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汝南最美“天際線”!你還沒來玩過嗎?

        ... ...

        讓藍圖照進現實,打造魅力城市公共空間,一個城市須有自己的城市會客廳。汝南城市會客廳坐落于亞洲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庫——宿鴨湖畔,2020年10月10日,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在汝南城市會客廳成功舉辦。

        大家都知道,汝南目前的發展可謂是全面開花,建成區面積在不斷擴大,汝南西城區則是大手筆建設,在短短的幾年中快速地發展了起來,這里成了縣各局委、醫療教育集中匯聚地,慢慢成為汝南最美“天際線”,汝南城市會客廳應運而生,已經成為汝南西城區重要的板塊。

        汝南城市會客廳位于汝南縣汝寧大街最西端,西臨宿鴨湖,東依湖濱大道,依宿鴨湖新大堤而建,地勢西高東低,以中心廣場為軸線,分隔為兩處雙子園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占地面積19.8萬平方米。

        城市會客廳,顧名思義,就是“一座城市中的客廳”,是招待外來賓客的地方,必須有品位、有底蘊。它作為城市的“形象擔當”而存在,同時它又是一扇窗口,讓來賓訪客能更直接地感受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

        汝南城市會客廳將成為代言汝南形象的城市地標。該項目運用汝南特色梁祝文化,提取梁祝文化中的“化蝶”元素符號,提煉其蝴蝶的線條感,延伸展現形式在公園道路設計上予以表達,形成公園基本輪廓,烘托游覽氛圍,打造作為新區門戶公園的標志性形象本項目以打造“新城綜合性門戶公園”為目標,展現汝南“興業、宜居、樂活”之美,致力于打造一處大氣優美的迎賓形象園,歷史積淀的文化傳播港、公眾活動的運動休憩場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體驗場。

        近年來,不少城市都在打造“城市會客廳”,但尚未在各個城市鋪展開來,汝南縣率先開啟會客廳的模式,正在全力打造,目前汝南城市會客廳已經浮現眼前。近年來,汝南縣委、縣政府致力于以城市設計為引領,加深城市經營謀劃,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提升城市公建配套,打造文化旅游名城,營造城市宜居環境。

        汝南城市會客廳園區內包括兒童游樂區、健身運動區、休閑大草坪區、觀光平臺區、餐飲區等功能分區,施工內容包括中央廣場、園路、回廊、約會天臺、運動場、咖啡屋、衛生間、停車場等園建分項工程,占地面積約4.2萬平方米;包括大草坪花海區,密林區等綠化分項工程,栽植種類包含喬木、灌木、地被、草坪等各類植物,占地面積約15.6萬平方米。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核心所在,作為“千年古縣”,汝南尤其需要一個平臺來展現它日益豐富的文化內涵,讓更多的人領略此方熱土的天然環境和自然人文魅力。時代潮流浩浩蕩蕩,文化實力彰顯城市魅力。汝南城市會客廳將展示汝南一張獨有的“城市名片”。它不僅包含了悠久的歷史人文,更是站在更高的視角、聚集更多元的要素,為城市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汝南有著“千年古縣”“梁祝故里”“中國漁都”“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的稱號,當前,汝南正朝著建設文化旅游名城邁步,一個城市的會客廳自當包含整個城市的特色,最經典的傳承,逐漸成為城市的符號。它不僅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而且還是外地游客了解汝南歷史文化的新窗口。相信不久的將來,汝南城市會客廳會給我們帶來更多新的驚喜!

        來源:汝南發布 作者:張萌

        服飾館全場低至1折起

        一圖揭秘你買東西的錢去哪里了

        廣告推廣

        飛越天際線 以全新視角俯瞰香港全景 天際線

        穿越穹頂云層,撥開城市面紗,從高空俯瞰香港這座亞洲國際都市的全貌,在摩天高樓、曠野綠地和湛藍海港交織的現代城市繪卷中,贊嘆它的迷人魅力。飛越天際線,用全新視角欣賞香港,發現這座寶藏城市所蘊藏的另一面,為旅程增添樂趣。

        建筑 穿梭于尖沙咀海濱花園

        俯瞰香港,高峻挺拔的高樓群是“垂直畫卷”的主角。據統計,香港擁有超過350座逾150米的建筑 ,是世界上建成150米以上建筑物最多的城市。作為全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這些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中人潮熙攘,白天往來忙碌,夜晚燈火通明,勾勒出香港繁華壯觀的天際線,成為令人震撼的都市美景

