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場戰爭要打響,兩枚導彈襲擊了伊朗油輪,
國際媒體證實一艘名為Sinopa號的油輪日前在紅海附近被兩枚導彈擊中,該事件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卻直接導致油輪上的油箱破裂,大量原油正不斷涌入紅海海域。據悉,Sinopa號油輪屬于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因此,此次事件必然與日益緊張的伊朗局勢有關。對于這起事件的真兇,答案顯而易見,無論出于何種目的,美國與沙特都與此事逃不了關系。我認為,美國制造事端的可能性最大,當然,沙特也有可能從旁協助。為什么這么說呢?
從事發地點來看,除了美國和沙特,其他國家很難在短時間內組織此類軍事行動,同時,執行完任務后又能悄然撤退,要知道,伊朗油輪遇襲的位置在紅海港口城市吉達附近約60英里處,在伊朗局勢緊張的大前提下,但凡是其他勢力襲擊伊朗油輪,周邊國家都會有所察覺。令人意外的是,事發后,駐扎在附近區域的美軍第五艦隊只是確認伊朗油輪遭襲,卻拒絕發表任何表態,至于有什么現場證據或者影響資料之類的東西,美軍也是三緘其口。從這一點來講,美國很有可能是做賊心虛。
另外,美國毫無疑問是此次襲擊事件的最大獲益方。2020年大選馬上就要來臨,美國對伊政策也是一變再變。此前,特朗普總統為了安撫國內民眾的反戰情緒,拿前國家事務助理博爾頓做了擋箭牌。當沙特阿美公司油田設施被也門胡塞武裝襲擊后,該國又站出來表示,為了穩定油價,美國將會動用戰略原油儲備。話雖如此,美國高層始終都在秉行“逐利”主義,當把國民情緒安撫好以后,特朗普總統接下來必須為“幕后大佬”的利益做出一些實質性舉動。啟用庫普曼是為了表示,美國接下來的對伊政策仍然以強硬為主,與此同時,為了連任,總統先生很有可能通過一些特殊舉措來贏得本國能源大佬的支持。而伊朗油輪遭襲,將會直接導致油價上漲,美國能源大佬們至少能大賺一筆,與沙特油田被襲一事不同的是,此次襲擊事件貌似死無對證,總統先生得了好處,國際社會卻沒有實質性證據來指責美國當局。
當然了,沙特也有“作案”的嫌疑,畢竟,此次襲擊事件發生在離沙特地盤不遠的地方,考慮到該國與也門胡塞武裝的緊張關系,再加上,該國因為阿美公司油田被襲一事與伊朗鬧得不可開交,沙特完全有理由針對伊朗發起報復行動。
就算這樣,我認為,美國的可能性最大,與前者相比,沙特避免與伊朗發生沖突的意味也很強。此前沙特石油設施被襲,導致油價大漲,為了穩定油價,沙特甚至動用了戰略儲備。該國目前正在不遺余力為穩定油價而奔走,又怎能貿然襲擊伊朗油輪,讓油價再度上漲呢?再說了,沙特畢竟實力有限,一個也門胡塞武裝尚且可以讓前者異常頭疼,在美國沒有動手的前提下,沙特絕對不會自找麻煩,如果事情與沙特有關,也必然是美國指使的,從這一點考慮,美國仍然是操縱時局的主要黑手。
尊重客觀事實,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兵器世界,歡迎關注
根據伊朗媒體10月11日上午的報道,在沙特吉大港附近,一艘隸屬于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的油輪遭到了導彈襲擊,船員表示兩枚導彈擊中了油輪。好在這一次襲擊并沒有導致人員傷亡,只有兩個油箱在爆炸中受損,不過大量石油泄漏可能會對紅海海域造成嚴重污染。
在伊朗媒體曝光此事之后,西方媒體也迅速反應,根據《英國每日郵報》消息,負責中東事務的美國第五艦隊已經確認伊朗油輪遭遇導彈襲擊,但拒絕對此作出任何評論。有戰亂的地方就有美國的影子,這次也不例外,美軍雖然沒有對此事做出具體表? ??,但是結合近來波斯灣發生的襲擊事件來看,尤其是沙特油田遇襲事件,似乎有人想攪亂中東局勢。
中東局勢混亂,直接影響了石油的生產與供應,在沙特最大的油田遇襲之后,國內石油產量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接近半數油廠被迫關閉。而中東石油供應出現問題,獲利最大的就是美國,美國可以趁機擴大頁巖油出口。當然,提高石油出口只是一方面,美國得到的還有沙特對伊朗的不滿。在沙特油田遇襲后,也門胡賽武裝宣稱對此負責,但美國一口咬定是伊朗干的,沙特最后也將此事遷怒與伊朗。
沙特石油生產遭遇眼中打擊,肯定會想辦法報復伊朗,現在伊朗油輪又遭受襲擊,最大嫌疑人肯定還是美國和沙特。除了沙特和伊朗的沖突,中東戰場上還多了土耳其軍隊和庫爾德武裝的較量。中東局勢越來越復雜,美國又是在下一盤怎樣的棋,中東的脆弱的平衡,可能真的已經被打破了。
Hash:3cae07306b5a2ffedb9aa7ac8426dfef85a29b26
聲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