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有哪些旅行社 桐鄉春秋旅行社
導讀:桐鄉有哪些旅行社 桐鄉春秋旅行社 1. 桐鄉春秋旅行社 2. 桐鄉國際旅行社 3. 桐鄉旅行團 4. 桐鄉春秋旅行社怎么樣 5. 桐鄉春秋旅行社電話 6. 桐鄉假日旅行社 7. 桐城春秋旅行社 8. 桐城春秋旅游社的電話 9. 桐鄉春秋旅行社地址
1. 桐鄉春秋旅行社
桐鄉市有9個鎮,包括有烏鎮鎮、濮院鎮、屠甸鎮、石門鎮、河山鎮、洲泉鎮、大麻鎮、崇福鎮、高橋鎮。烏鎮鎮烏鎮地處桐鄉市北端,南距梧桐鎮13公里。總面積32.8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3.5平方公里。民國以前為兩省(江、浙)三府(蘇、嘉、湖)七縣(桐鄉、崇德、秀水、烏程、歸安、吳江、震澤)錯壤之地,歷來為軍事要地和交通咽喉。烏鎮為現代文學巨匠茅盾(沈雁冰)故鄉。茅盾故居位于觀前街,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烏鎮鎮確定為桐鄉市古鎮保護與旅游開發重點鎮。濮院鎮濮院鎮地處長三角平原腹地,滬、杭、蘇中間節點位置,區內有320國道、申嘉湖高速公路、嘉湖公路、嘉桐公路、京杭大運河等交通要道。全鎮總面積64平方公里,轄5個居民社區、14個行政村,總人口20萬人,其中新濮院人15萬余人。屠甸鎮屠甸鎮位于桐鄉市境東南部,地處長山河兩側,西北依梧桐街道,東南接海寧市,北鄰嘉興市。地勢平坦,河流密布,長山河橫穿本鎮,為鎮內主要河流。為水陸交通,灌溉要脈。長水塘北起長山河屠甸鎮,向東南伸入海寧境內,為鎮南部主要河流,桐硤公路穿境而過。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兼營蔬菜、蠶桑、大麻等作物。工業有紡織、化工、化纖、機械、農機、建材等企業。石門鎮石門是個江南水鄉,是著名文學家、藝術家豐子愷的故鄉,石門鎮古稱石門市,形成于春秋時期,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曾以養蠶業和絲綢業聞名。相傳越國為了抵抗吳國,在此壘石為門,故稱“石門”。石門又稱杭白菊之鄉,也是良渚文化的遺址之一。豐子愷曾說過“石門是個好地方”。也是當年乾隆皇帝南巡的必到之地。石門位于桐鄉市中部,與梧桐街道、鳳鳴街道、龍翔街道、烏鎮鎮、崇福鎮、河山鎮、湖州市接壤。京杭大運河穿越鎮區,桐晚公路(桐鄉至晚村)橫貫全境。石門,緊靠古運河,文化底蘊不亞于烏鎮。河山鎮河山鎮位于杭州第二繞城高速境內,是杭嘉湖平原腹地,“桐鄉臨杭經濟區”的中心,申嘉湖杭高速在河山設有互通區。交通便捷、氣候宜人。屬文學巨匠茅盾、著名漫畫家豐子凱、裝幀藝術家錢君陶故鄉的桐鄉市轄區。轄區總面積3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萬、外來人口1.5萬,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先后被列為國家星火計劃示范鎮、浙江省首批對外開放衛星鎮、浙江省百強鄉鎮、浙江省衛生城鎮、浙江省教育強鎮和浙江省東海文化明珠。洲泉鎮洲泉鎮位于浙江省桐鄉市最西端,與杭州、湖州毗鄰。水陸交通便捷,鎮區是長山河起點,菱(湖)長(安)航線、塘洲省道、胡德公路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大麻鎮古運河畔一顆璀璨的明珠。位于茅盾故里——浙江省桐鄉市的西南,緊靠省城杭州市郊。鎮名來歷無確鑿記載,據傳舊時鎮上有麻姑墩,地名來歷似與此有關。原屬德清縣,民國元年(1912)始有大麻鄉。民國20年(1931),改為大麻、湘漾、海卸3鄉。民國33年(1944),為大麻、湘漾兩鄉。民國34年(1945),稱大麻鎮。解放初為大麻鄉。1950年5月,劃隸崇德縣,分為大麻、湘漾、海卸3鄉。1956年,為大麻鄉。1958年,屬大麻公社。1961年,劃出今屬芝村、永秀、上市等鄉的部分地域后,仍名大麻公社。1984年,為大麻鄉。1985年,撤鄉建鎮。崇福鎮崇福鎮,古稱語溪,又名御兒,語兒,是一座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和1100多年建鎮史的江南古鎮。