        從空中俯瞰香港的建筑群

        從空中俯瞰香港的建筑群

        從空中俯瞰香港的建筑群

        高海拔建筑群中,一條沿海岸線蜿蜒而建的觀景步道——尖沙咀海濱花園格外引人注目。這條步道東起紅磡海濱長堤,西至尖沙咀天星碼頭,全長1.6公里,是欣賞對岸港島建筑群的絕佳位置。沿著步道而行,可以打卡不少香港的新晉熱門建筑景觀。

        尖沙咀海濱花園

        尖沙咀海濱花園

        踏上步道,自東向西出發,會先抵達擁有頂層玻璃展廳香港藝術館,游客可在此270度欣賞對岸維港的美景,將高聳入云的海邊建筑群盡收眼底。不遠處,臨海而立的藝術空間K11 MUSEA,以古希臘神話中主司文學、藝術及知識泉源之神繆斯為設計靈感,被稱作“海旁的女神繆斯”。該空間集人文、購物于一體,在周圍建筑群的映襯下,顯得愈發柔美精致。等到日落時分,步行前往星光大道,可以倚著欄桿欣賞對岸的萬家燈火,亦可感受別樣風情。

        香港藝術館

        K11 MUSEA

        星光大道

        品青翠 漫步在西九城市綠肺

        除了壯觀的建筑群,俯瞰香港時,還會驚嘆于城市間星羅棋布的蒼翠綠野。香港寸土寸金,但城市綠化覆蓋率高達70%。不管是位于東北處西貢的郊野公園,還是西南方的大嶼山,為都市戶外愛好者帶來了優美的自然風景疫情期間滯留在港的丹麥環球旅游家佩德森(Torbj?rn Pedersen),就用幾個月的時間,玩遍了新界、離島大大小小的山峰與曠野。不僅郊區綠意盎然,在九龍、港島等人口密度高的城區內,也有不少青翠點綴于在水泥森林之中,令人心曠神怡。

        從空中俯瞰香港的青山沃野

        從空中俯瞰香港的青山沃野

        如果將視線聚焦至香港的新藝文地標——西九文化區,就可發現這里有著大片綠地。郁郁蔥蔥的植物環繞著一幢幢極具藝術氣質的建筑物,與四周鋼筋水泥的現代化建筑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為城市中的天然氧吧,這里也是人們走出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欣賞海景的好去處。

        綠意盎然的西九文化區

        綠意盎然的西九文化區

        花一天的時間在西九文化區漫步,可以將生活中的忙碌與煩惱全部拋諸腦后。藝術公園內的戶外空間很受本地人喜愛,到訪者可在此迎著海風騎行玩樂。下午陽光漸趨柔和的時候,游客可以登上M+展廳的瞭望臺,站在高處看當地人帶著萌寵在海邊嬉戲玩耍,感受生命的活力;或是駐足靜賞海景,準備迎接維港的瑰麗日落。當夜幕低垂時,在西九文化區的海濱長廊,可以觀賞經典維港表演項目“幻彩詠香江”,感受全球最大燈光音樂匯演帶來的視聽盛宴。

        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的戶外空間

        M+展廳的瞭望臺

        海濱長廊

        乘渡輪 置身于海浪波光之中

        從空中望去,繁華熱鬧的港島與九龍兩岸,被寬闊、靜謐的維多利亞港牽起。在香港,除了享受現代都市與自然美景的融合,不能錯過的還有維港海上風景。維港作為香港最鮮明的城市標志之一,影響著香港的歷史和文化發展,而碧浪波濤間,也寄托著很多游人對香港的情感。

        從空中俯瞰寬闊靜謐的維港

        從空中俯瞰寬闊靜謐的維港

        日出到夜暮,繁忙的渡海小輪不停地穿梭于兩岸,交織出無盡繁華。即便已有多條海底隧道橫跨維港,但渡輪依舊是最受人們歡迎的出行方式之一。若想要體驗香港人最日常、最地道的生活,不妨搭乘跨海渡輪,沉浸在維港的景色中。

        船只航行于維多利亞

        船只航行于維多利亞

        至今仍活躍于維港的天星小輪擁有百年歷史,游客可乘其穿梭于尖沙咀與中環或灣仔,登上二層甲板上,感受迎面吹拂的海風。《國家地理旅游雜志》曾將乘坐天星小輪,列為人生50個必游項目之一。如果想要一覽維港東部的景色,則可選擇搭乘連接觀塘和西灣河的渡輪橫跨維港,遠觀觀塘的舊式工廠大廈,近看啟德舊機場與新郵輪碼頭,仿佛穿越了時光,回到香港工業的黃金時代。

