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溝豆腐宴附近的景點 - 柳溝豆腐宴周邊有什么好玩的
導讀:柳溝豆腐宴附近的景點 - 柳溝豆腐宴周邊有什么好玩的 1. 柳溝豆腐宴周邊有什么好玩的 2. 北京柳溝豆腐宴哪家好吃 3. 北京柳溝豆腐宴地址在哪里 4. 柳溝豆腐宴在哪 5. 去柳溝豆腐宴怎么坐車 6. 柳溝豆腐宴附近有啥玩的
1. 柳溝豆腐宴周邊有什么好玩的
八達嶺長城,位于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御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 明長城的八達嶺段被稱作“玉關天塹”,為明代居庸關八景之一。
龍慶峽位于北京市延慶區城東北10公里的古城村西北的古城河口,距北京城區85公里。龍慶峽古稱“古城九曲”,被人們譽為北京的“小漓江”,是北京十六景之一。
北京延慶百里山水畫廊景區位于延慶區東北部千家店鎮,屬延慶生態涵養區的核心區,總面積371平方公里,距縣城40公里,距市區110公里。 景區包括一環三區十二個空間節點,有淮北山水之美,黃山之松,兔耳嶺之草甸,蘇州之美觀。涉及濱河環線112華里,“百里山水畫廊”因此得名
2. 北京柳溝豆腐宴哪家好吃
柳溝豆腐宴最正宗的是68號院
3. 北京柳溝豆腐宴地址在哪里
吃豆腐宴最有名的地方是北京延慶的柳溝,那一桌上來真是各種豆制品的做法,非常好吃,價格很便宜,我們都是去的時候是坐大巴去延慶小沙漠和寧遠古城玩了一圈,然后去柳溝吃豆腐宴,再做大巴會北京市區北土城,每個人總公才花109元,玩得好,吃得也好,下次還想去。網購安全食品一定要上龍寶溯源商城-中國安全食品電子商務平臺。先溯源,再購買,保安全。
4. 柳溝豆腐宴在哪
食材:北豆腐1塊、豬肉150克、油鹽適量
郫縣豆瓣醬1湯匙、蔥1段、姜1片
大蒜2瓣、花椒適量,料酒1湯匙
醬油1湯匙、白糖1/3湯匙、水淀粉適量
步驟:
1.把豆腐先切成1厘米厚的大片,再切成小塊,豬肉切成末,豬肉選用帶些肥肉的味道更好吃,蔥切蔥花,姜切末,大蒜切片
2.鍋內加入水,加入少許鹽,燒開,下入豆腐焯水4分鐘,撈出,放在冷水中投涼,這樣豆腐燒制時不易碎,還能去掉豆腥味
3.鍋加油燒熱,下入花椒小火炸制,將花椒炸至微焦,將花椒撈出不用
4.下入蔥花,姜末,蒜片,爆香,下入肉末翻炒,將肉末翻炒至顏色變白,將肉末撥至一邊,下入郫縣豆瓣醬,小火將豆瓣醬炒出紅油,炒出香味,和肉末一起炒勻
5.淋入半碗水,下入豆腐,加入醬油,白糖,少許鹽,大火燒開,轉中小火,將豆腐燒制入味2-3分鐘,淋入水淀粉,大火加熱至湯汁變得粘稠,關火,盛出裝盤,撒上蔥花即可
5. 去柳溝豆腐宴怎么坐車
第一天上午在德勝門坐919到八達嶺游玩下午再坐919換Y8到柳溝住農家屋吃豆腐宴,很有可能碰上雷陣雨,但是雨停了之后會有彩虹,天空超級美,再黑一點可以看到銀河,互相聊聊天啊都很有意思第二天早上可以起早點,然后出發去小海坨山吧。最后可以直接回家了。ps:記得帶件外套,下雨冷
6. 柳溝豆腐宴附近有啥玩的
柳溝古城
何處淬吳鉤,一片盛無枕碧流,
曾是當年龍戰地,
颼颼,塞草霜風滿地秋
霸業登閑休躍馬,橫戈總白頭。
莫把韶華輕換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廢丘。
這首詞是清初大才子納蘭性德《清史稿》上說他'嘗奉使塞外有所宣撫',即康熙皇帝常派他到塞外巡視,安撫邊關將士。康熙二十一(1682)年,他23歲時奉旨巡邊宿柳溝。就有感于柳溝秋景填詞一首名為——柳溝曉發
一說到柳溝,北京的小伙伴們,可能第一個想法就是柳溝的豆腐宴。確實,現在的柳溝幾乎就是豆腐宴的代名詞了,每年都會去柳溝吃一兩次豆腐宴。
豆腐鍋
但是因為納蘭性德的這首詞,今年卻讓我抱著品味金戈鐵馬古韻有一次的走進它——柳溝!
