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慶: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近年來,鳳慶縣以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創建為抓手,多種形式開展創建活動,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引導各族群眾自覺維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做好新時代民族團結的“守護者”“傳承者”和“踐行者”。
以“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主題實踐活動為主線,以挖掘開發墻體繪畫藝術、文化走廊為突破點,突出當地生態和民族特色,抓實鄉村振興示范點和生態旅游建設,宣傳鳳慶生態、民族文化等。利用民族宗教節日開展宣傳教育,在火把節(民族團結周)、端午節等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開展民族團結教育進課堂、進校園文化建設等活動,發揮“小手拉大手”的作用,推進了民族團結進千家萬戶。
積極扶持民間文藝宣傳隊、文化示范戶、民間藝人等發展。鼓勵文藝精品創作,用健康的文藝作品引領鄉村文化振興,弘揚時代主旋律。開展文化下鄉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讓文化育民、文化樂民成為常態。充分利用鳳慶特色的農業旅游資源,利用紅茶節等節會活動,大力發展鄉村文化旅游。提升鳳慶鄉村旅游文化內涵,豐富游客參與體驗,充分挖掘當地文化歷史元素,推出主打精品旅游線路。
開發保護傳統村落,保護修復歷史古建筑和名勝古跡,挖掘歷史元素,發揮好歷史文化價值,突出文化主題。建立展示非遺傳承人工作室和書畫名家工作室,開發土特產或農副產品的各種傳統加工技藝,各種手工技藝,打造傳統生態農業系統和景觀,保護傳統名特優農副產品展示和原產地。整合文物資源,充分發掘、合理利用優秀文化遺產,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拓展鄉村文化內涵,不斷完善鄉村歷史文化展館(室)建設,寄托群眾鄉愁記憶;加強對歷史文物的保護和非遺的傳承,延續歷史文化脈絡。
把建設宜居城市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落腳點。加快城市綠化和生態建設,打造歷史文化景觀區、山水自然景觀區、休閑農業景觀園、養生療養保健院、特色美食餐飲街、民俗文化風情坊、素養教育文明廊、滇紅歷史陳列館、生態主題標志建筑群、旅游文化環線帶等“十大景觀群”,開發保護燕子巖景區、古茶走廊、四十八道河水庫、瓊鳳橋、瓊英仙洞、鳳山烈士陵園、蓮凈庵、慶甸遺址與勐氏石城、玉龍池和黑龍潭等景點,讓各族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通訊員/許靈鋒
編 輯/宮 明 責 編/ 楊 雁
監 制/張紹勤 總監制/王立松
投稿郵箱/lczbd123@163.com
溫馨提示:如轉載請注明“ 今日臨滄”
更多新聞
● 楊浩東率隊檢查防汛減災工作并主持召開座談會
● 市政府召開第101次常務會議
民族團結一家親 /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譜寫民族團結新篇章 民族團結
民族團結一家親
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譜寫民族團結新篇章
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也是加快推動我市經濟健康快速穩定發展。今天開始,我臺推出系列報道《民族團結一家親》,聚焦一批為我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開篇我們來關注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該園自建設以來,為我市的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再添新彩,進一步擦亮了黨的誕生地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金名
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位于五指山市毛陽鎮毛貴村,距離市區25公里。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項目于2001年經海南省發改廳立項開始籌建,2005年先行建成瓊崖縱隊指揮部舊址”,同年,國家十三個部委聯合發文批準立項,是國家批準在全國各著名革命根據地立項建設100個“紅色旅游景點”之一,且是100個景點中被列為30個“經典旅游線路”之一。該項目規劃用地400畝,實際征用土地238畝。
歲月滄桑,青嶺蔥郁。今天,本臺記者帶領大家探訪這片山林深處的革命遺址,昔日的革命遺址已被歲月隱埋,山腳下的紅色紀念碑巍然聳立,默默訴說著當年的崢嶸歲月。
????五指山革命根據地是瓊崖革命23年武裝斗爭中的一個根據地。當年就在這里,馮白駒率領瓊崖黨政軍機關,發動和指揮了1948年秋季、1949年春季、夏季三大攻勢戰役,迎接和配合大軍渡海作戰,最終迎來了全海南的解放,因此這里也被稱為海南的“西柏坡”
???在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里,無論是廣場上14座依次而立的革命先烈與典型戰役的雕像,還是山坡上23米高的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碑,抑或是陳列館內- -件件充滿歷史厚重感的展陳文物,在伴隨著講解人員細致生動的講述,瓊崖革命23年紅旗不倒的傳奇故事越來越清晰可感。
????同時,革命根據地紀念園在充分挖掘彰顯瓊崖革命的紅色“記憶"上,也加大對教育基地的建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為我市充分彰顯歷史文化內涵和加強民族團結教育項目。