        天星小輪

        天星小輪

        連接觀塘和西灣河的渡輪

        香港的城、山、水……如畫般美景層層疊疊、相互呼應,構成“東方之珠”最獨一無二的風景線。換一個全新的角度欣賞香港,讓視野像飛鳥一樣翱翔天際,領略壯闊的景觀之美,解鎖非一般的視覺感受。

        |在武平2630平方公里山水之間,繪一道美麗天際線! 天際線

        繪一道美麗的天際線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武平探索與實踐

        梁野山上,生態引領;梁野山下,產城融合。武平城里,商貿開花;武平城外,農耕文化。山上山下,風景如畫;城里城外,宜居宜業。在武平2630平方公里的山水之間,綠色發展的水墨丹青繪出了一道美麗的天際線。

        2020年,對武平來說是個豐收年,該縣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同年12月31日,在即將迎來新年的時刻,武平又從福州捧回“福建經濟發展十佳縣”的榮譽,連續第五年榮膺該項殊榮,為這道天際線描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武平是習近平總書記親手抓起、親自主導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發源地,被譽為“全國林改第一縣”。近年來,武平縣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武平林改和捷文村群眾來信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續發揚“敢為人先、接力奮斗”林改首創精神,努力打造新時代林改“武平經驗”升級版,把機制活、產業優、生態美、百姓富有機統一的絢麗畫卷越描越驚艷。

        山水之間 奏響生態美的幸福曲

        從武平縣城驅車半小時,便來到網紅打卡地——城廂鎮堯祿村。

        水墨勾勒詩情畫意,丹青粉抹鄉村農趣;游人誤入尋桃源,不知是在畫里還是畫外?當下,一曲田園牧歌正在牛軛嶺上動情演繹。

        “以前是真窮怕了、苦怕了!”放在十幾年前,堯祿人怎么也想不到會有今天的好日子。

        小村當年到底有多苦?當地流傳著一句順口溜:“有女莫嫁牛軛嶺,睡目吃飯上駁嶺。”坐落在牛軛嶺的堯祿村,偏僻路難行。村民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村莊日趨凋零。

        堯祿村黨支部書記鐘蘭英是外嫁進來的媳婦,今年是她在堯祿生活的第十五個年頭。當年,中專學歷的她義無反顧選擇跟丈夫來到牛軛嶺。大家在贊美愛情和勇氣的同時也笑她“傻”。當然,鐘蘭英也嘗到了生活的艱辛。

        一個閉塞的村子出路在哪?林改春風輕拂而至,讓堯祿人看到了新的希望。

        靠山吃山,鐘蘭英把爺爺當年從江西背回來的桃樹苗分享出來,帶動村民利用拋荒地發展鷹嘴桃,數年內讓鷹嘴桃迅速走紅,走出涅槃的第一步。

        后來,在全縣推進環梁野山城鄉一體協調發展試驗區建設中,堯祿人更是敏銳地嗅到發展的先機。

        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堯祿緊緊抓住機遇,依托好生態,眾志成城建設景觀設施和游客接待中心、田園農家樂、親子教育園、十里桃花森林氧吧觀光騎行道和千層梯田高山閑居等項目。

        “村子一年一個樣,年年不一樣!” 鐘蘭英自豪地說:村子如詩如畫,村內游人如織,村民人均收入近2萬元,日子越過越有勁,“是林改帶來的好生態,讓堯祿涅槃重生。”

        在武平人民的記憶深處,正是在推進林改的關鍵時刻,2002年6月21-22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來到武平調研,并作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那樣從山下轉向山上”的歷史性決定,為武平林改一錘定音。在縱深推進林改中,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武平林改又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更好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武平縣堅持生態優先,鞏固提升生態優勢,持續用心守護好武平的綠水青山,并成功獲評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扶貧產業基地的工人在分揀百香果(資料圖)

        好生態,有青山作證,武平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9.7%;有碧水作證,目前全縣14個省控小流域考核斷面的水質優良比例100%,縣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比例100%;有空氣作證,榮登“中國天然氧吧”榜首,負氧離子含量是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空氣清新”標準的3倍;更有一系列“國字號”名片作證,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梁野山森林養生國家重點建設基地、全國十佳生態旅游城市、首批國民休閑旅游勝地……

