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辦理家庭農場需要哪些流程?
從定義上來說: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至于家庭農場的認定條件,因為各地經濟條件,地理環境的差異,全國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不過大致標準可參考如下:1、家庭農場經營者應具有農村戶籍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具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自然人;
2、家庭農場成員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
3、以農業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
4、家庭農場經營者受過相應的農業技能培訓,有完整的財務收支記錄,對其他農戶開展農業生產有示范引領作用;
5、大部分省市規定家庭農場的土地流轉期限不低于5年;土地規模按各省市情況自行制定標準(比如天津市規定以糧食生產為主的土地規模應在100畝以上,以蔬菜生產為主的應在10畝以上,以果品生產為主的應在20畝以上。還有些地區更詳盡)。
至于具體的細則,各地省市涉及農業的部門基本上都出臺了對家庭農場登記管理工作的意見。在這些意見中,對家庭農場的登記范圍、名稱稱謂、經營場所等方面做出了說明。以下例舉幾個省區的具體認定標準:
陜西省的家庭農場認定標準:山西省家庭農場的認定標準為:
如果符合了當地家庭農場認定的標準,那么就可以攜帶以下申報材料去相關部門進行申請認定:家庭農場認定申請表;家庭農場經營者身份證明及戶口本原件及復印件;家庭農場固定從業人員身份證復印件;土地承包或土地流轉相關證明文件原件及復印件;專業農場成員出資清單;專業農場發展規劃或章程;其他需要出具的證明材料。
一、向家庭農場經營地的所在村(社區)提出申請;
二、所在村(社區)對申報材料和申請農戶進行初審,對符合條件的家庭農場,在《申請表》上簽發意見并提交上級審查部門;
三、鎮(街道)農村工作部門對村(社區)所提交的申報材料進行復審,簽發復審意見,并將材料上報到市(縣)、區農村工作部門;
四、市(縣)、區農村工作部門根據鎮(街道)報送的材料進行認定,對認定合格的家庭農場進行登記、建檔,并頒發《家庭農場證書》;
五、各市(縣)、區農村工作部門對已經認定的家庭農場,報市級農村工作部門備案。
隨著近年來,土地流轉的加快,家庭農場越來越被很多人所接受,不過,其中有一些農民朋友,對家庭農場很感興趣,但不知道怎么去申請,都需要什么材料,下面小幫手就給大家說說,如有不對的地方,大家可一起討論。
先來看下什么樣的條件符合家庭農場的標準:
1、土地流轉過程中,簽訂的有正規的流轉合同,屬于合法的流程。
2、對于土地流轉的年限還是有要求的,一般是要在5年以上(也有看到10年以上的說法)。
3、流轉土地的面積上也是有規定的,比如種地、養殖、林業等,面積是不一樣的,以種地來說,也要分是糧油作物還是水果,或者是蔬菜,如果是糧油作物,要在50畝以上,蔬菜的話在30畝以上,種植水果的話,也要在50畝以上。
4、家庭農場是以農民為主體的,所以農場主的身份要是農民,而且所需的勞動力,也是以家庭勞動力為主。
以上標準都滿足后,下面就開始進行申請,申請主要分為以下5個步驟:
1、農場主先向村里面進行申請,并填寫申請書(申請書一般村里面都有),申請時,需帶上相關證明資料,如農場主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土地流轉合同等(根據你申請家庭農場做什么,? ??提供相對應的材料,到時讓你提供什么,你去辦理就可以了)。
2、申請過后,村里面會先進行初審,查看你的資質,如果不符合,則滿足標準后再來,如果符合后,則會在申請表上簽發意見。
3、初審通過后,就是要復審了,復審一般是鎮(鄉)來審核,這一級提出意見后(比如資料準確什么的),上報到市(縣),然后就等待這認定。
4、市(縣)級會對上報上來的資料再次進行審核認定,如果審核過程中,發現了問題,還是不予通過,如果審核后,符合家庭農場的標準,就會對其進行登記、建檔,然后頒發《家庭農場證書》。
5、最后一步就是備案了,對于已經認定的家庭農場,會有專門的備案,整個申請工作到此完畢。
看完以上介紹后,小幫手不知道能不能給有需要的人帶來一些幫助,如果有幫助可以點個贊,如果沒幫助,也可在下面評論中,發表下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起來探討學習。
【我是農民的小幫手,感謝您的點贊和關注,查看更多相關內容】
Hash:287959ce42838e928deffcbe516f8890f6cf9977
聲明:此文由 謝絕崇拜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