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旅游游客數據2018年圖 瑞士旅游業
導讀:瑞士旅游游客數據2018年圖 瑞士旅游業 1. 瑞士旅游業 2. 瑞士旅游業發展 3. 瑞士旅游業發展歷史 4. 瑞士旅游業占GDP 5. 瑞士旅游業管理模式和成功經驗 6. 瑞士旅游業管理模式 7. 瑞士旅游業發達的原因 8. 瑞士旅游業的發展對我國山區的開發有哪些啟示
1. 瑞士旅游業
水力資源豐富,利用率達95%。森林面積120萬公頃,覆蓋率為全國面積的25%。 瑞士旅游業發達,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瑞士是世界金融中心,銀行業和保險業是最大的部門,旅游業長期保持穩定和強勁的發展勢頭, 為旅游相關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市場。
2. 瑞士旅游業發展
法國旅游業概況
早在中世紀時,巴黎就已成為歐洲各國的王公貴族、達官顯貴、富商巨賈和文人騷士匯聚之處。到了19世紀,巴黎已享有“世界花都”的美譽,世人以到巴黎為榮。
法國是世界上最早發展旅游業的國家之一。1857年“法蘭西阿爾卑斯俱樂部”誕生,1873年阿爾封斯·盧賓在里昂創立了法國第一家旅行社,1875年法國建立了“倫敦野營俱樂部”,1889年格勒諾布爾市創建了法國第一個地方性旅游同業聯合會。 法國政府歷來重視旅游業。1910年,法國政府決定設立國家旅游局,旅游業成為法國政府最早干預的私人經營的行業。爾后,國家又制定了《旅游憲章》及一系列旅游法規和實施細則,為旅游業各部門快速、協調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社會(福利)旅游興起于法國,發展迅速。政府將部分福利基金資助一些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旅游公司發展旅游業,目的是讓低收入家庭也能享受旅游度假的權利。法國現已有社會(福利)旅游性質的度假村和露營中心近700處,遍及海濱、山區和鄉村。
現在法國是世界旅游大國,旅游業發達,2001年國際旅游接待人次達7650萬人,占世界旅游市場的11.1%,居世界第1位。主要客源國是德國、英國、荷蘭、瑞士、比利時、意大利、美國和日本。
法國的旅游接待條件,從起居設備、飲食到服務質量均居上乘。
截至1996年底,法國有150家民用航空公司,包括空中客車公司。法國有125座機場,其中89座機場能起降各種民用客機。
鐵路運輸和基礎設施由國家壟斷企業法國國營鐵路公司經營。公司職工18萬人,年營業額540億法郎以上,年運送旅客約8億人次。
法國有2萬多家星級飯店,59萬間客房,占世界總數的4.9%。各類飯店床位17萬張,包括宿營地、青年旅舍、度假住房。
1996年,法國內河水運營業額10億法郎,運載旅游者820萬人次。目前法國內河水運公司有328家,職工2600人,共有25萬多艘船用來載客,其中2000艘船供租賃用。法國共有8568千米內河水道和河流。
法國有主題公園70多座,如迪斯尼樂園等。法國1100多座國家級藝術博物館,每年旅游人數達4 600萬人次。法國有各類旅行社3805家,最大的17家旅游社零售點2512個,占總數的66%。法國最大的幾家旅行公司是:地中海俱樂部、新邊界國際旅游公司、哈瓦斯旅游公司、可尼旅游社和通濟隆國際旅游公司等。
旅游業是法國的第三大創匯行業,在平衡法國國際貿易收支方面起著積極作用。
3. 瑞士旅游業發展歷史
瑞士是中歐的一個內陸山國。南部為阿爾卑斯山脈所盤踞,北部高原廣布著田園和牧場。由于受冰川作用,境內湖泊廣布。瑞士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區。
瑞士山青水秀,風光旖旎,雄偉多姿的雪峰、碧綠如茵的草地、郁郁蔥蔥的森林、山間清澈的流水、碧藍幽靜的湖泊和千奇百怪的巖洞,構成了一幅大自然的優美圖畫,素有“世界公園”的美稱。
瑞士的風景名勝,以湖濱城市日內瓦最著名。日內瓦位于瑞士日內瓦湖(又稱萊蒙湖)西南端,羅訥河流貫其間,是一座國際名城。日內瓦背山面水,氣候宜人,湖光山色,風景優美,被譽為“旅游者的圣地”。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 ??,降水適中。日內瓦湖清澈碧藍,絲帶似的羅訥河穿城而過,又闊又長的勃朗峰橋,宛如長虹橫貫河面,與兩岸整齊的建筑、蔥郁的樹木構成美麗的畫面。在羅訥河出湖處有盧梭島點綴其間,上面塑有盧梭銅像。高達百余米的噴泉平湖而起,銀色的水柱在陽光照耀下顯得五彩繽紛,燦爛迷人,從日內瓦城的各個角落都能看到它。在湖濱的花壇上,裝有美妙的大花鐘,鐘面為綠草,圓框和數字用鮮花顯示,指針約2米長。城中有中世紀的圣彼得天主教堂、文藝復興時期的老城建筑和眾多的藝術博物館、鐘表博物館。日內瓦建有“萬國宮”,也叫“國聯大廈”,現為聯合國駐歐洲辦事處。國際紅十字會、國際勞工組織、國際電信聯盟等150多個機構的總部均設在這里,許多重要的國際會議在這里召開。