因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建有崇福禪寺而得名。公元938年置崇德縣,到1958年崇德、桐鄉二縣合并,崇德縣改稱崇福鎮。崇福 鎮位于杭嘉湖平原心腹地帶--浙江省桐鄉市西南部,距離杭州市50公里,距嘉興市60公里。總面積100.14平方公里,2007年全鎮逾10萬人。京杭大運河、320國道橫貫鎮區,滬杭高速公路穿越境南。高橋鎮高橋鎮位于桐鄉市東南部,素有桐鄉“南大門”之稱。高橋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東至上海140公里,西距杭州50公里,南靠中國最大的皮革生產基地-海寧。境內滬杭高速貫穿東西,桐九線、崇高線等一批交通干線交匯通過,滬杭高鐵、滬杭高速分別設立車站和出入口,交通非常便利,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高鐵、高速”便捷通道的“雙門戶”鄉鎮之一。
2. 桐鄉國際旅行社
烏鎮沒有機場。
最近的話是杭州的蕭山機場和上海的虹橋機場,浦東機場,距離都相對差不多,不過現在是世博期間,可能上海的機票價格會比較貴,客流量也比較大,你可以根據網上折扣機票價格選擇
至于烏鎮,建議在上海或者杭州的旅行社網上報個團。
3. 桐鄉旅行團
江南古鎮出名的共有六個。
1、周莊
周莊位于蘇州市昆山市,有“中國第一水鄉”的稱謂,目前建筑多為明清時候的風格,古風猶存,全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有炊煙裊裊升起的時候,小橋流水人家便在這里完美地結合了。
周莊是明朝首富沈萬三的故鄉,古鎮上有沈萬三后人居住的沈廳,現在是個旅游景點,有沈萬三發明的萬三蹄,每家飯館都有這道地方名菜,更有名的是兩座挨在一起的小橋,叫做“雙橋”。
2、同里
同里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鎮內明清兩代的建筑頗多,有幸去了那里,不妨去走走三橋祈求家庭和美,水之美在于靈動,而水為同里的靈魂,建筑鄰水而建,水繞著古樸的園林相依相存,一起走過風雨千年。
古鎮上有不少名人故居,最有名的是退思園,一座古典園林。退思園是江南古鎮中唯一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園林,建議每天早上剛開園就進去,因為園林很小而旅游團很多。
3、甪直(lùzhí)
甪直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小鎮,建筑鄰水,一座一座的古橋將這座小鎮串聯起來,這里有“橋都”的美稱。
古鎮的規模相對比較小,距離蘇州市區也比較近,一般都是當天往返很少有人在古鎮上住宿。教育家葉圣陶曾經在甪直教學四年,寫下了小說《多收了三五斗》,就是以古鎮上的萬盛米行為原型寫的,這座古鎮小橋很多,坐船游玩最為合適。
4、西塘
西塘位于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西塘與烏鎮同在浙江嘉興,也是一座活著的千年古鎮。這座古鎮最有名的是煙雨長廊,雖然江南的古鎮上或多或少都有長廊,不過西塘的長廊是最長最有特色的,幾乎覆蓋了古鎮上所有沿河的路段。
“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筑,現代的人”是對西塘最好的描繪,我想乘著烏篷船,從清晨到日落,穿過一座又一座的廊橋。
湯姆克魯斯在西塘拍過電影《碟中諜》,這座古鎮也被國際上所熟知。
5、烏鎮
烏鎮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目前完整保存著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白墻、黛瓦、畫棟、石橋、老屋都向你訴說著這座有六千年歷史的小鎮的風情,河內偶爾還會有烏篷船吱呀的想著,千般柔情皆于此中了。
烏鎮的規模很大,分為東柵和西柵兩部分,東柵古樸一些,保留著許多原汁原味的老房子,名人故居和傳統手工藝作坊都很多,如茅盾故居,藍印花布作坊等。
西柵在原有古鎮的基礎上? ?行了大規模的改建修繕,所以感覺比較新,街巷也更寬闊整齊一些,沒有那么擁擠。烏鎮西柵的夜景是江南古鎮中最漂亮的。隨著中國互聯網大會在烏鎮召開,這座古鎮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也與日俱增。國內許多古鎮景區都在模仿“烏鎮模式”。
