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紅色景區怎樣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淺談周山紅色旅游發展經濟效益;一、背景;周山,全稱周佳山或周家山,位于福鼎市東北部的佳陽;周山鄉村旅游區核心區是周山村和西坑村為核心的區塊;二、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貫;三、原則;1、體現特色;以保護好現存風景資源為前提,充分挖掘文化內涵,突;2、休閑體驗;景區建設緊扣休閑度假的發展方向,在景觀營造和服務;3、就地取材;開發淺談周山紅色旅游發展經濟效益一、背景周山,全稱周佳山或周家山,位于福鼎市東北部的佳陽鄉,距城關28公里,坐落于閩浙交界的天湖山下,西北與“世界礬都”浙江蒼南礬山鎮接壤,東北與蒼南馬站鎮為鄰。周佳山因周姓族人聚居于此而得名,系閩浙邊界千年歷史文化名村,素有“進士村、秀才村”、“邊界延安”、邊界“紅色堡壘”、“南國牡丹之鄉”等美譽,是“福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小記者福鼎實踐基地”。周山鄉村旅游區核心區是周山村和西坑村為核心的區塊。景區距縣城車程28公里,交通較為便利,旅游資源相對豐富,是福鼎市鄉村旅游發展的優先開發項目,是福鼎市環太姥山旅游帶的重要節點。二、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貫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設方針,貫徹休閑度假與觀光相結合的規劃理念,通過對景點的整理修繕和重新設計以及旅游活動項目和服務設施的建設,讓游人多方位、多層面地接觸周佳山,體驗牡丹文化、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獲得愉悅身心的旅游體驗,把周山鄉村游打造成為閩浙交界地區的鄉村旅游知名品牌。同時,充分考慮投資方企業經營的機會和風險,以費用――效益理念為基點,讓投資方的投入產出比達到最佳,幫助政府達到招商引資的目標,促進周山鄉村游迅速啟動,快速發展。三、原則1、體現特色以保護好現存風景資源為前提,充分挖掘文化內涵,突出“鄉村旅游”的個性特色。在尊重歷史傳統的基礎上,以概括性、藝術性的手法,加工提煉牡丹特色文化,再賦予時代的新內容,創造一個富有個性魅力的文化鄉村窗口的形象。2、休閑體驗景區建設緊扣休閑度假的發展方向,在景觀營造和服務設施配置中,以鄉村休閑度假為主導功能,融入鄉村旅游活動的開展和旅游項目的體驗。3、就地取材開發中充分利用當地建材,不求華麗,不求排場,但求質樸、韻味、自然。廣場、園路、坡坎的鋪砌、美化亦提倡逐步完善。以地方化和低成本原則為核心,由骨至肉有序開發,滾動發展。4、美化環境堅持綠化先行,加強自然生態、水土保護和環境保護的原則,盡量依山就勢進行景觀設計。同時,重點做好周山村和西坑村的環境整理,把旅游區建成一個旅游功能設施較為完善的旅游村。四、范圍與期限1、范圍工作范圍集中于近期開發目標中的“周佳山古村落旅游核心區和西坑古村落生態休閑區”,具體為周山行政村管轄的周山自然村和西坑自然村所轄范圍,面積約31.04公頃。2、期限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5-2018年;遠期2019-2020年。五、依據《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農家樂經營服務規范》、《旅游規劃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旅游發展規劃管理辦法》;《旅游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旅游安全管 理暫行辦法》等指導文件和法律法規。《太姥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福鼎市旅游發展規劃》、《福鼎市城市總體規劃》、《周山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等和其它有關規劃等。六、目標規劃區以“歷史文化、牡丹文化、紅色文化”為靈魂,實施旅游扶貧戰略,調整鄉村產業結構,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功能,延長游客的逗留時間,提升整體經濟效益,把周山鄉村旅游區建設成環太姥山旅游帶上的一顆新星、在閩浙邊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紅、綠、古”相融合的省級鄉村旅游示范點和國家3A級旅游區。近期2015年游客量達到8萬人次,遠期2020年游客量達到20萬人次。
Hash:b70de77204a019bdc4ba7514a877ac7f8b7ba9db
聲明:此文由 區塊大康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