除了日內瓦外,瑞士還有湖濱城市洛桑、蘇黎世(瑞士最大的城市)、盧塞恩(瑞士地理的“中心城”)等數以百計的游覽勝地和城市。
寶貴的旅游資源為瑞士發展旅游業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政府奉行由“普遍性”、“善良服務”和“國際合作”三要素組成的對外政策,更加促進了旅游事業的發展。在瑞士旅游,交通十分便利,鐵路全部電氣化,公路網稠密。空調旅游車可以將游客送到任何一個游覽地。齒輪鐵路、電纜車和滑雪吊車,可以把游客送上任何一座山峰。旅館、飯店、小吃店等比比皆是,服務質量上乘,設施先進,管理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這一切都強烈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來此觀光,1990年接待游客1000多萬,全國1/10的居民從事旅游業,成為國家第三大創匯產業。
全瑞士都是在碧綠中,除了房屋和石地外,全瑞士沒有一畝地不是綠草如茵的,平常的城市是一個或幾個公園,瑞士全國便是一個公園;就是樹蔭和花草所陪襯烘托著的房屋,他們也喜歡在墻角和窗上栽著或排著艷花綠草,房屋都是巧小玲瓏,雅潔簇新的(因為人民自己時常油漆粉刷的,農村中的房屋也都如此)。墻色有綠的,有黃的,有青的,有紫的,隱約顯露于樹草花叢間,真是一幅美妙絕倫的圖畫!
4. 瑞士旅游業占GDP
歐洲十大強國排名1、俄羅斯
俄羅斯聯邦,跨越亞歐大陸的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用于首都莫斯科處在歐洲,一般將其算為歐洲國家。繼承了原蘇聯的強大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聯合國的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在航空航天領域處在世界前列,擁有著194個民族,實力不容小覷。
2、英國
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等一系列島嶼組成的島國。大不列顛帝國曾靠強大的海上事力量征服全球,擁有眾多的殖民地,號稱日不落帝國,也是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實力受損,現一直處于恢復時期。
3、法國
法蘭西共和國,通過法國大革命推翻封建,從而在19到20世紀到達實力的巔峰,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同時也是最浪漫的國家,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德國打破了國門。
4、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歷史是神圣羅馬帝國的領土,后分裂成為獨立王國。曾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挑起者,也是如今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社會保障制度非常完善,以重工業與制造業為主。
5、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國,首都在羅馬,意大利是世界上的時尚與藝術中心,米蘭被譽為世界時尚之都。14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在經歷過二戰的歐洲各國都在經濟上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也是全球? ??濟十大強國排名第八的國家。
6、西班牙
西班牙王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推行君主立憲制,目前其經濟發展不錯,國內GDP生產總值在歐洲排在第六位,曾經也是龐大的海上帝國,擁有無敵艦隊,但被英國打敗。
7、瑞典
瑞典王國,一個農業比重較小的高度資本主義國家。在軟件開發、汽車制造、醫藥以及遠程通訊等多個領域處在世界前列,并且國內的實力覆蓋率達到了54%,在2018全球幸福指數中瑞典排第九。
8、芬蘭
芬蘭共和國,北歐五國之一,人均產值遠超歐盟平均水平的歐盟成員國之一,高度的工業化與自由市場經濟體,讓國人的生活品質非常高,在2018年全球幸福指數中芬蘭排第一。
9、瑞士
瑞士聯邦,人均GDP一直在世界前列,世界上最為穩定的經濟體之一。全國以高原與山地為主,擁有極為豐富的旅游資源,全球社會最安定、最富裕的國家之一,許多國際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瑞士。
10、奧地利
