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壩縣小十字街道圖片 平壩村委會
導讀:平壩縣小十字街道圖片 平壩村委會 1. 平壩村委會 2. 平壩鎮平壩書記 3. 平壩區安平街道社區 4. 平壩鎮人民政府 5. 平壩區鄉鎮 6. 平壩村委會電話 7. 平壩區有多少個村 8. 平壩村在哪里 9. 平壩大壩村 10. 平壩區行政村
1. 平壩村委會
寶山鄉位于麗江玉龍雪山東北部,距縣城100公里,東與寧蒗縣翠依鄉隔江相望,南與本縣大具鄉、鳴音鄉接壤,西與香格里拉縣三壩鄉相接,北與奉科鄉毗鄰。全鄉幅員面積431.8平方公里,鄉境內最高海拔4376米,最底海拔1500米,相對海拔高差2876米。下轄5個村委會,34個自然村,5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8435人,人均有糧265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878元,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1011.2778萬元。
該鄉幅員遼闊,但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脆弱,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不高,目前,有3個自然村未通電,有17個自然村飲水困難和水源未達標,21個自然村未通路。全鄉以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為主,近年來烤煙、白蕓豆等經濟作物有了一定規模的發展。由于地理區位、自然環境、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等因素的制約,經濟發展依然十分緩慢,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仍然十分落后。境內的旅游資源卻十分豐富:有被稱為“百戶人家一石頭”寶山石頭城、“伸手摸著天,鳥飛十八天,人走一個月,猴子爬坡掉眼淚”的太子關、方圓100米左右克靈溶洞、富有傳奇色彩的滴血求子洞、花依古巖畫等景點,且境內有豐富的民間文化,寶山石頭城歷史文化、寶山梯田文化、古巖畫、吾木東巴文化等,都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科研價值。
一、果樂村委會概況。
(一)自然、地理概況。果樂村委會位于玉龍縣城東北部,距縣城100公里,東與寧蒗縣翠依鄉隔江相望,南與寶山吾木村相連,西與寶山高寒村接壤,北與寶山村連接,是寶山鄉的腹地,也是寶山鄉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鄉政府所在地)。全村所轄12個村民小組。
全村幅員面積為80平方公里,占全鄉總面積的18.5%,地形為V型,地勢南高北低,地貌為四周青山懷抱,山高、坡陡、谷深、山脈縱橫交錯。境內最高海拔2900米,最低海拔1710米,垂直高差1190米,具有典型的立體形氣候特征。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總農業人口578戶,共2490人,有納西族、漢族、普米族、傈僳族、白族等五種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0%。境內可利用土地面積5082公頃,其中:林地面積2951公頃,宜林荒山、荒坡1400公頃,宜牧草場530公頃,宜農耕地201公頃,人均耕地1.2畝,該村閑置的荒山、荒坡面積廣,其余的土地可大力發展經濟林果或其它經濟作物。土壤類型主要有棕壤、紫色土、沖積土、紅壤、水稻土等5種,適宜各類農作物的生產。
(二)氣候資源狀況。由于地形地貌復雜多樣,海拔高差大,形成了“一山分四季”的立全氣候,全年降雨量為800-1000mm,年平均氣溫11.6攝氏度,無霜期300天,相對濕度35-70%,從氣溫、雨量、日照等因素分析,有利于多種生物發展,也有利于大、小春作物的生長,形成了一年兩熟或三熟耕作制氣候條件,還有利于發展藥材、烤煙、蔬菜等經濟作物和各類經濟林果以及畜牧業的全面發展。
(三)生物資源。糧食作物:主要有玉米、稻谷、豆類、薯類等;經濟作物:主要油菜、油葵、烤煙、藥材、蔬菜等;林業品種:主要有云南松、云苫、冷杉和部分紅豆杉、栗雜木等;經濟林類:主要有蘋果、梨、柑桔、桃、青梅、核桃花椒等。
(四)果樂村委會社會經濟狀況。果樂村是較為典型的山區農村,全村經濟仍是傳統農業為主的農業經濟。由于歷史、地理等原因,該村經濟發展緩慢,除傳統的農、林、牧生產外,第二、三產業基本是空白,因此,果樂村目前尚處于首先解決溫飽階段的低水平發展類型。
