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都有什么好吃的?
身為云南人,當然要介紹點不錯的美食了:
宜良燒鴨
已有600 多年的歷史,燒鴨又分仔鴨和肥鴨兩種:仔鴨,肉質細嫩,食之香甜:肥鴨油脂較多,肉質老香,若配以蔥白、花椒或醬制品食用,那更是別具風味,尤其以狗街燒鴨為佳。宜良燒鴨的制作非常考究,烘烤時,以松毛結為燃料,待其燃到煙盡,適時翻轉鴨身,涂抹蜂蜜水、豬油于表皮。這樣烤出的鴨,皮黃脆不焦、肉酥松軟、甜嫩離骨、非常可口。在昆明很多地方都可以品嘗這道名菜,如特色餐館古鑫園內就有。
三七汽鍋雞
云南具有獨特風味的滋補名菜,其做法是先將三七細根用清水浸泡洗凈,裝入已清洗干凈的雞腹內,將雞塊置于汽鍋內,配上作料,然后放在一只盛有四五公斤水的砂鍋上,將兩鍋接觸處密封,用旺火上燉三四個小時,直到雞肉蒸熟,以至肉骨分離。這樣燉出來的雞肉原汁原味,肥嫩鮮香,湯汁鮮甜.到了昆明,隨便問一個當地人,都能向您推薦。昆明酸腌菜 “昆明酸腌菜,云南人最愛。”星明酸腌菜是老百姓的家常腌菜,涼拌、爆炒,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有點酸酸的,很開胃的。酸腌菜的做法 冬春季節,將青菜洗凈晾干。青菜變蔫后,切段,撒上粗鹽,拌上辣椒、花椒、生姜、八角、小茵香和些許料酒。裝入陶罐,封嚴,腌制一個月就可以了。
野生菌火鍋
野生菌請不要吃火鍋好嘛!逼格呢!把一堆珍貴食材煮成大雜燴味道都分不出來了還有什么意思!正確的食用方法是干巴菌、牛肝菌、掃帚菌、見手青之類的用辣椒炒,青頭菌煮湯,雞樅請清蒸煮湯或油炸,我不會告訴你們油雞樅有多香的。順便除了無毒的干巴菌、青頭菌和雞樅,其他野生菌千萬不要自己加工!乖乖交給店家,食物中毒也有人負責!
蘸水苦菜:
可能是是因為云南少數民族較多的緣故,在滇你總是無法想象菜居然能做到如此簡單,也無法想象簡單的菜,卻又如此美味。云南身處高原,多山,嗜辣,大家總是喜歡把青菜單獨的拿出來放入水隨便的煮煮,然后在配上用火烤后的辣椒,吃時把青草放到那汁里蘸上一蘸,食材的純真就這般的享受了。這是我強烈喜歡和推薦的!!!!
炸洋芋:洋芋巷
炸洋芋,即油炸土豆。在昆明土豆的使用非常廣泛,炸洋芋更成為所有學校周圍最受歡迎的零食沒有之一。傳統的炸洋芋是把土豆切成棱條狀,炸過后拌上腐乳汁、辣椒、香菜等配料制成的調味汁,放學后幾個同學分食一袋,這是每個昆明人學生時代揮之不去的記憶。現在更為流行的是改良過的炸洋芋,把土豆切成大塊狀,炸過后配芥末粉、辣椒粉或者番茄醬,口感也更外酥內軟,接近薯條。
洋芋巷原名染布巷,原本是多么小清新的名字,但因一家太過有名的炸洋芋店而被取了這個諢名,從此再也摘不掉。洋芋巷家的特點是塊狀的甜辣洋芋,可以選甜或辣,甜洋芋有點像甜醬油的調味汁。對我而言他家比較普通,但是很多人對他家有情結呢(笑)。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老酥牛肉: 吃過了好多地方的牛肉,卻最喜歡吃昆明老酥牛肉,原因到還真不是因為牛肉,而是因為薄荷。 牛肉性以上火,且容易變老,滇人用小火慢燉讓它酥,然后在順著肉把生的薄荷一并放入口中,真的是一種享受亞,別處的不要牛肉痙在此處卻成了必要去嘗的嚼頭著實有趣。
