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丨漫游朱子故里五夫古鎮
五夫,是福建省武夷山市下轄的一個古鎮,庚子年盛夏,我們漫游了五夫古鎮。
五夫,自古有"鄒魯淵源"之稱,真正讓五夫揚名四海的是因為南宋理學宗師朱熹。朱熹在五夫生活了五十多年,是朱子理學的形成地。
五夫依山傍水,放眼望去,方塘座座,稻田青青。一尊巨大的漢白玉雕像矗立于青山綠水間,不用說,這是南宋理學家朱熹的雕像。朱熹祖籍婺源紫陽鎮,所以他在五夫鎮的故居叫紫陽樓。他與陸九齡、陸九淵兄弟會講鵝湖寺十余天,開啟了書院會講先河。朱熹與上饒有深厚的淵源,讓我對這位大思想家、大儒學家又多了一份崇敬。盡管烈日當空,我們依然朝著朱文公雕像的方向行進,空曠的田野小徑,找不到可以遮陽的樹木,走到朱熹的雕像前,已經渾身濕透。放下行李,顧不得擦汗,就向朱熹雕像行注目禮。朱熹雕像是五夫鎮文公廣場的主要景觀,值得一提的是,參與塑造朱熹雕像創作指導專家呂品昌教授就是我們上饒人。
仰視朱文公雕像,面容慈祥,目光深邃。他左手持書,右掌朝上,迎著太陽,踱著方步。仿佛要檢查學子的功課,又好像在思考新的哲學話題。雕像背面,刻有朱熹的“延平答問”、“中庸章句”、“論語集注”、“易學啟蒙”、“孝經刊誤”、“近思錄”等著述經卷。雕像后,有一口深水井,能照到藍天白云,也能照見人的內心,讓人聯想朱熹的名詩: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天光云影的映照下,這口井仿佛告訴游人,朱子學說與思想,源于山河大地、源于思考思辨。
瞻仰了朱熹雕像后,準備離開朱子文化廣場。也許因為天氣太熱,也許不是雙休日,廣場上見不到游人,更沒有可搭乘的車輛。這時,一位騎摩托車的村民閃電般路過,看我招手,他急忙剎車。知道我要去鎮里參觀,他說,對不起,只能帶一人。打擾了這位村民,應該說對不起的是我。我把所有的行李放在他的摩托車上,老伴喜歡攝影,他可以邊走邊拍。路上,我跟村民聊天,知道他姓劉,三十多歲,家住五夫鎮興賢古街,干完農活準備回家休息。遇到熱情的小劉,讓我對五夫產生好感,五夫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果然淳樸。到了興賢村口,我下車,小劉無論如何不肯收錢。這些年,我們旅途漫漫,總是遇到好人,得到幫助,讓我們心存感恩。
在五夫鎮車站附近,找了一家民宿住下。換上干爽的衣服,立即去游興賢村古街。興賢村因興賢書院得名,朱熹曾在興賢書院讀書。除了興賢書院,朱子社倉,朱子巷,萬畝荷塘也是五夫鎮的打卡景觀。也許你會問,荷塘到處有,五夫的荷花有什么特別處?五夫的荷塘,不止是讓游人觀賞到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象,還有食用、藥用價值,變成了惠及村民的產業。行走在五夫鎮的街頭巷尾,家家敞開大門,戶戶低頭剝蓮子,剝蓮子的不僅有老年人,還有許多年輕夫妻,看到這個景象,讓我想到一個詞:“愛蓮”。五夫人種蓮,愛蓮,古風依然。這里的古宅多是磚木、黃泥結構,有些房子顯得破舊,但每棟房子里都有人居住,有人剝蓮子,賣蓮子,使這座有些原始風貌的古鎮顯露出生機和活力。