(五)果樂村水利條件? ?果樂村土地面積寬廣,生態環境良好,由于地處偏遠貧困山區,貧困面大,水利設施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使部分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設施仍然十分脆弱。境內山泉水遍布,各村(社)均有穩定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源,且水質好,若能綜合配套開發,合理選擇利用水利資源,果樂村的烤煙會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烤煙的種植面積和質量將有明顯提高。
二、住古村委會概況
住古村距縣城120公里,離鄉政府47公里,本村轄5個村民小組,有村民123戶,共計499人,本村是以普米族為主的山區,普米族有434人,占86.97%。
(一)住古村委會資源環境條件
住古村土地總面積104190畝,全村境內都是山區面積,最高海拔3050米,平均海拔2390米,屬于溫帶和中溫帶山區。農業自然資源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土地資源豐富,但是山高坡陡,農耕地質量差
住古村按現有人口計算,人均有土地面積13.9公頃,農耕地面積只有1000畝,人均有耕地2畝左右,在耕地中,旱地面積500畝,水澆地面積500畝,各占耕地面積的50%,耕地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地面積450畝。村內主要生產糧食,秋收作物以玉米為主的其他豆類,缺乏栽培水稻條件,夏收作物以小麥為主,耕地土壤貧瘠,農作物產量低。
2、林地和草場開發潛力大
住古村森林覆蓋率62.4%,有林地面積6.3萬畝,人均127畝,有草山面積3.9萬畝,人均78畝,荒地1.2萬畝,對發展林、牧業生產保護和建設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提供了有利條件。
3、氣溫偏涼,水資源利用率低
本村平均氣溫15度,無霜期290天,年降量900毫米,住古本無河流,從東到西的一條大溝雨時洪水晴時干,溝兩側全線到處都出水,是主要的農業灌溉水源,水資源量有限,利用率不高,大部分耕地主要靠雨季的天然降水為農作物提供水源,仍屬于山區雨養農業。
(二)住古村經濟社會狀況
住古村是較為典型的山區農村,經濟仍是傳統農業為主的農業經濟,村里沒有現代工業和交通運輸業。農牧占總產值的95%以上。因此,本村目前仍處于首先需要解決溫飽階段的低水平發展類型。
全村經濟總收入43.81萬元,其中農業種植業收入19.5萬元,占總收入的44%,畜牧業收入13.4萬元占總收入的31%。林業收入8.5萬元,占總收入的20%,以上三項產值占全部產值的95%,全村以旱地糧食作物為主,秋糧種植玉米、蕓豆、洋芋等作物,夏糧種植水麥、青棵等作物,畜牧業主要靠飼養黑山羊、黃牛、生豬為主,大部分農戶以山羊、黃牛作為主要經濟收入。
(三)住古村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
1、具有發展經濟的農業資源環境
住古村雖地處山區,但人均有土地面積205畝,其中:森林面積124畝,有農耕地2畝,草山草坡78畝,為發展大農業生產提供了基礎保障條件。
2、經濟發展有一定基礎
住古村有獨具特色的大平壩萬畝山草資源,為養殖大小牲畜提供了較有利的條件。牲畜可以到離本村不遠的大具、鳴音、寶山果樂市場進行銷售,參與市場競爭。
三、吾木村委會概況
吾木村委會位于寶山鄉政府東部,距鄉政府15公里,距麗江古城115公里,寧蒗縣隔江相望,與鳴音鄉相鄰而居。吾木村委會所轄三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共有村民309戶,總人口有1305人,全村以納西族為主,雜居傈僳族、漢族等。
吾木村土地總面積為60135畝,占寶山鄉土地面積的12.4%,全村地貌為高山、河谷,最高海拔為2600米,最低海拔為1600米,呈立體氣候,農業自然資源有以下基本特點:
1、土地資源豐富,但山高坡陡,水資源缺乏,吾木? ??有耕地1934畝,土壤以黃壤為主,宜于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等,但由于嚴重缺乏水資源,農作物的產量低。
2、林地和草場開發利用潛力大,吾木村森林覆蓋率76.6%,有森林面積46066.5畝,人均34.6畝,有草地面積541.5畝,人均0.41畝,荒地2685畝,對發展林業、牧業,保護和建設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3、立體氣候,適應于各種農作物生長,但水資源缺乏。吾木村年平均氣溫16攝氏度,年降雨量為900毫米,主要的農業灌溉水源為山間小溪,雨季流量大,旱季流量小,仍屬山區雨養農業。
吾木村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村,全區經濟仍是傳統農業為主的農業經濟,沒有現代工業和交通運輸業,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林牧業總產值占全村生產總值的86%以上,其它產業幾乎空白。因此,該村目前仍然處于首先需要解決溫飽階段的低水平發展類型。
