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寺的景點 湘山寺在哪
導讀:湘山寺的景點 湘山寺在哪 1. 湘山寺在哪 2. 湘山寺廟會 3. 湘山寺幾點開門 4. 湘鄉云門寺是什么寺 5. 湘南寺在哪 6. 湘湖山上的寺廟 7. 湘山寺游記 8. 湘山寺大雄寶殿 9. 湘山寺在哪里 10. 湘山寺有哪些殿
1. 湘山寺在哪
1、桂林市棲霞禪寺
桂林棲霞禪寺始建于唐代,歷經滄桑,幾度重建,是桂林古名寺之一,也是中國目前較大保存較完整的一所唐式風格寺廟,寺內精美的唐式佛像、名貴的東陽木雕、國內最高的立式漢白玉觀音,再現“棲霞真境”勝景。新棲霞禪寺占地面積約18000平方米,建有天王殿、大雄殿、觀音殿、藏經閣,中軸北翼借用江南造園手法,設曲廊、白蓮池、素食齋、方丈院、聽月亭,被稱之為“中國最完整、最精致的唐代風格寺廟”。【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七星區七星公園內
2、全州縣湘山寺
位于廣西桂林市全州縣城內西隅湘山之麓,素有“興唐顯宋”之美譽,“楚南第一名剎”之雅稱,系公元756年唐代高僧無量壽佛創建。宋朝4位皇帝先后5次加封,宋徽宗親臨膜拜;清初著名畫家石濤曾住寺為僧21年,留有石刻花圖;清朝康熙皇帝御筆親題崖刻“壽世慈蔭”。寺中還有飛來石,洗缽泉、妙明塔、壽佛殿、圓通寶殿、放生池動物石雕群等景觀。鼎盛時期寺內建筑面積達18000平方米。湘山寺作為廣西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吸引著眾多海內外游客前來膜拜、游覽,特別是三大佛教節日、更是人山人海,絡繹不絕。【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
3、陽朔縣鑒山寺
鑒山寺的建筑古樸典雅,雄偉壯觀,總建筑面積5589平方米;鑒山寺屬仿唐佛教建筑,其規模之大,堪稱廣西最大寺院。寺名由中國著名書法家、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鑒山寺位于陽朔縣月亮山旅游風景區的云集山下。始建于唐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桂林市最早的古寺之一,歷經宋元明清等朝代,其香火旺達1200余年。據史料記載,唐代著名高僧鑒真大師第五次東渡日本未果,由海南島返回揚州途中,乘水路從梧州抵達桂林,在桂林休整一年,期間鑒真大師常在鑒山寺講學授戒。【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
4、桂林市能仁禪寺
始建于梁天監二年(503),距今已1400多年。唐代興盛佛教,德宗時翰林學士陸贄舍宅筑基,名福業院,后改稱報國院。能仁寺殿宇宏偉,氣勢雄渾,四周環水,占地70余畝。寺院座北朝南,略顯長方形,主要建筑物分布于一條南北軸線及其東西兩側,山門直對天仙橋。山門往北為金則殿、大雄寶殿、華嚴閣。金剛殿前有參天銀杏兩株及磚塔一對。大殿東偏為紀念陸贄建有宣公祠,西偏為魯班殿、功德林。大殿前為鐘樓和鼓樓。寺院周圍僧房棋布,禪室羅列。共有十二禪房,僧眾百余人,為遠近聞名的大寺院。【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秀峰區麗君路6號能仁禪寺
5、桂林市法藏禪寺
隱山法藏寺是桂林西山公園景點之一,該寺在1986年由海峽兩岸的居士、信士們捐資恢復原貌,住持必成法師將其更名為“法藏禪寺”。在隱山東麓老君洞前,有一座華蓋庵(即今法藏寺),原為三清殿。清代乾隆五十八年(1793),李宜民建佛堂,取名華蓋庵。李宜民重修華蓋庵后,命人將錢塘圣因寺五代名僧貫休和尚所繪的十六尊者像摹刻{六塊碑碣,置于庵內,并把十數塊共萬余字的《金剛經》碑嵌在庵堂外墻上,華蓋庵自此名聲大噪。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秀峰區西山路2號(西山公園內)
6、靈川縣青獅潭金山禪院
