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權縣白云寺景點 民權縣白云寺景點簡介
導讀:民權縣白云寺景點 民權縣白云寺景點簡介 1. 民權縣白云寺景點簡介 2. 民權縣白云寺門票多少錢 3. 民權縣白云寺景點簡介視頻 4. 民權白云寺開放時間 5. 民權縣白云寺明天開門嗎 6. 民權縣白云寺景點簡介圖 7. 民權縣白云寺景區 8. 民權縣白云禪寺簡介 9. 民權縣白云寺鎮溫泉圖片 10. 民權縣白云寺鎮有哪些村
1. 民權縣白云寺景點簡介
中原四大名寺分別是少林寺、相國寺、白馬寺、白云寺
登封少林寺
少林精髓,在于胸懷。 少林寺,位于中國河南省鄭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禪宗祖庭,由于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在唐朝時期,享有盛名,以禪宗和武術并稱于世。民國時期被軍閥石友三幾乎焚毀殆盡。現任少林寺方丈是釋永信。除了河南鄭州嵩山少林寺之外,經考據后證明在歷史上曾出現過位于福建的少林寺,被稱為“南少林”。關于南少林所處地點,共有莆田少林寺、泉州南少林寺、福清少林寺三種說法。另有1976年版電影;特別是1982年版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而享譽海內外。
2洛陽白馬寺
白馬寺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東10公里, 背負邙山, 南臨洛水。創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我國最早的一座佛寺,被尊譽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史載: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劉莊因夜夢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漢使及印度二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抵洛,漢明帝躬親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雍門外建僧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故名該僧院為白馬寺。明代嘉靖三十四年重修,大體上奠定今白馬寺的規模和布局。現有面積約4萬平方米。分布在南北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臺和毗盧閣等;殿內造像以大雄殿內所存之元代干漆造像三世佛 ,二天將、十八羅漢最珍貴。此外還有元、明、清各代的泥塑像,唐、宋、元、明各代的經幢碑刻以及齊云塔、天竺高僧墓、焚經臺等古跡,及中國第一釋迦舍利塔。白馬寺是一處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封相國寺
大相國寺位于河南省開封城內自由路西段,創建于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初名建國寺。傳說原為戰國魏公子無忌——信陵君的宅院。后寺院毀于戰火,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重建。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詔改寺名為大相國寺,御書“大相國寺”寺名,以紀念自己從相王當上皇帝。到了宋朝,大相國寺作為京都最大的佛寺,因受皇帝崇奉,地位日益隆高,成為名動天下的皇家寺院,鼎盛時期轄64禪院、占地540畝。宋太宗、真宗均出資對大相國寺進行大修,寺內更是名僧輩出。現在的大相國寺是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的,占地30畝,建筑群由南向北,沿中軸線整齊排列。主體建筑有正門、二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和藏經樓五重建筑。中軸線兩側,是對稱式的兩列閣樓式建筑。由新加坡靈山寺贈送的釋迦牟尼真身舍利,于1993年安奉于寺內。