天麻火鍋雞: 昆明的火鍋和和京和川都有大不同,北京的火鍋,火就是火,水就是水,料就是料,層次等級分明的要死,四川的火鍋? ??除了麻和辣你很難欣賞出其他味道,而滇的火鍋截然不同,地處高原的云南自然多藥,火鍋也就變成了藥膳,最出名的 天麻火鍋雞 尤為如此,水漲了,先不急著下菜,先品上那么一口滿鍋中藥熬出來的湯,然后在去慢慢吃雞,初時口味鮮美,后來慢慢變甜, 確實很有意思,以前家住老西站,經常去那里品嘗,一直覺得優秀,
過橋米線
凡是來云南的游客,都不會忘記品嘗過橋米線。過橋米線由三部分組成,一是雞湯一碗,每碗不少于600克。二是切成片類的食品,其中包括生的薄肉片、腰片、雞片、魚片各一盤,加上處理過的豆腐皮、韭菜、綠豆芽、豌豆尖、香菜和蔥各一盤。三是米線。除了最為著名的過橋米線,米線還有很多種吃法,有機會的話,不妨都嘗一嘗。 紅燒雞樅
紅燒雞樅是昆明特有的一道名菜。雞樅是云南特產的名貴野生食用菌,味道鮮、甜、嫩、香,簡直可以和雞肉相媲美,還能養胃、提神。
昆明酸腌菜
“昆明酸腌菜,云南人最愛。”昆明酸腌菜是老百姓的家常腌菜,涼拌、爆炒,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有點酸酸的,很開胃的。 酸腌菜的做法:冬春季節,將青菜洗凈晾干。青菜變蔫后,切段,撒上粗鹽,拌上辣椒、花椒、生姜、八角、小茴香和些許料酒。裝入陶罐,封嚴,腌制一個月就可以了。
青椒松茸
昆明名菜之一。用青辣椒、紅辣椒加蒜片與松茸片相炒,以肉湯加濕淀粉勾芡,白中綴紅綠,清香味醇厚。 小知識:有“菌中之王”美稱的松茸,肉質細嫩,甜潤甘滑,有一種特殊香味,日本人還來這里收購,據說能延年益壽。
宣威火腿
宣威火腿又稱云腿,是我國特產“三腿”之一,早在60多年前就遠銷香港、新加坡等地,在中外享有盛譽。由于宣威火腿是季節性產品,每年霜降到次年立春之前為加工季節,氣溫約在5℃~10℃之間為最佳。云腿肉質紅白鮮艷,具有獨特的風味和香氣,且便于長期保存。
汽鍋雞
汽鍋雞,因用汽鍋蒸制而得名。昆明南部建水出產的紫陶汽鍋,采用當地的紅、黃、青、紫、白五色陶土制成,具有“色如紫銅,聲如罄鳴,光潔如鏡,永不褪色”的特點。制作時,藝人先將五色土泡水,攪漿,再過濾成綠紅色的陶泥。制成泥坯后,繪上山水、花卉等圖案,再雕刻和嵌上其它顏色的陶土,經過燒煉和用石器打磨,使之渾然一體,圖案清晰。那些用久了的汽鍋,光可鑒人,儼然是古樸典雅的民間工藝品。
云南盛產藥材,當地人在蒸制汽鍋雞時,還愛加上一些中藥材。例如,產于高寒草甸山地的冬蟲夏草,冬為蟲,夏為草,富含蟲草酸、維生素、蛋白質等,可治療肺結核、肺氣虛、肺腎兩虛,對腎虛陽萎、腰酸背疼等癥亦有療效,因而與人參、鹿茸齊名。三七,醫學界認為它有治療冠心病、抗癌和提神補氣之效。天麻則對頭痛、頭暈、手足抽搐、痙攣和風濕痛有顯著療效。因此,人們在蒸制汽鍋雞時,常常對病下藥,分別放進適量的冬蟲夏草、三七、天麻等,以滋補強身,祛病延年。
曲靖蒸餌絲
曲靖蒸餌絲,時間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當時在曲靖市學院街口有一家餐館,雖然門面不大,但因該店供應的主要小吃品種蒸餌絲制作精細,風味獨特,故每天都引得顧客盈門,幾年間便聲名大振。喜歡吃辣的顧客還可以自行放上油辣子,最后拌勻就可以食用了。等顧客吃完餌絲,再喝上一小碗撒了蔥花的筒子骨湯,那才叫回味無窮哩!