在五夫鎮萬畝荷塘旁,有家清蓮工坊,是武夷山市喊山特產農民專業合作社創辦的,工坊用帆布搭建,里面坐滿了剝蓮子的男女。大家邊剝邊聊天,剝一斤蓮子可掙三元,村民也可以將家里剝好的蓮子拿到這來烘烤。工坊門前有幅對聯,說的是吃了五夫建蓮的事,“醒了頭不痛,半夜口不渴”。真有那么神奇?從隋朝開始,五夫鎮就有人種“建蓮”,因為緯度、氣候、濕度等原因,這里的蓮子成為皇家貢品,小說紅樓夢里就有描寫建蓮的章節。
在清蓮工坊,看見脫去綠殼的蓮子,粒大圓潤,色如凝脂,讓我產生想咬一口的沖動。我試著幫村民剝幾粒,看他們輕輕咬一下,再用手剝,飽滿白嫩的蓮子就從手中滾落。沒想到,我一口咬下去,蓮子就碎成了幾瓣,只好飽口福了。我對村民說,像我這樣剝蓮子,只能喝西北風了,說得他們開懷大笑。還別說,五夫的生蓮子吃到嘴里,香甜爽口,蓮芯都沒苦澀味,難怪有“建蓮甲天下”之說。
五夫鎮的主要景點在興賢古街,古街始自五虹橋,終至文獻橋,全長1000余米,我在興賢街來來回回走了幾趟,微信運動顯示,我走了兩萬步。我以為,興賢古街的魅力是沒有過多的人工雕琢,腳下的麻條石浸潤了歲月的年輪,時不時能發現腳下踩的就是古老文物,石板上刻有明代或清代的年月,仔細一看,這塊石板原來是清道光年間是一位姓連官人的墓碑,我趕忙作揖,不知者不怪,失敬,失敬,趕緊挪開腳步。
如果是跟團游五夫,腳步匆匆,頂多兩個來鐘頭就能打道回府。我們住在五夫鎮,可以慢慢游,和當地人扯閑天。當地村民告訴我,興賢古街,分上下街,上街住的是做官、教書或有名望者,下街則是經商干雜物的販夫走卒。所以,“興賢書院”、“劉氏家祠”、“連氏節孝坊”、“朱子社倉”、“朱子巷”等人文景點都集中在上街。
中晚唐時期,五夫街即具雛形。到了宋代開始興旺,特別在南宋后期,胡家、劉家諸賢以及由朱熹相繼成名之后,更趨鼎盛。史書上記載,當時的五夫商肆店鋪密布,名人學者云集。可貴的是,雖經1000余年變故,五夫仍然保留著許多宋代時期的風格建筑,街中牌坊林立,石坊門上分別鐫刻著“崇東首善”、“五夫薈萃”、“天地鐘秀”、“籍溪勝境”、“紫陽流風”等歷史名人手書的橫額。興賢古街許多景觀,雖然有些殘破,有的只留下一個顯赫的牌坊,這些遺存雖未整修復原。其實,這就是興賢古街最大看點,能讓游人真實了解五夫歷史,能從一磚一瓦中觸摸到朱熹在五夫留存的印跡。而不是像有些古鎮那樣,一拆了之,面目全非。
