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內景點分布圖 南京各區景點分布
導讀:南京市內景點分布圖 南京各區景點分布 1. 南京各區景點分布 2. 南京各區景點分布表 3. 南京各個區的景點 4. 南京主要景點分布圖 5. 南京各大景點分布圖 6. 南京各區景點分布地圖 7. 南京市區旅游景點分布圖 8. 南京旅游景點分布 9. 南京市區景點分布地圖
1. 南京各區景點分布
南京,一個較發達城市。在這里,不僅經濟發展水平很高,而且旅游業也非常發達,南京有很多景點都非常受歡迎。
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鋪子,在南京,秦淮河上至今繁華依舊,音樂臺的白鴿上下翻飛,明孝陵甬道的烈焰紅楓,或者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里的萬人坑遺址,仍然殘留著南京原有的氣息。
2. 南京各區景點分布表
南京公布2022年度景區免費開放日一覽表,今年共有46個景點加入到“免費開放日”活動中,5、6、7月份是一年中景點免費參觀日最集中的時間。
其中,最早的免費開放的景區是高淳國際慢城文峰塔,新增了明城墻景區、園博園景區和南京國防教育館。而且基本上每個月都有免費開放的景區,幾乎涵蓋了南京各區景點,可以說每個月都可以做個安排了。不過很多景區都是需要提前預約的,可以提前做好準備。
3. 南京各個區的景點
截至2021年7月,南京下轄11個市轄區和1個國家級新區(江北新區)。
市轄區
1.玄武區
玄武區位于南京市中部,是南京主城八區之一,國家重要的科研、文化、商務中心,華東地區現代服務業基地。
玄武區因“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玄武湖位于境內,故名玄武區。玄武區有中山陵、紫金山、雞鳴寺、明孝陵、明城墻等歷史文化遺存,具有融山、水、城、林于一體的獨特風貌,是南京旅游景點最集中的地區之一。
2.秦淮區
秦淮區位于南京市中部,是南京主城八區之一,國家重要的金融商務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是以國際商務商貿、現代金融服務、文化休閑旅游、科教科技創新為主要職能的國際性城區。
秦淮區因“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秦淮河貫穿全境,故名秦淮區。秦淮區是古都金陵的起源,有“江南錦繡之邦,金陵風雅之藪”的美稱,秦淮文化是金陵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3.鼓樓區
鼓樓區位于南京市中部,是南京主城八區之一,是國家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和航運物流服務中心,是南京經濟、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江蘇省委、省政府機關所在地,江蘇省的政治、文化、行政中心。
因南京鼓樓位于境內,故名鼓樓區。鼓樓區瀕臨長江、山巒環繞、湖川相依,山、水、城、林、江渾然一體,有龍蟠虎踞之雄,依山帶水之勝,坐擁南京主城11公里長江黃金岸線。
4.建鄴區
建鄴區位于南京市中部,是南京主城八區之一,國家東部地區的金融服務中心,華東地區商務商貿中心、會展中心、文體中心和創新創意中心。建鄴區以西晉時期南京的故稱“建鄴”為名。
5.棲霞區
棲霞區位于南京市中北部,是南京主城八區之一,國家重要的科教科研中心和航運物流中心,國家東部地區現代科技、人才集中區,華東地區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因“第一金陵名秀山”棲霞山位于境內,故名棲霞區。棲霞區歷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就已有氏族聚落,文化積淀豐厚,歷史遺存眾多。
6.雨花臺區