金山禪院景區位于桂林靈川青獅潭水庫大壩以東約1.5華里,整個景區由龍巖洞和金山禪院兩部分組成,總面積250畝。是集淺水娛樂、登山探險、宗教文化于一體的旅游區。龍 巖洞洞長200米,寬50米,高20米。青獅潭——甘沉棠江穿巖而過,巖頂如蓋,內壁有宋朝以來壁刻“龍巖”二字,各高七尺,蒼勁雄渾,旁有詩序千言,詳記當時游巖之盛,昔有龍母祠于巖前。宋以下龍舟竟渡相沿成習。古詩有:“村鼓聲聲竟渡來”之句。龍巖現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山禪院是桂林境內佛教名剎。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九屋鎮金山禪院
7、靈川縣海洋龍母山明心寺
明心寺位于海洋山西麓,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今建筑面積700平方米。古有海洋廟,祀湘漓二水神,唐、李商隱《祭水源神文》:“惟神雖靈,南服實號北源。湘浦降神,近驚于騷客;彪池侵稻,遠葉于詩人”“……”。宋乾道九年(1174)廣西經略使范成大請敕封靈澤候,孝宗帝御賜靈澤廟額,清雍正九年(1732),廣西巡撫金銓奉旨修陡河并請重修靈澤廟,十年二月落成,久圯。后經修葺,名明心寺。“文革”中遭破壞。1992年留寺神職人員主持集資修葺并舉行佛像開光大會。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海洋鄉明心寺
8、桂林市祝圣寺
祝圣寺位于桂林七星公園普陀山東北麓省春巖,創建于明代,后廢。民國初年,西安老和尚來此結茅廬修煉參禪。隨后由律師許衍等人資助重建。抗日戰爭期間寺院全部被毀,僧家流落他方!1969年修復了一座大殿,但因長期無人住持,仍處于荒廢之中。1991年暮春,釋自空和尚出任住持,在多方努力下重建古剎。現已初具規模!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七星區朝陽西路80號
9、陽朔縣紫竹林庵
紫竹林庵是陽朔縣又一個佛教勝地,位于金寶鄉長樂村龍珠寨,因古時此處紫竹成林,又取觀音菩薩在普陀山修行處紫竹林之意而得名。于清朝光緒二十年建庵,民國十九年興建大雄寶殿。相傳到該庵參拜觀音菩薩祈福許愿,每有靈驗,故常有各地香客游人慕名而來吃齋念經,燒香拜佛。該庵還有一奇事,2000年該庵僧人在修繕禪房時,從地下掘出一塊雕龍青石,此物雖年代久遠,但石上龍雕手法古樸精妙,行云浮水,栩栩如生,據有識者推測,該石雕起源可溯至唐宋時期,是否屬實,尚待有關專家考證。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金寶鄉長樂村委龍珠寨村
10、灌陽縣云臺寺
云臺寺,廣西灌陽黃關鎮云臺寺是嶺南三大名剎之一,與全州湘山寺、桂平西山寺齊名。云臺寺始建于盛唐晚期,距今約一千三百多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云臺寺歷經滄桑。據灌陽縣宗教局提供的史料記載,云臺寺是一座龐大的寺院。該寺院占地面積約三萬平米,建筑面積約六千平米。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壽佛殿、藏經殿、誦經堂、禪堂、念佛堂、羅漢殿等四十八座。供奉著釋迦牟尼、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無量壽佛爺等一百多個佛陀菩薩。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灌陽縣黃關鎮中秀村
11、灌陽縣高草禪林寺
高草禪林寺始建于1468年,曹洞宗海永禪師開山創無相法門,殺草接庵悟道,偈曰:“殺草立寺了春秋,四大無常法相酬,無有分爭何日了,日月如來只待休”,故寺院得名“高草禪林”。寺內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藥王殿、藏佛洞、海會塔等 32 尊。高草禪林寺興毀多次,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全部毀壞。1982年,慈祥法師領眾修復上中下三座佛殿,并重新裝塑佛像,使寺院重放光芒。1992年,廣東省云門山佛源禪師看見禪林寺成為危寺,發心化緣,擴建禪林祖庭,使寺院走向叢林化。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灌陽縣西山瑤族鄉
12、灌陽縣華? ?清涼寺
