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江西以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力促美麗中國建設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萬物之本,水土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性資源。受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的長期影響,江西水土流失問題突出,上世紀80年代末,全省水土流失面積一度達到4.62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27.7%,占山地面積的46%,是歷史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時期。據水利部動態監測結果,2020年江西省水土流失面積仍有2.36萬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積的14.13%。

        新聞發布會現場

        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江西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理念強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扎實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文章。3月10日,以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力促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建設新聞發布會召開,江西省水利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廖瑞釗介紹了江西水土保持的工作情況。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成效顯著

        據介紹,江西省一貫高度重視水土保持工作,十八大以來,江西省水利部門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穩步構建頂層制度設計,全方位推進水土保持工作步入快車道。

        廖瑞釗表示,十八大以來,江西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水土資源、防治水土流失,形成了一套與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相協調、以《水土保持法》為核心、系統完備、務實管用的水土保持監管制度體系。同時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承諾制與水土保持區域評估,構建水土保持“三縱五橫”監管體系,開展監督執法專項行動,嚴抓水土保持制度落實。據悉,全省共批復17428個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4580個生產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設施通過驗收,開展監督檢查41144次,立案查處違法違規項目1000余起,人為水土流失情況得到有效遏制。

        據介紹,十八大以來,江西以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為牽引,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974.42平方公里,年均治理面積1552.71平方公里。依托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有一批水土保持生態清潔型、生態產業型、生態宜居型和生態觀光型小流域,在重點治理小流域內新建高效種植基地450個,助力3.65萬群眾實現脫貧致富,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了生態建設的“紅利”。

        根據水利部動態監測結果,江西省水土流失面積已由上世紀80年代末最嚴重時的4.62萬平方公里減少到2020年的2.36萬平方公里,減少2.26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占全省國土面積的比例由27.7%下降到14.1%,減少13.6個百分點。水土流失強度明顯下降,強烈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積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比例由上世紀80年代末的18.52%下降到2020年的2.65%。水土流失狀況持續好轉,水土流失面積與強度持續“雙降”,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在全國水土保持規劃實施情況2016—2020年度考核中江西榮獲優秀等次。

        貢獻水土保持“江西經驗”

        同時,水土保持的“江西經驗”也得到充分肯定。在全國率先開展水土保持方案質量抽查、推行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模式實現在建生產建設項目事中事后精準監管,相關做法經驗已向全國推廣。在贛州水土保持改革試驗區經驗得到水利部充分肯定的基礎上,2021年贛州市又被水利部列入全國5個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試點。崩崗治理“贛南模式”和廢棄礦山修復“尋烏經驗”,得到中央環保督察組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國推廣。建立山地林果開發水土保持監管制度,創新林果開發水土保持“聯審聯驗+承諾制”監管機制,實現水保先行臍橙飄香、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的有機統一。

        十八大以來,江西全省共有4個縣、9個項目成功創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或工程,數量位列全國前列。建成了全國省級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水土保持科研創新平臺,即江西水土保持生態科技園南豐農村生態水利科研示范基地,探索總結出一套具有南方紅壤區特色的水土保持技術體系,有力支撐了江西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

        助推水土保持工作高質量發展

        廖瑞釗表示,為深入推進江西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江西緊緊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水利中心工作,以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為動力,以水土保持責任考核為抓手,以提高水土保持率為目標,以監管全覆蓋遏增量、治理提質效減存量為路徑,實施“11346工程”,推動全省水土保持事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據介紹,“11346工程”,即樹牢一個“大水保”的理念;始終抓住“遏增量、減存量、提質量、明變量”這一條主線來開展工作,推動全省水土保持率從2020年的85.87%提高到2025年的86.57%;編制完成《江西省水土保持“十四五”改革發展實施方案》《江西省崩崗治理規劃》《江西省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規劃》三個規劃;推動監督管理向全嚴準轉變、綜合質量向提質增效轉變、監測評價向迅捷實用轉變、管理能力向智慧高效轉變等“四個轉變”;突出抓好水土保持目標責任考核、從嚴強化水土保持監管、以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為引領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提升監測評價能力、高標準推進贛州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加強水土保持科教宣傳等“六個重點”。(郭美勤 黃凌媛)