雨花臺區位于南京市中部,是南京主城八區之一,國家重要的軟件產業和信息服務業中心,國家東部地區重要交通樞紐、創新基地和新興產業研發中心。因雨花臺位于境內,故名雨花臺區。雨花臺區是南京的“綠色生態走廊”。
7.江寧區
江寧區位于南京市東南部,是南京主城八區之一,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和創新基地,國家東部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交通物流樞紐和空港樞紐。
江寧從東西南三面環抱南京主城,航空、航運、鐵路、公路交通體 系匯聚,是南京對外溝通的重要樞紐。
8.浦口區
浦口區位于南京市西北部,是南京主城八區之一,國家重要的醫藥基地、科教基地和先進制造業基地,長三角地區向內陸腹地輻射的西橋頭堡,與六合區共同構成南京江北新區。
1912年浦口被辟為商埠,1914年由天津至南京浦口的津浦鐵路正式通車,浦口火車站成為當時全國鐵路交通樞紐。
9.六合區
六合區位于南京市北部,是國家重要的現代工業基地,國家東部地區先進制造業聚集區和科技創新基地,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現代服務業中心。
六合區古稱棠邑,素有“京畿之屏障、冀魯之通道、軍事之要地、江北之巨鎮”之稱。
10.溧水區
溧水區位于南京市中南部,區內交通便利,是一座集空港、鐵路、軌道交通、公路、水路于一體的立體樞紐城市。
區內生態環境良好,林木覆蓋率達34.35%,空氣質量達國家二級標準,水質達國家二類標準,素有“南京南部,活力新城”、“天然氧吧”、“南京后花園”、“城市綠肺”之稱。
11.高淳區
高淳區位于南京市南端,是國家重要的特色現代都市農業基地,國家東部地區重要休閑旅游目的地,華東地區制造業服務樞紐和高端制造業配套基地,被譽為南京的后花園和南大門。
4. 南京主要景點分布圖
說起南京景點,打卡之地有很多一般人到都知的景點:中山陵,靈谷寺,明孝陵,梅花山。天文臺,市內有玄武湖,雞鳴寺,總統府,莫愁湖,燕江樓,夫子廟,瞻園,報恩寺。南京長江大橋,城外還有燕子磯,棲霞寺,報恩塔,及一些大大小小的公園如,鼓樓公園,白馬公園,將軍山公園,湯山溫泉,數不勝數的景點都是可以值得游覽的去處
5. 南京各大景點分布圖
1、石臼湖
石臼湖非常大,是南京地區最大的天然湖泊,準確說石臼湖位于南京市溧水區、高淳區和安徽省的馬鞍山市當涂縣、博望區三區一縣交界處,屬于古丹陽湖的一部分,滄海桑田變遷,現在的石臼湖最大面積達200多平方公里,南京境內的石臼湖,也稱北湖,風光秀美,漁業豐富,被譽為南京的“天空之鏡”。
2、固城湖
固城湖也叫“小南湖”,臨近固城湖,很久以前,這里原來是海濱的一個瀉湖,現如今,滄海桑田,斗轉星移,江蘇的海岸線,已經離南京幾百里開外了,固城湖也成為南京市高淳區的一個天然湖泊,面積在39平方公里,容積在4.6億立方米,還是江蘇省飲用水水質最好的天然湖泊。
3、金牛湖
金牛湖是南京有名的湖泊之一,現已開發為金牛湖風景區,屬于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周圍有金牛山,相傳金牛山與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時候放牛有關。
金牛湖湖光山色,原本是一個水庫,上世紀60年代,建有金牛山水庫,故而這里也是國家水利風景區,應該也是南京最大的人工湖, 地處南京市六合區東北部,面積達25000畝,素有“ 南京西湖”和“江北第一景”的美譽。
6. 南京各區景點分布地圖
南京適合觀賞長江的地方有三個:
1、閱江樓,閱江樓位于長江南岸的獅子山巔,護城河環繞著獅子山。閱江樓仿明代建筑,紅色的柱子,金色琉璃瓦覆頂,鮮艷奪目。登上閱江樓遠眺,浩瀚的長江風光一覽無余,令人心曠神怡。
2、燕子磯,燕子磯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觀音門外,作為長江三大名磯之首,燕子磯有著“萬里長江第一磯”的稱號。燕子磯是巖山東北的一支,海拔36米,山石直立江上,三面臨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飛,故名為燕子磯。
