,力度要恰到好處,切出來的麻糖看起來還是一個整塊,用手輕輕一掰就能分開。

經過代代相傳,如今的劉氏麻糖在用料和制作工藝上,在保留傳統配方的同時,也有了創新和改進。
劉海龍父親 劉炳江:開始做的時候用紅苕糖,沒有紅苕糖就用的甘蔗糖,因為熬那個紅苕糖麻煩,沒有好多人熬,你自己熬,一天的話只熬得到十幾二十斤,根本就不夠用。
劉氏麻糖傳承人 劉海龍:原來都是用兩塊板夾,很慢。現在就改進了,這樣又快,成型還好一點,原來都是用家用油,菜油或者豬油,現在就是用的奶油。吃起口感更好一點。
在九龍場鎮,做麻糖的有十幾家,而一年四季都能夠做的只有老劉一家。劉炳江有4個兒子,劉海龍是4人當中現在唯一會做且還在傳承這門手藝的人。他說,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后,能夠將這門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藝繼續傳承下去。

劉海龍父親 劉炳江:我們做這個生意就是小本經營,小作坊。賺點錢只夠用,如果要做大,我在想的話,這個還是要靠政府的支持才得行。
時代在發展、在進步,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早已成為過去,市面上各種美味應有盡有,手工麻糖已經不再稀奇。但是,它帶給人們的美好記憶卻一直都還在,我們希望這門傳統手藝還能得以傳承,讓更多的人能夠嘗到家鄉的味道。
Hash:afb5dd570d3e5e1d412a80e43c77ba401c2950cc
聲明:此文由 草根一一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相關推薦
-
北京懷柔幽谷神潭景區游覽攻略:潭水清澈顯幽靜,石刻藝術是亮點
今年“五一”小長假,我們一家三口自駕游覽了北京懷柔幽谷神潭景區,現將攻略分享給大家。這個景區是我們住宿的農家院老板推薦的。當時只是決定去懷柔,先在網上訂了住宿,也查了周邊幾個景點,但具體到哪里玩并沒有提前確定。北京郊區有很多可玩的地方,這幾年我們去了不少,但肯定遠沒有走遍,以后若有新的發現和游歷,我會繼續寫好攻略。幽谷神潭位于懷柔城區東北25公里的云蒙山南麓,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門票40元。景區
-
收藏!2021寶山區A級景區(點)十一開放時間來了~
小長假,身邊美景不容錯過十一寶山行,這份攻略請拿好~顧村公園開放時間:10月1日—7日正常開放,6:00-18:00地址:滬太路4788號電話:021-56045199上海炮臺灣景區——上海吳淞炮臺灣國家濕地公園開放時間:10月1日—7日正常開放,6:00到18:00(17:30停止入園)地址:塘后路206號、寶楊路1號(北門
-
豐寧游玩景點:九龍松
天下第一奇松—九龍松,自宋朝而起,幾百年來扎根在豐寧,要說它多神秘,其實也沒有,它就是一棵松樹,要說它神奇,那就能說道說道了。所謂九龍松,是因為,從其外觀看,它有九條粗大的枝干盤根錯節,盤旋交織在一起,形成一株粗大的樹木。一棵樹木撐起了整個院子的風景。雖然這個院子不大,但卻滿載著各種故事。在如今看來這些故事都有"神話色彩",也只不過是為了渲染這棵奇松而已。九龍峰下九龍松,九龍松上九龍生
-
廣安文物故事 | 代市牌坊的來歷
代市牌坊位于前鋒區代市鎮繭莊村,廣前大道左側。牌坊坐西向東,四柱三間,寬7.72米,高9.22米,為石結構仿木建筑,施以斗拱、抱鼓。坊前后壁雕刻有精美的戲曲故事人物浮雕、花鳥禽獸圖案及大量的文字題刻、楹聯,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該牌坊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代市牌坊。代市牌坊又稱旌表節孝坊,坊身正面和背面均有楹聯、題刻,其中東面中部的題刻詳細記載了牌坊主人的生平經歷和牌坊的來歷
-
四川新推出十條“非遺之旅”!來廣安感受巴山民俗吧~
又想賞美景還想品文化四川非遺旅游資源如此豐富怎樣才能一次玩夠?答案來啦↓↓↓非遺之旅5月28日,記者從四川省文旅廳舉行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四川省宣傳展示活動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四川省將推出非遺旅游項目和旅游產品——“非遺之旅”。該產品將囊括10條非遺線路讓觀眾在旅游的同時感受四川燦爛的非遺文化同時也讓非遺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和價值什么是“非遺之旅
-
四川廣安:一個用北宋官員命名的地方——諫議坡
談起廣安城區的人文,一個叫諫議坡的地方,無論怎樣也不該錯過。諫議坡因北宋諫議官張庭堅而得名——張庭堅故宅便在此,《廣安州志》如此記載:諫議坡,治北五里,舊名車婆巖,宋左正言張庭堅故居。作為左正言(諫議官),在朝廷中,職位其實很低,但《宋史》卻能為張庭堅立傳,足見張庭堅在北宋歷史上有著不小的影響力。而在南宋時期,著名詩人陸游過境廣安時,還作詩《過廣安吊張才叔諫議》,以表達自己對張庭堅的崇
-
四川廣安任氏祠堂舉行奠基儀式
任氏新聞快訊:2017年12月6日上午11時,廣安任氏祠堂奠基儀式在廣安區龍臺鎮團石村正式拉開序幕。四川省任氏宗親會(商會)會長任玉華,四川省任氏宗親會(商會)監事長任亞里帶隊一行9人與廣安各縣以及來自全國部分宗親代表100多人參加了奠基儀式,會議由廣安市宗親會秘書長任緒發主持。任玉華會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今天為了三代人的愿望,大家?相聚??在一起,?共話?家族?振興?,共?謀家?
-
廣安任氏宗祠裝修資金籌集倡議書
任氏全體成員: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在全國、全川及廣安各地家任的大力支持下,《廣安任氏宗祠》重建得以有序推進,主體工程建設已于4月6日順利落成。落成慶典期間,宗祠建設現況得到絕大多數家任的高度肯定和充分認可,為進一步推動宗祠建設的后續完善工作,籌備組按照之前規劃,擬定下半年對《廣安任氏宗祠》進行裝修和宗族文化打造等相關事宜。在前期的建設過程中,涌現出了許多樂于奉獻、敢于付出的家任,
-
廣安西來寺的歷史傳說
西來寺。它面朝滔滔東去的渠江,背靠九龍山。西來寺內,沿九龍山而上是鱗次櫛比的被稱為九十八殿的龐大廟宇群。緊挨著西來寺右側有一座氣勢恢宏的王爺廟。可是,由于戰亂中的一場大火,除現在九龍十八殿尚存一些廟宇外,西來寺正殿、王爺廟均已被燒毀,只存遺址。西來寺原名金山寺,乃隋朝時修建,唐朝時規模最龐大,香火最鼎盛。寺廟門前有一隊巨型石獅,山門墻上有《西游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師徒各種惟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