吾木村經濟發展思路:
以林、農為基礎,養殖為龍頭、科技為先導,重點加強農業,林業為基礎的建設,包括該村林地、草地資源豐富的優勢,有限發展以畜牧業為龍頭支柱產業,就相對專業化發展路子,繼續加強農業、養殖業技術的推廣力度,努力健全科技培訓服務體系,切實提高貧困群眾的整體素質,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穩定解決貧困群眾的溫飽問題。
四、高寒村委會概況
高寒村轄區范圍有8個村民小組,有村民410戶,總人口1489人,境內以彝族和納西族為主,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8%,高寒村位于麗江古城東北部,距玉龍縣城東北150公里處,距寶山鄉政府50公里。
(一)高寒村資源環境條件
高寒村土地總面積213.7平方公里,占寶山鄉土地總面積的49%,全村境內高山與河谷相間,山區面積占92%,僅30%為河谷階地,最高海拔4376米,最底海拔1600米,相對高差2776米。由于地勢高差大,形成山高、坡陡、谷深、溝壑縱橫的自然狀況,地區型為石山區,氣侯集干熱河谷、半山區、高寒山區為一體,呈立體型氣侯。農業自然資源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林地和草場山開發利用潛力大。高寒村森林覆蓋率90%,有森林面積235000畝,人均163.8畝;有草山面積17000畝,人均11.8畝,荒地4326畝。對發展林、牧業生產,保護和建設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提供了有利條件。
2、氣溫偏差大,水資源利用率低。高寒村年平均氣溫13攝氏度,無霜期僅150天,年降雨量900毫米,水資源有限,且利用率低。大部分耕地主要靠雨水季的天然降水為農作物提供水源,仍屬山區性雨養農業。
(二)高寒村經濟社會狀況。高寒村是較為典型的高寒山區農村,全村經濟仍是傳統的農業為主的農業經濟,按國內生產總值構成的三類產業劃分,村里沒有現代工業和交通運輸業。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林牧業總產值占全村生產總值的95%以上,第二產業基本是空白,第三產業僅開始萌芽。因此,高寒村目前仍是處于首先需要解決溫飽階段的低水平發展類型。
(三)高寒村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
高寒屬高寒山區地帶,氣溫條件偏低,但洋芋、蕎子、玉米等農作物仍然適宜生長,只要提高科技水平,糧食增產的潛力仍然較大,具有保障糧食安全的耕地資源條件。
高寒村森林覆蓋率90%,生態環境良好,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持續發展條件,可以基本保障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減輕自然災害的危害,只要增加投入,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和草山資源,堅持以林、牧業為主的山區建設方向,發展潛力很大。
五、寶山村委會概況
(一)寶山村自然、地理概況。寶山村委會位于寶山鄉政府北? ?,距鄉政府28公里,距玉龍縣城128公里,南與本鄉果樂村相連,西與高寒村委會羊子腦殼相接,北面與奉科鄉以太自關為界,東面以金沙江為界與寧蒗相望。轄區內有14個村民小組,全村共625戶,總人口2446人,有耕地面積2992畝,人均有糧338公斤。本村有著較好的光熱條件,豐富的農副產品,客觀存在的教育條件環境,本村科技文化素質高于其它4個村委會,并有著世界精品旅游勝地—寶山石頭城,近年來隨著從寶山鄉林工站至石頭城的彈石路的修建,對石頭城旅游開發的加強,寶山村的經濟有了較好的發展,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有很大的改善。全村幅員面積59.62平方公里,占寶山鄉幅員面積的13.8%,境內高山與河谷相間,山區面積占80%,僅20%為河谷階地。
(二)氣候條件。氣候干燥,水資源利用率低。全年平均氣溫18.5度,年降雨量800毫米,境內有一條寶山河從高寒村委會下來,流經寶山村委會的7個村民小組,最后歸入金沙江,屬山區性河流,是最主要的農業灌溉水源,但水源有限,且利用率低。部分耕地仍然靠雨水,屬山區雨養農業。
(三)土地及生物資源。寶山村委會耕地資源有限,僅2992畝,人均不足1.2畝,而且坡度25攝氏度以上的占40%,旱地面積占耕地面積的25%,土壤以白沙土、紫色土為主,土壤有機質含量少,土層貧瘠。草山、草坡開發利用潛力大。全村有草山草坡4000余畝,對發展林、牧業生產,保護和建設農業生態環境提供了有利條件。寶山村委會上升片牦牛寨、長豐片區適宜種植烤煙,開始推廣時,約種植200畝,由于技術、運輸等因素,已有三年未種植烤煙。