3、南京眼,南京眼位于江蘇省南京市 建鄴區河西新城青奧軸線中軸,是長江上首座觀光步行橋,跨越南京長江夾江,起點位于南京青奧文化體育公園內,終點在江心洲青年森林公園內。羽翼般斜拉的鋼索振翅向上就像豎琴的琴弦,行人穿行其間猶如琴弦上跳躍的音符,是南京的新地標也是南京的新景點。
7. 南京市區旅游景點分布圖
一,南京鐘山風景名勝區
鐘山位于南京城東,自古被譽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有“鐘山龍蟠”之美譽。鐘山風景區以中山陵園為中心,明孝陵和靈谷寺為依托。二,南京夫子廟風景區,南京夫子廟地處秦淮風光帶核心區,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筑群組成。南京有很多風景區。
8. 南京旅游景點分布
1、南京玄武區旅游景點多。
2丶南京玄武區的旅游景點太多啦,有人文景觀中山陵和總統府,也有自然景觀玄武湖和紫金山,還有紅色旅游梅園新村,以及博物館如南京博物院、六朝博物館、江寧織造府等等,值得一游的地方太多啦。
9. 南京市區景點分布地圖
南京城墻開有13座城門,正陽門(內二甕) 、通濟門(內三甕)、聚寶門(內三甕)、三山門(內三甕)、石城門(內二甕)、清涼門(內一甕)、定淮門、儀鳳門、鐘阜門、金川門、神策門(外一甕)、太平門、朝陽門(外一甕);設2座水關,東水關,西水關。
1、正陽門(光華門)是南京城墻十三座內城門,是京城的正門,內外均有甕城的復合型甕城,是中國城墻建造史上獨創。外國使臣來朝覲見必須經正陽門出入,正陽門也就是明朝“國門”。光華門為南京內城南段城墻三座城門中,最靠東的一座。
2、通濟門是南京城墻十三座內城門中占地面積最大的城門,是一座福船型(魚腹型)內甕城城門,內部結構極其繁復,其形狀在中國也絕無僅有,一座城樓,兩條上城馬道和人行道,三座甕城,四道門垣皆為拱券砌筑,以及若干甕洞,甕城周長約690米,立面城寬約90米,均為條石砌筑。
3、聚寶門(中華門)是南京城墻內城十三座城門中規模僅次于通濟門的甕城城門,是京城的正南門,中華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甕城堡壘,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復雜的古城堡,堡壘甕城。
4、三山門(水西門)規模僅次于聚寶門(今中華門),與通濟門略同,建有內甕城三座,門垣共四道,每兩道城墻間設甕城,內甕城呈船形或者魚腹型,供作儲兵防守之用。
5、石城門(又稱漢西門)坐東面西,由兩道甕城、三通城門組成,皆為拱券砌筑。
6、清涼門是明代南京內城十三座城門,由一道城門和一圈橢圓形甕構成。
7、定淮門是南京市明代內城十三座城門靠城西的城門,位于外秦淮河東岸,具體規格不詳。
8、儀鳳門(興中門)是城北進入南京城的要道,軍事位置十分重要,為單孔城門,上設兩層箭樓。
9、鐘阜門坐西向東,幾乎和儀鳳門相對,也是兩座距離最近的城門。兩座城門取龍鳳呈祥寓意。
10、金川門坐南向北,因古代有金川門涵洞使得金川河由此出城而得名,門外設有金川橋一座,城門附近設置有水閘,控制護城河和外金川河的流通。
11、神策門相對其他城門規模較小,是南京明城墻十三個內城城門中唯一一個設有左右兩個門洞的城門,也是十三座城門中唯一采用了古老的外甕城結構的城門,且甕城門不正對著城門,而是開在甕城的東北角,因此成為十三座城門中結構最獨特的一座城門。
12、太平門是南京城北面的正門,原為單孔城門? ?2014年復建為三孔城門。
13、朝陽門(中山門)原為單孔券門,1928年(民國十七年),國民政府為迎接孫中山先生靈柩,興建中山大道時,將朝陽門拆除,把門基挖低,重建了一座三孔拱形的磚門,并改名為中山門。
Hash:84c584ceba57ac53bcf7415412c71ef7ce21063b
聲明:此文由 謝絕崇拜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