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青島海洋旅游資源發展 青島海洋資源豐富

        導讀:青島海洋旅游資源發展 青島海洋資源豐富 1. 青島海洋資源豐富 2. 青島海洋百科 3. 青島海洋生物資源 4. 青島海洋資源豐富的地方 5. 青島海洋資源豐富嘛 6. 青島的海洋產業 7. 青島海洋資源豐富嗎 8. 青島海洋經濟發展 9. 青島市瀕臨的海洋是 10. 青島的海洋資源 11. 青島海洋生態

        1. 青島海洋資源豐富

          地理與歷史  中國東部重要的海濱城市  青島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游勝地。  青島是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和中國十佳商務城市,獲得“企業家滿意獎”。  青島是首批全國文明城市。  青島是全國兩個“中國品牌之都”之一。  青島是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獎”。  青島榮獲2005年“公眾最向往的中國城市”第一名。  青島是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帆船比賽舉辦城市,是中國的“帆船之都”。  青島是中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和8個國際會議城市之一。  青島是中國重要的外貿口岸之一。  青島是中國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  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青島位于山東半島南端(北緯35°35'-37°09',東經119°30'-121°00')、黃海之濱。青島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海濱城市。全市海岸線(含所屬海島岸線)總長為870公里,其中大陸岸線730公里,占山東省岸線的1/4。海岸曲折,岬灣相間。青島現轄七區五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總人口740.9萬,其中市區1159平方公里,人口265.43萬人。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于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空氣濕潤,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緩慢,較內陸遲1個月;夏季濕熱多雨,但無酷暑;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冬季風大溫低,持續時間較長,但無嚴寒。  歷史沿革  青島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道教的發祥地之一。6000年以前這里已有了人類的生存和繁衍。東周時期建立了當時山東地區第二大市鎮--即墨。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曾三次登臨現位于青島膠南市的瑯琊臺。秦代徐福曾率船隊由瑯琊山起航東渡朝鮮、日本。漢武帝曾在現位于青島市城陽區的不其山“祀神人于交門宮”,并在膠州灣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設立明堂9所。清朝末年,青島已發展成為一個繁華市鎮,昔稱膠澳。  1891年6月14日(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在膠澳設防,是為青島建置的開始。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派兵強占青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1月,日本侵占青島,取代德國對青島進行軍事殖民統治。1919年,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運動”便是以“收回青島”為起因。1922年12月10日,中國收回青島,設立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直屬北洋政府。1929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島。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1986年青島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賦予相當省一級經濟管理權限。1994年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經濟與發展  青島經過20余年的改革開放和不斷進行的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現已形成了電子通訊、信息家電、化工橡膠、飲料食品、汽車船舶、服裝服飾六大支柱產業。初步核算,2005年實現全市生產總值(GDP)2695.5 億元,增長 16.9 %,為1994年以來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4.64 億元,增長 0.4 %;第二產業增加值1399.75 億元,增長20 %;第三產業增加值1121.11 億元,增長16 %。三次產業的比例關系為6.5:51.9:41.6 。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國城市中居第10 位,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居第 4位。  2005年全市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76.34 億元,增長 35.1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 203.06 億元,增長23.4 %。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 ?加,城鄉消費品市場態勢活躍。