(四)寶山村社會經濟狀況。全村都是典型的山區農村,經濟仍是傳統的農業為主的農業經濟,主要以種植玉米、水稻、豆類為主,以寶山石頭城為依托,發展旅游業,第三產業在全鄉占有較高比例。畜牧業主要靠飼養黑山羊、黃牛、生豬、馬騾為主,并且作為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
2. 平壩鎮平壩書記
10月29日上午,受中國民用航空局委托,中國民航工程咨詢公司組織召開新建四川廣安民用機場工程立項報告評估會,會議采取視頻連線形式召開。中國民航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特邀專家組長張光輝出席北京會場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波,中國民航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特邀專家教授向小軍,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杜義出席廣安會場會議。
會上,機場業主單位介紹了機場項目情況,設計單位分別匯報了預可研報告、飛行程序設計、飛機性能分析等情況,與會專家組和相關單位圍繞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吞吐量預測、航站規模、投資估算、經濟效益評價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并對立項報告提出了意見建議。
會議認為,規劃建設廣安機場是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精神的具體行動,有利于完善四川省機場網絡布局,有利于加快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建設,有利于推動廣安全面融入重慶都市圈,意義重大、十分必要。各相關單位要認真研究、充分吸納各位領導、專家的意見建議,本著“科學合理、實事求是、適度超前”的原則,高水平修改好、完善好立項報告,讓報告更加全面、更加嚴謹、更加科學。廣安要堅持把廣安機場項目建設作為中心工作、頭等大事,進一步梳理細化工作任務、明確工作節點、壓實工作責任,高效率推進項目建設,高質量做好服務保障,推動廣安機場早日建成投運。
3. 平壩區安平街道社區
平壩,是貴州省安順市的一個市轄區。平壩地處黔中腹地,因地多平曠而? ?名,它是“貴州大寶藏”——平壩縣境內蘊藏有煤炭、鋁土礦、硫鐵礦等30多種礦產資源,其中已探明儲量的有15種,是全國2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是黔中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平壩還是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屯堡文化之鄉、中國清真美食之鄉。全縣總面積999平方公里,總人口36萬人,轄7鎮2鄉(十字回族苗族鄉、羊昌布依族苗族鄉)2個街道,88個行政村(居委會、社區)。擴展資料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平壩衛,設縣,名安平縣,隸于貴西道安順府。2015年5月4日,安順市平壩區正式掛牌成立。
4. 平壩鎮人民政府
截至2019年,云南省文山市下轄沒有縣,文山市轄3個街道辦事處、7個鎮、7個鄉(含5個民族鄉)。
文山市,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位于云南省東南部,地處東經103°43′—104°27′,北緯23°06′—23°44′,
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北回歸線橫穿全境,東北部與硯山縣接壤,南部與馬關縣毗鄰,東南部與西疇縣相接,西部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連接,并與屏邊縣一河(那么果河)相隔。于2010年12月撤縣設市。
文山市下轄沒有縣,文山市轄3個街道辦事處、7個鎮、7個鄉(含5個民族鄉)。
3個街道分別為:開化街道、臥龍街道、新平街道;
7個鎮分別為:古木鎮、平壩鎮、馬塘鎮、德厚鎮、小街鎮、追栗街鎮、薄竹鎮;
7個鄉分別為:新街鄉、喜古鄉、東山彝族鄉、柳井彝族鄉、壩心彝族鄉、秉烈彝族鄉、紅甸回族鄉。
擴展資料:
文山市較早就有人類居住,建制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公元前111年西漢王朝置郡縣時就已納入牂牁郡,進桑二縣轄地。到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另設賁古縣時,縣境西部歸屬賁古縣。
東南部為夢都、進桑二縣地。縣名從《易經》的“賁”和“大畜”二卦推演而得,即“取諸賁而得文之源,取大畜而知山之固”,改名文山縣。