6、南潯
南潯是魚米之鄉的要地,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明清時期為江南蠶絲名鎮,雖以富饒聞名天下,卻也孕育過許多的才子佳人,她也在安靜地等待著那個真正懂她的知己。
在清末民初這座古鎮上有許多做蠶絲生意的商人,隨著上海開埠他們與洋人做生意,文化上也受到了西洋的影響,建造的房子采用羅馬柱,玻璃這些新式元素。
南潯最壯觀的是百間樓景區,沿著河邊兩岸是整齊的江南古民居,這里可以住宿也可以吃飯,夜景也是不錯的。
4. 桐鄉春秋旅行社怎么樣
羽絨保暖好
最暖和:羽絨,因為羽絨里面空氣含量最多,最隔熱,但是透氣性就差
羊毛類、絨類:保暖性比羽絨差一些
蠶絲類:這個四季都可以用,像薄的絲綢夏天可以穿,厚的蠶絲面料春秋也可以穿比如絲質的襯衫、西裝等。冬天浙江桐鄉有用蠶絲做成絲綿襖的習慣,棉襖里面裝的不是棉花而是蠶絲。這里有“一斤絲 三斤棉”的說法,就是1斤蠶絲的保暖度和3斤棉花差不多。所以蠶絲保暖度看厚度多少
棉:保暖度比羽絨、蠶絲、羊毛類都要差一些,但是最實、
5. 桐鄉春秋旅行社電話
烏鎮,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地處江浙滬“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距杭州、蘇州均為60公里,距上海106公里。屬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縱橫交織,京杭大運河依鎮而過。
烏鎮原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解放后,市河以西的烏鎮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
烏鎮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5A級旅游景區。素有“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譽,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鎮史,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有六千年歷史,是全國二十個黃金周預報景點及江南六大古鎮之一。1991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2013年起,舉辦烏鎮戲劇節[2];2014年11月19日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
2017年,烏鎮實現生產總值達60.31億元,比2016年增長12.1%。
2019年10月20日至22日,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浙江烏鎮召開。
烏鎮風俗民情
賀歲拜年: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舊稱“過年”,是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前一日名除夕,俗稱“大年夜”,合家團聚吃“年夜飯”。新婦盛服向尊長獻鞋履,名“辭歲”,尊長給錢與新婦及孩童,名“壓歲錢”。當晚并有拜利事、接灶神等活動。初一晨起,開門放鞭炮,焚香拜天神,名“接天”,次拜祖宗,再拜高堂,長幼循拜,然后會親朋、賀新歲,統稱“拜年”。近代已逐漸簡化,不再跪拜。初一都不會客,出門走“喜神方”,初二起親友互訪,至元宵乃罷。
元宵走橋: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俗稱“正月半”,烏鎮人有走橋的習俗,入夜三五結伴出游,途中要走十座橋,路線不可重復,此俗源于舊時普遍流行的一種以婦女為主體的避災禳解活動,稱“走十橋”或“去百病”。當時婦女們梳妝后各帶一只平時煎藥的瓦罐結隊而行,過橋時將瓦罐丟入河中,認為這樣可保在新的一年里無病無災。