2005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突破 800 億大關,達 865.91 億元,增長15.8 %。2005年,青島地區(含中央、省公司)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30.22 億美元,增長22.4 %,其中,出口額 194.22 億美元,增長 23.1 %,進口額136 億美元,增長21.4 %。  2005年共批準利用外資項目2530 項,增長4.4 %,合同外資 95.45 億美元,增長42.1 %。外商直接投資 36.56 億美元,增長 13.1 %。  青島與192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截至2005年末,共有 77 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青島投資 142個項目。  青島農業資源豐富,盛產糧油、林果、畜牧、水產品,平度大澤山葡萄飲譽海內外。青島海區港灣眾多,灘涂廣闊,土質肥沃,餌料豐富,有多種水生物棲息繁衍,如鯛魚、黃魚、鱸魚、鮑魚、牡蠣、寨魚及對蝦、干貝、海參、螃蟹、海螺等。  2005年主要農畜產品產量(萬噸)  糧食 315.02  其中:小麥 153.55  玉米 147.86  花生 50.39  蔬菜 579.21  水果 73.73  肉類 81.94  其中:豬肉 28.07  禽肉 45.55  牛、羊奶 50.82  禽蛋 38.63  青島作為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憑借其公平的市場秩序、良好的社會治安、舒適的生活條件、高效的政府工作、完備的基礎設施和有保障的人身及財產安全等良好的投資生活環境,榮獲“企業家滿意獎”。  青島擁有一批中國知名企業,如海爾集團、海信集團、青島鋼鐵控股集團、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澳柯瑪集團、頤中煙草(集團)、雙星集團、青島廣源發集團、利群集團、青島港(集團)、青島建設集團、山東綺麗集團等。青島啤酒已經擁有百年的生產歷史;海爾集團是改革開放后迅速崛起的企業,2005年實現全球營業額達1039億元人民幣;海信集團、雙星集團、澳柯瑪集團等均已成為中國的名牌企業。  青島,榮獲“中國品牌之都”的稱號,擁有中國大陸唯一的世界最具影響力百強品牌——海爾,另擁有中國名牌產品44種,中國馳名商標15個,有5家企業獲得國家質量管理獎。  青島市擁有正在快速成長的金融保險業。至2005年末,全市金融從業人員 3.5 萬多人。全市共有銀行類中資金融機構20 家,營業性機構及儲蓄網點1180 個;銀行類外資金融機構 9家,其中經營性機構 6 家,代表處3 家;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和財務公司各1家。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849.24 億元,比年初增加 428.15 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232.8 億元,比年初增加319.06 億元。全市共有法人證券公司1 家,證券營業部 39 家,證券服務部 3家;期貨經紀公司 2家,期貨經紀營業部 5 家。境內上市公司10 家(發行股票 11 只),境外上市公司 2 家; 12 家上市公司已累計融資 124 億元,股票基金交易額 563.6 億元;  全市共有內資保險分公司 18 家,保險支公司(營業部)64 家,營銷服務部 82 家;保險經紀公司 21 家,保險代理公司 45 家,保險公估公司 12 家,外資保險分公司2家、代表處3 家。全年累計實現保費收入49.57 億元,比上年增長 4.2 %。  青島擁有25個海洋科研、教育以及管理機構,全國重點綜合性海洋高等學府——中國海洋大學就設在這里;擁有中國國內一半以上的海洋科技人才,是一座集海洋科研、國際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東方海洋科學城。擁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40位。  精心打造“融才、融智、融資”高效融合的引智模式,引智助航作用顯得獨具特色。近兩年來,共實施引進國外技術管理人才項目119項,引進各類外國專家237人次,組織出國(境)培訓298人次。截至2005年底,青島高? ??軟控有限公司和青島天人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分別被授予國家級引智示范基地,我市還有省級引智示范基地3個,市級工業引智示范基地6個;共有5位外國專家獲得國家“友誼獎”,6位專家獲得山東省“齊魯友誼獎”,90位專家獲得青島“琴島獎”。連續舉辦了4屆的中國青島·國際化人才創業項目洽談會通過招才引智促進招商引資,加快構筑國際化人才創業“人才(融才)-項目(融智)-資金(融資)”高效融合的創業機制,累計達成合作意向989份,正式簽訂合同116個,其中,招商項目14個、外方投資總額9085萬美元。  國家級重點發展區域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務院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地處黃海之濱、膠州灣西海岸,背依環渤海經濟圈,是構建“大青島”戰略的核心區域和極具發展潛力的投資熱土。  開發區建區以來,遵循國際慣例,科學規劃,高標準建設區域環境,累計投資近300億元人民幣,建成了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套體系。位于區內的世界億噸大港前灣新港,擁有中國目前最大的現代化集裝箱深水碼頭,100多條遠洋航線連通世界各地。  開發區著力營造適合現代人工作、生活的優美環境,目前全區綠化覆蓋率達44%,人均公共綠地32平方米。先后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等稱號,2004年成為ISO14000國家示范區,2005年順利通過國家生態示范區驗收。  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國內外投資商關注的目光。截至目前,已有20多個省市,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來投資,累計總投資90多億美元。有30多個世界500強企業在這里投資興辦了50多個項目。  