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著名景點 絲綢之路相關景點
導讀:絲綢之路著名景點 絲綢之路相關景點 1. 絲綢之路相關景點 2. 絲綢之路沿線有哪些著名的景點 3. 絲綢之路旅游景點簡介 4. 絲綢之路旅游介紹 5. 絲綢之路相關景點有哪些 6. 絲綢之路的古跡和景點 7. 絲綢之路旅游景點 8. 絲綢之路可以看到哪些景點 9. 絲綢之路有關景點 10. 絲綢之路相關景點圖片
1. 絲綢之路相關景點
絲綢之路河南三門峽境內崤函古道景點。遺跡位于河南省陜縣硤石鄉車壕村西南約2000米,距三門峽市36公里,為古代中原通往關中的咽喉,是東至洛陽西達長安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國古絲綢之路上一出極其珍貴的文化遺存。春秋時期著名的秦晉之戰在此鏖兵,唐代大詩人杜甫夜宿于此,目睹官兵抓人、民不聊生的凄慘景象,寫下了著名詩篇《石壕吏》。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6月將其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絲綢之路沿線有哪些著名的景點
景點分別有:中國南藥園、高新技術產業、櫻花大道、耕讀山莊、農友草堂、游樂場、荷之源、圓之源、中國現代農業技術展示館、隆平高科雜交水稻種植示范基地。
"五彩田園"位于玉林市玉州區茂林鎮,包括鹿峰、鹿塘、鹿潘、沙井、山電、陂石、陂耀、新寨、車垌、湘漢10個行政村(社區),面積52平方公里,涉及人口3.26萬人。"五彩田園"從"山水田林路、一產二產三產、生產生活生態、創意科技人文"多個維度推進規劃建設,力爭實現"現代特色農業出彩、新型城鎮化出彩、農村綜合改革出彩、農村生態環境出彩、農民幸福生活出彩"等"五個出彩"。
"五彩田園"圍繞一產、二產、三產、新型農村社區和生態文明、新型社區文化和新市民培訓等進行規劃,建設2個小鎮、5個核心園、25個特色園,形成核心帶動、多點呼應、主輔結合、"一區多園"的規劃布局。"五彩田園"分核心區、拓展區兩期建設,2014至2016年,全力推進核心區建設;2017至2020年,將完成拓展區建設。
3. 絲綢之路旅游景點簡介
大唐不夜城
大唐不夜城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為背景,以唐風元素為主線,建有大雁塔北廣場、玄奘廣場、貞觀廣場、創領新時代廣場四大廣場,西安音樂廳、陜西大劇院、西安美術館、曲江太平洋電影城等四大文化場館,大唐佛文化、大唐群英譜、貞觀之治、武后行從、開元盛世等五大文化雕塑,是西安唐文化展示和體驗的首選之地。
鐘樓 、鼓樓
歷經歲月滄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樓巍然聳立。西安鐘樓記錄著西安滄海桑田的歷史,它銘刻著西安人心中的悲愴與驕傲。
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內建有紫云樓、仕女館、御宴宮、杏園、芳林苑、鳳鳴九天劇院、唐市等許多仿古建筑,是中國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
秦始皇兵馬俑
兵馬俑,秦俑豐富而生動地塑造了多種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風格渾厚、洗練,富于感人的藝術魅力,是中國古代塑造藝術臻于成熟的標志。它既繼承了戰國以來中國的陶塑傳統,又為唐代塑造藝術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人類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寶”。
4. 絲綢之路旅游介紹
連接中亞綠洲城市的這條“絲綢之路”,以西安(古代長安)為出發點,途中在中國境內又分為三條,它們分別是:
1、天山北路:西安—敦煌—哈密—烏魯木齊—伊犁—蘇聯(俄羅斯)境內—羅馬 。
2、西域北路:西安—敦煌—哈密—吐魯番—焉耆—庫爾勒—庫車—阿克蘇—喀什—帕米爾高訽—中亞 。
3、西域南路:西安—樓蘭—且末—尼雅—和田—喀什—帕米爾高訽—中亞—西亞。
中國段絲綢之路沿線有著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跡。主要有: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保存釋迦牟尼佛骨的法門寺、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長城嘉峪關和漢代烽燧遺址、著名的藏傳? ??教寺院塔爾寺、絲路重鎮高昌故城遺址。
此外,青海湖鳥島、巴音布魯克草原的天鵝自然保護區和天山深處的天池、青海的鹽湖、羅布泊的雅丹地貌、吐魯番的火焰山和克拉瑪依的魔鬼城等等,均為絲路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最后,絲綢之路在中國境內所涵蓋的地域,跨越了中國的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省份、自治區。這里居住著眾多的少數民族,他們熱情好客,能歌善舞。在各民族聚集地區,游客可體驗當地民族生活、欣賞民族歌舞、參加當地居民的婚禮和歡度節日,選購精美的民族手工藝品。
5. 絲綢之路相關景點有哪些
絲綢之路云南是指方經過云南前往印度的茶馬古道,這段絲路發展得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紀時便已開通。這條絲路在漢代時稱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稱,既是指從四川出發,經過云南、緬甸直至印度的商路。此“道”通常被稱為滇西“古西南絲綢之路”,其遺跡主要位于保山市的水寨、官坡及大理州水平的博南山、臨滄鳳慶魯史古鎮等地。
6. 絲綢之路的古跡和景點
中國古代與西域國家的陸路之道---絲綢之路,自古城長安(現為西安)出發后,經河西走廊,穿戈壁,跨沙漠,一路向西,最終直抵古羅馬,是中國與世界聯系的一條重要通道。與絲綢之路無關的中國名勝古跡有:都江堰水利工程,北京八達嶺長城,嵩山少林寺,杭州西湖三潭印月,拉薩布達拉宮,武漢黃鶴樓,杭州六和塔,洛陽白馬寺,山西應縣木塔等等。
7. 絲綢之路旅游景點