        立足生態資源稟賦,武平縣因勢利導,堅持“旅游富民”縣域發展戰略,把發展全域旅游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和強大推力。近年來,先后建成梁野山生態旅游區、中山河國家濕地公園、梁野山國家森林步道捷文段等生態景區,成功打造“全國全域旅游創建示范區”,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讓這個山城成為吸引游客的強大磁場。

        中山河國家濕地公園白鷺翩躚(資料圖)

        如今,站上梁野之巔,以此為中心極目所至,全域旅游日益蓬勃——

        梁野山下“五朵金花”競相綻放,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典范;“生態會客廳”千鷺湖,碧水潺潺、千鷺云集、眾鳥翩躚,繪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文化會客廳”興賢坊傳統文化街區,成為撫摸歲月留痕和感悟千年雅韻、文化積淀、濃濃鄉愁的心靈港灣……更有一批鄉村旅游、森林康養網紅打卡旅游景點次第花開。

        “來武平·我氧你!”在山水之間,生態美的幸福贊歌越唱越響亮。

        回鄉創業 讓笑著生活成為常態

        1月1日,新年如約而至,武平的山區寒意十足。然置身于萬安鎮捷文村的林下靈芝基地,滿目的蒼翠、嶄新的瀝青路和不時掠過的山風,卻讓人神清氣爽。

        道路兩旁的林子內,就藏著林農李廣軍和鄉親們的千畝紫靈芝。這片闊葉林熱鬧了大半年,現已歸于平靜。在豐收了兩茬之后,紫靈芝開始蟄伏,蓄積生命能量,吸收天地之精華,等待春暖花開的再次破土綻放。

        在李廣軍的記憶中,當年的山林遠沒有如今這般生機勃勃。因為那時是國家的山,誰想要錢了,就上山砍幾棵樹拿來賣,濫砍濫伐現象嚴重,“拿斧頭的比拿鋤頭的多。”

        捷文村林農在采收林下經濟產品“武平靈芝”(資料圖)

        2001年,全國林改在捷文策源,隨后在全縣探索以“明晰產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為主要內容的林改實踐模式并逐步推向福建,進而上升為國家決策。武平又持續推進林業配套改革,創造性地在全國實現了率先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探索商品林贖買和探索興“林”扶貧和“普惠金融·惠林卡”金融新產品,有效破解林業發展深層次矛盾,釋放出強大生產力,讓荒山育成“綠山”、讓農民捧上“金山”、讓發展有了“靠山”。

        武平鐵皮石斛種植基地負責人馮開宏(左) 實地指導貧困戶種植鐵皮石斛。(資料圖)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縣累計完成造林面積15.3萬畝;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4.23億元,“惠林卡”累計授信5785張5.32億元、用信3.82億元。

        “看著自家的林子密起來、家鄉的生態好起來、產業發展有錢投,就想著在林子里做些文章。”自己的山自己說了算,在外打拼多年的李廣軍就暗下決心,回村發展林下經濟。

        于是,2014年,李廣軍在自家林子里辦起了家庭農場,種植各類果樹,林下養殖雞鴨,收入逐年翻番,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村里的林農們也紛紛發展起了林下經濟,2017年,借助林下經濟補助和惠林卡,李廣軍聯合50戶林農成立了武平縣捷文興林靈芝專業合作社,抱團壯大。如今,李廣軍幾乎天天以基地為家,守著幸福的果實。

        “在縱深推進林改中,武平成立林業局下屬事業單位——武平縣捷文生態林業發展中心,為林下經濟資產運營管理做服務,增強廣大林農的發展信心。”武平縣林業局局長鐘達昌說,武平縣進一步創新林業投融資、森林經營管理、生態公益林及天然商品林管護、林業管理服務機制,打造林改“武平經驗”升級版。

        地處梁野山核心景區的城廂鎮云寨村,原始、天然和人文交織成一幅如詩畫卷。曾經,守著綠水青山受窮的一代人紛紛逃離;如今,新一代人又被綠水青山吸引回來。鐘慶是最早返鄉回家創辦森林人家的村民之一,每天忙完店里的活,還忙著充電學習生態旅游經營門道。

        “有林改的政策、政府的支持,這里既改出了綠水青山,又改出了發展的路子,讓這里變成金山銀山。”鐘慶說,村里很多外出青年陸續回來,利用獨特的好生態,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辦起森林人家,日子越來越甜蜜。

