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漢高祖?
劉邦真的是一個千古奇人,創業史上不可復制的奇跡,一個大叔,跟秦始皇是同一輩的人。秦始皇死時,他還是一個亭長,風云際會,突然起事,突然成了皇帝。
《漢紀》里評價他:高祖起于布衣之中。奮劍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禪。不階湯武之王。龍行虎變。率從風云。征亂伐暴。廓清帝宇。八載之間。海內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極。上古已來。書籍所載。未嘗有也。非雄俊之才。寬明之略。歷數所授。神祇所相。安能致功如此。
雖然有拍馬屁的嫌疑,但基本是符合事實的。人家就是牛啊。
那么,劉邦為什么這么牛呢?
劉邦自己討論這個問題。打敗項羽后,他在洛陽置酒。劉邦喝高興了,就問,你們說說看,為什么是我得天下,而不是項羽呢?
因為怎么看,都是項羽贏啊,項羽年富力強,劉邦老弱無力,項羽貴族之后,劉邦街頭混混。項羽是西楚霸王,劉邦不過是小王。
這時候,部下說: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
就是說,陛下你做人沒禮貌,喜歡羞辱人,而項羽不同,他有仁愛之心。但是陛下你攻城略地,打下來的東西就跟大家一起分。
劉邦這個人確實無禮的,人家來見他,他叉著腰見人,有時候還在洗腳的時候見人。
很多人很煩他,比如魏豹說他: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髃臣如罵奴耳,非有上下禮節也。
就是罵部下罵起來跟罵家奴一樣,一點都不尊重人的。
那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跟著劉邦呢,原因很簡單,前面已經說了:分享蛋糕。
酈食其也說過:收天下之兵,立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將,得賂即以分其士,與天下同其利,豪英賢才皆樂為之用。
有點好處,劉邦都拿出來大家一起分。
那項羽就不同了,比如韓信就說,項羽這個人,平時很好,有仁義之心,他看到士兵受傷,他都要流眼淚的,但他很小氣,錢發的不及時,官封的也不及時,下面的官印繩子都磨斷了,都沒有得到升遷的機會。
韓信就是這樣被活活氣走的。
項羽之所以不愿意提拔部下,主要是他自己太強,認為自己就可以辦好一切,所以沒必要提拔部下。但是,一個人再強,也沒辦法跟人家團隊比拼啊。劉邦就是靠著一個團隊打敗了項羽。
所以,不會帶團隊,就只有自己干到死。
陳平也說了,說劉邦這個人不尊重儒士,而項羽很尊重儒士,很有禮。那么天下有禮的人都去投奔項羽,而那些混社會的,好利之人,全部來投奔大王了,因為大王給錢痛快。
所以,與天下分利,就是劉邦得天下的原因。
關注我的腦洞歷史觀,打開腦洞看歷史。
我來回答大師兄提出的這個問題;
Hash:20e1cce506fc879743bc021205ba33f476326db0
聲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