采訪: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管理中心主任 何輝 建園以來,逐步形成了集瞻仰、游覽、體驗、教育于- -體的紅色旅游景區。市里常態化在這開展了清明祭掃、黨建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烈士紀念日活動等-系列活動,充分利用清明節、五四、七一、國慶等重要節日,組織黨員干部、團員、少先隊員開展入黨入團宣誓,.上黨課、 團課、革命課等,紀念園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及民族團結教育方面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值得一提是, 園中歷史陳列館于2018年4月19日建成開放后,截至目前已有近100批次,累計近萬人次到館內參觀學習,接受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思想。至此,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現已逐步成為全市甚至全省黨員干部及中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一步加強了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教育宣傳,引導各族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此外,依托優秀的專業團隊宣傳民族團結一-家親。為了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與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組織建設了- -支由11名大學生主城的講解員志愿者隊伍,定期學習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知識,常年為觀眾提供宣傳講解服務,大力宣傳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奮斗史,進一-步擴大民族團結進步宣傳的覆蓋面。
采訪: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管理中心主任 何輝
下一步,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管理中心將堅持把紅色文化、民族文化傳承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用紅色文化講好中國故事,不斷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宣教工作,傳遞民族團結正能量。
信息來源:五指山市融媒體中心(記者??王漢存??見習記者???溫小麗??蘇燕)
候鳥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演唱《把一切獻給黨》視頻
五指山候鳥人才的家
《候鳥人才工作站》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or回到文章頂部,就是我們五指山候鳥人才工作站 (微信公眾號ID:)
發現“候鳥”人才,服務“候鳥”人才,做好“候鳥”人才工作!
五指山候鳥人才工作站第392期
總計第1291期
辦公地址:海南省五指山市仁帝山康養基地3幢301室
候鳥人才服務電話(微信):17784685719
獻禮祖國72周年華誕! “民族團結大拼布”亮相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 民族團結
點擊查看視頻
9月29日下午,五指山市民族事務局聯合市文化館組織黎族苗族群眾將一幅巨幅拼布送到了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以此向祖國72周年華誕獻禮。
這幅長16米,寬5米的“民族團結大拼布”是由原來五指山市民族事務局局長黃凌鳳設計的,拼布采用了古老的指尖技藝,用黎錦和苗繡手工技藝編織出中國地圖和五星紅旗的圖案,上面布滿了黎族圖騰,這些圖騰是從1000多個黎族傳統圖騰式樣中挑選出來的具有吉祥祝福含義的56種圖騰,象征著56個民族團結在一起。整幅拼布由1292塊黎錦和68米長的苗繡組成,由78名繡女織娘耗時三個多月完成,展現了五指山各族人民在祖國大家庭里,創造燦爛的民族文化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指山市文化館館長 張欣欣:在國慶節來臨之際,我們組織了拼布的制作者以及黎錦的傳承人,帶著我們對國慶的禮物,來到了我們(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為我們祖國送上生日禮物。 我們把這幅作品在這里展示,也希望我們游客到這里參觀展覽的時候,也能夠感受到我們五指山的黎苗非遺之美。
當天,還有一批非遺文創產品正式進駐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讓市民游客在景區游覽的同時,能夠感受到五指山黎族苗族風情,了解到非遺產品背后的歷史、人文和風俗,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再次以物質形態真正地融入現代人日常生活當中,這也將對我市“非遺”項目的保護和傳承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章轉載來源:我愛五指山客戶端
- 往期回顧 -
(點擊圖片可獲取全文)
《2021年五指山人等級測試·美食卷》來啦!快來測一測你的吃貨值~
海南發布五大康養旅游精品線路,快來五指山“森”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