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的經濟型連鎖酒店
經濟型酒店的概念產生于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近幾年才在中國出現。經濟型酒店的特點之一是功能簡化,它把服務功能集中在住宿上,力求在該核心服務上精益求精,而把餐飲、購物、娛樂功能大大壓縮、簡化、甚至不設,投入的運營成本大幅降低。
2005年,中國入境旅游人數達到12029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達到292.96億美元,國內旅游出游人數達到12.12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達到5286億元,國際國內旅游業總收入為7656億元,公民出國(境)人數達到3103萬人次,各項統計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2006年,中國旅游業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各項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新高,入境旅游、國內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場均取得長足發展,全年旅游總人數達到15.5億人次,旅游總收入8935.5億元人民幣,分別較上年同比增長13.9%和16.3%。2006年,中國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25億人次,入境過夜旅游者4991萬人次,分別較上年增長3.9%和6.6%;國際旅游收入達到339.5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5.9%。2006年,中國國內旅游人數達到13.9億人次,較上年同比增長15%;國內旅游收入達6229.7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比增長17.9%。2006年,中國出境總人數達到3452.4萬人次,較上年同比增長11.3%。
2007年開年以來,中國旅游業繼續高歌猛進,保持了較快發展勢頭。2007年前兩個月,中國入境人數和國際旅游外匯收入再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1956萬人次和51.3億美元,實現增長4.5%和8.5%;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旅游人數達9220萬人次,旅游收入438億元人民幣,分別同比增長17.7%和19%;出境人數達656.9萬人次,同比增長15.1%。從發展勢頭上看,2007年中國旅游業勢頭十分喜人。
2006中國經濟型酒店的前十強中,錦江之星、上海如家、速伯艾特、格林豪泰、7天連鎖等紛紛上榜。截至2006年底,中國經濟型酒店連鎖品牌已達100家,已開業店數超過1000家。與上年相比市場高速增長,品牌數及市場供應量均翻了一番。同時,民族品牌仍占據較強的主導地位。2006年,一些新興品牌和新興市場的出現,也使得中國經濟型飯店在業態細分和地域布局上更趨飽滿。三個主要經濟型品牌包括錦江之星、如家、莫泰,而它們均面臨著與國外品牌如速8和快捷假日酒店的激烈競爭。
中國飯店協會目前正在起草《經濟型飯店經營規范》國家行業標準,計劃2007年年內正式出臺。
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臨近,中國經濟型飯店部分品牌擴張速度達到200%-300%的增速,新品牌也不斷出現。這說明經濟型酒店在中國有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巨大的挑戰。面對跨國投資者的搶灘登陸,這是一場同一起跑線上的競爭。國際知名品牌的美譽度和積累多年的管理經驗正是國內經濟型連鎖酒店所缺乏的;但在建立國內銷售網絡,中國經營者具有本土化優勢。
Hash:bdd6df5f9d08c2716e7be084db55e29190242994
聲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