商丘民權白云寺
位于 商丘市民權縣城西南20公里處的 白云寺村,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 白云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49),原名 白衣庵。相傳每逢夏秋季節便白云繚繞籠罩寺院,景色奇異,故名為白云寺。整體建筑古樸典雅,雄偉壯觀。 康熙二下白云寺尋父的傳說在商丘一帶廣為流傳。康熙為了尋找隱名出家的父親順治南游白云寺,為白云寺1200名僧人打齋供眾,遇到一位自稱“八乂”的燒鍋僧人。康熙回京后與母后說起, 聰明過人的母后將“八乂”二字合成一個“父”字。康熙恍然大悟,火速二下白云寺,但老僧已不知去向。康熙只得御書“當、堂、常、賞”四個大字,意含將田、土、巾(布)、貝(? ?)賞賜僧眾,而后掃興而歸。 寺內原有一施粥舍飯用的大鐵鍋,后棄置不用,卻從中長出一棵槐樹,得名“ 鐵鍋槐”,成為白云寺一大奇觀。白云寺內還有大雄寶殿、 多寶塔、佛公靈塔等景觀。 該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原名叫白衣庵。傳說每當夏秋季節,這里白云繚繞,景色奇異,因此,更名為白云寺。該寺歷史上多次毀于兵火戰亂,又多次重修、擴建。
2. 民權縣白云寺門票多少錢
民權縣的鄉鎮有:人和鎮、龍塘鎮、北關鎮、程莊鎮、王莊寨鎮、孫六鎮、白云寺鎮、王橋鎮、莊子鎮、雙塔鎮、伯黨鄉、花園鄉、野崗鄉、林七鄉、胡集鄉、褚廟鄉、老顏集鄉。1、人和鎮人和鎮地處民權縣城西20公里處,西北與蘭考縣為鄰,西南與杞縣接壤,東鄰野崗鄉,西接雙塔鄉,南靠白云寺鎮,北連蘭考縣儀封鄉,全鎮總面積70平方公里,轄42個行政村,56個自然村,219個村民村組,12560戶,總人口51136人,其中回民26人,可耕地面積57675畝,其中鹽堿地占42%,沙地占21%,淤地占0.25%,混合土占33.5%。2、龍塘鎮龍塘鎮位于民權縣城西南10公里,豫東平原腹地,睢縣、杞縣和民權三縣結合部。這里區位優勢、人文優勢和資源優勢明顯該,轄34個行政村,100個自然村,總人口6萬人,耕地面積8萬畝,連霍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旅游專線花(花園)白(白云寺)公路貫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是民權縣西南部具有較強輻射力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工業重鎮,裝潢名鎮。3、北關鎮民權縣北關鎮位于豫魯兩省三縣(民權、蘭考、曹縣)結合部,古為商部落屬地,周朝時曾在這里建縣城,東漢景帝建初8年,即公元83年,取名考城縣。4、程莊鎮河南省民權縣程莊鎮地出處黃河故道腹地,是兩省(河南山東)三市(商丘、開封、荷澤)的結合部,歷史悠久,特產豐富。鎮域面積80平方公里,人口64700人,鎮區面積2.97平方公里,人口8600人,全鎮轄38個下鎮行政村,76個自然村。5、胡集回族鄉胡集回族鄉于1985年經省政府地處黃河故道之畔,位于民權縣東北部,鄉政府距民權縣城20公里,耕地面積21349畝,全鄉總人口為1.85萬人,其中回族群眾8670人,主要分布在馬莊、凡樓、胡集、小馬莊、金樓、陸南、丁咀等7個行政村,是個典型的平原農業少數民族鄉。
3. 民權縣白云寺景點簡介視頻
新鄉牧野區的定國禪寺, 還有新鄉附近衛輝的香泉寺,比干廟以及輝縣的白云寺等等。
1、定國禪寺
該寺位于新鄉市牧野區,東瀕107國道,西望歷史文化名村定國村。據傳,該寺始建于北魏。現任方丈釋心舫,系河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新鄉市佛教協會會長。定國禪寺為兩進院落,從南至北依次坐落著照壁,山門,大雄寶殿以及大佛殿等古典佛教建筑。
2、香泉寺
香泉寺坐落在衛輝市西北約20公里太行山東麓的霖落山山坳中。“香泉甘冽”為衛輝古八景之一,寺名就是因之而來。(衛輝古八景:佛洞煙云、古塔凌云、涼臺玩月、澗水濤聲、竿山疊翠、乳巖寒流、香泉甘洌、爐光夕照)。