圍繞建設青島新型工業化中心區,開發區立足自身優勢,把握產業發展規律,初步形成了家電電子、石化、機械制造、新材料、倉儲物流、高新技術等“六大產業集群”,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多年皆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在商務部最新組織的對54個國家級開發區的投資環境綜合評價中,青島開發區綜合經濟實力、投資環境綜合評價總指數進入全國前4強,在分類指標中,其社會及環境狀況指數列全國第1位,人力資源、供給水平和技術創新環境指數均列全國前3位。  青島開發區作為青島新興的旅游勝地,氣候宜人,自然風光旖旎。美麗無比的海濱景色和嫵媚秀麗的山水景觀,令人流連忘返。薛家島省級旅游度假區擁有迷人的海濱風光和金沙灘、銀沙灘、連三島、竹岔島等名勝景點,這里以影視文化傳媒產業為主題的綜合旅游開發已經正式啟動。  青島保稅區  青島保稅區于1992年11月19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1993年3月29日通過海關總署等部委驗收正式運營,是沿黃流域唯一的保稅區,具有“境內關外”特性,實行“免證、免稅、保稅”的特殊政策,主要開發培育國際物流、國際采購、國際商展、國際貿易、出口加工、保稅倉儲等功能。  2000年以來,青島保稅區不斷創新機制,全面推行以人為本的企業化管理模式,實行“小政府、大服務”,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建成“投資無費區”和“全程免費代理服務區”,在全國15個保稅區中率先取得ISO9001和ISO14001雙認證。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從全國保稅區的末位邁入先進行列,已吸引40多個國家和地區3400家企業入區經營,其中世界500強企業24個。  2005年,青島保稅區以國務院批復青島開展“區港聯動”試點為契機,創建實施“區區聯動”發展新模式,建設以國際交易市場為主體的橡膠、礦權、礦產、棉花、紙漿、建材等綜合市場產業體系,全面發揮經濟輻射及對外開放示范帶動作用;2005年11月11日,“區港聯動”試點--青島? ??稅物流園區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封關運營,青島保稅區邁出了向自由貿易港區轉型的堅實一步。未來的青島保稅區將以區港聯動為主體,以口岸國際物流為核心,以出口加工與國際商展及市場體系建設為推動力,發展形成國際物流中心、國際商展中心、國際市場交易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爭取設立保稅港,加快向自由貿易港區邁進,建成沿黃流域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高新區。2000年成為首批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之一;2001年被評為先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2年通過了國家大學科技園和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的認定;2003年榮獲國家科技部“實施火炬計劃十五周年先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國家先進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的榮譽稱號;創業服務中心通過了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的認定、軟件園通過了“國家863軟件孵化器”的認定,2004年創業服務中心被評為國家級優秀創業服務中心;2005年國家通信產業園、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落戶該區。  青島高新區遵循“差異競爭、錯位發展”的原則,確立了以軟件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業和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為產業重點,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向特色化、規模化、集群化的方向發展。吸引聚集了海爾、朗訊、海克斯康、清華紫光、山東東軟、愛立信浪潮、健特生物、澳海生物、黃海制藥、金谷鎂業、帝科液晶、漢纜集團等一批骨干企業。新引進了朗訊全球技術支援中心、卡特比勒中國研發中心、IBM軟件測評中心、地恩地研發中試生產基地、高校軟控研發中心、中船重工725所等39個大企業研發中心,加上入駐該區的青島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國家海洋局一所等大學院所,青島高新區已成為青島市科技資源較集中、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新創業環境較好的區域。  青島高新區依托良好的區位優勢,一方面不斷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先后與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加強了與法國布雷斯特高科技園、韓國京畿道科技園等國際高科技園區的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不斷優化區域創新創業環境,建成了創業大廈、科技創業園、留學人員創業園、生命科學院、軟件園等綜合性和專業性孵化器8個,總孵化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初步建成了比較完善的創新創業體系。  青島出口加工區  青島出口加工區地處青島市對外開放前沿陣地的城陽區。城陽區是青島市的航空和陸路交通樞紐、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和外貿出口加工基地,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科技進步示范區和新材料產業基地。  青島出口加工區于2003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同年12月通過海關總署等8部委聯合驗收,核心區規劃面積2.8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精密機械、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精細化工等“大、高、外”項目。