        江西水土保持科技創新成效顯著 水土保持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江西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全面建設「六個江西」的戰略部署,其中「創新江西」排在首位。作為江西水利的科研基石,江西省水利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許新發表示,江西水土保持科技創新將緊緊圍繞江西綠色崛起和永葆鄱陽湖「一湖清水」的大局,緊跟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發展步伐,堅持以科技強根基,以創新促發展,為江西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在科研立項方面,先后突破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2個國家重點研發專項課題,連續11年實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立項各級水土保持科研課題140余項,立項經費4500余萬元,科技項目的數量和立項級別均創歷史新高。

        在科技獎勵方面,先后完成國家重點研發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水利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科研課題100余項,一批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并得到廣泛應用,產生顯著效益。獲得省部級等有關科技獎勵32項,其中「農事活動影響下紅壤坡地水土流失防控關鍵技術與應用」獲2018年度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實現江西水利系統省部級一等獎零的突破。

        在創新平臺方面,目前已經構建形成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土壤侵蝕與防治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江西水土保持生態科技園)、1個省級優勢科技創新團隊(水土保持和水資源保護與利用知識創新團隊)、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輻射全省的野外實驗基地組成的科學試驗研究體系,充分發揮了科學研究、示范推廣、科普宣傳和人才培養的作用。如江西水土保持生態科技園成為江西水土保持事業的一張靚麗名片,不僅催生國家重點研發等一批高層次科研項目,還吸引社會各界人士500多批、2萬余人次參觀學習。

        科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十三五」期間,江西水土保持科技創新瞄準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領域的科技前沿和突出問題潛心研究,在以下三個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一是在研究坡耕地、果園、崩崗、稀土尾礦等典型紅壤侵蝕區水土流失過程與機制、水土保持關鍵技術與模式、生態恢復措施與環境效應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二是在集成生態-生產功能協同高效的農林產業開發技術、構建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治理模式和提升脆弱生態系統生態服務功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三是在研發和構建多尺度、多層次、多目標的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實現水土流失監測的便攜化、精準化和快速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科技轉化推廣成效顯現

        「十三五」期間,江西水土保持探索總結出了坡耕地「一控二保」、山地果園「一高雙低」、崩崗「三型」、林下水土流失「兩類」、強烈侵蝕「兩荒」治理5套技術模式的具有南方特色的水土保持技術體系,7項技術被水利部列入《水利先進實用技術重點推廣指導目錄》,形成坡耕地侵蝕治理技術、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術和水生態文明村建設3個系列的地方標準,并將這些科技成果在江西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先后完成技術轉化、推廣和應用16項,為全省乃至南方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郭美勤 黃凌媛)

        全省僅三個!龍巖長汀縣、永定區被評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 水土保持

        再添“國字號”榮譽!

        龍巖長汀縣永定區被評為

        “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

        紫金山金銅礦聯合開發項目

        被評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

        近日,水利部公示了2021年度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單,龍巖市3項入選,其中, 龍巖長汀縣、永定區被評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紫金山金銅礦聯合開發項目被評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永定南江村

        據了解, 全省僅有三個縣(區)入選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 龍巖占據全省獲此殊榮縣的三分之二,紫金山金銅礦聯合開發項目為全省唯一一個成功入選國家水土保持生產建設示范項目。

        汀江源頭-長汀龍門

        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創建項目是水利部經國務院批準的三個示范創建項目之一,龍巖成功獲得這塊含金量十足的“國字號”招牌,是對我市多年來在水土保持方面工作的充分肯定。2012年以來,龍巖全市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進則全勝、不進則退”的囑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層層壓緊壓實水土流失治理責任,截至2020年底,全市水土流失率降至6.03%,其中長汀降至6.78%,全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來源:龍巖水利與河湖長制

        圖片:龍巖市融媒體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

        就給我們“點贊”和“在看”吧

        水土保持自由行旅游攻略

        • 江西以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力促美麗中國建設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萬物之本,水土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性資源。受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的長期影響,江西水土流失問題突出,上世紀80年代末,全省水土流失面積一度達到4.62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27.7%,占山地面積的46%,是歷史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時期。據水利部動態監測結果,2020年江西省水土流失面積仍有2.36萬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積的14.13%。新聞發布會現場作為全國