牛肉湯泡餌
餌這一米制? ??,走遍全國各地,唯云南有賣。薄薄的餌 片,烤得軟軟的,本已是口味極佳的小吃,再把烤好的餌 蘸上甜醬或咸醬,撕成小片,放入濃郁、滋補的牛肉湯中泡上一會兒,加上辣椒、蔥花等佐料,食之自然美味爽口。
油炸豌豆粉
油炸豌豆粉是傳統民間小吃,已有了悠久的歷史。具體做法是先將質量上乘的豌豆用水泡漲去殼,然后磨成漿,用篩子過濾,再把漿水放入鍋里用文火慢慢煮成糨糊狀冷卻后即成豌豆粉。用刀將豌豆粉切成小片,放入鍋內用清香油和熟豬油混合炸,半熟后撈起來晾一晾,再重入鍋內油炸待熟透后撈起。吃時灑上椒鹽,吃起來香脆、鮮嫩,口味佳,令人回味無窮。
皇封名吃“大救駕”
餌絲、餌訣在云南各地均屬非常普及的大眾化米制食品,不過就其品質及知名度而言,騰沖餌絲、餌訣卻是其他任何地方都無法相比的,尤其是久負盛名的皇封名吃大救駕--騰沖炒餌塊,更是以其色、香、味、形四美并具的獨有品質傾倒了有此口福的天下吃客。
云州“馬打滾”
是一種香甜溫潤的風味糯食,是臨滄云縣的特色小吃之一。冬季,用如玉似珠的上好糯米磨成米漿,做成臘面。先將臘面用清水攪拌均勻,然后捏成圓狀,倒入開水中煮至熟撈出后倒入備好的香料中來回滾動。香料由炒過的黃豆粉拌芝麻、白糖等。其口味香中帶甜、溫潤香糯。
粑粑卷
鳳慶風味小吃。將豌豆粉攪拌成漿加以過濾除去渣,放在鐵鍋里煎成薄張鍋巴,又將餌快切成薄片在炭火上烤熟,抹上麻辣醬料。吃時,用豆粉鍋巴卷卷裹餌塊呈圓條形即可。鍋巴香脆,餌塊柔軟,佐料味佳,特別可口。
香竹飯
香竹飯具有濃郁的傣族風味,每年11月至次年2月間做出的飯最好。此時竹子內有一層香氣撲鼻的香膜,所以叫香竹。傣族人先將香竹的竹節作底砍下,然后將泡過的糯米放進竹筒內,用芭蕉葉塞住竹筒口,用水浸泡15分鐘,放進火灰里焐著或在炭火上烤,待竹筒口冒出蒸汽達10多分鐘后,再取出來,吃的時候用木錘敲打,使飯變得又軟又香,吃起來芳香柔糯,別有風味。小知識:“吃糯米”,在版納的飯店里吃糯米的時候,要先洗手,因為糯米要用手捏,捏的時間越長,口感就越好。當地人說,吃糯米的時候,要邊摸頭邊捏,那樣才會越吃越香,說是這樣說,可沒人這樣去做,其實只需在捏的時候加上一點油,就會更香。
菠蘿紫米飯
菠蘿紫米飯也是具有傣族特色的糯米制食品,首先要將紫糯米浸泡7-8個小時,將菠蘿頂端切一個蓋,掏去菠蘿心,放入紫糯米,蓋上菠蘿蓋后放到甄鍋里煮,聞到香味后,即可開蓋食用,味道有點甜,且有補血潤肺的功效。
傣味系代表菜式:檸檬撒撇,喃咪拼盤,火燒干巴,舂雞舂魚,酸筍魚,菠蘿飯,泡魯達,版納小包谷,包燒腦花,傣味烤魚(翻譯:傣式酸辣米線,傣式涼拌菜,傣式牛肉松,傣式涼拌雞肉/魚肉碎,腌制酸筍煮魚,菠蘿蒸糯米飯,椰汁干面包西米做的飲料,非常小的煮玉米,傣式芭蕉葉烤腦花,傣式烤魚)
涼米線:
涼米線。圖是橋香園的。王及的會多搭兩塊豌豆粉
玉溪涼米線又酸又甜的風味獨樹一幟,跟普通涼米線不在一個等級上。吃涼米線,要去玉溪師專涼米線。經常看見有人打包十幾份帶走,無奈遠在玉溪要吃到很困難。要我說,書林街的王及小吃也很不錯。同樣玉溪口味,據說和師專是同一個老板,但米線用的是粗米線,個人更喜歡一點~而且玫瑰涼糕什么的甜點出品也相當好。
小鍋米線:萬豊,端仕小鍋我知道看起來很沒逼格。。。看著不好看吃起來很炸裂好么!