該加工區實行“境內關外”的特殊政策,采用“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貨物通關方便、快捷,非常適合“大進大出、快進快出”外向型加工企業來區內發展。  青島加工區成立以來,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推進開發建設,已完成投資8億元,基礎設施配套達到“九通一平”,建成標準廠房10萬平方米,引進了美國泰科電子、德國斯蒂爾動力工具等一批大項目。2005年,青島出口加工區招商引資規模達3億美元,在全國13個同批次加工區中列第2位,在全國57個出口加工區中位居前列,開工投產企業10余家。  著眼于發揮青島出口加工區的輻射帶動作用? ??加快青島市“三點布局”城市框架中紅島組團的發展,城陽區依托出口加工區核心區規劃設立了配套產業區、輻射帶動區和生活服務區,實行四位一體、配套聯動、重點突破、全面啟動的開發模式,力爭用3—5年的時間將其打造成為全國一流的出口加工區,逐步建設成為環膠州灣產業帶、山東半島制造業基地核心區域和承載世界產業轉移的重要基地。  青島海峽兩岸經濟合作試驗區  青島海峽兩岸經濟合作試驗區于1999年3月經國家商務部(原外經貿部)、農業部、國務院臺辦批準成立,是全國海峽兩岸經濟合作試驗區唯一設在縣級的試驗區。  試驗區總面積3166平方公里,試驗區中心區規劃面積22.4平方公里,加工區處于青島市“1小時經濟圈”以內,距青島流亭國際機場30公里,距青島前灣港70公里,距膠濟鐵路10公里,青島—銀川高速公路、同江—三亞高速公路在區內設有出入口,交通四通八達。  試驗區堅持以出口食品加工為方向,以科技為支撐,以引進國內外糧油、果品、蔬菜、畜牧等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為重點,形成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聚集地和先進技術成果的吸納、消化中心。區內規劃設立了食品加工區、綜合工業區兩大分區。其中綜合工業區設有電子工程、紡織服裝、機械制造、生物工程等項目區,適宜各類項目入駐。  設區以來,試驗區已投入資金2.6億元,完善了9.8平方公里中心啟動區的道路、給水、排污、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有22萬伏變電站和日處理2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具備了承接各類項目的能力。目前,已有來自韓國、日本、美國、比利時,以及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各地的客商,在區內投資項目60余個,合同利用外資3.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4億美元,利用內資6.6億元。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生物技術、機械電子、家具制造等產業初具特色。  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青島市設立6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即環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即墨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萊西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平度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膠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膠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6個開發區設施建設基本配套,優美的投資環境,便利的交通,吸引了眾多外商前來投資辦廠。  交通與通信  青島港是著名的天然良港,是中國沿黃流域和環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擁有集裝箱、礦石、原油和煤炭碼頭,有通往450多個港口的97條國際航線,每月有419個國際航班發往世界各地。2005年,青島港全年吞吐量突破1.8億噸大關,達到1.87億噸,列中國第五位。其中,礦石吞吐量6400萬噸,列中國第一位;進口原油吞吐量2380萬噸,列中國第一位;外貿吞吐量1.4億噸,列中國第二位;集裝箱吞吐量突破600萬標準箱,達到631萬標準箱,列中國第三位,繼續保持世界15強之列;口岸外向度75%,列中國第一位。  青島航空運輸保持快速增長。2005年航空旅客吞吐量555萬人次,增長15.43%;航空貨郵吞吐量12.3萬噸,增長18.1 %。已開通直航東京、大阪、福岡、漢城、釜山、大邱、巴黎(經上海)、歐洲7國(經北京)、新加坡、曼谷以及香港、澳門等19條國際(地區)客貨航線,法蘭克福航班即將開通。開通國內北京、上海、廣州等50個主要城市的航線,每周610個航班。  青島公路交通十分發達,迄今為止,青島市已建成濟青、膠州灣、西流、西流、夏雙、濰萊、同三、青銀、206國道、前灣港疏港等9條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525公里,占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的六十分之一,占全省六分之一。目前,青 島市高速公路數量、長度、密度和高速公路在所有公路中所占比重等指標均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第一,并已初步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濱海公路是青島交通體系的主骨架之一,該工程北起青島即墨市豐城栲栳大壩東端,經即墨市、嶗山區、市南區、黃島區、膠南市,止于膠南市泊里鎮柳樹底村附近的204國道處。濱海公路總里程約169公里,工程總投資約37億元,工期2年,計劃2006年底建成通車。  青島郵電通信業務快速增長。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97.02 億元,增長 32.4 %。網絡信息技術不斷普及和提高,2005年互聯網用戶累計達84.3 萬戶,增長27.7 %,使用時長達到275.6億分鐘。