在興賢古街左側,時不時有一口古水井出現在眼前,五夫人稱它為五賢井。井欄石沿上可以見到“雍正四年重修”,“明朝萬歷十九年中秋,由王有節出資挖掘”等內容。五賢井的名稱由來,據說與“五夫”地名有著密切關系,在宋代,五夫出了功名顯赫的胡氏家族,即理學先儒胡安國一家,其后人,才俊迭出,多為理學賢才和從教者,胡氏中的五位名人即胡安國、胡憲、胡宏、胡寅、胡寧,興賢書院就是胡氏所建。他們都有著“士大夫”的榮耀,稱為“五賢”,少年朱熹曾在興賢書院讀書,后來又在興賢書院教書。有人因此認為“五夫”由此得名,后人將街上的這五口水井命名為“五賢井”,表示對胡家五位先賢的紀念。
朱子學堂,是五夫鎮的現代國學課堂,學堂老師是年輕人,為了不打擾學生上課,我們站在外面悄悄察看教學活動。這是一個開放式課堂,可容納二三十名學生,教室的另一側坐的是家長,家長與孩子一同入國學堂,見證孩子的成長進步,挺好!這間課堂,懸掛了朱熹的著名詩詞《觀書有感》和《偶成》,課堂中央的書法和對聯也是取自朱熹的墨跡,勉勵朱子故鄉的學子們“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值得贊揚的是這位年輕的國學老師,有朱熹遺風,嚴謹而認真,他俯身察看學生的練習時,腰彎成90C的直角。國學課堂外,細心的國學老師還放置了兩大桶茶水,供學生和游人免費飲用。品涼茶,聽國學。暖人心。
我們參觀的最后一個景點是紫陽樓,位于屏山腳下,潭溪之畔。這里遠離興賢古街和鬧市,非常安靜,是個讀書,思考,做學問的好地方。門前有條小河,半畝方塘,河邊古樹參天,屋后修竹成林。傳說,朱熹的那首《觀書有感》就是因朱熹在塘邊苦讀時,觸動靈感,信手寫就的。看得出來,這座紫陽樓的部分建筑是重修的,雖然構筑風格莊重典雅,一楹兩進,但沒有看興賢古街那么意趣橫生。紫陽樓的前進為朱熹書齋及寢室,朱熹不忘父老,以父號取名,將寢室命名“韋齋”,將書房命名為“晦堂”。中堂懸匾曰:紫陽書堂。表示不忘祖籍婺源。堂中的“紫氣氤氳徽州祖地,陽光輝耀閩邦后裔”的對聯,應該是后人撰寫,將朱熹的祖籍地名嵌入其中。鵝湖、南溪、白鹿洞、岳麓等書院也在紫陽樓展館里作了重點展示和介紹。
我發現,無論在紫陽樓,還是普通的五夫村民家,廳堂里都掛有朱熹書寫的:“讀書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條幅,人們一時半會,未必能弄懂朱熹格物致知的哲學思想,但朱熹書寫的“四個之本”,通俗易懂,非常實用,只要每個人都按照四個之本去做,持好自己的小家,大家,國家,就能少些麻煩,少些憂慮,多些和諧,多些安定,你說對嗎?
五夫文公文化廣場上的朱熹雕像
、
五夫興賢古街
興賢古街上的古老建筑
興賢古街的“五賢井”
興賢書院氣派的牌樓
興賢書院“胡氏五賢”介紹
興賢書院講堂
朱熹創辦的五夫社倉
五賢會館
興賢古街上的冰糖蓮子
遺存的古墓碑成了石階
興賢古街的朱子學堂
興賢古街這對夫妻在剝蓮子
專業合作社的蓮子加工坊
村民在工坊剝蓮子
大姐真能干,一上午剝了這么多蓮子
年輕人也能耐下性子剝蓮子
白生生,粉團團的蓮子,看著就好吃!