清明踏青: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唐代以后與 寒食節合而為一。祭祖掃墓、洗頭插花、踏青賞春,各地皆然。而烏鎮更有許多與養蠶相關的習俗,前一夕“清明夜”,做青團、裹粽子、設祭“禳白虎”,門前用石灰畫弓矢,以祈蠶,煮螺螄,以針挑食螺肉,名“挑青”。清明四鄉蠶農齊赴普靜寺燒香祈蠶,名“香市”。
端午吃粽: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亦稱“天中節”,家家裹粽子,親友互相饋贈,相傳此俗源于對屈原的紀念,古人以“重五”為“毒氣橫溢,鬼魅活躍”的“惡日”。于是掛鐘馗圖、貼天師符,門前懸艾蒿、菖蒲、桃枝、大蒜以避邪,食黃魚、飲雄黃酒,乃至啖蛇蟲以毒攻毒,孩童穿戴虎形服飾,婦女剖繒為囊貯雄黃佩之以示強健。正午用蒼術、白芷、鱉甲、蕓香“打蚊煙”,墻邊屋角噴雄黃酒、撒生石灰水以驅蟲豸,凡此種種都帶有禳解的性質。
分龍彩雨:農歷五月二十五為“分龍日”,亦稱“分龍節”。傳說司雨的龍王們于此日分赴各自管轄的區域降雨,故又名分龍,是日各公益性消防組織---水龍會照例舉行消防大演習,屆時各坊水龍會整裝集隊,帶上全副救火器具,會聚于鎮中曠地河畔。
天貺曬蟲:農歷六月初六,時值盛夏烈日,烏鎮有諺稱“六月六,曬得鴨蛋熟”。是曝蟲曬霉的好時光,宋代曾定為“天貺的時節”,其原由是真宗皇帝趙桓的一個精心編造的夢話,后人覺得乏味,便把傳統的七月初七“曝書日”移了上來,讀書人家曬書籍,寺廟僧尼曬經卷,普通百姓曬衣物,是日牽貓狗浴于河的習俗,據說可避虱蛀,鎮人曬熱水為孩童洗澡,婦女于是日洗發,而家家戶戶吃餛飩的習俗則是由混浴引申而來。
中元河燈: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稱“七月半”,當日,道觀作齋醮薦福,佛寺行“盂蘭盆會”,釋道兩教共舉法事,民間則家家戶戶祭祀祖先,故又稱“鬼節”。南宋后已有中元夜入河燈的風俗流行,篾編紙糊的各式花形燈籠,燈中燃燭,下托木板,或用各色彩紙糊成船形,內裝少許燈草油類點燃,入夜到水邊或駕小船至河中擺放,佛徒為此乃“慈航普渡”,道徒稱這是“照冥引路”。
烏鎮名優特產:
烏錦:烏鎮絲綢老字號“益大絲號”的創始人沈永昌,其子沈學文繼承父業,為擺脫傳統木機綿綢在市場上滯銷的窘境,經多方考察后以織錦代替傳統產品。
絲棉:烏鎮是蠶桑之鄉、絲綢之府的中心地帶,所出產的絲綿質地堅柔,無塊、無筋、無雜質,色澤潔白,勻薄如紙。當地人稱絲綿為“大環綿”或“手綿”。
布鞋:在中國人原生態的生活中,布鞋是不可或缺的。烏鎮布鞋是手工千層底布鞋。
篦梳:烏鎮竹、木、羊角、牛角等物產豐富,經選料、開模、整型、刨光等一套工藝,形狀各異、功能不同的篦梳便在匠人手中成形,貴在天然,兼有保健功效。
湖筆:烏鎮歷史上隸屬湖州府,湖筆的制作工藝在這里十分盛行,湖筆采用山羊、黃鼠狼、山兔等獸毛為原料,經過七十多道手工制作而成,具有尖、齊、圓、健四大特色。
白水魚:烏鎮水域的野生魚類,生長在無污染的河流中,肉嫩味美,屬稀有淡水珍品。
手工醬:中國是醬油生產起源最早的國家,距今已經有二千多年歷史,均以天然發酵、釀制。清咸豐九年(1859年),鎮人陶敘昌創立了以自己名字為號的敘昌醬園,此為烏鎮有歷史記載以來的最早的醬園。
三白酒:三白酒是烏鎮人的美酒,天然原料純手工釀成。何謂三白酒?《烏青鎮志》上說:“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三白酒除了55℃的三白酒外,還生產12℃的白糯米? ??以及4℃的甜白酒。
姑嫂餅:烏鎮姑嫂餅是桐鄉烏鎮的傳統名點。據《烏青鎮志》記載,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民間傳說它是因姑嫂二人斗氣而成,故名姑嫂餅的形狀酷似棋子餅,比棋子餅略大。
熏豆茶:又稱烘豆茶,主要原料是薰豆,輔料有桂花、炒芝麻、橙皮、蘿卜絲、蘇子、炒柏子等,故烏鎮人有“吃茶”一說。
生鐵鍋:1866年,鐵匠沈濟在烏鎮開設冶坊,是為烏鎮冶業開端。沈家的冶煉技術一直保留。亦昌冶坊中,工匠們依然在使用傳統的冶煉澆鑄工藝制作鐵器,昔日的煤炭旺火改成了電爐熔鐵,風箱扇火換成了鼓風機助燃,選料是優質的純生鐵,制作工藝也一如祖輩。