通訊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市市話交換機總容量達320.16萬門,增長6.28 %;市話用戶達到 227.48 萬戶,移動電話發展到 383.64 萬戶。  \  旅游與觀光  青島是中國首批優秀旅游城市,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海外游客入出中國的主要口岸。  青島三面環海、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加上特殊的歷史積淀,使青島早在20世紀初期就成為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旖旎壯美的海濱風景線,起伏跌宕的海上仙山——嶗山,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城市風景,具有典型歐陸風格的多國建筑,濃縮近現代歷史文化的名人故居,現代化的度假、會展條件,使青島這座中西合璧,山、海、城相融相擁的城市,成為中國最優美的海濱風景帶和海內外著名的度假、休閑、觀光、商務、會展目的地。  歷史文化與歐陸風情保護區  掩映于秀麗風光之中的眾多文化遺產,承載著百年青島的風雨滄桑和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豐富內涵。多元化的城市歷史文化積淀,保存完整的百年老街、歐式別墅區,充滿海情、海韻和浪漫色彩的多處海灣、沙灘、海水浴場,形成了獨特的歐陸風情區。  青島歷史上遺留下20多個國家不同風格的建筑,形成歐陸風韻的城市風貌。代表性的建筑有原德國總督官邸、提督樓、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和八大關別墅區等。每一座建筑,都寫著一段歷史,演繹一出故事,很多中外影視片都在這里拍攝過。春秋冬夏,成雙成對身著婚紗禮服的新婚夫婦倘佯在八大關和海濱步行道,攝影留念,立下他們的“海誓山盟”,留下他們浪漫溫馨的蜜月回味。  日新月異的東部都市觀光區  東部新城區是青島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青島市市級機關大樓,新城區的標志性建筑——五月的風,以及2008年奧運會帆船比賽場地,都在這片區域。橫貫東西的旅游觀光的濱海步行道、東海路、香港路和澳門路,串起匯泉廣場、中華文明雕塑一條街、五四廣場、音樂廣場、雕塑園等一系列景點,構筑成一幅美麗的海濱都市旅游景觀。  石老人國家旅游度假區  錯落有致的度假別墅群,沙細坡緩的海濱浴場,海濱雕塑園、海豚表演館、國際啤酒城、高爾夫球場、國際會展中心、文化博覽中心、世紀廣場、體育中心等一大批現代文化體育娛樂休閑設施,以及已經開工建設的青島極地海洋世界、現代藝術中心、游艇帆船俱樂部等項目,使石老人國家旅游度假區成為集觀光、度假、節會、體育于一體的綜合性度假區。  嶗山國家風景區  嶗山風景名勝區位于青島東部的黃海之濱,由9個風景游覽區、5個風景恢復區及外緣陸海景點三部分組成;主峰巨峰海拔1133米,是中國大陸海岸線上最高的山峰,素以“海上名山第一”和“道教名山”而著稱,為國務院審定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同時是全國文明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游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  嶗山氣候溫和 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歷史悠久,古跡薈萃,曾是中國道教重要傳播地,有“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之稱;山石造型奇特,千姿百態,是“天然雕塑公園”;林木蒼郁,生機盎然,不乏古樹名花;物產資源豐富,礦泉水、海底玉等聞名海內外。  青島近郊旅游資源  青島市郊自然生態景觀、人文景觀、名勝古跡豐富多彩。千古名勝瑯琊臺,古臺觀月、龍灣涌浪,始皇三次東臨樂而忘返,越王勾踐在此設臺會盟諸侯、徐福東渡日本從此啟航;田橫島,西漢五百義士壯懷激烈、可歌可泣;還有被譽為石刻瑰寶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柱山摩崖石刻、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山石林和春秋戰國的齊長城遺址等。  2005年,青島接待海外旅游人數 68.44 萬人次,實現旅游外匯收入 4.15 億美元;國內旅游人數 2449.03 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 222.6 億元;旅游業總收入為256.6 億元。  生活與環境  20世紀90年代開發的青島新區已經成為青島的政治、經濟、金融和文化中心。昔日的陋屋舊居已經被環境幽雅的居民小區和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代替。  作為國務院確定的沿海開放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重點風貌保護城市,青島秉承“打造優美環境,構建宜人之居”的理念,在城市規劃、生態環境、居民住宅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造就了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城市個性突出、山海優美、環境整潔、功能完善、生活舒適的人居環境。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并相繼獲得聯合國和國家人居環境范例獎、中國人居環境獎、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青島已經成為最適宜人類創業、居住的城市之一。  城鄉居民收支持續增長,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920 元,增長 16.5 %;人均消費性支出9883 元,增長 9.8 %,恩格爾系數 37.6 %。農民人均純收入 5806 元,增長 14.3 %,人均生活消費支出 3737 元,增長 11.4 %。社會職工平均工資15616 元,增長 16.1 %。城市人均現住房建筑面積 22.96 平方米,農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29.54 平方米。