早晨采回來的蓮蓬,當天要剝完。
這是紫陽樓門前村民賣的荷花和蓮蓬
征稿啟事
悅讀吧公眾號長期征集稿件,稿件主題可以涉及讀書、生活、文藝、上饒文化大家談等內容,字數不限。來稿必須原創,本公眾號有權對稿件進行刪改。
99元相約武夷山五夫賞萬畝荷花、走進朱熹故里、五夫古鎮,游天上宮,漫游十里景觀)汽車2日游 五夫朱子故里班車
有人說你是圣潔的,也有人說你是嬌艷的。有人說你是粉嫩的,也有人說你是含蓄的……綠羅裳,胭脂紅,點點蓓蕾漾碧漪,萬畝荷花綠映紅。盛夏的五夫,早已是一幅秀麗壯觀的夏日荷塘圖
無數把綠色的小傘層層起伏,向著遠方的天邊伸展,水靈靈的荷花掩映其中,隨夏風輕輕搖曳,與白云、藍天相映成趣,千姿百態,楚楚動人。穿行其中,有風吹來水草和綠色植被清芳的氣息,彌漫身邊,沉浸于斯,舒爽拂過臉頰,浮躁消散于心,盛夏酷暑,水靜風來,一種回歸最為純樸的清涼世界撲面而來
對了,照相時,別忘了帶上一席紅裙或白衫,置身其間,你會發現你的顏值也是相當的高哦
我在遙望,五夫之上,有多少美麗在自由的綻放,思緒飛翔,難解半畝方塘。我要和你牽手,在那綠色的路上,風輕碰了暖陽,蕩起的芬芳,讓人放下了所有的惆悵,有你的時光,就是這片片詩行……
興賢古街是五夫鎮歷史遺跡最為集中的景點之一,全街自南向北,古時由七賢、雙溪、紫陽、朱至、儒林、中和、籍溪七坊組成。
武夷山五夫古鎮、朱熹故里、萬畝荷花、天上宮、十里景觀汽車2日游
【發團日期】7月21日、7月28日發團
【外報價】99元/成人
28周歲以下人群參團報價:290元/人
12周歲以下兒童參團報價:190元/人(不占床,不含早餐,不含門票,不享受贈品,只含往返車費用)
4. 天上宮景區
D1
早上福州五一廣場(福建大劇院門口)集合出發,乘車前往【朱熹故里·五夫古鎮】(贈送門票,約2小時),五夫鎮地處武夷山市東南部,原名五夫里,始于晉代中期,迄今1700余年。它地處崇山峻嶺之中,蓮池十里,又稱“蓮花之鄉”,五夫鎮歷代名人輩出,是著名詞人柳永、劉氏三位才子、胡氏五賢和朱熹的故鄉。五夫鎮里最能集中體現朱熹及共先輩功業的地方是興賢古街。這條古街,早在中晚唐時,即具雛形。到了宋代開始興旺,在南宋后期,達到鼎盛時期。當時店鋪商肆密布,名人學者云集。古街由6個街坊組成,全長1000余米。街中牌坊林立,石坊門上鐫刻著多位歷史名人手書的橫額。街中的著名建筑有興賢書院、朱子社倉、朱子巷和五賢井等。再游覽【五夫民俗交化博物館】此館由武夷山五夫朱子文化研究中心發起成立。館內收藏展示了五夫從唐、宋、元、明、清、民國等數百件文物。其中朱子真跡″鄒魯淵源"和宋高宗手招為鎮館之寶。又有省非遺產龍魚戲和洞房、宋版印刷再現等互動型文化展示體驗窗口,是武夷山文化遺產體現及海內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后前往熱情的茶農家品嘗下武夷山大紅袍,在武夷山茶葉發源地,獨特的風俗“以茶會友”,金駿眉等,體驗中國茶文化并由茶藝師為您講解武夷巖茶獨特的生長環境,制作工藝和泡茶工藝等,讓您親身體驗茶藝是一場修行,住武夷山。住武夷山。
D2
早餐后出發前往【天上宮景區】位于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星村黃花嶺上,據資料顯示,該宮始建于康熙三十九年,至四十八年竣工,歷時十年,這是一座仿宮殿建筑,“天上宮”匾額為堅匾,據說,當時只有皇宮才可以用堅匾,因為媽祖為御封天后,所認也用堅匾。匾額上雕有“陰陽太極”圖案。世界各地的媽祖廟都稱“媽祖廟”或“天后宮”,而武夷山的媽祖廟之所以稱“天上宮”,因為武夷山地處閩、粵、臺最高處,具有“東南屋脊”之稱。武夷山星村九曲溪上游的桐木溪又叫“通天河”,媽祖在形成時期被民間傳為“通天女神”,星村傳說是九天之上的星辰化就,因此建在星村的媽祖廟,被認為是媽祖的天上行宮,稱“天上宮”;再游覽崇陽溪漫游道·【十里景觀】武夷山濱江慢游道,在這條長長的慢道上游玩,你無需擔心中途倦乏,因為每隔一段路,就會適時出現一條長椅,或三五石凳,依著雕著窗花的亭臺,就那樣靜靜地迎著你的到來,大約下午16:00左右結束行程,乘車返回福州,結束愉快的旅途。
住宿不含空調,如需開空調至酒店前臺另附20元/間;
2.餐標:贈送1早餐和1正餐;其他2正餐自理,必交導游30元/人餐統一代訂;
4.門票:贈送行程中所有景點大門票(此團為特價活動,一切有效證件均無退款)。
6.購物店:在行程中穿插3個購物店,分別為:福瑞德,幸福來,乳膠店,神六螺旋藻,絲綢,以上購物店由導游統一安排(以上5選3)每個店參觀時間約為90-120分鐘,敬請配合聽課,謝謝!