        這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撕下“山高林密多光棍,有女不嫁云寨村”的標簽,笑著生活成為村民的常態。

        “希望大家繼續埋頭苦干,保護好綠水青山,發展好林下經濟、鄉村旅游,把村莊建設得更加美麗,讓日子越過越紅火。”習近平總書記對捷文村群眾來信作出的重要指示,則讓全縣人民倍感振奮也更加堅定了發展信心。

        從離開故土外出打拼,到重回故土發展創業,在武平,這樣的返鄉青年越來越多了,他們有的成了村干部、有的發展林下經濟,有的經營森林人家,積極推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鄉村旅游等,干得熱火朝天

        笑迎豐年 推動綠色發展高顏值

        “十三五”期間,武平堅持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發展的各個領域,使生態紅利迅速轉變為發展紅利,成就了高顏值發展的一個又一個豐年。

        日里的武平,天朗氣清。武平省級高新區在寒意襲人的清晨醒來,開啟了比學趕超的新一天:省級科技孵化器二期項目迎來掃尾,這里即將成為武平光電信息、新材料等產業集群“孵化-加速-壯大”的創新陣地;新洲林化、坤孚股份、星河電路、合信創展等一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開足馬力加快研發、生產。

        武平省級高新區企業在生產(資料圖)

        說起高新區近年來的發展成績,武平高新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連盛金如數家珍:“十三五”期間,武平高新區共獲得授權專利212個,新申報專利385項,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成倍增長,達到20家;省和市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數加速增長,共有2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實現零的突破,有3家……高新區集聚效應愈加明顯。

        看著日新月異的變遷,連盛金感觸頗深。在他的印象中,十幾年前的武平全然不是這樣,當時產業結構層次不高,不可避免地出現能耗高、產能和科技含量低下等問題,發展單一、質量不高、產業集聚不強。產業低層次發展,與頭頂“全國林改第一縣”的光環格格不入。

        轉型升級勢在必行,綠色發展才是出路。2015年11月,武平創新提出高標準創建高新區;2017年2月,武平省級高新區成功創建,成為福建省首個縣域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進而,武平縣將高新區作為縣域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承接高新技術轉移的“橋頭堡”“攔河壩”“蓄水池”,成為粵商最佳投資城市。

        而今,每每向外商介紹武平時,連盛金都會自豪地說,我們武平有福建省首個縣域省級高新區。

        正是因為林改,為武平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奠定堅實基礎;正是得益于林改,讓武平發展的豐年接續而至——2001年林改開始時,武平縣地區生產總值18.07億元,2019年上升至255.49億元,年均增長10.7%;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859元提高到18036元,增長了6.3倍;2016年,獲評“全國扶貧系統先進集體”,2019年正式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2001年到2019年,三次產業結構比40.7∶25.9∶33.4優化為15.8∶40.5∶43.7。武平用改革和實踐,作答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念和“生態美、百姓富”有機統一的科學決策。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武平人民堅信這一理念。

        站在新起點,武平人民正向著中共武平縣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確立的目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大力弘揚“敢為人先、接力奮斗”的林改首創精神,深入實施“融入兩區、生態立縣、產業興城、旅游富民”縣域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生態環境高顏值、經濟發展高素質、鄉村振興高水平的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

        END

        來源:武平縣河長辦

        天際線自由行旅游攻略

        • 汝南最美“天際線”!你還沒來玩過嗎?

          ......讓藍圖照進現實,打造魅力城市公共空間,一個城市須有自己的城市會客廳。汝南城市會客廳坐落于亞洲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庫——宿鴨湖畔,2020年10月10日,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在汝南城市會客廳成功舉辦。大家都知道,汝南目前的發展可謂是全面開花,建成區面積在不斷擴大,汝南西城區則是大手筆建設,在短短的幾年中快速地發展了起來,這里成了縣各局委、醫療教育集中匯聚地,慢慢成為汝南最美


          2022-05-02
          1901 98
        • 飛越天際線 以全新視角俯瞰香港全景

          穿越穹頂云層,撥開城市面紗,從高空俯瞰香港這座亞洲國際都市的全貌,在摩天高樓、曠野綠地和湛藍海港交織的現代城市繪卷中,贊嘆它的迷人魅力。飛越天際線,用全新視角欣賞香港,發現這座寶藏城市所蘊藏的另一面,為旅程增添樂趣。賞建筑穿梭于尖沙咀海濱花園俯瞰香港,高峻挺拔的高樓群是“垂直畫卷”的主角。據統計,香港擁有超過350座逾150米的建筑,是世界上建成150米以上建筑物最多的城市。作為全

          2022-03-17
          636 12
        • |在武平2630平方公里山水之間,繪一道美麗天際線!