        2. 青島海洋百科

        1、海底世界---海洋動物及標本2、極地海洋世界---除有上述外,還有海豹、海獅、海豚、企鵝等大型海洋動物。特別是有海豚 表演,人鯊共舞。

        3. 青島海洋生物資源

        青島康境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開發、生產、銷售、進出口貿易為一體的高新科技企業。青島康境的主要產品有南極磷蝦油、南極磷蝦粉、南極磷蝦油膠囊、脫脂磷蝦粉、南極磷蝦蝦干、蝦仁、冰鮮蝦、微囊粉、磷蝦蛋白肽等。

        4. 青島海洋資源豐富的地方

        氣溫適中;

        陽光充足,利于藻類物質的繁殖;

        入戶徑流帶來豐富的營養鹽類;

        湖水淺,湖泊面積大。

        5. 青島海洋資源豐富嘛

        青島不在海上,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半島東南、東瀕黃海,是山東省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先行區、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海上體育運動基地, 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7個區、代管3個縣級市,建成區面積758.16平方千米。區域總面積11293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青島市常住人口為10071722人。

        6. 青島的海洋產業

        海控集團是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國資局全資控股企業,金融服務業、海洋科技與新興產業、海洋文旅及高端服務業為集團三大主業。

        海洋控股集團? ?以下簡稱“海控集團”)獲悉,公司將參與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月海藻”)增資擴股,收購明月海藻約26%股權。同時還將與青島聚大洋藻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大洋”)合作成立海藻多糖空心膠囊項目公司,擴充海藻多糖空心膠囊產能。未來,三方還將合作成立海藻產業投資集團,并購海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打造海藻產業發展集群。