小鍋米線,端仕小鍋(有人跟我說端仕最好吃的是鹵餌絲,待考)和萬豐小鍋米線都很有名,但我感覺都一般般。端仕小鍋是爺爺奶奶那輩人就開始吃了,后來搬離了端仕街還是叫端仕小鍋。小鍋米線的特點就是一碗用一個小鍋煮,加醬油豆瓣醬醋,湯汁濃郁。煮進磨肉和豌豆尖,最好加點臭豆腐,云南風味的特殊臭豆腐煮在湯里幾近融化,吃起來有淡淡余味。不過小鍋米線這種東西,始終還是家里的最好吃啊~
豆花米線:豆香園豆花米線某人認為非豆香園不可。我倒覺得豆香園豆漿和包漿豆腐是一絕,但豆花米線感覺一般般,水準之上。鳳翥小吃的豆花米線味道不錯,只恨太少,米線恨不得用蓋子裝。(現在改名叫鳳翔了,難聽死了。不知老板變了沒?)翠湖某個門對面有條小巷,有家破破爛爛的小店豆花米線也是很有名。味道感覺還行,份量非常足,價格很良心。
其他比較普通的燜肉米線、雜醬米線、腸旺米線、脆紹米線、鱔魚米線、葉子米線就不多說了,一般小吃店都有。其中我最喜歡燜肉的,是獨一無二的老昆明味
.豌豆粉:呈貢老兩口老兩口實拍
豌豆粉到處有,開到出名的不多。豌豆粉最有名的在呈貢,名字就叫“老兩口豌豆粉”。菜市場小小一家店如今開到了四合院的格局,品種也多了很多。味道還是不減當年,有機會去呈貢請一定要試試。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3.燒烤類燒豆腐關于燒豆腐可以參考我之前寫過的這篇。火王燒烤名氣很大,其實一般般。夜幕降臨,街邊燒烤攤,才是燒豆腐的天堂。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烤雞腳:尹賴仕雞腳王最有名的一家,但是比較貴。味道還不錯。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烤串:景星街清真烤肉,園西路無名燒烤
吃烤串,景星街有個小巷子(真的是小巷子。。。只夠一個人通過那種)每次都看到有好多人迂回曲折地排隊一直排出巷子外。賣烤串的在最里面,也是一二十年的老店了。只賣肉串而且只賣牛肉串,價格這些年來漲了不少,但大家可能覺得排一次不容易,每個人都要二三十串。味道嘛。。。真心挺不錯的。說不出哪里好,但哪里都做得很不錯。現在賣烤串假的太多了,能吃個貨真價實的牛肉串很不容易,所以他家就得以取勝了。說起肉串,伊天園的烤串和福華園的勝利牛肉串也是相當不錯。很多年沒有去了,不知道現在怎樣。園西路這家無名燒烤店,開了十年,和火王燒烤并駕齊驅的老店。但我沒有吃過不知道味道怎么樣。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4.面點類
鮮花餅:嘉華餅屋鮮花餅是近幾年才掀起的熱潮,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首創應該是嘉華。結合了酥皮餅與食用玫瑰花餡料,小巧精致,一經推出就受到大家的歡迎,也成為送禮佳品。后來做鮮花餅的慢慢多起來,口味大同小異,大家都號稱自己家的最好。不過從甜度和餅皮松軟度來看,我還是更喜歡嘉華的。鮮花餅最好是春天來吃,過了季就很難吃到新鮮花瓣了。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摩登粑粑