清涼寺,位于桂林市灌陽縣東南四公里處,地屬中國五嶺之一都龐嶺腹地千家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它獨占灌陽八景之一“華山雪霽”的華山山頂,是一座歷經千年風霜剝落的名寺古剎。時光流水,歲月蹉跎,滄海桑田,差別天壤。這座千年的古剎,不但風景秀麗,而且具有神奇色彩及豐富的歷史傳說。天然形成的“雄師曬耳”,“駿馬回頭”,“木魚石”等景觀,其貌奇形令人尋味。獨具一格的巖石懸崖,不僅讓人望而生畏。
2. 湘山寺廟會
桂林十大著名寺廟
1、桂林市棲霞禪寺2、全州縣湘山寺3、陽朔縣鑒山寺4、桂林市能仁禪寺5、桂林市法藏禪寺6、靈川縣青獅潭金山禪院7、靈川縣海洋龍母山明心寺8、桂林市祝圣寺9、陽朔縣紫竹林庵10、灌陽縣云臺寺
3. 湘山寺幾點開門
湘山寺全年開放,每日開放時間:08:00__17:30。
4. 湘鄉云門寺是什么寺
云門寺是國家5A景區,寺外配有大型的免費停車場,5元的門票還免費送3支香,真的實惠又接地氣。
5. 湘南寺在哪
衡山位于湖南衡山市境內,為我國五岳之一的南岳,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道教名山,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5a級旅游景區。由岳麓山,祝融峰,天柱峰等72座山峰組成。擁有南岳大廟,祝圣寺,黃庭觀,福嚴寺,湘南寺,方廣寺及傳法院等著名建筑。祝融峰之高,方廣寺之深,藏經殿之秀,水簾洞之奇被譽為衡山四絕。衡山的南岳大廟有江南第一廟之稱;祝融峰為衡山最高峰,海拔1290米
6. 湘湖山上的寺廟
敲重點了:
五一來杭州一定不要去西湖,靈隱寺,雷峰塔!五一來杭州一定不要去西湖,靈隱寺,雷峰塔!五一來杭州一定不要去西湖,靈隱寺,雷峰塔!
坐地鐵一定不要在龍翔橋和鳳起路以及定安路下車,有人拉你都不要下車那種。五一會有四天小長假,可以考慮避開人流高峰。墻裂推薦這樣規劃行程:
第一天可以驅車或者地鐵直接到
湘湖,
對的你沒看錯,杭州不只有西湖,還有一個并沒那么出名的湖--湘湖。悠悠逛逛湘湖可以溜達一天,周邊還有小村落和山坡。印象中還有一座越王遺址???第二天,湘湖附近(同樣是在濱江)還有一個
白馬湖(公園),適合風箏野餐露營
。關于吃的,濱江有一條很出名的美(la)食(ji)街,地圖導航可以隨處找到第三天,如果你是驅車來的,并且想要去寺廟的話,
建議去一趟徑山或者天目山
,在那一樣會有爐火旺盛的寺廟,雖不及靈隱寺那般,但甚在人稀清幽。7. 湘山寺游記
湖南省,因湖南省大部分地處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省內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因自古廣植木芙蓉而有“芙蓉國”之稱,唐朝譚用之有詩“秋風萬里芙蓉國”詠之,毛澤東更是用“芙蓉國里盡朝暉”贊美湖南。亦有“惟楚有才,于斯為盛”之譽。要說湖南旅游城市,感覺湖南的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而且都美的讓人心醉今天如果說最有代表性的,我還是推薦長沙和張家界,畢竟太出名了
1.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毛爺爺筆下長沙的秋天,色彩斑斕,壯麗雄偉,脫盡了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掃衰頹蕭瑟之氣,描繪了一幅具有特色絢麗多彩的湘江秋景圖,讓人迫不及待想去一覽其風采。沿橘子洲踱步到盡頭,映入眼簾的是坐落在橘子洲頭毛澤東青年時代的雕像,站在橘子洲頭,感受著毛爺爺詩中描繪的美景,體會著他當年的壯志豪情、風華正茂,不由得感嘆,昔人論詩,一切景語皆情語? ?。
提到橘子洲,不禁會想到岳麓山。岳麓山因岳麓書院而廣為人知曉,雖山勢不高,但環境優美,此外,山頂也是觀看橘子洲煙花的絕佳位置,站在山頂可以俯瞰整個橘子洲,將湘江美景盡收眼底,頗有一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韻味。 隨著暮色降臨,暴走一天的我們,雖邁著沉重的步伐,卻絲毫未減搜尋美食的熱情。沒來長沙之前,就聽說長沙是一座不夜城,顧名思義,就是“無夜宵,不長沙”,可以說夜宵是長沙人每日必不可少的一餐。閑來無事,邀三五好友,吃夜宵,策生活,你不能錯過賢惠麻利的長沙妹子,和你不能忽略長沙美食的殺傷力。行走在長沙的大街小巷,夜宵攤可謂琳瑯滿目,臭豆腐、口味蝦、豬油拌粉、糖油粑粑等湘味小吃應有盡有,讓人眼花繚亂,熱辣的食物無不是長沙人性格的真實寫照。享譽盛名的臭豆腐,看著黑,聞著臭,但吃起來,咸香四溢,可謂別有一番風味,正所謂來長沙不吃臭豆腐等于白來