          繪一道美麗的天際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武平探索與實踐梁野山上,生態引領;梁野山下,產城融合。武平城里,商貿開花;武平城外,農耕文化。山上山下,風景如畫;城里城外,宜居宜業。在武平2630平方公里的山水之間,綠色發展的水墨丹青繪出了一道美麗的天際線。2020年,對武平來說是個豐收年,該縣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同年12月31日,在即將迎來新年的時刻,武平又從福州捧回“福建

          2022-03-13
          1321 94
        • 用地面積306畝!紅谷灘新地標來了!濱江天際線將美出新高度

          贛江西岸再添地標!江西廣電國際傳媒中心近日,南昌市自然資源局公示了江西廣電國際傳媒中心項目用地規劃許可證,該項目位于紅角洲與九龍湖交界處(贛江南大道以西、臥龍路以南、祥云大道以北的地塊上),項目用地面積約306.5畝。根據此前規劃,項目一期投資20億元,一期建設規模約25萬平方米,建設規模及內容:電視制作中心和廣播制作中心,建筑面積約12.5萬平方米;新聞中心,建筑面積約4萬平方米;融

          2022-02-18
          875 79
        • 180米!美出天際線!岳陽城市中心又一棟摩天大樓即將拔地而起!

          建筑主體總高度約169米立面高度近180米站在這棟超高層公寓可以俯瞰整個城市岳陽城市中心又一棟摩天大樓即將拔地而起下面來看效果圖↓↓↓今天,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隨著利都·中環名座項目的公示,標志著我市首棟超高層公寓建筑物將呼之欲出。利都·中環名座位于青年路北側,花板橋路西南側,原五里牌工業品市場舊址,系五里牌工業品市

          2022-02-17
          1918 92
        • 城建 | 349.3米,撐起城市天際線!長江主軸左岸第一高樓核心筒封頂

          24日,從中建商砼有限公司獲悉武漢長江主軸左岸大道地標建筑武漢市永清商務綜合區項目A地塊A1塔樓核心筒順利封頂高度349.3米預計2020年建成后高達436米將與現有武漢天地商務區連為一體成為漢口最大的商業綜合體永清商務綜合區A1塔樓(右)與對岸的綠地高樓遙相呼應自上世紀末至今,20多年來武漢城市天際線每年長高10多米,同時在漢央企中建三局研發的“空中造樓機

          2022-01-27
          1126 92
        • 中銀大廈 | 矗立于東部新城天際線的寧波新地標

          這座矗立于東部新城天際線的中銀大廈是寧波市金融區的最新地標。作為中國銀行的地區總部,這幢建筑高度246米,層數49層的塔樓,其中1~18層、48~49層及裙房已定向銷售給中國銀行,整棟建筑將浙江省和寧波市的近8,000名員工匯聚在同一個屋檐下。中銀大廈。。設計領先展現全方位壯麗景色為了打造地標性建筑,讓中銀大廈在周邊大樓中脫穎而出,

          2022-01-14
          1450 88
        • 鲅魚圈地面上最古老的建筑,長時間代表著山海間的天際線

          《白話鲅魚圈》是一檔關于鲅魚圈地方歷史人文的電臺節目,主講人白旭為鲅魚圈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的記者、編輯,營口歷史學會理事。每周三、周四下午四點播出。敬請關注FM96.5。鲅天下同步整理刊播節目文字稿。【開講】上期講了墩臺山下發現了一門火炮,我推測是清代的。墩臺山烽火臺建于明初,明初的火炮是這樣的:這張照片是營口市博物館閻海副館長傳給我的,拍攝于蓬萊博物館。這個火炮像個

          2022-01-14
          541 58
        • 外白渡橋便是成為上海天際線的組成部分,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外白渡橋便是成為上海天際線的組成部分,散發著獨特的魅力。上海外白渡橋是位于中國上海市區蘇州河匯入黃浦江口附近的一座鐵橋,是中國第一座全鋼結構鉚接的橋梁。也是當今中國唯一留存的不等高桁架結構式橋,同時也是自1856年以來在蘇州河河口附近同樣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橋梁。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將外白渡橋列為優秀歷史保護建筑之一。

          2022-01-05
          790 15
      5. 點擊查看更多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