香泉寺是我國歷史上最早、最大的佛教文化勝地之一。早在六世紀中葉,北印度高僧那連提黎耶舍就曾經到此講經傳播佛教文化,歷史上素有佛教"小西天"之稱。
該寺所在地傳說為戰國時魏安厘王的離宮——雪宮。香泉寺始建于隋大業5年(公元609年)。當時,登封少林寺第二任主持稠禪師游歷化緣到此,發現霖落山泉水甘甜清純,他捧了一口,一股香氣撲面而至,就高興地說:“這里可以建寺院。”后來,這里就建起了寺院,并取名“香泉寺”。但因當時的寺院已? ??然無存。元代年間又臨山崖建造,重修香泉寺。
3、比干廟
比干廟位于河南省新鄉市下屬的縣級市衛輝市。
比干為中國歷史中以死諫君的忠臣,稱為“天下第一仁”。周武王封比干為國神。北魏孝文帝因感念其忠心而建廟。
比干廟歷代都由衛輝古城內官府維護。
現存留的建筑群為明代弘治7年重建。比干廟是重要的廟墓合一的建筑群,是中國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廟,稱為“天下第一廟”。廟宇宏敞,古樸壯觀。
整個廟宇的主體建筑由神道、照壁、山門、二門、碑廊、木坊、配殿、大殿等組成,總建筑面積達4.7萬平方米。
廟內保存著很多有著重要價值的文物古跡,其書法、雕刻、建筑風格都有很高的品位和歷史價值。
比干廟是1996年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構成集墓葬、廟宇、珍貴歷史文物為一體的旅游風景區。比干墓為中國第一座有記載的墳丘式墓葬,墓葬以其歷史悠久、布局完整、規模宏大、文化積淀豐富等特點,占有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稱為“天下第一墓”。
比干廟內碑碣林立,從春秋時期的孔子劍刻碑到清朝乾隆親書御碑,共64通,幾乎含蓋了我國歷史上所有朝代。
孔子劍刻“殷比干墓”碑,是迄今發現的唯一的孔子真跡,被譽為“天下第一碑”,北魏孝文帝的《皇帝吊殷比干墓文》相傳為南北朝著名書法家崔浩書,為魏碑精品之上。
清乾隆御書的《過殷太師墓有感》為端正的楷書,筆韻嚴整雍容,華麗端莊,有帝王之風。碑廊左側第四通石碑,為清朝劉希龍所寫的行書“三代孤忠”四個大字,氣勢磅礴,端莊得體。
碑中精品還有唐太宗的《封殷太師比干詔》、《祭殷太師比干文》,元朝劉敏中的《赦修比干墓碑》等。這些都是舉世名碑,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豐富寶庫。廟內的特色植物開心柏、板柏、沒心菜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觀。
比干為世界林氏之太祖。衛輝比干廟,天下林氏根。衛輝市委、市政府從1993年開始,每年舉辦比干誕辰紀念會,國內外林姓子女紛紛前來衛輝朝拜謁祖,比干廟已成為海內外比干后裔祭謁的圣地。
4、白云寺
白云寺,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白云寺鎮白云寺村,始建于唐貞觀年間(627年至649年),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是清朝順治皇帝出家之地。1986年11月21日,民權白云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云寺占地百余畝,坐北朝南。寺門雄偉,上書“白云禪寺”四個大字。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觀音殿、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右側為養心殿,后左側有禪堂,禪堂左右有廂房。均系清代建筑。大殿東側有一棵三人合抱的大槐樹,長在一口大鐵鍋內,鍋體理于土中,稱為“鐵鍋槐”。
這是白云寺的一大奇觀。 大雄寶殿后,有一經棟,又名多寶塔。高4米,九級六棱,青石雕刻。塔身上刻有眾僧拜佛圖、六僧鼓樂誦經圖、《提婆呵》經文、一佛圖及日、月、鶴、蓮花等。刻工精細,古樸大方。
寺東北五十米處有佛公靈塔,高4米,樓閣式,三級六棱,下部為六棱形須彌座。塔正面陰刻“佛公靈塔”、“佛洞宗三十一世佛公大和尚”十六字,塔身還刻有門、窗、花、鳥、蟲、草、獸等。此塔玲瓏小巧,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4. 民權白云寺開放時間