【
在行程中穿插3個購物店,分別為:福瑞德,幸福來,乳膠店,神六螺旋藻,絲綢,以上購物店由導游統一安排(以上5選3)每個店參觀時間約為90-120分鐘,敬請配合聽課,謝謝!
研學朱子故里,探秘朱子文化研學實踐活動 五夫朱子故里班車
一場研學,助學子開拓眼界,增長見識
一次對話,讓學子領會先哲,銳意進取
尤溪
尤溪是宋代理學家、教育家朱熹的誕生地,素有“千年古縣、八閩心都”之稱。獨具魅力的朱熹誕生地及朱子文化,是福建十大名片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廣泛影響,是一個世界級品牌。
0 1
研學目標
1、通過游覽朱子文化公園,參觀朱子文化苑、博物館、開山書院、南溪書院(朱熹誕生地)等,讓學生領略古哲大儒的風范,中國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激發關注人文、關心歷史、進行文化探究的興趣;
2、通過“朱子文化”研學旅行,把朱子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理解和體會朱子文化的內核與修為的現實意義,有利于中小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0 2
研學地點及課程介紹
1、【朱子文化園】尤溪縣委、縣政府近年來十分重視朱子文化的開發和利用,興建朱熹文化公園是這一舉措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公園占地 45000 平方米,建筑面積約 5000 平方米,總投資近二千萬元。主體建筑由文公祠、韋齋祠、半畝方塘、觀書第、毓秀坊、瘞衣處、開山書院、朱熹文物大樓、沈樟別苑、朱熹生平浮雕群、儒學圖騰柱、音樂旱噴泉(畫卦洲)、青印石、名人碑刻長廊等組成,現已成為閩中腹地的一處具有濃郁朱子文化氛圍的旅游圣地。
研學活動:參觀朱熹文化園,并進行穿漢服、漢禮、拜朱子,誦讀朱子家訓等國學體驗,實踐體驗:線裝書制作、活字印刷術。并在朱熹文化園合影。
孝親敬禮
到達朱子文化園,到南溪書院集合,換上準備好的漢服,"正衣冠"、"行拜師禮"、"擊鼓鳴志"、"朱砂啟智"等儀式,讓學子們接受"孝親敬師"的洗禮,懂得孝順父母,感恩師長。
【可點圖看清晰大圖】
2、【南溪書院建筑群】南溪書院的前身是鄭安道(義齋)的水南別墅。整個建筑群為二進制重檐歇山頂木構建筑,主體建筑依次由華表山門、半畝方塘、文公祠、韋齋祠、瘞衣處、毓秀坊、開山書院、活水亭、溯源處等所組成。
研學活動:參觀南溪書院建筑群,并進行研學體驗朱子文化園定向尋寶,探秘朱子文化。
【南溪書院】感受"塔前石印現,家家親筆硯,水繞保安前,尤溪出狀元"。"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現場氛圍。
南溪書院
開山書院
【開山書院】是尤溪一所官辦學院,在乾隆年間明令傳播朱子學說之地,是閩中最具影響力的書院之一。
【尤溪縣博物館】展示朱熹廳,民俗廳,蘇區廳,盧部廳等極具尤溪特色的本土文化。
縣博物館
0 3
研學行程安排
◆8:00—9:30:集合開營儀式出發
◆9:30—10:30:朱子文化苑主題研學活動
◆10:30—11:30:研學實踐活動(活字印刷、線裝書)
◆11:00—13:30:午餐及休息時間
◆13:30—15:30:朱子文化園探秘主題研學實踐活動
◆15:30—16:00:結營儀式、交流分享研學心得