2.張家界
張家界因旅游建市,是國內重點旅游城市。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擁有世界罕見的石英砂巖峰林峽谷地貌,由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索溪峪自然保護區、楊家界四大景區組成,風景游覽區面積264.6平方公里,是中國首批入選的世界自然遺產、世界首批地質公園、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武陵之魂”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世界罕見的物種基因庫”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道教圣地“南武當”五雷山、“百里畫廊”茅巖河、萬福溫泉等景區也是景色秀美、風光獨特。賀龍故居、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省委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普光禪寺、玉皇洞石窟群、老院子等8處人文古跡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贊美“張家界”風景的詞語: 鬼斧神工、氣勢恢宏、綺麗壯美、如詩如畫、絢麗奪目、風光旖旎、峰巔絕壁、松柏蒼翠、峰峰獨立、險峻高聳、心往神怡
“張家界的山,九寨溝的水。”那可是游山玩水最美的去處。張家界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脈腹地,為中國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1982年9月,張家界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92年,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風景區、天子山風景區三大景區構成的武陵源自然風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張家界幾乎所有景點都是“野生”的。山是野的。袁家界的山,是刺激驚險的美:乘坐百龍天梯直入云霄。一眨眼功夫,就到了幾千米高空,下天梯才發現周圍都是斷壁懸崖。更讓人望而生畏的是:懸崖上還有蟠桃似的石頭,會搖晃。什么前花園、后花園,實際上是袁家界最美也最陡的地方。袁家界的山,是清爽的美:那挺秀的巖峰,毫不添任何累贅。袁家界的山,是野性的美:“十里畫廊”,“金鞭溪”,聽名字就覺得氣勢非凡。那兩位老人相對相依,宛如在談“黃昏戀”。那只老鼠,仰面觀天,故名曰“錦鼠觀天”。水是野的。金鞭溪的水,是愜意的美:那水沒有時候會安穩,總像個野孩子奔來跑去。它繞著蜿蜒的山奔,它隨著彎曲的山路跑。金鞭溪的水,是奇妙的水。
九天洞和位于武陵源區的黃龍洞,是張家界地下喀斯特地形的代表。它們集溶洞、溶洞河、暗河、落水洞、漏斗為一體。其洞內喀斯特堆積物,石鐘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可以說,想什么,像什么,極大地拓展了游人想象的空間,往往使人很難找到恰當的詞匯和語言來贊美她。
金鞭溪春天的鮮花,秋天的紅葉,都是旅游者喜愛的。? ?天有花開花謝,秋天有葉紅葉落,但金鞭溪的勝景卻超出鮮花紅葉之外。除了人們久視不疲的“神鷹護金鞭之外”,還有“三楠抱石”的奇景。“三楠抱石”就在小飯店的側邊,三棵不大的楠木一同盤根在一塊巖石上。在群峰萬木之中,這三棵楠木抱巖生長在金鞭溪畔,得霧氣的滋潤,青枝綠葉,玉立婷婷。大自然的美景與人的美德巧合,這“三楠抱石”不就是小飯店的三個年輕人的巧妙的形象嗎。