可以的,也就限今天。因為今天是初一,寺院都有開發讓信眾香客燒早香或頭爐香的。 垍頭條萊
5. 民權縣白云寺明天開門嗎
開封市免費開放的景點主要有:開封市博物館、龍亭公園、相國寺、鐵塔公園、禹王臺? ?? 洛陽市免費開放的景點主要有:洛陽市博物館、龍門石窟、關林、玄奘故里、漢光武帝陵等。 安陽市免費開放的景點主要有:殷墟王陵遺址、天寧寺、安陽縣萬佛溝、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洪谷寺。 三門峽市免費開放的景點主要有:三門峽市博物館、虢國博物館、寶塔苑、義馬鴻慶寺石窟、八路軍澠池兵站、靈寶黃帝陵、函谷關、陜縣空廂寺等。 商丘市免費開放的景點主要有:商丘古城、黃河故道游覽區、民權白云寺等。
6. 民權縣白云寺景點簡介圖
開封市免費開放的景點主要有:開封市博物館、龍亭公園、相國寺、鐵塔公園、禹王臺。
洛陽市免費開放的景點主要有:洛陽市博物館、龍門石窟、關林、玄奘故里、漢光武帝陵等。
安陽市免費開放的景點主要有:殷墟王陵遺址、天寧寺、安陽縣萬佛溝、林州紅旗渠紀念館、洪谷寺。
三門峽市免費開放的景點主要有:三門峽市博物館、虢國博物館、寶塔苑、義馬鴻慶寺石窟、八路軍澠池兵站、靈寶黃帝陵、函谷關、陜縣空廂寺等。
商丘市免費開放的景點主要有:商丘古城、黃河故道游覽區、民權白云寺等。
7. 民權縣白云寺景區
從鄭州出發的自駕游路線還是很不錯的選擇。首先第一站到開封,中午小吃街逛逛,下午清明上河園、龍庭等景點,開封懟一天。
第二天繼續往東蘭考縣焦裕祿紀念館、民權縣白云寺、商丘古城等等。這里整完后。繼續往東徐州轉轉,再向東就到海邊了。
8. 民權縣白云禪寺簡介
鞏義旅游景點: 1,康百萬莊園 康百萬莊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元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與四川劉文彩莊園、山東牟二黑莊園,被稱為全國三大莊園,位居三大莊園之首,被譽為豫商精神家園,中原古建典范。
2,浮戲山雪花洞 浮戲山雪花洞風景名勝區,國家3A級景區,省級首批風景區,位于鄭州西南58公里處的鞏義市新中鎮,自古即聞名遐邇的浮戲山,集石英巖、喀斯特、黃土丘陵三種地貌景觀于一體,薈萃北國江南風光于一區,繪成了“天集云色,地溶石花、山峰奇秀,潭泉生涯,石竅怪狀,林色奇葩,廟宇星羅,勝跡幽雅”的古代八大名景,具有鞏境“小桂林”之譽。3,北宋皇陵 北宋皇陵位于鞏義市的西村、芝田、市區、回郭鎮一帶,北宋九個皇帝,除徽、欽二帝被金兵擄去死于五國城外,其余七個皇帝及趙弘殷(趙匡胤之父)均葬在鞏義,通稱“七帝八陵”,再加上后妃和宗室親王、王孫及高懷德、蔡齊、寇準、包拯、楊六郎、趙普等功臣名將共有陵墓近千座。4,鞏義石窟寺 鞏義石窟寺位于鞏義市區北15公里的黃河南岸、伊洛河畔的大力山下,創建于北魏孝文帝之時(公元471—499年)。現存石窟5個,千佛龕一個,小佛龕255個,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個,碑刻題記200余塊。石窟寺背依邙山,面臨洛河、山光水色、秀麗多姿,古有“溪霧岸之幽棲勝地”的贊譽。與著名的黃河、洛河交匯處匯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5,青龍山慈云寺 青龍山慈云寺位于鞏義市大峪溝鎮民權村,距鞏義市區20余公里。這里四山旁圍、一水中流、峰戀聯亙、林木掩映、環境十分幽靜,是休閑渡假的理想境地。慈云寺始建于漢代,是鞏義第一叢林。據寺內碑載:“東漢明帝水平七年(公元64年),有僧摩騰,竺法蘭始建白馬寺于洛陽城西,既而云游其山,因其山月之秀,遂開慈云禪寺”。9. 民權縣白云寺鎮溫泉圖片
汝州位于河南省中西部,歷史悠久,是汝瓷的發源地,主要景點有:風穴寺、怪坡、汝瓷博物館、神湯溫? ??、汝州學宮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風穴寺,號稱千年古剎,據說古代與少林寺齊名,值得一看。交通方便:在洛陽站附近的錦遠汽車站,搭乘班車,即可到達。省內的鄭州、平頂山、南陽等大中城市都有火車或客車通往這里。不錯,是名副其實的優秀旅游城市。