清雍正八年(1730年)裁開化通判,設文山縣,屬開化府,轄區為開化府所設開化、永平、安南、王弄、東安、樂龍、逢春、江那八里,后從樂龍分新現共九里,里下設甲、牌,均屬原三長官司所屬地。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改馬白同知為安平廳,分管逢春、永平、東安三里,文山縣轄六里。民國1年(1912年)成立縣公署,2年(1913年)劃分南區設靖邊行政區。1914年復名文山縣。
2010年12月2日,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決定撤銷文山縣,設立文山市。撤縣設市后,原文山縣行政范圍為文山市的行政區域,隸屬關系不變。
文山市內地形地貌屬滇東南巖溶山區,地形復雜,喀斯特巖溶地貌突出,總體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巒連綿起伏,河谷、溝壑縱橫交錯。西部有薄竹山、連云山、化余山、老君山,坡度一般在25°以上。
地面海拔約1250米,山峰海拔約1500余米,薄竹山海拔2991.2米,為滇東南第一高峰,該峰臨空虎踞、雄峙西南。西南部那么果河和法果河交匯處最低海拔618米,與最高峰相差達2373.2米。
文山市全境分為西部高山峽谷區、西部邊緣中山區、北部低山丘陵區、東部中山區、南部中低峰叢區、西南邊緣陡坡峽谷區、中南部中山區、中西中北部中低山區八大類不同類型的山嶺地區。盤龍河從西北流向東南,斜貫全境,市境隨盤龍河及其支流形成兩側高、中間低的走廊式地形。
文山市城所處的河谷盆地面積為31.15平方公里,是全市最大的盆地。全市山地與壩子總面積之比約為9:1。
文山市地處云南省東南部低緯度高原,東南近北部灣,西南鄰孟加拉灣, 來自這兩個方向的水蒸汽帶來豐沛降雨。北回歸線橫穿市境,市境大部在北回歸線以南,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
大部地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秋長,冬夏短,四季氣候宜人。整體氣候通常是“一年有冷熱,久雨變成秋;冬晴如春暖,驚蟄有冬寒”。年平均日照時數2028小時,年均積溫6829.3℃。
無霜期平均為309天,初霜出現于12月初,終霜出現于1月底,雪天平均約10年一遇,年平均氣溫18.4℃,全年晝夜溫差11.7℃,平均相對濕度75%,常年平均降雨量1187.8毫米,全年降雨量約28億立方米。
參考資料來源:文山市人民政府—行政區劃
參考資料來源:文山市人民政府—文山市市情簡介
5. 平壩區鄉鎮
貴州省安順市,是貴州省的一個地級市,全市有西秀區,經開區,平壩區,紫云縣,鎮寧縣,關嶺縣,普定縣,黃果樹等,每個縣份上的鄉鎮都不一樣,黃果樹有3個鄉鎮,經開區4個鄉鎮,普定縣11個鄉鎮.,紫云縣13個鄉鎮,鎮寧有縣12個鄉鎮,關嶺縣有9個鄉鎮!西秀區13個鄉鎮!
6. 平壩村委會電話
085185是貴州貴陽區號。
貴陽,簡稱“筑”,別稱林城、筑城,是貴州省轄地級市、省會,西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地處黔中山原丘陵中部,東南與甕安縣、龍里縣、惠水縣、長順縣接壤,西靠安順地區的平壩區和畢節地區的織金縣,北鄰畢節地區的黔西縣、金沙縣和播州區。
截至2020年,貴陽市下轄6個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8034平方公里。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貴陽市常住人口為598.7018萬人。2020年,貴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11.65億元,同比增長5.0%。[
7. 平壩區有多少個村
興義屬亞熱帶山地季風濕潤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日照長。大部分地區年均氣溫在15o~18o之間,一月平均氣溫7.1℃,七月平均氣溫22.2℃。雨熱同季,年降水量在1300~1600毫米之間,無霜期在275~334天之間。由于昆明靜止鋒的影響長達全年的二分之一時間,使得興義天氣氣候不同于省內其它地州,而與云南東南部氣候相近,但又由于緯度偏南,海拔低于昆明,高于貴陽,因此,其氣候又有獨特性和優勢興義氣候的主要特點。
興義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巒起伏、河流縱橫,喀斯特地貌發育十分良好。喀斯特地形地貌占71.5%,丘陵占20.5%,平壩占7.2%,村莊、河流占0.8%。
境內喀斯特地貌發育完好,自然資源極其豐富,被地質學家譽為中國第二個“金三角”。
8. 平壩村在哪里
答: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水田壩鄉下壩村郵編是443605
9. 平壩大壩村
1、烏江渡水庫(烏江渡水電站)