張家界因旅游建市,是國內重點旅游城市。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擁有世界罕見的石英砂巖峰林峽谷地貌,由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索溪峪自然保護區、楊家界四大景區組成,風景游覽區面積264、6平方公里,是中國首批入選的世界自然遺產、世界首批地質公園、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
8. 湘山寺大雄寶殿
1、桂林市棲霞禪寺。位于桂林七星景區北門處,為中國目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所唐式風格寺廟,至今一千多年歷史。觀音殿供奉的觀音為鎮寺之寶,原料采用四川雅安漢白玉于2002年雕刻而成,高6.8米,重18噸。是兩湖兩廣一帶最重最高的一尊觀音。
高僧曇遷大和尚,隋開皇十年(587年)云游桂林,于普陀山七星巖壁題寫“棲霞洞”三字(“七星巖”的別稱),意思是指七星巖內鐘乳石色彩繽紛,好像錦衣彩霞。自此,唐代始于山麓建有了“棲霞寺”。
2、全州縣湘山寺。湘山寺作為廣西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吸引著眾多海內外游客前來膜拜、游覽,特別是三大佛教節日、更是人山人海,絡繹不絕。
3、陽朔縣鑒山寺
鑒山寺的建筑古樸典雅,雄偉壯觀,總建筑面積5589平方米;鑒山寺屬仿唐佛教建筑,其規模之大,堪稱廣西最大寺院。寺名由中國著名書法家、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鑒山寺位于陽朔縣月亮山旅游風景區的云集山下。始建于唐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桂林市最早的古寺之一,歷經宋元明清等朝代,其香火旺達1200余年。
4、桂林市能仁禪寺。始建于梁天監二年(503),距今已1400多年。唐代興盛佛教,德宗時翰林學士陸贄舍宅筑基,名福業院,后改稱報國院。能仁寺殿宇宏偉,氣勢雄渾,四周環水,占地70余畝。寺院座北朝南,略顯長方形,主要建筑物分布于一條南北軸線及其東西兩側,山門直對天仙橋。山門往北為金則殿、大雄寶殿、華嚴閣。
金剛殿前有參天銀杏兩株及磚塔一對。大殿東偏為紀念陸贄建有宣公祠,西偏為魯班殿、功德林。大殿前為鐘樓和鼓樓。寺院周圍僧房棋布,禪室羅列。共有十二禪房,僧眾百余人,為遠近聞名的大寺院。
5、隱山法藏寺是桂林西山公園景點之一,該寺在1986年由海峽兩岸的居士、信士們捐資恢復原貌,住持必成法師將其更名為“法藏禪寺”。在隱山東麓老君洞前,有一座華蓋庵(即今法藏寺),原為三清殿。清代乾隆五十八年(1793),李宜民建佛堂,取名華蓋庵。李宜民重修華蓋庵后,命人將錢塘圣因寺五代名僧貫休和尚所繪的十六尊者像摹刻{六塊碑碣,置于庵內,并把十數塊共萬余字的《金剛經》碑嵌在庵堂外墻上,華蓋庵自此名聲大噪。
9. 湘山寺在哪里
遵義會議會址,遵義會議會址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禹門山,禹門山在遵義縣東禹門鄉。山上林木茂密,地勢平坦。樂安江流經其下,蜿蜒曲折,碧波澄潭,風景秀麗。明萬歷初黎朝邦父子于此創沙灘寺。清初改稱龍興禪院。順治年間(1644―1661)西蜀高僧破山弟子丈 雪避亂來居,旋開道場,易名禹門寺,廣建禪院及藏經樓。同治中,黔北農民起義勢成燎原,黎兆棋等在此筑砦“自保”,使曇花、貝葉盡成壁壘烽煙。光緒二十年(1894年)黎庶昌重修。梵宇琳宮,崇樓杰閣,名聞遐邇。河邊古樹參天,洞壑幽曲,有貴州文化名人鄭珍、莫友芝、黎庶昌的篆、隸、真三體題詞摩崖。字隨巖石高下凸凹為之,或連上下,或貫左右,古樸疏落,雄渾蒼勁,為書法家所珍重。山前平遠橋,結構宏偉,堤柳依依,橫跨江上,長虹倒影,為“禹門六景”之一。橋頭大悲閣,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1620),莊嚴肅穆,內祀三國蜀漢壽亭侯關羽。山右沙灘系黎氏故里,原有鋤經堂、嶺石齋、近溪山房、葑煙亭、藏詩塢、夢耕草堂和拙尊園等。對面的子午山、青田山、漁塘三處。遙遙相望,作品字形,是鄭珍、莫友芝、黎庶昌墳墓所在地。