由于疫情的關系來柳溝吃豆腐宴的,都需要在停車場掃綠碼進行登記。如果沒有綠碼(給標識貼身上)的話農家是不接待的。因為那個農家院在村的最里面需要步行很遠,覺著吧之前柳溝都是開車到人家門口這次不如就步行過去順便仔細看看,之前因為總是開著車匆匆忙忙的,還真沒有細細的品味過這個村子的真帽?
古長城柳溝段
柳溝城遺址
沿著新修的村路進村,左拐右拐的路過一座很長的土墻下面,還說誰把農家院的圍墻修成跟長城垛口似的,卻發現土墻下有一塊碑,上邊刻著這是長城城墻遺址的一部分。還只以為這是個古城,真沒想到這里也是古長城的一部分。依稀記得在前邊有一個城門樓子,那個才是我對柳溝是個古城的一個印象。
繼續行走客人發現一座新修的墻院,有些不太一樣大門是敞開的,里面的院子很大,在最北邊院子深處有一棵古樹,古樹的后面是一個古香古故事故鄉的建筑小心翼翼地走進院子不經意發現這里居然是城隍廟這個城隍廟建村好久好久有了,現在翻修了,還真沒認出來。
城隍廟
我們一路前行路過平安樹,方才來到農家院的門口。他家的前方就就是柳溝城墻遺址,這回一定要仔細地觀賞一番,城門洞旁邊有一塊碑上面記載著柳溝的來歷,農家院的大爺見我們看的仔細,不禁多聊了幾句。
村中平安古樹
他說柳溝早先的老人都說這里從高空俯瞰,柳溝古城像一個展翅飛翔的鳳凰;還有個說法是:朱元璋做了皇帝,巡幸北方,走到柳溝,見此地山清水秀,遂上山細品景色見柳溝古城形似一只鳳凰,于是賜名'鳳凰城'。
甕城
又給我們講柳溝求雨最靈。說是早年間,延慶州經常遇旱災,流傳著'十年九旱'的說法,老百姓為爭得個好年景,大多數村都修了龍王廟,求天降雨保收成。
清朝未年,柳溝有個秀才叫范九關,人稱關先生,因在京城教書有功,皇上曾經賜給他'靴帽蘭衫'。他教書五十年,因為年紀大了而告老還鄉。他博學多才,為人忠厚,既知天文地理,又懂天時,在十里八村頗有威望,誰家有個難解之事,都愿意向他請教,他會盡力幫助。村里要求雨,先找關先生去商議,只要他讓去,一準求下雨。
有年大旱,莊稼眼看被旱死了,百姓非常著急。村里會頭找關先生商議啥時去求雨,其實人家關先生早就推算出啥時有雨了。他對會頭說:'天有天時,地有地利,這幾天呢先到龍母廟里燒香擺供,要是還不下雨,再過七天就去討錢求雨。'然后鄉親們左顧右盼到了六天頭上,也就是六月十二,果然一滴雨沒下。十三那天早上,一百多名男性當家人組成求雨隊伍,跪在龍母廟里磕頭燒香拜過神、討過錢,抬上供奉著龍母牌位的柳條轎子和求雨的罐罐,伴著求雨的羅聲、嗩吶聲出了村。他們走到馬蹄潭(今龍慶峽)求雨,第二天果然下了一場雨。
過了幾年,又遇上了大旱災,別的村子一聽說是路過的是柳溝求雨的,鄉親們趕忙敲鑼打鼓到村頭去迎接,然后張羅著燒水做飯,等求雨的隊伍回來,他們用最好的飯招待大家。這次秋雨后,又普遍下了一場雨。
從此,延慶地區便流傳著:柳溝求雨準下雨的佳話。
別過大爺,我們一行登上柳溝古城,走上城頭那一瞬間,遠處綿延的群山映入眼簾,烈烈北風吹動衣衫,那一刻,之前史料記載的歷代古戰場征戰的畫面驀然浮現。
柳溝城頭
成吉思汗登上汗位的第六年,也就是公元121年,他就率? ?經過此地伐金;
在明初蒙古也先、韃靼等部先后進犯關內都是取道柳溝而進攻八達嶺或居庸關長城;
嘉慶42年,1563年,蒙古騎兵5000人進犯宣化府一路勢如破竹,攻下隆慶、延慶縣和永寧;下一個目標是岔道口;大同總兵劉漢拼死力戰,蒙古騎兵遂由柳溝轉攻虎皮寨再攻張家堡時天降大雪,這才撤兵退回關外。
崇禎17年,1644年三月久攻不下八達嶺關城的李自成,轉而北上攻柳溝然后分兵圍攻居庸關,在兩路夾擊下居庸關失陷,總兵馬岱自殺;農民軍出了居庸關一路凱歌沖進北京城......