位于河南省汝州市東北九公里風穴山中,北靠玉皇、南眺汝水、東倚龍山、西偎黃鹿。群山環抱,蒼柏疊翠,峰巒回轉,飛橋泄瀑,寶塔高聳,殿閣巍峨,是一座風光如畫,久享盛名的千年古剎。
據寺志記載:該寺創造于北魏,距今一千五百余年。初建時稱“香積寺”,隋代為“千峰寺”,唐朝名“白云寺”,又因龍山上有大小風穴洞,故俗稱“風穴寺”。歷史上風穴寺與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并稱為中原四大名剎。寺院隨時代滄桑,幾經盛衰,明萬歷年間為鼎盛時期,曾擁有僧侶千余,土地兩千余畝,禪舍殿堂三百五十多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分期整修,尤使該寺光彩煥發、面貌一新。1988年元月13日,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風穴寺地理位置獨特,營建布局特別。
(一)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山口到寺院蜿蜒三華里,隱而不露;
(二)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寺院打破江北寺廟以中軸線對稱分布的建筑格局,依山傍水而建,高低錯落有致;
(三)九龍朝風穴,蓮臺建古剎。寺周圍紫霄峰、紗帽峰等諸峰似九龍盤臥,環視四周,層巒環拱,壯若蓮臺,寺院正建蓮臺中央;
(四)冬暖夏涼,真山真水。君子、迎科、龍泉常年旱不減,澇不增,冬不結冰,含有多種微量元素,且流經大面積的野生何首烏地段,色潔味甘,可與“惠山二泉”相媲美。風穴寺周圍景觀星羅棋布,素有八大景,七十二小景,三十六福地之稱。風穴寺不僅自然風光如畫,更重要的是保存了祖國燦爛的文化遺產。現存唐至清歷代建筑一百四十余間。唐開元二十六年所建“七祖塔”,高二十四點一七米,為九層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每層四角掛鈴,外輪廓呈拋物線型,古樸秀麗,為全國現存唐代高塔的七分之一。宋代懸鐘閣內懸掛一口宋宣和七年鐵鑄大鐘,重量九千九百九十九斤,被譽為“中原第一鐘”。中佛殿為金代建筑,建在一點五米高的磚臺基上,為單檐歇山式建筑,飛檐挑角。古樸大方,梁架結構,科學嚴謹。明代的漢百玉石佛和緬甸送佛像,肅穆莊嚴,栩栩如生。2003年觀音閣又增添三尊漢白玉像。 風穴寺的佛教傳承是:唐代為天臺宗和禪宗并舉;自后唐長興二年延沼禪師起,一直為禪宗的臨濟支。西山上的上、下塔林,原有一百一十五座,現存七十三座,元至清代皆有,且形神各異,是位居少林,嶺巖之后的我國第三大塔林。
風穴寺周圍還有唐著名詩人劉希夷先生的墓園;六百年之久,長達四百余米的八卦形古洞九妖十八洞;竹林廟、玄武廟、聞名中原的怪坡等多處景點,交通便利,食宿一體。寺內晨鐘暮鼓,梵語喃喃,溶千年古建、佛教、自然風光為一體,具有較高的觀賞和游覽價值。
2. 怪坡文化苑景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區東北9公里處的風穴寺國家森林公園內,距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年古剎---風穴寺2公里,該景區由怪坡、竹林廟、玉皇山三個單元組成,人文資源和自然景觀相得益彰。景區內寶塔高聳,殿閣巍巍,四周群山環抱,蒼柏疊翠,清泉側流,風光如畫,集雄、秀、奇于一體,攬山、林、水、洞、寺于一身,是一個集休閑、觀光、度假、尋奇為一體的多功能旅游景區。其中? ??姊妹怪坡是怪坡文化苑景區的形象景觀和標志性景點,主坡長126米,天然連環,全國首屈一指。在怪坡上坡騎車不用瞪,開車熄火照樣行,真是想停下都難!朱溝村的葛針沒有鉤怪坡的神秘現象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游客前來探奇揭密。有人說這是“重力位移”,有人說這是“地磁現象”,也有人說這是“視覺差”,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為怪坡披上了一副神秘面紗。
.4 法行寺塔位于市區丹陽西路。