杭白菊:1999年5月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杭白菊之鄉”的桐鄉市,杭白菊的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0%以上,是杭白菊的中國原產地,享有“杭白貢菊與龍井名茶”并提的榮耀。杭白菊又稱甘菊,是中國傳統的栽培藥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藥材“浙八味”之一。
藍印花布:俗稱“石灰拷花布”、“拷花藍布”,是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精品,用棉線紡織、黃豆粉刮漿、藍草汁印花,純粹手工、環保。主要產品有成衣、三角頭巾、茶杯墊、折扇、桌布、門簾、雨傘、手機袋、錢包、背包、各式象形掛件等。
木雕竹刻:從日常竹木用品到工藝品,體現烏鎮人的聰慧靈巧。
烏鎮定勝糕:據說是古時烏鎮人民為迎接打仗得勝回來的將士而特制的一種點心,顏色緋紅,象征著戰爭的凱旋。后來,因為烏鎮自古以讀書為榮,古時讀書人考狀元,親朋好友便都要做幾籠定勝糕送行,表達金榜題名的良好祝愿。定勝糕的形狀為荷花狀,外層是精制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細而均勻,里面是豆沙餡,中間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
6. 桐鄉假日旅行社
192路全程8元嘉興汽車北站6:00-18:00桐鄉公交西站6:00-18:00間隔:25-30分鐘途經:嘉興汽車北站-市郵政局-中環北路城北路-中環西路東升路-中環西路(朝聚眼科醫院)-中山西路招商銀行-金都景苑(財富假日酒店)-市檢驗檢疫局西-嘉職院東-嘉興體育館(嘉職院)-建陶市場北-八字橋村-楊家村-謝家橋-新塍路口-良三村-新生路口-凌塘浜-民合路口-新星村-濮院汽車站-上上城-濮院高新區-鄂爾多斯-鳳鳴高中-世紀大道-南仁埭-碧水云天-華立花苑-環北新村-慶豐中路文昌路口-東興商廈-慶豐中路公園路口-菊花廣場-振興西路永定路口-振興西路新民路口-皮防醫院-公交西站
7. 桐城春秋旅行社
桐城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處長江經濟協作區腹地,全市總人口75萬,市區常住人口12萬。國土面積14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2.3萬畝,其中水田47萬畝,旱地5.3萬畝,湖泊水面16.7萬畝。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階梯分布,屬亞熱帶氣候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宜林、宜農、宜牧、宜漁。境內礦藏豐富,初步探明的有石墨、礬、花崗石、大理石、銅、鐵等10余種,受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金錢豹、穿山甲、水靈貓、水獺、江豚、白鶴、巨蜥等,珍稀植物有銀杏、金錢松、鵝掌楸、杜仲等,藥用植物多達200余種。
人 文 歷 史
桐城歷史悠久,文風昌盛,為江淮文化圈的發祥地和集中地。早在春秋時代,即稱桐國;公元757年正式建縣,公元1996年撤縣設市,歷時1200余年。其間人文勃興, 代有英才。唐宋兩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詩名,一以畫顯。明清時期中進士者就達240余人。其中,明末大思想家、科學家方以智堪稱“十七世紀罕無倫比的百科全書式”的大學者;特別是以戴名世、方苞、劉大櫆? ??姚鼐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文壇200余年,擁有作家1200余人,創作傳世作品2000余種,是中國文學史上迄今為止時間最長、作家最多、影響最大的散文流派。近現代桐城名人有美學宗師朱光潛,一代大哲方東美,革命家、外交家黃鎮,農工民主黨創建人章伯鈞,計算機之父慈云桂。京師大學堂首任總教習吳汝綸先生創辦的桐城中學已是百年名校,目前全市每年向高校輸送新生2000多人,高考達線率保持全省領先水平。桐城是黃梅戲之鄉,孕育了以嚴鳳英為代表的一代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桐城也因此而成為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譽。