所經重要城市:西安、寶雞、西寧、天水、定西、平涼、蘭州、武威、張掖、嘉峪關、敦煌、哈密、烏魯木齊、石河子、伊寧、樓蘭、吐魯番、庫爾勒、庫車、阿克蘇、若羌、且末、和田、葉誠、喀什。沿途美景:秦兵馬俑、半坡村、大雁塔、華清池、敦煌莫高窟、拉卜楞寺、炳靈寺、麥積山、河西走廊、嘉峪關、白塔山、白云觀、青海湖、鳥島、塔爾寺、日月山、倒淌河、龍羊峽、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拉千佛洞、克孜爾尕哈千佛洞、森木塞姆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樓蘭古城、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火焰山、哈密王陵、博斯騰湖、鐵門關、香妃墓、艾提尕爾清真寺等。絲綢之路,簡稱絲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起源于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并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并正式運用。“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于秦漢時期,發展于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于唐宋時期,轉變于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8. 絲綢之路可以看到哪些景點
絲綢之路專管商賈的居住的地方是叫驛站。
驛站是集休息、補給糧草的地方,是古代長途跋涉必經之地。
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通往西域歐洲的主要交通要道,連綿1.4萬余里,如果單靠步行,得走上一年多才能走完單趟。絲綢之路對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和政治、軍事等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9. 絲綢之路有關 景點
有很多,具體介紹以下幾個景點:
1、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于今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2、大雁塔。大雁塔位于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陜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后加蓋至九層,再后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后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米,底層邊長米。
3、少華山森林公園。少華山森林公園位于陜西省華縣城東南7公里處,坐落于秦嶺北坡,北起峪口,南至秦嶺分水嶺,東到蟠龍山,潛龍寺,西括少華峰,總面積6300公頃,海拔高度在600—2000米之間,由潛龍寺、少華峰、紅崖湖、石門峽、密林谷五大景區所組成。
4、大唐芙蓉園。大唐芙蓉園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城南的曲江開發區,大雁塔東南側,它是在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園林式樣重新建造的,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占地面積一千畝,其中水域面積三百畝。
5、黃帝陵。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是《史記》記載的唯一一座黃帝陵,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黃帝陵號稱“天下第一陵”,又稱“華夏第一陵”,“中華第一陵” 。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
10. 絲綢之路相關景點圖片
目前絲綢之路名單中中國境內共有22處,其中河南段共有4處遺跡,包括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新安漢函谷關遺址和陜縣嫣函古道石壕段遺址。
漢魏洛陽城遺址。“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宋代文豪司馬光筆下的洛陽城,就是如今的漢魏故城,故城位于洛陽市以東約15公里,也稱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公元25年,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在這里定都,在這之后,三國時期的曹魏、西晉以及北魏等6個朝代的40多位帝王以此為王都,因為主要是東漢和北魏兩代,所以稱“漢魏洛陽故城”。故城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都城遺址。
隋唐洛陽城遺址是隋唐兩代的都城遺址,位于洛陽市區及近郊。洛陽隋唐都城的中軸線上,有著名的七天建筑,即:天闕(伊闕)、天街、天門(定鼎門)、天津橋、天樞、應天門、天堂,南北縱貫隋唐洛陽城中,是中國古代最華麗的都城中軸線。
新安漢函谷關遺址。漢函谷關遺址位于新安縣城東500米的東關村,是中國古代重要的關隘之一。函谷關原位于今三門峽靈寶市,至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東遷于此,至今已然矗立2000多年,是古代絲綢之路東起點的第一道門戶。
陜縣嫣函古道石壕段遺址。崤函古道遺跡位于河南省陜縣硤石鄉車壕村西南約2000米,距三門峽市36公里,為古代中原通往關中的咽喉,是東至洛陽西達長安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國古絲綢之路上一處極其珍貴的文化遺存。春秋時期著名的秦晉之戰在此鏖兵,唐代大詩人杜甫夜宿于此,目睹官兵抓人、民不聊生的凄慘景象,寫下了著名詩篇《石壕吏》。
Hash:f4f12ddd4a684bdbe5cd3d19bd262ae2ec5edf36
聲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