傳說上古時期,汝州一代有蛟龍作祟,水患難與共嚴重。上天派三皇姑下界捉蛟,把蛟捉住后為使蛟龍不再作祟危害百姓,便挖一口深井,將其囚于其中,井上又建寶塔一座,使其永遠不得出世,法行寺塔即是傳說中的“鎮妖塔”。
法行寺最具觀賞價值的是其塔身上下風格迥然之處,該塔塔向下方為四方形,上為八角形,塔高30米,上為九層。有說此塔為南北朝時期梁武帝所建,也有專家認為建于唐代,有宋、金時代修繕的痕跡。
法行寺塔為長方形密檐式磚塔,高約30米;外形略呈拋物線形。塔基高0.7米,呈方柱體,上為9層八角形澀檐,每層均有一半拱形小佛龕。頂部于塔剎座上立寶珠形銅座;塔身南壁辟圓券門,門內設方形塔心室,可達第二層;室頂用迭澀磚層砌,造型奇特。九層迭澀密檐頗具宋、金特點,似為宋、金時加筑,但塔身的壁面磚雖經多次抽換,外形仍保留有唐代風格。該塔敬有三皇姑。傳說上古時期,汝州有蛟龍作崇,上天派三皇姑下界捉蛟,用鐵鏈把蛟龍鎖了起來,并挖一深井,囚于其中,井口上壓一巨石,鎖鏈系于石上,在上邊建寶塔一座鎮壓,使其永遠不得出世,此塔就是法行寺塔。法行寺也因有此塔而俗稱塔寺廟,寺前街道也取名叫塔寺街。2006年,國家文物局批準法行寺塔為第六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5.竹林廟是汝州市著名的道教活動場所,占地約10000平方米,地處溝壑之間,綠樹掩映之中,山環水抱,殿堂巍巍。大殿內供奉有觀世音菩薩、王母娘娘、送子觀音,兩側是哼哈二將。整個建筑顯得莊嚴巍峨,塑像形象逼真,神態端正,慈詳而安寧,香客游人絡繹不絕。。"天上竹林,地上少林",傳說竹林廟與少林寺相對應。廟宇呢本來是佛教活動場所,但是竹林廟雖名為廟,卻是道教勝地,真是怪事多多。竹林廟的建筑主要有地獄宮、觀音大殿、羅漢殿、三仙圣母殿、無極圣母殿、閻君殿、玉皇樓,督天樓等。
6 四寨山位于汝州市西南與魯山縣交界處,因有四座形似轎頂的山峰而得名四寨山、轎頂山,也曾因山頂有玉皇廟而名玉皇山、水寨山等。四寨山風景秀麗、美景醉人,主峰海拔800多米,山峰陡峭、壁立千仞,峽谷幽深、神秘莫測,九女峰、擂鼓臺、鋸齒嶺、接官梯等自然景觀美不勝收;四寨山懷抱馬刨泉,懸崖峭壁之上清泉噴涌而出,潺潺溪流逶迤蜿蜒,所過之處石潭清澈見底,瀑布懸崖高掛令人流邊忘返;山上植被茂密,鮮花叢生,鳥獸出沒,植物種類繁多;山上神仙洞、蓮花洞、天井、枯井等天然溶洞鬼斧神工,更使四寨山錦上添花;楚長城、玉皇廟等人文景觀以及豐富多彩的歷史傳說、民間故事更增添了無窮的奧妙和神秘……
四寨山地處宛洛要道廟洪線東側,交通十分便利,而又處在鄭州、洛陽等大城市及石人山景區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站在四寨山頂西望八百里伏牛山逶迤縱橫,峴山美女伴夫眠之美景栩栩如生,東瞰千里大平原盡收眼底。此山物產豐富,山珍野果四季不斷,民風古樸,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旅游休閑勝地。
10. 民權縣白云寺鎮有? ?些村
下轄地區:個街道、10個鎮、7個鄉,分別是:
截至2016年,民權縣轄2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7個鄉:綠洲街道辦事處、南華街道辦事處、人和鎮、龍塘鎮、北關鎮、程莊鎮、王莊寨鎮、孫六鎮、白云寺鎮、王橋鎮、莊子鎮、雙塔鎮、伯黨鄉、花園鄉、野崗鄉、林七鄉、胡集鄉、褚廟鄉、老顏集鄉。
民權縣是商丘市下轄縣,位于河南省東部、商丘市西部,地理坐標為北緯34°31′-34°52′、東經114°49′-115°28′之間,地處豫東平原西北部。
擴展資料
民權縣情
民權縣位于河南省東部,商丘、開封和山東菏澤兩省三市結合部,1928年經時任河南省國民政府主席馮玉祥批準,取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之“民權”而置縣。縣域面積1222平方公里,下轄17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529個行政村,總人口91萬人。
Hash:3258f348e66fd8ee9200703dede1d1474806b733
聲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