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來我們土右旗轉轉!
(來源:活力土右)
▼
位于陰山山脈中段,距土右旗薩拉齊鎮北約十公里處、秋日的九峰山更是層林盡染、五彩繽紛。一進入出口,就被山體的雄偉陡峻、懸崖險處叢生,瀑布飛瀉、樹茂林深的景色深深的吸引著眼球,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這方水土造就的別樣神奇。秋天爬九峰山是一年最佳時間!
九峰山,登九峰,給游人一種特殊的享受,既能強身健體,又能在綠色的氧吧中呼吸到清晰的空氣,清新怡人,心身愉悅,回歸自然。不登九峰非好漢,九峰峰頂是陰山山脈大青山段的制高點,一覽眾山小,九峰全景可盡收眼底,俯瞰由草原文化和黃河文化影響而形成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敕勒川的全貌,真可謂是“無限風光在九峰”。
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司令部紀念館
▼
位于九峰山管委會巴總堯村,投資1500萬元新建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司令部紀念館。紀念館仿照舊址擴建,為四合院結構,有東房8間,有效面積155平方米;正房11間,有效面積247平方米;西房5間,有效面積100平方米;分別稱為東展廳、北展廳和西展廳,此三廳為展館主展區。展覽共分綏察淪陷 敵寇暴虐、九峰尖兵 連戰兼捷等八個單元,全景還原了八路軍大青山支隊艱苦卓絕的抗日歷程。
西灣民俗一條街
▼
位于薩拉齊110國道北西灣村, 民俗一條街依托西灣村和廟灣村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以體驗豐厚的民俗文化為主要內涵,讓游客現場體味民間院落、鄉村生活、個性化青年旅店、地方特色美食等眾多民俗文化特色。
大雁灘景區
▼
走進大雁灘
用各種花卉搭建的
讓人眼前一亮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大雁灘精心布置了
“迎國慶、頌祖國”主題花展
營造出了喜慶的節日氛圍
表達了土右人民對祖國母親的真切祝福
這種為祖國母親慶生的方式
你喜歡嗎
七彩大地景區
▼
七彩 · 花海
微風拂綠葉,晴空映碧花
有人說,人這一生必須去看三樣風景——大海的深沉,雪山的巍峨,草原的遼闊。我想說,如果還要再加一樣,那一定是花海,尤其是塞外的這片花海。
“落花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金秋的七彩大地
花開成海!
花海一片汪洋,如伊花叢綻放,彩蝶輕靈飛舞......敕勒川,陰山下,陽光與花朵正當時,七彩大地千畝花田入眼盡是彩虹般的絢麗和曼妙。
花海一望無際
仿若人間仙境
走進花中、走在畫中
微風吹過
送來陣陣的“花浪”
夾雜著花香
讓人沉醉
要融化在這幅美麗的畫卷中
辛集皮革城
▼
不用千里迢迢的趕往海寧,也不用那么遠的去集寧;辛集皮革城(薩拉齊)商城規模空前絕后,12萬平米的超大賣場空間,皮貂種類琳瑯滿目!高中低檔應有盡有,上萬種商品供你選擇。想逛街的,想進貨的,想出去轉一轉的,趕緊約上你的親戚朋友,走起咯!
美岱召景區
▼
美岱召景區是內蒙古地區文化內涵最為厚重的人文景觀之一,它位于京藏高速公路北側,距旗政府所在地薩拉旗鎮19公里,東距呼和浩特市80公里,西距包頭市60公里。景區圍繞大青山、召廟和村落等資源建設而成,其中,召廟仿中原漢式、融合蒙藏風格而建,是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孫阿勒坦汗于明嘉靖四十四年主持興建的蒙古金國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城寺合一、人佛共居”的佛教勝地,距今已有470多年的歷史。
▼
敕勒川博物館位于土右旗薩拉齊鎮,總投資3億元,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其中展覽面積為1.5萬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層,有歷史廳、革命史廳、民俗廳、成就廳、臨展廳、城市產業未來廳以及共享序廳7大展區,館藏漢、北魏、唐、遼、金、元、明、清各類文物真品、圖片書畫及民俗物品3500多件,于2011年10月28日正式建成開館,被自治區文化廳確定為內蒙古博物院分院,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座以區域性歷史文化為背景的博物館。
文化旅游產業園區
▼
內蒙古駱駝酒業生態釀酒文化旅游產業園是以原酒釀造、地下窖藏和生態休閑為主要內容的工業旅游景區。項目概算總投資3.5億元,總占地面積1400畝,規劃建設生態釀酒文化產業區和駱駝就業釀酒廠區。生態釀酒文化產業區占地面積1200畝,規劃建設人工湖泊、音樂噴泉、水上高爾夫練習場、小型度假屋、鮮果采摘區、野營燒烤區、垂釣區、野外拓展訓練區、小型卡丁車賽道、小型賽馬場等;駱駝酒業釀酒廠區占地面積200畝,現已建成車間及相關配套設施設備,規劃建設生態餐飲中心、會展中心、研發中心、地下釀酒窖藏、溫泉度假中心等,主要展示駱駝酒業百年傳承的歷史文化淵源和生態釀酒企業園林化建設成果。