史料記載在宋遼時期,柳溝因成為古戰場而揚名。建成最早的記錄,《宣鎮圖說》柳溝:'隆慶元年(1567)建城,周三百一十八丈,高三丈五尺,門四。萬歷二十四年(1596)復增北關,周一百八十五步,高二丈五尺。四十三年(1615)磚甃。'《宣府鎮志》載,柳溝'西南沙河,東北平坦,乃南山適中之地。其護口墩與塔兒峪極沖,西灰嶺次沖。
據《北京文史資料精選·延慶卷》介紹,當年這段長城沿線有30多座城堡,其中保存較好、價值較高的有延慶、永寧、岔道、雙營等。柳溝古城古井、古樹、古廟眾多,還有兵營遺址。
柳溝城位于明陵之后,是明代南山路邊垣重要軍城,在延慶縣城東南20里井莊鄉南3里。明嘉靖三十年(1551)置守備,嘉靖四十五年(1566)置南山路參將。隆慶元年(1567)筑城,統兵6500名。崇禎十年至十三年(1637~1640)升陵后總兵。
明代設總兵官二十員,為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宣府、大同、山西、延綏、寧夏、甘肅、陜西、四川、云南、貴州、廣西、湖廣、廣東、浙江、福建、山東。總兵官、副總兵無品級,率以公、侯、伯都督勛戚充之。
南方一省還合不上一員總兵,彈丸小村柳溝置有總兵,可見延慶地理位置之重要。柳溝城在延慶職官品級最高,延慶知州為五品,永寧知縣為七品,總兵是一品官。
清順治八年(1649)裁參將。在清一代,長城已不再是邊防屏障,古城漸成遺跡。近代以來,兵燹、戰亂頻乃,古城屢遭摧殘。一些鄉民將城墻磚拆下來,一座周長數里的城墻變成了各家各戶的房基、院墻甚至豬圈、茅廁。
無怪乎納蘭性德在路過柳溝時可以做出'柳溝曉發'這樣的詞,面對曾經的兵家必爭之地的古戰場也是有感而發。
何處淬吳鉤,一片盛無枕碧流,
曾是當年龍戰地,
颼颼,塞草霜風滿地秋
霸業登閑休躍馬,橫戈總白頭。
莫把韶華輕換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廢丘。
詞的大意是:秋天的早晨,詞人又要上馬出發了。眼前是昔日的古戰場,哪里是焠礪寶劍的地方?古城荒蕪了,只有碧流、霜風和滿地的塞草。躍馬橫戈建立霸業,到頭來也是垂垂老矣!千萬別把寶貴的年華換了功名利祿,那些荒涼的墳丘,埋葬了多少豪杰!
鐫刻著'柳溝曉發'的詞碑就樹立在柳溝村旁。這是一首清新秀雋的詞句,有著對于人生苦短的感懷。
搖搖頭,緩緩拾級而下。拋卻古戰場征戰畫面,還是收拾心情去大快朵頤一番。
實實在在的一桌
柳溝鄉宴那是必不可少的,決不能錯過。在我們登城的時候,大姐已經準備多時了。十二道小菜、八道小吃、四道小鍋、一道大缽依次而上,色澤鮮艷,香氣四溢,讓人食指大動,欲罷不能。完成儀式(拍照)后,放下手機就開始大快朵頤。
吃飽喝足,辭別主人。
帶著一顆渴望探尋的心,
奔向前方,永寧古鎮!
Hash:4be66c8dc4d14508035e9606aed6f9fc861aea2e
聲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