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發展旅游產業大有可為 吳江主導產業
導讀:吳江發展旅游產業大有可為 吳江主導產業 1. 吳江主導產業 2. 吳江主要產業 3. 吳江區產業布局 4. 吳江主導產業是什么 5. 吳江特色產業 6. 吳江區產業結構 7. 吳江主導產業有哪些 8. 吳江區主導產業 9. 吳江以什么產業為主 10. 吳江支柱產業
1. 吳江主導產業
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隸屬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于1992年成立,2010年11月11日被晉升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轄區面積共176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83平方公里。在規劃建設上堅持高標準、高效性、可持續發展和可操作性的原則,遵循集約化、高活力、人性化的城市設計理念,逐漸形成“三區、兩軸、五片區”的規劃格局。
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地處長三角核心位置,東臨上海,距虹橋機場54公里;南近杭州,距杭州市僅一小時車程;西含太湖;北接蘇州市吳中區,區位優勢明顯。吳江開發區的周圍擁有全國最密集的高速公路網,蘇州繞城高速、蘇嘉杭高速、滬蘇浙高速穿區而過,開發區與周邊大中城市、機場碼頭的交通十分便捷。
2011年,吳江開發區被人民網評為“中國十大活力開發區”,2012年開發區被工信部評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被江蘇省委、省政府評為“江蘇省先進開發區”。開發區內現有1000多家各類企業入駐,其中50多家銷售超億美元企業。
2. 吳江主要產業
外向型產業占有半壁江山,主要是外資代工電子企業;另外化纖紡織行業、光電纜行業、以及電梯鋼構等民營產業也占有很大份額的。吳江市的支柱產業基本是這些。。。。。。
3. 吳江區產業布局
現在盛澤紡織行業的狀況不容樂觀,據說在今年下半年又要出現前年的市場低潮。
可能更甚。
由于去年的行情是空前的好,今年就盛澤地區添了大約有幾十萬臺的新機器。
你想想機器越來越多,會有好市場么。
但是,只要你有客源,有資金,就不怕。
行情總會又那么一天會回暖的。
布的用處大吧,人總要穿衣服,布做窗連,沙發等等。
你會認為沒有行情么。
我家開布廠的,每天都有幾萬米布裝出去。
會沒有前景?
4. 吳江主導產業是什么
吳江中耀科技職友評價較高。
蘇州中耀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以金屬粉末的射出成型為為主導的高科技企業,隸屬于(臺灣)臺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在吳江設廠。
公司地址:蘇州吳江區松陵鎮友誼工業區勝信路368號。
5. 吳江特色產業
昆山主要靠工廠發展起來的,主要是臺資、東南亞企業多。這些企業技術含量低,現在昆山也在轉型。要引進歐美企業,搞高科技產業,例如裝備制造業、生物制藥、信息技術等。
昆山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20°48′21″~121°09′04″、北緯31°06′ 34″~31°32′36″之間,處江蘇省東南部、上海與蘇州之間。北至東北與常熟、太倉兩市相連,南至東南與上海市嘉定、青浦兩區接壤,西與吳江區、相城區、蘇州工業園區交界。東西最大直線距離33千米,南北48千米,總面積927.7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占23.1%。條萊垍頭
昆山處于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境內河網密布,地勢平坦,自西南向東北略呈傾斜,自然坡度較小。地面高程多在2.8~3.7米之間(基準面:吳淞零點),部分高地達5~6米,平均為3.4米。北部為低洼圩區,中部為半高田地區,南部為瀕湖高田地區。
昆山有許多良渚文化時期的墓葬區,大量玉器、石器、陶器和人體骨架等珍貴文物。這些考古發現對于考察良渚文化社會風貌和探索中華文明起源,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墓葬區一座座大小不一的土丘,是5000年前的先民人工堆筑而成的,用以埋葬氏族首領、貴族和平民,也用作祭壇。頭條萊垍
無論是堆筑年代、形態和用途,它們都與古埃及王國修筑在尼羅河畔的金字塔——? ?老陵墓有著相似之處。條萊垍頭
6. 吳江區產業結構
蘇州沒有新吳區,新吳區是無錫市的,蘇州目前的區有姑蘇區,蘇州工業園區,虎丘區,吳江區,吳中區,相城區。其中虎丘區又叫蘇州高新區。新吳區是無錫市的一個市轄區,它與蘇州市接壤,它也是無錫市的高新區。所以新吳區和蘇州市是沒有關系的。
7. 吳江主導產業有哪些
江蘇吳江的支柱產業主要包括:外向型產業占有半壁江山,主要是外資代工電子企業;另外化纖紡織行業、光電纜行業、以及電梯鋼構等民營產業也占有很大份額的。
8. 吳江區主導產業
吳江目前的格局“一核四城”:保護古城、四周擴張。
四大富人區:1、東部商業中心,有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CBD以及各類科技產業園;
2、西部科技中心,有高新區獅山CBD和生態科技城;
3、北部高鐵中心,有相城CBD、高鐵新城和平江新城;
4、南部人居中心,有吳中和吳江的太湖新城。
9. 吳江以什么產業為主
吳江經濟開發區已成為中國重量級的IT產業制造基地,被江蘇省命名為省級電子信息基地
10. 吳江支柱產業
蘆墟古鎮土特產主要有河魚、河蟹、雞爪、肉串、“縐紗”餛飩、“生祿齋”月餅等。
蘆墟,顧名思意,就是蘆葦叢、廢墟中產生的集鎮。至今有2500年歷史,位于蘇浙滬邊界,是蘇州市吳江區中一個鮮為人知、不起眼的古鎮,它文化底蘊深厚,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它沒有開發成景區,據當地人說缺乏資金,現在把資金集中開發黎里。
蘆墟是蘇州再接地氣、保持江南水鄉原生態風貌的古鎮,民風質撲,街道古舊,體現江南人家的平常生活。
蘆墟在我國民間歌謠領域獨樹一幟,歷史上名人輩出,有善寶堂、懷德堂、沈氏跨街樓等古建筑,在市河中架有觀音橋、登河橋等著名小橋,可以說是至今保留較好的“小橋流水人家”的風貌,街上多的是“大塊頭餛飩”、“姐妹餛飩”等多家餛飩店,土特產主要河魚、河蟹、雞爪、肉串、“縐紗”餛飩、“生祿齋”月餅等。
Hash:06421fff98c0361b4f18de6fdff96cb5b426a3bf
聲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