行 政 區 劃
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長江北岸,大別山東麓,東鄰廬江、樅陽兩縣,西連潛山縣,北接舒城縣,南抵懷寧縣和安慶市。桐城市現轄12個鎮、2個街道。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桐城撤縣設市, 成為中國城市家族中一個年輕的成員。
其他
桐城最早得名于唐至德二年〈757〉,因忌安祿山叛唐改當時的同安縣為桐城縣。
桐城最高山峰為華崖山,海拔1065米。
桐城最大河是大沙河。境內長74.79公里。
桐城最大湖泊是與樅陽共有的菜子湖,東西長22公里,南北平均寬約8公里。
桐城最大水庫是牯牛背水庫,建于1965年4月,總庫容8180萬立方米。
桐城最早的戶口記載是明洪武十六年〈1383〉,當時居民10427戶,58562人。
桐城最早記載的地震發生在明建文元年〈1399〉三月。
桐城最早的水電站是1958年3月建成發電的麻山嘴兒沖水電站。
桐城最早的小學是光緒三十年春〈1904〉在縣城建成的崇實學堂。
桐城最早創辦的報紙是民國元年的〈投子曉鐘報〉
桐城最早進入中國文學史冊的是唐著名詩人曹松,著有〈曹夢征詩集〉
清乾隆年間桐城人方觀承繪制的〈御題棉花圖〉是我國最早的棉作學圖譜。
桐城派稱雄清代文壇200多年。擁有中國文學史上最大的作家群體。“天下文章,歸于桐城”。上過學的人,都知道桐城派,從中學到大學,都要講述桐城派。
北宋桐城畫家李公麟被譽為宋畫第一。
1958年9月,桐城氣候站開始進行氣象預報,這是境內最早的天氣預報。
桐城最久遠的古遺址是魯王墩遺址,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桐城擁有安徽省最多的院士(5人,安徽省院士一共只有十幾人)
桐城擁有安徽省最多的大學生(16%)
桐城擁有安徽省最多的碩士/博士,最多的教授/博導
桐城的院士/博導/教授/大學生/出國留學的占全市人口的比例在全國近2000個縣級區域是最高的之一,不但過去,即使是今天,也無愧于"文都"的稱號
桐城擁有全國最年輕的博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段路明教授,28歲時當博島,當時全國最年輕的,桐城唐灣人,14歲畢業于桐城中學,保送科大,他和導師在量子領域的一個成果被國際稱為段-郭界限,其導師郭光燦為中科院士(段路明的介紹中只說他是Anhui,China,不會忘記了他應該是Tongcheng,China吧。)
桐城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橋——石湖橋
桐城為全國第三大包裝印刷基地
桐城——同麗江、鳳凰等一起被稱為中國最值得去的十個小城
桐城——全國鄉鎮企業百強市
桐城八景——桐梓晴嵐練潭秋月投子曉鐘 孔城暮雪 浮山夕照樅川夜雨竹湖落雁荻埠歸帆
桐城小花——為歷史名茶,屬綠茶類。創制于明代,產于桐城市,主產區位于龍眠山。
六尺巷——“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桐城文廟——桐城文化的象征
關于桐城的名人< /p>
方以智
姚范 (清代著名文學家)
戴名世(桐城派)
劉大櫆(桐城派)
方苞 (桐城派)
姚鼐 (桐城派)
曾國藩(非桐城人,但自稱師從上面兩位,并公開亮出“桐城派”的招牌)
陳獨秀
胡適
張英 (父子宰相-父)
張廷玉(父子宰相-子)
左光斗
姚瑩
吳樾 (“投向清廷第一彈”)
朱光潛(美學大師)
吳汝綸(著名教育家,創辦桐城學堂-進桐城中學前身)
方維儀
李公麟(宋畫第一)
嚴鳳英(黃梅戲表演藝術家)
施劍翹(刺殺孫傳芳的女俠)
黃鎮 (外交家)
艾雯 (著名作家)
費玉清(本名張彥亭,祖籍安徽桐城,出生在臺北。)
張菲 (綜藝大哥大)
胡一虎(鳳凰衛視的著名節目主持人)
8. 桐城春秋旅游社的電話
桐城市十大旅游景點
1.活海歡樂水世界AAAA
活海歡樂水世界位于“七省通衢”、“中國文都”、“黃梅戲之鄉”的安徽省桐城市西郊,隸屬于桐城仙龍湖旅游度假區,是安徽永先集團繼安慶巨石山之后,投入巨資傾力打造的又一經典之作。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經濟圈核心城市之一——文都桐城的活海,是國家4A級景區,華東地區規模……