黎庶昌故居,位于貴州省遵義新舟禹門,又名“欽使第”。故居建于清代,由門樓、過廳、中廳、正堂、廂房、書房等建筑組成。坐北向南。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正堂面闊五間、通面闊23.80米,進深3間、通進深7米,穿斗式懸山青瓦頂。內有防火石缸2個。書房又名“拙尊園”,系黎庶昌著述、藏書處。建于清光緒十年(1884年),坐東向西。建筑面積102平方米。兩層木樓,面闊三間,通面闊16.2米,進深2間,通進深6米,穿斗式懸山青瓦頂。
紅軍總政治部舊址為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紅軍長征時,總政治部曾設在遵義楊柳街天主堂。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教堂由經堂和學堂兩部分組成。經堂在北端,是一座“羅馬式”建筑。學堂在南端,是一組庭院式平房建筑,木結構。
遵義湘山寺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文化旅游景點。湘山寺屹立于名城遵義市中心,雄踞紅花崗區群山環抱、貫城河湘江偎依的湘山之巔。碧波捧蓮蕊,綠葉護紅花,是幽雅秀麗的千年古剎。于2007年被評為國家AA-景區。該寺建于唐代宗大歷年間(公元七六六——七七九年),名萬福寺,1200余年間,數易其名,元初稱護國寺,明末稱湘山寺,清中稱雙泉禪寺,民國初稱萬壽禪院,但湘山寺之名卻被沿用至今。
美酒河巨幅摩崖石刻為文化旅游景點。在赤水河中游,沙灘鄉境內吳公巖絕壁之上,刻“美酒河”三個大字,摩崖石刻總面積4800平方米,其中美字高41.2米,寬33.05米,酒字高31.62米,寬30.42米,河字高34.49米,寬32.57米。無論整個摩崖還是單個石刻漢字,均是世界之最。其字體瀟灑穩健,雄放有力,1999年6月,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評為“最大的摩崖石刻漢字”。
遵義海龍屯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龍屯是貴州首個且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位于遵義市區西北20公里的龍巖山上,2015年作為中國三大土司遺址之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同年榮獲“全球十大考古發現”,被考古專家譽為“中國的馬丘比丘”。它的建造時間比馬丘比丘還要早200年。海龍屯土司遺址融神秘的風水與軍事防御體系于一體,是楊氏土司家族統治古播州長達725年的重要遺存,也是當今中國乃至亞洲保存完好的中世紀軍事城堡遺址。
茅臺酒釀酒工業遺產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茅臺酒釀酒工業遺產群位于赤水河畔仁懷市茅臺鎮楊叉街,這里海拔僅在415米左右,冬暖夏熱,綠色植被豐廣,地質結構主要是侏羅白堊系紫砂頁巖,對流經溪水有較好的過濾作用,豐富水的礦物質成分,使造酒契合于自然,能釀就品位高貴的酒。茅臺酒釀酒工業遺產群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分別建有糧倉、? ?藥房、窖池、烤酒房等基礎設施,加上后來國營茅臺酒廠時期修建的各類釀酒廠房共計十處,占地面積約二十余畝,地界內有古井一口,名“楊柳井”,井水清澈甘美,含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早期茅臺酒就用此水釀成。
楊粲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粲墓,坐落在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深溪鎮永安皇墳嘴,距市區10公里。建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間。為平頂雙室,用白砂巖條石砌筑,最大的一塊石料達一萬二千余斤,以子母扣層層套合的方法固定。占地面積60平方米,在西南地區已發掘的同類墓中居于首位。