奧地利共和國,位于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家,首都維也納被認為是世界十大最佳城市之首,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國家,其工業國有化程度非常高,森林覆蓋率也達到了44.7%,環境非常不錯。
5. 瑞士旅游業管理模式和成功經驗
1499年-在反對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和士瓦本同盟的士瓦本戰爭結束之后,同盟國基本上可以獨立于神圣羅馬帝國,相當自主地解決自己的事務。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平條約》中包含一條專門關于瑞士的特殊條款,認可了始于1499年的社會演變進程。可以說,該條約在法律上承認了瑞士聯邦為獨立國家。
1803年-內部的動蕩和無數次的政變迫使拿破侖發布了一部《調解法案》,終止了海爾維第共和國政權,恢復了各州的主權。由此可見,瑞士的“垂直權力”并不穩定,甚至很脆弱:這種模式被廢除,而且再也沒有恢復。瑞士如今政治制度的整體原則正是形成于這一時期-而瑞士體系也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穩定的政治體系。
1815年-拿破侖戰爭結束。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歐洲大國愿意承認并繼續維持瑞士的主權和中立性,以確保阿爾卑斯地區山口和通道的中立屬性。瑞士因此成為獨立州的多邊聯盟:在維也納會議上,歐洲大國確立了瑞士的“永久中立”。
1848年-內戰過后,現代瑞士形成。新憲法的通過使瑞士從自由邦聯國家轉變為聯邦制國家-所有對自由貿易和人員流動的限制性規定從此取消。同時,瑞士引入了普選制度,但只有男性擁有選舉權。
1874年-首次憲法全面修訂,引入了直接民主制度(賦予公民復決權,公民可以對議會和政府頒布的任何法律發表意見),這令“愛舍體系”(System Escher)的寡頭政治徹底坍塌。同年,圣哥達(Saint-Gothard)和辛普朗(Simplon)鐵路隧道得以建造,國際旅游業開始興起。
1918年-瑞士社會的短暫沖突。政治分歧導致瑞士工人大罷工。工運領導(奧爾滕委員會)提出按比例制選舉議會國民院(于1919年付諸實踐)、賦予女性選舉權(直到1971年才得以實現)、建立每周48小時工作制、設置養老和傷殘保險等訴求。聯邦委員會(瑞士政府)動用軍隊對罷工活動進行了鎮壓。
1939年-大型工業博覽會(Landi 39)在蘇黎世舉行,目的在于展示抵制希特勒德國的觀念。瑞士德語方言成為進一步與納粹德國保持距離的政治工具。這一時期,以“精神國防”(Geistige Landesverteidigung)命名的政治文化運動達到了頂峰。
1978年-經過漫長的妥協、相互讓步和多次全民投票后,瑞士成立了一個新州,即汝拉州。該州以前屬于伯爾尼州。
6. ? ?士旅游業管理模式
登山,滑雪。瑞士海拔高有冰川積雪,風景優美夏天成為觀光和避暑圣勝地,冬季發展滑雪運動的條件十分理想溫泉資源也很豐富。
中國面積廣大,自然要比瑞士的山區面積大的多,且分布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性顯著,這就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資源,同時為各方面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首先山區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農林資源,為工業和農業的發展的發展提供原材料;其次中國地域遼闊,經緯度跨度大,海陸位置優越,山區特色鮮明,景觀各異,為發展旅游業提供獨特的資源,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吸引著廣大的中外旅游愛好者競相參觀。
利用山區優勢發展經濟的同時,我們要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思想,理念,做法,完善基礎設施,加大科技投入,打造中國特色,促進經濟發展,提供人民生活水平,讓中國與世界共同進步。幸福屬于地球人!
7. 瑞士旅游業發達的原因
對戰爭保持中立的態度,經濟支柱是工業,旅游業,金融業等
8. 瑞士旅游業的發展對我國山區的開發有哪些啟示
瑞士聯邦,位于歐洲中部,以鐘表業,輕工業,旅游業聞名世界。在瑞士的華人約3萬人,超過半數的華人接受過高等教育。三分之二的華人在20一39歲之間。在瑞士定居的華人從事的主要行業是,
一,鐘表業轉口貿易。主要面向中國內陸市場。
二,阿爾卑斯山采馬爾特附近的餐飲,旅館業,中國的川菜在瑞士的口杯好。
三,中國旅客赴瑞士的旅游及旅游中介。如地陪導游,導購,運動(滑雪)器材銷售。
總之,華人在瑞士過著富裕而寧靜的生活。
Hash:1a1b7eb4ad81bcf758dc21d5ae71354cdb462c7a
聲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