這是老昆明自創的一款面食,奶油和面做成條再卷起來煎,類似煎過的面包。得名于西南聯大時期時髦的女學生們喜歡吃這種餅,人們便把“摩登”的女學生吃的餅叫做“摩登粑粑”。味道其實并不怎么好吃,只是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奶油與黃油的絕妙化 學反應成了一代人揮之不去的記憶。現在也少有店家做這個,我記得前幾年學成飯店有賣,想嘗試的可以去買個情懷。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燒餌塊餌塊是云南特產。做法類似年糕,只是把糯米換成了大米,大米蒸熟搗碎后做成各種形狀。筒狀的餌塊切片可以做炒餌塊,切絲可以做蒸餌絲,餅狀的就是燒餌塊。餌塊在火爐上受熱膨脹,烤出斑斑點點的花紋,還可以加一根油條,選擇甜醬或咸醬。甜醬是芝麻花生醬,香濃可口,原教旨主義的人認為只有甜醬才配叫燒餌塊。我倒更喜歡咸醬,選擇腐乳或者麻辣醬,和脆脆的油條是絕配。
燒餌塊滿大街都是,比如英鳳燒餌塊。統一連鎖,沒有驚喜,也不會難吃。但我還是懷念小時候學校門口的燒餌塊店,會加一大堆腌菜、榨菜、豆芽、芝麻等奇奇怪怪的配料,口感非常豐富。只是現在這樣配料很多的店也越來越少了。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官渡粑粑:眼鏡粑粑官渡是昆明的一個地名,原本是個連通滇池的古渡口,后來發展成了小鎮,再后來變成了昆明的一個區。但嚴格意義上的官渡還是指官渡古鎮那一片。在官渡古鎮有很多家賣官渡粑粑的,這是一種夾胡麻餡的厚皮餅,最有名的是一家叫眼鏡粑粑的,因老板戴眼鏡得名。作為年輕人并不是很喜歡吃這種難以下咽的餅,但老一輩人卻很喜愛其胡麻與餅蒸烤后的香味,去官渡一次買幾十個餅的事并不罕見。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米漿粑粑米漿粑粑是把米漿或者蕎漿與雞蛋混合,在平底鍋上炕出的餅。口感非常軟,又帶有大米香甜的氣息,類似于蛋糕,個人非常喜愛。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喜洲粑粑對這也是一種餅……喜洲是大理下屬的一個縣,因喜洲粑粑而著名(大誤),所以這個屬于大理風味。喜洲粑粑同樣是酥皮餅,餅皮很薄而且分多層,餡料一般是紅糖餡。受熱融化后的紅糖漿流淌在酥脆的餅皮上,非常好吃。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羊角面包:源貿園源貿園是三四十年的老店,他家主要做傳統面包,連價目表都是老式手寫,十足復古情懷。最有名的是羊角面包,鮮花餅和云腿月餅評價也很不錯。每次去都擠得要死,味道我倒覺得一般,略油膩了點,很老派的作風。喜歡懷舊的可以試試。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云腿月餅:冠生園,吉慶祥,桂美軒云腿月餅是云南特產之一,餅皮是酥皮,餡料采用云南宣威老火腿制作,甜中帶咸,香而不膩。云腿月餅的品牌非常多,列舉的這三家是最傳統的,都為近百年的老店。到中秋時,源貿園、嘉華之類的面包店也會制作新鮮月餅,不妨嘗試一下。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甩手粑粑
其實就是印度飛餅,東南亞地區很流行的食物。把薄薄的餅一下一下甩起來,直到整張餅變成傘那么大,然后在中間裹入雞蛋和香蕉,卷成正方形拿去煎。金黃酥脆,中間的雞蛋和香蕉混合滋味濃郁,再趁熱淋上煉乳,味蕾與熱量一同狂歡!