煙礅烽火臺遺址文化旅游景點。煙礅烽火臺遺址 ,煙墩烽火臺遺址,在硯山鎮境內,至今保存相對完整。據明嘉靖《思南府志》記載:“古煙墩,在縣治右,墩蓋一土山,高而不甚廣,四旁皆無倚著,酷類今煙墩之制。相傳古曾舉烽火于其上,俗因呼為煙墩也。”大清道光《思南府志》又載:“建于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究竟建于何時,沒有相關專家考證過,眾說紛紜,但有300年以上的歷史是可靠的。而關于煙墩烽火臺許多逸聞趣事至今在當地民間廣為流傳。
10. 湘山寺有哪些殿
13、湘山寺(貴州省遵義市)
湘山寺屹立于名城遵義市中心,雄踞紅花崗區群山環抱、貫城河湘江偎依的湘山之巔。碧波捧蓮蕊,綠葉護紅花,是幽雅秀麗的千年古剎。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寺建于唐代宗大歷年間(公元766―779年),名萬福寺,1200余年間,數易其名,元初稱護國寺,明末稱湘山寺,清中稱雙泉禪寺,民國初稱萬壽禪院,但湘山寺之名卻被沿用至今。湘山寺開創于盛唐時期,是黔北佛教文化中心,也是全國重點寺院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金鳳寺(貴州省貴陽市)
觀音山(金鳳寺)位于貴州省修文縣城北1.5公里。據相關資料記載,宋真宗祥符八年(1015年)農歷二月十九日,在修文山民早起耕作,忽見北邊懸崖高處金光四射,一位美麗的仙女踏蓮花于彩云之上。傾刻間,整座山林百鳥齊鳴,彩蝶飛舞,一派吉祥瑞兆景象。山民們望得目瞪口呆,直到仙女離去,彩云盡散,人們才從夢中醒來,不約向山上三拜九叩,從此人們將這座山叫觀音山,這個傳說一直流傳近千年之久。
11、大興國寺
大興寺是貴陽市歷史上悠久的寺廟之一,今已不存。大興寺(附武廟)原稱大慶寺、大興國寺等,原位于大十字中華南路東側,據《貴陽府志?祠字附記》,寺為元至正年間1341-1368年),江西廬陵商人彭如玉所建。武廟居其中,祀關羽。有頭門、二門、甬道、兩廡旁為諸佛殿。明洪武二年(1369年),長沙游僧南宗重修,更加寬敞。凡有慶典,均在寺內舉行。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寺僧法印赴京師請得朝廷頒發的《大藏經》6350卷運來貴陽,巡撫郭子章為之建閣收藏,南充黃渝德輝書額“龍輪寶藏”。
10、東林寺(貴州省貴陽市)
東林寺是明朝末年東旭和尚所建。東林寺是明朝末年東旭和尚所建。東旭和尚是四川人,早年隨父親宦官云南,返鄉途中身染狂疾,逗留在野鴨鄉一帶不愿離去。多年后,報經官府同意,“墾田建像,栽竹種杉”修建了東林寺。東旭和尚之所以在此倦意不愿意離去,是因為他是東林黨人,在此隱居逃避權奸之害。20世紀中葉,曾有一位歷史學家對東林寺進行了研究,該歷史學家認為:“要考證貴州佛教史,東林寺是重要一環;要清理禪宗在西南地區傳播的脈絡。
9、天臺山伍龍寺
天臺山伍龍寺是屯堡古寺廟建筑的典范,它雄峙于一峰獨秀的天臺山上,四 周城墻懷抱,是軍事功能和宗教功能合一的建筑。伍龍?是屯堡古寺廟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它始建于明萬歷十八年(公元1590年),被建筑專家贊譽為“石頭建筑的典范”、“深山明珠”。它的結構分內外兩部分,外部均用石塊砌壘,與山巖由于風化造成的水平線十分接近,渾然一體,表現出粗獷的性格,墻壁上開極少的貓窗,一望即知其軍事堡壘的防御功能;
8、丹霞山護國寺
護國寺中除珍藏有光緒皇帝御賜之物外,還有趙以炯、翁同?等人的題匾、楹聯、書畫等。紐約妙覺寺住持洗塵法師捐助寺內計有玉佛、貼金彌勒佛、地藏菩薩、千手觀音及法器等多種。另藏歷次傳戒所用的黃銅“金剛光明寶戒宏范印”及具有千年歷史的《貝葉經》、《貴州省盤縣丹霞山蓮花峰千佛戒同戒錄》等。護國寺的名勝古跡有:丹霞山玉佛寺。護國寺玉佛殿內供坐式玉佛一尊,臥式玉佛一尊,有“玉佛林”之稱。這些玉佛為國內及緬甸、美國佛教界所饋贈,神態安詳,妙相莊嚴,堪稱佛雕中的精品。
7、古林寺(貴州省貴陽市)
古林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已有六百多年歷史。位于烏當區東風鎮后所村,占地近兩千平方米。古林寺距貴州省貴陽市區約二十公里,背靠馬鬃嶺山脈,坐落在土崗之上,居高臨下,俯瞰烏當壩,坐東面西,向著市區方向,清清的魚梁河從前面緩緩流過,環境十分優美。古林寺分前后兩個院落,建筑面積達八百多平方米。前院由大雄寶殿、真武殿、戲樓和廂房組成,后院有觀音殿、千手觀音殿、接引寶殿、開鎖殿和客堂。
