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集團公司文化
我常想,企業與企業目的中間是一條直線,企業可以看見的一條直線,但企業不可以赤裸裸地奔這條直線,你必須象變戲法一般,要玩出許多障眼法,要在這條直線的左右繞來繞去,這繞來繞去的東西,就是企業文化;繞得好象企業不是企業,而是最富溫情的慈善機構,這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就成功了。
一般來說,企業與企業文化的關系有以下幾種,一是,如果你直奔企業目的,不忽左忽右云遮霧障地繞,就顯得粗俗沒有文化;二是,如果你繞得太起勁,繞得企業只剩文化而沒有了企業,或者說忘了企業是干什么吃的,這樣,企業也就拉倒了;三是,在一種情況下企業可以不用繞了,那就是這個企業的船要沉了的時候,它船都要沉了,它哪還有心思繞,這個時候它就急不可耐地撕下所有面紗,直奔主題而去了。
都說沒有文化的企業是沒有生命力的企業,這話我信。
沒有企業文化的企業是哄不了人或哄不了更多的人的企業,哄不了人或更多的人的企業,它怎么說也長久不了,長久不了,它哪里還有生命力?所以說,真正做企業的高手,他一定要懂得在做企業的同時,也要做企業文化。如同女人都要擦了粉才肯出街,企業也一樣,企業的粉就是那企業文化。但粉擦得再多,老丑的女人還是老丑的女人,同樣,用企業文化做幌子的企業,殘酷慘烈還是殘酷慘烈。這一點,年輕人看不出來。他去一個企業求職,他難免不被那個企業涂在臉上的粉所迷惑,他懷著一顆年輕的心,不染纖塵的純真,一廂情愿的熱望,投向這個企業的懷抱。企業老謀深算地用他做匕首和投槍,讓他去沖鋒陷陣,解決掉上司所想解決的人與事,日復一日,等到他真實了解了這個企業,真正看清楚了脂粉下企業的殘酷和丑陋,他的熱情就會降低減弱以至凝固,他的晴朗的天空,就會被事情的疑團遮蔽,這個時候,他也就理所當然地列在下崗和清理之列了。企業就是這樣永遠用著最新鮮活潑的力量、最富激情的創造力,就是這樣以此為手段永無止境地追求高額利潤。
由此我們認識到,所謂企業文化、人文關懷、凝聚力等詞,其實是婦人之仁,是文人一廂情愿的臆想:希冀天下太平,人生而公平,希冀每一聲啼哭都會得到呵護,每一個申訴都會得到回應,那不是企業,那是泛著溫馨奶香的幼兒園。企業絕不可以如此溫情脈脈,在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在腐敗業已成風,在社會風氣日見墮落,在法制的力量還沒有成長壯大,在失業率持續增長,在就業日趨艱難競爭日趨激烈,在這一切尚沒有獲得更好的解決辦法的今天,我們真的不能奢望一個大型現代企業集團的老總,把小事也當成大事來抓,事無巨細,使每一個員工的笑容都燦爛,使每個真誠的意念都得到張揚,我們真的不能奢望。在這樣的情境下,一個不具三頭六臂的企業負責人,他必須做出選擇,必須有所遺漏、有所忽略、有所放棄,這是他不得已的選擇。
企業的最高目的是追求利潤,這是它殘酷的真實面目。依附于這一目的而產生的企業文化,當然是為之服務和與之相配伍的,否則就亂了藥性,就鑼鼓镲子敲不到一個點上,敲不到一個點上的企業文化又怎么會為企業所接受?所以,企業在向它的目的靠近的過程中,其真實又殘酷的做法是,絕對排除和否定彬彬有禮溫良恭儉讓,絕對排除和否定謙謙君子禮讓三先,真正實施的是弱肉強食和優勝劣汰,除此之外,一切溫情脈脈虛與委蛇的所謂企業文化,都是掛羊頭賣狗肉,都是扯蛋。
Hash:e8b2620a6e0385fb6856b8da0dd186cd30786f41
聲明:此文由 Mike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