(敕勒川文旅)
本期編輯:王媛
聲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活力土右旗》官方微信
包頭古跡:美岱召(明代,土右旗) 土右旗
名稱:美岱召
時代:明
類別:古建筑
屬地:土右旗
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四批,1996年11月)
簡介:美岱召地處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鎮。建成于1606年。美岱召西距包頭市60公里、東距呼和浩特市80公里。由城寺組成的"城寺"建筑群,是一座不規則的方城,南墻長175米,北墻長173米,東墻長166米,西墻長209米,正南設門。占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城內沿中軸線建筑自南而北有泰和門、大雄寶殿、琉璃殿,另有太后廟、達賴廟、乃瓊廟、西萬佛殿等。建筑有漢藏結合式建筑,也有漢式和藏式建筑。主要建筑內多有壁畫和木結構畫,有"壁畫博物館"之譽。美岱召是明末蒙古土默特部的政治中心,也是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的弘法中心。
資料來源:《包頭文物考古文集》2009年9月
泰和門(黃翔攝于2007年5月)
泰和門的明代石匾(黃翔攝于2007年5月)
美岱召內景(黃翔攝于2007年5月)
琉璃殿(黃翔攝于2007年5月)
八角廟(黃翔攝于2007年5月)
太后廟(黃翔攝于2007年5月)
達賴廟(黃翔攝于2007年5月)
來源:家鄉的記憶
責 編:沐 風 | 校 審: 一 菲
花團錦簇 帶火土右旗全域旅游 土右旗
□文/圖 記者 姬卉春
日前,土右旗第六屆杏花旅游文化節啟動。開幕式首日,前來土右旗賞花的游客有近3萬人。“活動將一直持續至五一小長假,整個杏花節期間預計將接待游客30萬人次。”土右旗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杜磊介紹說。
2015年,土右旗利用當時大雁灘現有的5000畝杏花林啟動了首屆杏花旅游文化節。開幕式首日,游客破千人。
2015-2021年,7年間,杏花節游客量翻了30倍。
春天的一朵杏花,夏天的一顆金杏,成為土右旗響當當的招牌,為土右旗鄉村旅游業源源不斷地注入活力。
一朵花帶火一條街
緊鄰杏花園的西灣村民俗一條街上,捏面人的、做茶湯的、拌釀皮的……游人如織,熱鬧非凡。伴隨著杏花節的開幕,這段時間包頭、鄂爾多斯、呼和浩特等周邊地區的眾多游人慕名而來。
西灣村地處沿山區,緊鄰大雁灘景區,交通、地理位置十分優越,2014年被評為自治區級生態文明村;2015年被自治區住建廳評為自治區級美麗宜居村莊。
為了留住前來賞杏花的游客。2014年,西灣村全力實施民俗一條街示范項目,發揮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以體驗豐厚的民俗文化為主要內容,突出民間院落、鄉村生活、地方美食等特色,建設西灣民俗文化風情一條街。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全長1600米,建成粗茶布藝雜糧、電子商務中心、老酒坊、各式小吃等商鋪20多間,民宿30間,有村民自營,也有招商引資,形成了集觀光、食宿、游樂、休閑、生態和民俗風情于一體的旅游金街,配套推進西灣村書畫院建設,構建以根雕、書畫、非遺、攝影為主題的旅游文化布局。
2016年,西灣村民俗街迎來第一批舉著小旗的導游和游客。
一直都以林果業、種植業、苗木培育為主導產業的西灣村,從這一天起,端起了“旅游”這個飯碗。
隨著杏花節節慶活動內容的不斷豐富,以及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以5000畝杏園為基礎發展起來“大雁灘景區”在2017年申報創建為首批國家級田園綜合體,隨后榮獲“年度最具特色風情小鎮獎”。
2020年,大雁灘田園綜合體又完成停車場、游客接待中心、入口通道和一級環路等項目。景區不斷擴大,游客量逐年增加。
溝門鎮黨群服務中心副主任苗圃說,3月底到4月中旬是賞花季,桃花、杏花、李子花,依次開放。5月份開始結果,金杏、李子、桃、蘋果等水果陸續成熟上市,游客從賞花到采摘,依托花果的旅游旺季可持續近半年。2019年接待游客10萬人次,2020年接待游客15萬人次。
苗圃說:“以前大家對旅游的概念不清晰,這幾年游客越來越多,村民們就開始在沿街商鋪開起了土特產店鋪、特色餐飲,還在大雁灘的特定點開始擺攤售賣。民俗街上有30間民宿,到了旺季全部爆滿。西灣村的沿街商鋪年人均收益可增加3萬元,西灣村去年人均年增收3000多元。”
剛剛承包下暢園農家樂的云海泉正在為中午的游客接待忙碌著。從杏花節開幕 至今,餐館的上座率不斷攀升。云海泉說:“自從大雁灘建起來以后,我們當地的農民也不用去外面打工了,守家在地就能做點小生意,每家每戶的日子過得蒸蒸日上。”
一花引來萬“花”開
