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文化化和文化經濟化是什么意思?
導讀:經濟文化化和文化經濟化是什么意思? 文化旅游屬于什么產業? 為何稱旅游經濟是相對獨立的產業經濟? 旅游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這體現了經濟與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經濟文化化就是指經濟的發展越來越有文化的傾向,例如濰坊的風箏本來賣風箏是一種經濟行為,但現在發展為風箏節,就有文化的傾向了。文化經濟化,就是指本來是文化的東西現在卻向經濟方面發展了,例如月餅的產業化等。
經濟文化:經濟是文化的糾纏,文化過程貫穿經濟過程的始終,從經濟的角度講有市場文化、企業文化。
文化經濟:死生產要素、生產方式等經濟過程文化化,經濟活動由文化引導和主導。
文化旅游屬于什么產業?
文化旅游產業
文化旅游產業是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學術界和一些省市政府部門對文化旅游產業的認識存在泛化現象,許多人把旅游業主體都作為文化產業的組成部分,包括旅游交通企業、旅游住宿企業、純自然的觀光型景區等。
其實,這是把旅游文化與文化旅游混為一談。真正的文化旅游產業主要是由人文旅游資源所開發出來的旅游產業,是為滿足人們的文化旅游消費需求而產生的一部分旅游產業。它的目的就是提高人們的旅游活動質量。文化旅游的核心是創意。特別強調“創造一種文化符號,然后銷售這種文化和文化符號”,并強調文化旅游的“文化”是一種生活形態,“產業”是一種生產行銷模式,兩者的連接點就是“創意”。因此,文化旅游可以理解為“蘊含人為因素創造的生活文化的創意產業”。
為何稱旅游經濟是相對獨立的產業經濟?
旅游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相對獨立的產業經濟
旅游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旅游業的發展,能有效緩解居民工作壓力,增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帶動農村風貌和農民生活質量的改善,促進城鄉區域間的協調發展,并積極引導了城鄉居民生活方式的共同轉變。總之,旅游業對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作用不僅在于它對社會各階層收入具有二次分配的經濟意義,還在于它能帶來的各地域、各階層人們的生活方式、文化理念及價值觀方面等交流和溝通。
旅游本身就是人們在解決了基本的需求以外對于個人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享受方面、休閑方面的需求。而旅游業這一行業的發展也是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斷發展的,旅游業更能突出的表現社會的和諧與安定,同時和諧的社會也會不斷的帶來旅游業的繁榮發展,二者是相互作用的。而社會主義社會對于我們來說是和諧社會和安定的基礎,旅游業發展,同樣突出了社會主義社會的良好發展,并且更加鞏固了這一經濟基礎與環境基礎。
Hash:6430eb96085197c70f11e59250df4a699547ddc6
聲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