烏江渡水庫大壩壩址位于遵義市烏江鎮,其水電站是烏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電站,始建于1970年,于1982年底竣工,這是一個多功能的大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27790平方公里,總庫容為23億立方米。
這一工程的特點,主要在于所處位置是巖溶地區,其復雜的地質條件,決定了建設的難度,這是我國在巖溶典型發育區修建的一座大型水電站,同時也是貴州目前最大的水電站,除了滿足貴州省內的用電需要之外,還將多余的電力輸送到四川、補充重慶地區的電力不足,發揮了重要作用和價值。
2、紅楓水庫(紅楓湖)
紅楓水庫位于貴州省清鎮市、平壩縣境內,又稱紅楓湖,是在烏江上游支流貓跳河筑壩而形成的人工湖,現在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紅楓水庫始建于1958年,到1960年蓄水,由北湖、中湖、南湖及后湖組成,因為湖邊有座紅楓嶺,深秋之時,? ??山紅遍,故而得名“紅楓湖”。
紅楓水庫水域總面積為57.2平方公里,總庫容可達6億立方米,屬于高原人工湖,旅游資源豐富,所以紅楓水電站是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供水、旅游、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水電樞紐。
3、百花水庫(百花湖)
百花水庫,又稱百花湖,是紅楓湖的姊妹湖。
百花水庫位于貴州省中部,貴陽市與清鎮市之間,處于貓跳河中游,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建設,從1960年開始,到1966年建成,控制流域面積1832平方千米,總庫容1.91億立方米,也有資料顯示,總庫容為2.1億立方米。
現在這里開發了百花湖風景區,山水環繞,美不勝收,湖中島嶼,星羅棋布,極具旅游價值,是貴州省第一批省重要濕地景點。
4、索風營水庫(索風營水電站)
索風營水庫位于貴州省中部黔西縣、修文縣交界的烏江中游六廣河段,上游35.5千米處接東風水電站,下游74.9千米處是烏江渡水庫。
這座水庫籌建于2001年,2002年動工,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21862平方千米,總庫容2.012億立方米。
5、梭篩水庫(夜郎湖)
梭篩水庫是因建設普定水電站而形成的高峽平湖,位于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現在這里有夜郎湖景區,景區主要由夜郎湖、火焰山原始植物保護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穿洞古人類遺址、蓮花古洞等景點構成,其中夜郎湖湖區全長42公里,蓄水量4.2億立方米。
說到夜郎湖,自然想到了夜郎國,夜郎國是漢朝時西南的一個小國,歷史上有“夜郎自大”這一成語典故,也算是久負盛名,其實夜郎國還是有一定實力的,各方面可圈可點。
6、漾頭水庫(漾頭水電站)
漾頭水電站位于貴州省銅仁市漾頭鎮,始建于1985年,到1991年投產發電,壩址以上流域面積3780平方公里,是錦江河第六級電站,總庫容1.146億立方米。
7、三板溪水電站(三板溪湖)
三板溪水電站位于錦屏縣,是黔東南州有史以來投資最多、規模最大的建設項目,不過這座水庫主要是供應湖南電網。
其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1051平方公里,總庫容40.94億立方米,現在這里有三板溪湖景區,風景秀美,工程壯觀,是當地特色旅游勝地。
8、天生橋一級水電站(萬峰湖)
這是西電東送的重點工程, 系南盤江龍頭電站,不光庫容大,而且大壩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高的面板堆石壩,堪稱是國家級水電站。
所謂萬峰湖,就是天生橋高壩電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湖內由上千座山峰構成上千個全島或半島,其風景絕對是獨一無二,蓄水量高達102億立方米,水面約816平方公里,迂回環繞在黔、桂、滇三省區, 相當于76 個杭州西湖。
10. 平壩區行政村
截止到2014年,寧洱縣轄6個鎮,3個鄉,85個村民委員會,4個城鎮社區:寧洱鎮、磨黑鎮、同心鎮、德化鎮、勐先鎮、梅子鎮、普義鄉、黎明鄉、德安鄉。
1953年設鎮至今。位于縣境中部平壩,面積159.3平方公里,人口4萬。鎮政府駐鳳新街。國道213線和省道彌寧公路過境,與通往各鄉的公路相連。轄新塘、太達、新平、化良、細石頭、曼連、裕和、新民、街道9個行政村。鄉鎮企業以輕工、手工業為主,有服裝、五金、紡織、建筑和飲食服務等行業。鎮辦有攀枝花水泥廠。
Hash:039d3f25b1ade812c3c9dbeec3683e66a39d1e62
聲明:此文由 謝絕崇拜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