◆16:00—17:30:返回溫馨家園
本課程最終解釋權歸童鷹研學所有,禁止抄襲,如有抄襲,我們將追究法律責任。
商務合作請回復【合作】,并留下您的聯系方式,感謝支持。
activity guidelines
活動須知
【研學課前安全出發】
1、學生在研學開始前要明確研學任務,認真學習研學手冊中安全注意事項;
2、研學前請多吃清淡食物,以免上火;行前休息好,保持充沛的精力;
3、學生在報名前請如實填寫報名信息,不得隱瞞重大疾病和病史(如:心臟病、傳染病史);
4、嚴格遵守車上紀律,注意安全,自覺排隊,有序乘車,不要擁擠;
5、乘坐大巴車過程中,系好安全帶,不得擅自離開座位,不要把手和頭伸出窗外;
6、請注意保持衛生,禁止亂扔垃圾。如果在行進期間需要上廁所時可以舉手示意,車隊會選擇恰當的時間停靠。
【研學課中時時關注】
1、研學課程中請牢記安全規定,遵守紀律,安全第一;
2、與研學導師建立良好的關系,聽從老師的安排,把自己的聯系方式告之隨隊研學老師,記住研學老師、安全老師的電話;
3、研學途中不要追逐打鬧,按秩序行走;認清自己的隊伍、隊旗,服從研學導師安排,跟著小組活動路線走,認清自己乘坐的車號,以免掉隊;
4、參加研學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團結友善,建立良好關系,增進彼此的友誼;
5、研學過程中不得以任何理由隨意離開團隊,要有集體觀念,統一行動,不獨自離開或隨意更改路線,如確有要事,請向帶隊老師報告;
6、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潔食物,不隨便購買路邊攤上的食品、飲料,以免引起食物中毒,不食用過期食物和不合格的食品;
7、注意保護公共財產安全,如有損壞按價賠償,注意節約用水,注意保護環境衛生。
service provision
服務保障
◆ 設計精美的研學手冊,統一服裝,佩戴胸牌;
◆ 自助餐或桌餐,葷素搭配,可口衛生;
◆ 專業車隊,空調大巴,每人一座,安全行駛,保證活動順暢圓滿;
◆ 安全老師和隨隊醫生全程陪同,價值20萬元的人身意外傷害及醫療保險,安全又貼心;
◆ 實時播報,動態反饋活動情況,家長隨時了解孩子的學習過程;
◆ 國際化體驗教育引導反思技術理論,創造寓樂于學的情境環境。
safety provision
安全保障
◆ 安全規范貫穿課前、課中、課后全流程服務,牢記安全第一要務;
◆ 各個環節嚴格把控,強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從本質上消除任何不安全隱患,做到本質安全;
◆ 小小安全員、安全口號、安全標語、安全誓約,讓安全深入課程中,主動規避安全風險隱患;
◆ 安全工作專屬負責制,全流程監督把控,隨時警示注意事項;
◆ 安全應急預案事前培訓,降低風險有效處理。
費用與標準
● 研學費用
【研學時間】可預訂
【活動人數】40人以上
【研學費用】198元/人
包含項目:
(1)行程內所用車輛
(2)研學行程活動體驗費
(3)綜合服務費:研學導師,研學教官,研學安全員
(4)專業研學手冊(任務卡)
(5)研學個人意外險
不含項目:
(1)行程以外的其它一切個人消費
(2)因個人原因及天氣等人力不可抗拒原因,導致行程延誤或取消所產生的一切額外增加費用
3.凡活動報名者,視為已經閱讀并同意上述聲明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