2.桐城黃梅酒業文博園AAAA
安徽黃梅酒業集團近千萬元打造的國家級4A旅游景區——安徽黃梅酒業文博園。充分展示了安徽黃梅酒業集團與生俱來的優勢和全國任何一家白酒企業所不可比擬的特點:就是桐城派文化和黃梅戲文化的豐富內涵。它們與中國酒文化相互交融,成就了黃梅酒業獨特和獨占性的企業文化和產品的……
3.嬉子湖AAAA
嬉子湖生態旅游區位于桐城市東南部,安徽省優秀旅游鄉鎮嬉子湖鎮境內,三面環水、水陸交通發達,距市區25公里,瀕臨江城名府安慶,距省城合肥僅1.5小時車程;水路泊樅川而通長江,可上溯湖廣、下達蘇杭。占地面積71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30平方公里,水面積41平方公里……
4.孔城老街AAAA
孔城老街坐落于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孔城鎮境內,距桐城市12公里。孔城老街已有1800多年歷史,明清期,孔城老街作為連接巢湖地區和長江地區的重要水運碼頭日益繁榮,太平天國時期,孔城遭到破壞,但不久即恢復,現有老街即太平天國以后建設的。老街綿延數里,分為十甲。每甲之……
5.桐城文廟AAA
文廟,位于歷史文化名城桐城市老城區的廣場北端。此廟系悠久豐厚的桐城文化的標志,飲譽海內外的“桐城派”的象征,古代寺廟建筑的經典,江淮之際的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1985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桐城,系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春秋為桐子國,唐……
6.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
一、基本情況嬉子湖濕地公園位于桐城市東南部,距離桐城市區25公里,離安慶市約50公里。總面積5139.69公頃。地處安徽省桐城市嬉子湖鎮境內,地理坐標位于東經117°00′20~117°03′30,北緯30°45′30~30°54′10。嬉子湖濕地公園的濕地面……
7.姚元之舊館
姚元之舊館,坐落桐城市北街小學內。姚元之(1776~1852),字伯昂,號薦青,桐城人,嘉慶進士,畫家,官至左都御史。其舊館現存三組建筑:前樓、東西廂房、后樓。前后樓之間,東西廂房,中成院落,稱為“前院”。后樓后,有長方形院落,稱為“后院”。整個建筑長45.7……
8.披雪瀑
披雪瀑,古名“披雪洞”,又? ?“響雪泉”,位于桐城市城西北4公里之碧峰山下,地屬碧峰街道辦事處石板村。瀑流飛瀉直下,如雪簾高懸,故名。披雪瀑長900米,全瀑分三段:前為“迭瀑”,長約50米,瀑流滾迭,濺珠飛玉,稱之為“前瀑”;中為“溪谷”,稱“披龍”,長約800……
9.三道巖
三道巖風景區位于桐城市陶沖鎮境內,面積約10平方公里, 景區內峰巒疊嶂,飛瀑流泉,丹霞炫彩,煙嵐騰霄,似一幅天然山水畫卷。分下巖、中巖、上巖三層。下巖一簾瀑布從空投下,飛珠瀉玉,其聲數百米可聞;中巖怪石嶙峋,飛泉噴射,化出一道長虹;上巖從巖頭跌落,形成數迭瀑布……
10.桐城古城區
桐城古城區為桐城市(縣)治所在地,已有1200余年歷史。位于大別山東麓,長江北岸,地處南北交通要塞,206國道(合安公路)、合九鐵路、滬蓉高速公路自其東郊穿過。古城坐北朝南,背依玉屏、投子、龍眠三山,旁挾石河、龍眠二水,山光水色,分外妖嬈。古城初名山城,民國時……
9. 桐鄉春秋旅行社地址
烏鎮原以市河(車溪)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
清朝文人施曾錫所作《雙溪竹枝詞》:“苕溪清遠秀溪長,帶水盈盈匯野礦,兩岸一橋相隔住,烏程對過是桐鄉。”正是當時烏青二鎮地勢的形象寫照。據烏青鎮志記載,春秋時此地為吳疆越界,秦漢為烏程由拳分境,唐咸通年間始正式稱鎮,南宋嘉定年間,以市河為界分為兩鎮,解放后,市河以西的烏鎮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Hash:e465e896f5f29221adc3a4f8e99f62710fe24284
聲明:此文由 Mike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