6、巢鳳寺
巢鳳寺周邊風景秀麗,古柏參天,樹木蔥蘢,特別是在晨曦初上、夕陽西下時,景色如畫。該寺始建于明初,幾經毀壞和重修,八十年代初,該寺被清鎮縣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遺址被列為清鎮市2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03年底,恢復重建巢鳳寺,第一期工程于2005年5月15日圓滿完成,大雄寶殿、天王殿順利竣工,并在此舉行了佛像開光大典以及系列的法會活動。數百年以來,巢鳳寺香火旺盛,古寺、巨杉、亭池之間曲徑通幽,并載負著巢鳳石的靈氣,周圍的百姓世代風調雨順,民富平安,堪稱黔中圣地。
5、覺園尼庵
覺園尼庵位于貴州省貴陽市市區內。始建于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原名為“長生庵”,民國十八年(1929年)曾失火被毀,后重建,改名為“覺園”。覺園尼庵歷經滄桑,多次被毀,多次重修,自1989年至1990年,覺園尼庵改建修復,今已煥然一新。覺園尼庵現有大雄寶殿、彌勒殿、素菜餐廳等建筑。1992年迎來緬甸尊玉佛及臺灣佛教界大德善信贈送的《大正藏》,現分別供奉在大雄寶殿和藏經樓內,供信眾瞻仰朝拜。覺園尼庵是市中一塊凈土,每逢佛會節日,來敬香、拜佛、吃齋的各方人士近萬人。
4、西普陀寺(貴州省貴陽市)
西普陀寺位于貴陽市金陽新區云峰大道龍井路,緊鄰貴陽市新的行政中心以及夜郎古城和麗水銘苑。總規劃面積39111.2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9797.88平方米。西普陀寺的建成,將以其規模的宏大、殿堂的巍峨、道場的清凈、佛法的慈悲,為比丘尼眾增添一處學法的道場,為佛門增添一處莊嚴的景觀――西普陀佛教景觀。西普陀寺坐南朝北,左東右西,寺院建筑設計,布局合理,雄偉莊嚴,是貴州歷史上一座上規模、上檔次、上品位的比丘尼眾道場。
3、迎祥寺(貴州省貴陽市)
迎祥寺,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南街。始建于明天啟元年(一六二一年),始建者智安法師。清道光五年(一八二? ??年)重修。補造兩廂、韋馱殿、牌坊及圍墻。至道光三十年始完工。后有地方豪紳集資在迎祥寺前旁建一小閣,供奉道教斗姆神;鄉民久而不察,遂將迎祥寺俗稱為「斗姆寺」。迎祥寺于1990年重建進行修建。現有殿宇三重,建筑精美,風格古樸。前面一重是兩層樓宇,下為彌勒殿,上為靈官殿。第二層為大雄寶殿,兩側層為觀音殿、左側為藥師殿,右邊為地藏殿。
2、黔明寺
黔明寺位于貴州省貴陽市南明河畔陽明路,是貴陽市重要的佛教活動場所。貴州省佛教協會、貴陽市佛教協會均設于寺內。黔明寺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142座全國重點寺廟之一。該寺始建于明末,重建于清乾隆年間。清咸豐年間,黔明寺曾改作舒家祠堂。民國年間,廣妙法師移駐于此,藏經日豐,皈依者眾,成為重要叢林。黔明寺歷來是貴陽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抗日戰爭時期,高僧太虛法師和禪宗大德虛云路經貴陽,均在寺內講經說法,聽眾踴躍。1943年在寺內開辦過兩期戰時僧尼訓練班。
1、弘福寺(貴州省貴陽市)
弘福寺位于貴陽市黔靈山群峰中心,距城約1.5公里,是十方叢林,為貴州首剎,向有“黔南第一山”之稱。弘福寺于1672年(清康熙11年)由赤松和尚開創,“弘福”二字乃“弘佛大愿,救人救世;福我眾生,善始善終之意。赤松是為本寺開山始祖,佛法為臨濟一系之正宗,乃禪門五宗之一。弘福寺有三重建筑,大雄寶殿(正殿)、觀音殿(中殿)、彌勒殿前(前殿),另配藏經樓、毗盧閣等。各殿閣朱墻碧瓦,恢宏巍峨,雕梁畫棟,曲廊迂回,蔚為壯觀。
Hash:fd9be70f76c6faaf63813cd16f401b34f84347a1
聲明:此文由 leaf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