          2022-03-14
          62 83
        • 江西水土保持科技創新成效顯著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江西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全面建設「六個江西」的戰略部署,其中「創新江西」排在首位。作為江西水利的科研基石,江西省水利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許新發表示,江西水土保持科技創新將緊緊圍繞江西綠色崛起和永葆鄱陽湖「一湖清水」的大局,緊跟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發展步伐,堅持以科技強根基,以創新促發展,為江西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在科研立項方面,


          2022-03-14
          159 37
        • 全省僅三個!龍巖長汀縣、永定區被評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

          再添“國字號”榮譽!龍巖長汀縣、永定區被評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紫金山金銅礦聯合開發項目被評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近日,水利部公示了2021年度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單,龍巖市3項入選,其中,龍巖長汀縣、永定區被評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紫金山金銅礦聯合開發項目被評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永定南江村據了解,全省僅有三個縣

          2022-03-13
          58 40
        • 龍巖援疆 | 3月31日直播連線帶您走進紅軍長征第一村 一一長汀縣中復村和長汀水土保持科教園 ,我們不見不散

          今天“紅色足跡重走紅軍路”新疆呼圖壁縣黨史學習教育采訪團圓滿完成直播任務線上粉絲積極互動直播深受小伙伴們的喜愛和支持獲得了2.5W的點贊量線下觀眾反響熱烈(呼圖壁縣住建局)(呼圖壁縣委統戰部)(呼圖壁縣雀爾溝鎮西溝村)(呼圖壁縣呼圖壁鎮華安社區)(呼圖壁縣自然資源局)(呼圖壁縣石梯子鄉)看到小伙伴們對我們直播活動如此喜愛

          2022-03-13
          1112 65
        • 福建首個!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入選國家“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

          導語日前,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授予26個單位為首批國家“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稱號,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作為我省唯一入選單位位列其中,也是我省首個國家“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位于河田鎮羅地河小流域,占地1818畝,包括中心區、公仆林區、試驗區、水土保持植物園區和對照區,主要展示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生態災害,普及水土保持科學知識,以及開展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是水土

          2022-03-13
          868 23
        • 喜報!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入選 首批國家“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

          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日前授予26個單位為首批國家“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稱號,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作為我省唯一入選單位位列其中,也是我省首個國家“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該基地位于河田鎮羅地河小流域,占地1818畝,包括中心區、公仆林區、試驗區、水土保持植物園區和對照區,主要展示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生態災害,普及水土保持科學知識,以及開展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是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工程的大


          2022-03-13
          180 69
        • 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國家“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啟動可通過網站自主選擇 捐資捐種認種認養

          12月6日,長汀縣舉行縣水土保持科教園國家“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啟動儀式。今年6月11日,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批準公布為全國首批26個國家“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之一,也是全省唯一一個基地。基地主要利用互聯網平臺,采取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方式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全民義務植樹平臺由全國綠化委員會統一建立,社會各界人士均可登錄全民義務植樹網站,鏈接到長汀水土保持科教園國家“互


          2022-03-13
          259 17
        • 福建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倡導生態文明觀

          福建省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賴珊盛攝影)(賴珊盛江宗輝/報道)“網絡扶貧公益行暨脫貧振興看閩西”活動由福建省委網信辦指導,龍巖市委網信辦主辦,福建新浪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閩西新聞網、龍巖市新媒體協會承辦。2020年11月5日上午,采訪團來到了福建省長汀縣采訪,首站是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據了解,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地處河田鎮露湖村,始建于2000年4月,主要展示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生態

          2022-03-13
          696 27
        • 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

          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地處長汀縣河田鎮露湖村,始建于2000年4月,園區面積1818畝,現已成為集示范推廣、科普教育、觀光旅游和對外交流為一體的水土保持風景區和旅游目的地。園區分為中心區、公仆園區、試驗區、水土保持物種園區、對照區。


          2022-03-13
          1706 71
        •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來我縣檢查指導橫山天湖國家級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工作

          12月5日,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原巡視員張學儉一行三人來我縣檢查指導橫山天湖國家級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工作。省水利廳水保處副處長楊永兵、科長馬良,市水利局副局長王文國,縣政府黨組成員吳錫華,縣水利局副局長劉萍等陪同活動。檢查組先后檢查了橫山天湖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的科學示范區、技術推廣區、宣傳教育區、休閑觀光區建設情況,并召開了座談會,觀看了園區建設專題片,聽取了省、市、縣水利部門對園區創

          2022-01-07
          1120 39
      5. 點擊查看更多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