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旅游公路管理辦法
導讀:山西省旅游公路管理辦法 旅游區規劃包括哪些必要程序?旅游區開發應注意哪些問題
第一條 為了加強旅游公路管理,促進文化旅游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旅游公路以及服務設施的規劃、建設、養護和管理適用本辦法。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旅游公路,是指按照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建設,連接國道省道干線公路和旅游景區以及旅游景區之間,主要用于旅游客運的縣道、鄉道和村道及其附屬設施。
本辦法所稱服務設施包括公交站(亭)、游客集散地、驛站、營地、觀景臺、旅游綠道、標識標牌、信息網絡設施等。第四條 旅游公路以及服務設施的規劃建設應當堅持專用性、安全性、智慧型和環境友好型并重,遵循統籌規劃、優質高效的原則。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旅游公路工作的組織領導,將旅游公路以及服務設施的規劃、建設、養護和管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縣級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區域內旅游公路以及服務設施規劃、建設、養護和管理的責任主體,組織指導鄉(鎮)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員會和有關部門做好旅游公路相關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建立旅游公路路長制度。第六條 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旅游公路的行業管理和指導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鄉(鎮)人民政府按照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旅游公路的規劃、建設、養護和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公安、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和城鄉建設、農業農村、文化和旅游、應急管理等部門按照職責做好旅游公路相關工作。第七條 旅游公路以及服務設施建設應當與發展全域旅游、重點景區、特色小鎮、美麗鄉村,以及產業園區、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商貿物流等融合,推進城鄉人流、物流、信息流和各類生產要素雙向流動,促進鄉村旅游和鄉村振興。第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破壞旅游公路以及服務設施,非法占用旅游公路及用地、服務設施和影響旅游公路安全的行為舉報。第九條 旅游公路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命名,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行業特點。第十條 旅游公路規劃應當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與產業布局、旅游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應急處置等相銜接,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規劃相協調,綜合考慮沿線居民的生產和生活因素。第十一條 旅游公路主線應當不低于三級公路,地形、地質條件受限路段不低于四級公路;支線、連接線應當符合國家、行業以及本省制定的相關公路技術標準要求。
服務設施應當根據地形地貌、車流量、游客需求等設置,具備休憩、觀景、餐飲、住宿、購物、如廁、停車、集散、信息指引、應急救助等功能。第十二條 新建、改建、擴建旅游公路以及服務設施,應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保護文物古跡、傳統村落、自然景觀、水源地、野生動植物等生態環境,避免或者減少壓覆重要礦產資源。第十三條 服務設施應當與旅游公路建設項目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鼓勵電力線路、天然氣管線、排污等設施與旅游公路同步建設。第十四條 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旅游公路以及服務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第十五條 旅游公路應當按照養護標準進行養護,保持路基、路面、橋梁、隧道、涵洞和附屬設施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第十六條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運用大數? ?、互聯網、物聯網、智能系統等現代管理方式,發布通行情況、景區景點、服務設施、氣象等旅游公路沿線區域相關信息。第十七條 旅游公路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標準設置警告標志、指示標志、指路標志、旅游區標志、道路施工安全標志、輔助標志以及禁止標線、指示標線、警告標線等道路交通標志標線,合理疏導人流和物流,優先保障旅游客運需求。
禁令、指示標志應當在旅游公路開始路段的交叉口前設置提前預告標志。第十八條 旅游公路用地范圍內依法設置的非公路標志,應當宣傳核心價值觀以及文化旅游、特色產業等內容。
縣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旅游公路用地范圍內非公路標志的管理。第十九條 在旅游公路及其用地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非法設卡、收費;
(二)擺攤設點、堆放物品、設置障礙、挖溝引水、放養牲畜、采石取土、采空作業、焚燒物品;
(三)打谷曬場、漫路灌溉、作業種植、焚燒秸稈、堆糞漚肥等農事活動;
(四)撒漏污物、傾倒垃圾、利用公路邊溝排放污物;
(五)在公路橋梁橋孔、通道內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明火作業、搭建各類設施;
(六)鐵輪車、履帶車和其他可能損害公路路面的機具行駛;
(七)損壞、涂改、擅自移動附屬設施;
(八)車輛在運輸貨物著地的情況下行駛;
(九)其他損壞、污染旅游公路和嚴重影響旅游公路完好、安全和暢通的行為。
農業機械因作業需要在旅游公路上短距離行駛的,可以不受前款第六項限制,但是應當采取安全保護措施。對公路造成損壞的,應當按照損壞程度給予補償。
旅游區規劃包括哪些必要程序?旅游區開發應注意哪些問題
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專家為您解答:旅游總體規劃,又稱旅游綜合規劃,是在旅游資源調查評價的基礎上,根據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綜合分析旅游區資源特點和社會經濟技術條件,提出旅游區發展戰略;確定旅游區的性質;劃定旅游區和風景區的范圍及外圍保護地帶;劃分景區和其他功能區;制定保護和開發利用風景名勝資源的措施;確定旅游區的接待容量和游覽活動的組織管理措施;對風景區的總體布局、綠化、交通、水電、旅游服務設施進行統籌安排、全面規劃;進行總體投資預算和效益分析;進行環境經濟及社會影響評價分析。它也常包括某些專題規劃(或稱部門規劃)的內容,如旅游資源調查、評價和開發;客源市場調查、分析和規劃;旅游線路設計和規劃;旅游商品設計規劃;旅游環境保護;旅游管理和人才培訓計劃等。旅游總體規劃是與旅游部門規劃對應而言,它具有全局戰略性,對景區內各景點及具體建筑項目不作詳細規劃。\r\n\r\n采納哦
旅游區規劃目的在于保護、開發和經營管理旅游區,是使其發揮多種功能和作用而進行的各項旅游要素的統籌部署和具體安排。遠景設計研究院旅游規劃專家道:不同旅游區有著不同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不同的景觀特色。其規劃則須與本風景區的地形地貌,地質條件、風景資源、景點、觀景點、游覽路線等風景環境的實際情況相配合。因此規劃前期需詳細的踏勘調查,收集資料,研究分析,編制多方案比較,選擇最?佳方?案。
Hash:8d1fec95c35ea3a9a330549b52121fecfae3b8a5
聲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