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賜教:解釋一下“文化”究竟是什么意思?文
導讀:請賜教:解釋一下“文化”究竟是什么意思?文 考古就是挖墳掘墓嗎?
所謂文化:是文字對生活習性的記錄,陳述與傳承。
所謂知識:對過去,現在,將來發生或及將發生的事情的一種認知與研判。
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具有地域性民族性。
知識是指人們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不存在地域性。如他知道這
個知識,我也知道這個知識。
二者相同點多,不同點少。通常和在一起用,
如文化知識,但它又區別實踐知識。又如文化差異,又存在地域性。
考古就是挖墳掘墓嗎?
考古是什么,中國科普博覽邀請SELF講壇演講嘉賓、中國國家博物館綜合考古部主任、著名考古學家楊林來回答,楊林也是中國目前唯一一位涉足田野考古、水下考古和遙感與航空攝影考古的學者。
我是做考古學研究的,大學專業就是考古學,工作以后我們從事田野考古,后來又擴展到了水下考古與航空考古。說到這三個方面,我們中國國家博物館綜合考古部承擔了全國的田野考古、水下考古和遙感考古的內容。
所謂田野考古就是現在一般人理解的到野外進行調查、到重點的區域進行發掘。
水下考古就是在海洋、湖泊或者是江河里面做一些沉船或者被水淹過的遺址的調查。
所謂航空考古實際上就是遙感考古,運用現在的遙感技術和航空器,從高空對地面進行宏觀的考察和探測。
我們現在主要進行的是對中國,比如說古代絲綢之路的研究,這個就要用到遙感考古與航空考古。像一些比較具體的項目,比如海上絲綢之路,我們對一些沉船比如說“南海一號”、“碗礁一號”這些沉船和港口進行調查,這都是我們水下考古要做的。
其他的田野考古就更多了,比如“雄安新區”的建設,在它建設之前需要把地下和地面的文物探查清楚,這也是我們考古工作者的責任。
我認為,現代中國官方組織對古代墓葬、古生物遺跡、古城遺址等進行發掘,清理的行為稱之為考古。一般考古分為兩種,一種是搶救性發掘。比如某工地施工,發現古代墓葬,為防墓葬破壞,文物流失,只好暫停施工由考古團隊進行搶救性發掘;或是某地發現有盜墓團伙盜墓痕跡,對于已經破壞的墓葬結構也須進行搶救性發掘。另一種是主動性發掘。一幫人長期在野外,拿洛陽鏟東挖西戳,意圖尋找到古代墓葬,我認為這點與盜墓賊行為幾乎無二,同樣的挖墳掘墓,所不同的是盜墓賊為了私利,考古隊為了私名罷了。人家死了埋于地下幾百上千年,歷朝歷代王朝都挺過來了,臨了卻被新中國一群領證“盜墓賊”所光顧,陪葬的財物統統充公,如果尸身完好也一并不放過。身上的衣物一件一件剝掉,還給他開膛剖腹,說是研究古人如何防腐,實在沒啥好研究的就陳列展覽。可憐古人死不安身,又有誰為叫屈?人家有正當理由且手續合法,你有什么辦法。
近現代考古學概念或起源于歐美國家,其時出現很多職業的探險者。所謂探險,其實就是民間盜墓團伙。打著學術研究的旗號,到處挖墳掘墓,盜取文物。本地沒得挖了,就去外地挖;本國沒得挖了,就去外國挖。挖埃及,因為埃及是文明古國,遺跡眾多。挖中國,因為中國也是文明古國,遺跡眾多。不知何時起,文明古國的中國人也深受其影響,骨子里那種為私名的野心隱隱作祟,奔走竄梭挖這個皇陵,那個皇陵,真正是斯文敗類,無恥之尤。自古有言,挖墳掘墓,斷子絕孫,上天報應不爽啦。所以我認為搶救性發掘是必須有的,主動性發掘就人所不齒了。
本人從未反感過考古,相反還? ??常熱衷看考古類節目。小時候也非常想立志成為一名考古學家,所以周末在家拿著小鋤頭刨土挖坑,當然除了一些碎瓷片,一些大石塊,大概唯一收獲的就是長輩一統臭罵。后來長大了粗通世事,覺得考古并不想想象中的那么光彩的,為人詬病多多。世人談及考古發掘,不管他是搶救性的,還是主動性的,一律劃歸于盜墓之類,說他是領證的盜墓賊。其實吧,這些人長期工作在野外,也很辛苦。中國還真缺不得這幫人,缺了的話,很多墓葬就會被破壞,很多文物就會流失。與其給盜墓賊牟利,還不如國家接管,封藏起來呢。這是無奈之舉,也是必須之舉。
說個題外話,經常有人評論說,中國人研究古墓,美國人研究天文。或是中國人研究過去,美國人研究未來。說這話的人是不經大腦,想當然的隨嘴溜。豈不知“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有當皇帝的就有當老百姓的,豈能個個是皇帝。同理中國人研究古墓,研究歷史,研究過去,豈是個個都撲到這上面來?各行各業不都有人做嗎?難不成中國的衛星是美國人發射的?中國的網絡是美國人維護的?中國的城市建設是美國建造的?真是不知所謂。你以為美國就沒有考古了嗎?雖說美國歷史不長,沒有古墓葬可供考古發掘,可是美國的考古隊野外搜索發掘大型古生物化石,你看到了嘛?美國的攝影團隊深入非洲草原,亞馬遜雨林,南北極一呆幾個月,只為記錄下細致的畫面,經典的瞬間,這些你看到了嘛?你沒看到,你只看到中國,中國你也看不全,你只看到你以為你看到的。一個連中國都不了解,一個連基本的社會分工協作都不了解的人,竟然大放厥詞,真是豈有此理?!
考古學是歷史學科的一個分支。書本上的歷史記載是否有誤,缺失就要通過考古實踐來驗證,完善;同時對于了解各時期的喪葬習俗,禮儀規制等都能有具體的實物考證,補充;對于文物也能有相應的保護。所以考古學還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中國自古講究死者為大,入土為安,在看待盜墓賊與考古隊時,都一視同仁的視作挖墳掘墓,也就可以理解了。這樣兩難情況就需要大家各自諒解了。綜合一下就是對于急需搶救性發掘的就予以發掘,但是不支持主動尋找墓葬開挖,否則惹來一片謾罵也是理所當然的。淺見!
Hash:2111cbeae19d7164c1898d51c1cb822628f18168
聲明:此文由 夢相隨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