最好的甩手粑粑都是路邊小店做的,看著師傅甩餅是一件樂事。一旦登堂入室變成餐桌上的食物,也就失去了這份庶民的樂趣。曾經在緬甸吃過一次甩手粑粑,師傅直接用手拍釘子在煉乳罐頭上打洞,煉乳隨著多個小孔淋漓而下,看得敬佩不已。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5.大救駕
大救駕即炒餌塊,裝逼一點是騰沖炒餌塊。 相傳明末永歷皇帝被清軍追趕逃完滇西,人困馬乏之際有當地人呈上一碗炒餌塊,永歷帝吃完驚呼“炒餌塊救了朕的大駕”,從此炒餌塊就有了大救駕的美稱。嘛,從社會學角度說,這又是一個把當地風物和歷史聯系起來的典型性傳說,北方一帶把食物與慈禧和乾隆聯系起來的也很多,中國的皇帝每年要被救三百多次駕(笑)。不過永歷帝的確是死在云南的,如今五華山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園還寫著“明永歷皇帝殉難處”。我更期望這個傳說是真的吧。
大救駕與普通的炒餌塊不同在于,配料需要火腿片、酸菜、豌豆尖、西紅柿、泡椒、雞蛋等,沒有火腿雞蛋的炒餌塊不叫大救駕。正宗大救駕當然還是要去保山騰沖吃,如果在昆明的話,景星街上建新園旁邊有一家做了二十年的店挺不錯,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6.面條類
大酥牛肉面:大觀牛菜館,清真順宏火鍋大酥牛肉面就是清真館子的紅燒牛肉面。為什么叫大酥?不知道(打)。同樣是紅燒牛肉面,跟蘭州拉面或者臺灣紅燒牛肉面還是有微妙的區別。
大酥牛肉面湯底很濃厚,而且重花椒。面條是新鮮的寬面,粗粗的黃色那種,很爽口。大酥牛肉面的精華在于那個冒子(澆頭),就是回族的紅燒牛肉的味道。傳統的吃法要放大量薄荷,不過我討厭薄荷也就從略嗯。
我小時候一直吃的是大觀牛菜館的,很有名一家,在篆塘邊上。每次爺爺奶奶帶我去吃簡直是節日。因為佐料是免費的,他們會放超級多的薄荷,壓得碗幾乎裝不下。后來大觀牛菜館搬了,再去吃也失去了童年的味道。其實所有清真館的大酥牛肉都大同小異,清真順宏火鍋這家因為離我家近所以經常去吃。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7.飲品類
木瓜水、米涼蝦
在昆明,木瓜水指的是白涼粉+紅糖(或玫瑰糖)做的冷飲。據說早年的木瓜水是用木瓜籽裝在紗布里磨制出汁做的,不過現在應該沒人這么做了(笑)。米涼蝦是米漿裝在漏勺里滴漏下去汆熟做成的,和木瓜水是絕配。街頭巷尾都可以買到的傳統冷飲。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冰淇淋:人義冷飲店,北京飯店大雪條
人義冷飲店是開了30多年的老店,從我媽媽年輕時就去吃。其實味道沒什么特別的,要說有什么特殊之處的話就是非常非常vintage吧。從裝修到出品,那種充滿色素的飲料,點綴紅綠櫻桃的冰淇淋,便宜的冰汽,想感受80年代冷飲店的氣氛的話可以試試。對面還有一家南匯鹵面,也是同年紀的老店。可以一同進行懷舊巡禮。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北京飯店大雪條是40年前“牛奶雪糕”的代名詞。但在現在的市場競爭下,并沒有什么特殊之處了。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8.其他類
涮菜:民生涮菜店同樣40年的老店,民生涮菜曾是昆明“涮菜”的代言人,調料是老板向川菜學習后融合云南口味精制而成,即使現在吃來味道也很好。昆明最老牌的涮菜店,值得一試。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9.零食類
糖果:貓哆哩
貓哆哩是近年來做酸角糕軟糖發家的,后來也把產品拓展到西番蓮糕、鮮花凍等等“云南風味”的零食上。貌似云南學生上學都會帶貓哆哩和鮮花餅作為特產,如果想買點零食送人的話貓哆哩是不錯的手信。超愛酸角糕和西番蓮糕~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話梅:洱寶話梅
不多說什么,幾十年老品牌,? ??梅就是洱寶。
傳統指數:★★★★☆好吃指數:★★★☆☆
還有很多好吃的,但個人精力所限,難免有疏漏,歡迎補充指正。
Hash:2eda0e3be7fcef5e2006a55fd7e0677202570d34
聲明:此文由 leaf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