西灣村的杏花剛落,樓房溝村七彩大地景區的郁金香開始陸續開放了。4月28日,郁金香節開幕,周邊游客紛至沓來。七彩大地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邢進介紹,文化節將一直持續到5月18日,期間有800萬株郁金香競相開放。景區7月份還將舉辦百合花節,8月份舉辦七彩芝櫻文化節。
樓房溝是土右旗美岱召鎮的一個傳統小村落,這幾年因“七彩大地”景區的建設而日漸被人們知曉。
隨著土右旗重點打造田園花海、休閑采摘等鄉村特色小鎮,游客們多了休閑度假的好去處,當地農民也多了就業增收的好機會,實現雙贏。
54歲的張美蓮在七彩大地打工已經好幾年了,前幾年家里因為愛人患病致貧。鎮里、村里一起伸出幫扶之手不僅給她辦了低保、改造了危房還把她們兩口子介紹到七彩大地打工,幫她擺脫貧困奔小康。現在生活不愁了,孩子也順利地讀了大學,張美蓮心里樂開了花。
張美蓮說,以前靠種地和打零工年收入也就1萬多塊錢,現在在七彩大地打工,一年能收入3萬來塊錢。生活質量也穩步提高了。
為了依托景區吸引更多的游客,土右旗美岱召鎮宣傳委員趙音告訴記者:“我們打算圍繞七彩大地,增設一個青少年拓展基地,一個芷園文化廣場項目,吸收周邊的青少年還有團隊來開展拓展訓練,項目建成之后,可以為樓房溝村甚至附近的村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由一花到四季
“山水古城寺、休閑敕勒川”,隨著土右旗旅游品牌知名度不斷擴大,“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戲雪”的四季旅游模式逐漸成熟,旅游產業已經成為土右旗經濟新的增長點、農民脫貧增收的新模式。2020年,土右旗全年實現旅游接待人數、綜合收入分別達到265萬人次、15.6億元。
近年來,土右旗委、旗政府堅持把文化旅游產業作為戰略支柱型產業來培育,編制完成了《包頭市土默特右旗全域旅游示范區總體規劃》以及《美岱召景區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發展規劃》、《九峰山生態旅游區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等8個規劃文本,明確了旅游產業“一核一軸兩帶五區”規劃發展框架。
加大政府投資金融力度。2020年全年爭取政策性資金1900.47萬元,完成融資8860萬元;充分發揮文旅公司融資平臺作用,積極爭取110萬元的國家安全展廳項目,為全域旅游發展提供強有力資金保障。
2020年啟動實施了總投資4.2億元的10個重點文旅項目,現已完成年度投資1.32億元。紅色教育培訓中心完成內部改造,場景雕塑、區域內給排水及供配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敕勒川現代農業產業園完成了停車場、大門亮化,門禁系統、旅游服務設施和精品果蔬種植等工程,于9月份正式投入運營;七彩大地景區新植了200萬株百合和100萬棵海棠等名優花卉的種植;紅色旅游精品項目完成400平方米的磐安門紅色藏品展覽館場所裝修、展品陳列并對外開放;文物古跡保護工程完成美岱召大雄寶殿保護維修并對外開放,實施了美岱召古城墻搶險加固維修年度任務和關帝廟殿宇修復工程。
開展品牌創建工作。美岱召景區和敕勒川風景旅游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小召子民俗旅游區被評為2A級景區。漁米莊園等25家農家樂被評為自治區級“星級農家樂”,西灣村被評為“全區特色旅游書畫藝術小鎮”,溝門鎮被評為“國家特色風情旅游小鎮”,敕勒川旅游服務中心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為“全國公共文化和旅游融合示范點”,土右旗獲評“中國十大品質休閑縣市”和“全域旅游示范旗縣”稱號。
目前,全旗共有特色餐飲、娛樂場所、購物店等22家,并形成了舊城“美食街”、“燒烤一條街”、賀成全漁村、張立文堯漁村、西灣民俗村等特色系列飲食;在發展機構方面,旗內共有旅行社16家,服務人員96人,其中導游28人,參與旅游營運的出租車100多輛,旅游大中型客車30余輛,直接從業人員1500人,間接從業人員12000人,全旗旅游服務接待規模和檔次整體邁上新臺階。
不斷優化文旅營商環境。2020年引進薩拉齊農旅項目、昭君文化園億元以上項目2個,文旅產業鏈相關部門赴北京、河北開展招商活動2次,洽談企業13家,達成合作意向5家。引進尚美民宿風情園、前進火車頭2個總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策劃招商引資項目12個;爭取上級文化和旅游發展補助等資金1900萬元,完成年目標任務的115%。
土右旗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以培育精品景區為核心,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支撐,已從景點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和管理到綜合目的地統籌發展轉變。
本文來源:包頭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