        7. 青島海洋資源豐富嗎

        青島瀕臨山東東南沿海,海域面積廣闊,適合捕撈,海l水養殖,海洋研究,港口貿易等多領域發展。

        8. 青島海洋經濟發展

        國際海洋智區項目定位“TOD雙站之上、西海岸動能之芯”,規劃范圍約2800畝,投資額約300億,項目以海洋產業為主導、智慧產業為基礎,聚焦海洋、智慧兩大產業集群,圍繞產業研發、創新孵化和成果轉化等產業功能,匹配商業配套和生活配套,力爭在西海岸新區創新實踐全球先進的TOD產城融合模式,打造產業、商務、商業和生活全業態融合的產業新城。

        國際海洋智區將圍繞智慧城市和智慧海洋產業,重點引進智慧海洋產業的核心技術、應用產品、產業服務等全產業鏈的關聯企業和機構,構建以企業管理、產業配套為主的橫向公共服務生態和以為芯片、衛星通訊、海洋生物、海洋裝備等提供技術、資金、人才、市場的縱向服務生態,構建完成產業服務體系,匯聚龍頭企業,形成產業影響力,加速企業集聚,同時不斷拓寬產業鏈條,更好地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良性互動。作為青島市最重要的產業項目之一,國際海洋智區整合各合作方優勢資源,也是位于新區最具潛力的區域,發展前景廣闊,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必將成為青島海洋產業新標桿和智慧科技新高地。

        9. 青島市瀕臨的海洋是

        五四廣場旁邊的大海是黃海。五四廣場位于東海西路青島的南區,面積10公頃,核心地標是“五月的風”紅色城市雕塑。背后是一個高層商務區。 五四廣場位于青島的中心軸。噴泉旁邊是非常有特點。在正常情況下,燈光秀,晚上也很迷人,吸引游客前來欣賞它。五四廣場,面向大海,是一個不錯的地方享受浮山灣的海景。對面是著名的奧帆中心。

        10. 青島的海洋資源

        青島沒有很多還海,只能說青島是一個海岸線比較長的海岸城市,有很多海灘度假的地方,實際上青島的海域也只屬于一個黃海,,黃海是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之間的邊緣海,它近似一個南北向辦封閉淺海,青島也被譽為黃海之畔的一顆明珠,青島的海域是完完全全的黃海,只是海岸線很長,資源豐富。

        11. 青島海洋生態

        1.青島海底世界:青島海底世界位于青島匯泉灣畔,毗鄰青島著名風景區魯迅公園和青島第一海水浴場。它整合了青島水族館、標本館、淡水魚館等原有旅游資源,與依山傍海的自然美景相融合,形成山中有海的奇景。獨特的地理位置、現代化的展示手段、與水族館、標本館、淡水魚館的良好整合和互補,使其成為全國獨具特色海洋生態大觀園。

        2.青島極地海洋世界:青島極地海洋世界總投資額為2億美元,于2006年7月竣工,其中一期核心項目極地海洋動物展示和表演館、海洋博覽與科普展示館投資6000萬美元。 青島極地海洋世界項目是一個集休閑、娛樂、購物、文化為一體的大型旅游度假綜合服務設施。東起雕塑園,西至海洋娛樂城,占地320畝,總建筑面積達14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2億美元。除將改擴建現有的青島海豚表演館外,另將興建目前國內最大的海洋極地館、海洋科技館、海洋娛樂大道、漁人碼頭等項目。

        3 .蓬萊極地海洋世界:山東蓬萊海洋極地世界是亞洲最大的海洋世界,國家AAAA級景區,總投資4.6億元,展示面積5.28萬平方米,這里匯集了北極熊、白鯨、海豚、海獅、海豹等世界各地近千種海洋生物,擁有世界最大的圓柱缸、亞洲最大的熱帶雨林、國內最大的科普館、海龜館、鯊魚館,以及極地動物館、海底世界、水下劇場、海豹館、科普館、海豚海獅表演館等多個場館。是中國海洋學會重要的“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是山東大學海洋學院“實踐教學基地”。

        4.日照海洋館:日照海洋館總投資2.8億元人民幣、擁有兩項亞洲之最的日照海洋館景區坐落在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素有藍天、碧海、金沙灘之稱的日照海濱,臨海而建。

        Hash:1aec5b1a6af0fbd76dee225601a0a659e4cabaeb

        聲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