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免費景點 - 蕭縣旅游景區
導讀:蕭縣免費景點 - 蕭縣旅游景區 1. 蕭縣旅游景區 2. 蕭縣5a景區 3. 蕭縣旅游景區排名 4. 蕭縣旅游景區有哪些 5. 蕭縣旅游景區哪里好玩 6. 蕭縣風景區 7. 蕭縣旅游景點 8. 安徽蕭縣著名景區 9. 蕭縣旅游景區大全排名 10. 蕭縣 旅游
1. 蕭縣旅游景區
蕭縣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古為蕭國,春秋時附屬于宋,秦置蕭縣,隋唐至清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屬江蘇省徐州,1955年由江蘇省劃歸安徽省,沿革至今。總面積1871平方公里,大部分為平原,東南部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嶺。人口130萬,轄18鎮5鄉708個行政村。開放的蕭縣日益顯現出其特有的發展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蕭縣緊靠徐州都市經濟圈中心城市徐州市,縣城距京航運河30公里、徐州觀音機場50公里、連云港出海口260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門”之稱。東臨京滬鐵路,隴海、徐阜鐵路縱橫穿過,連霍、合徐兩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310、311兩條國道和三條省道及星羅棋布的縣鄉道路形成的交通網絡與周邊地區緊緊相連,承東啟西,南引北聯,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自然地理條件優越,名優農產品基地眾多。蕭縣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期。年日照時數為2220至2480小時,年均氣溫14.4℃,年均無霜期208.3天,年均降雨量811.2毫米。蕭縣植被保存完好,工業污染程度低,具有生產加工綠色食品的自然條件。耕地面積10萬公頃,農作物主要有小麥、棉花、大豆、玉米、山芋及花生、芝麻等。全縣水果掛果面積50萬畝,主要有葡萄、蘋果、梨、黃白桃、巴斗杏、柿子、櫻桃、山楂等。孫圩子胡蘿卜、閆集黑皮冬瓜、馬井韭青韭黃、圣泉蕭國圣桃、黃河故道水晶梨、龍城石榴、新莊黃牛、黃口三元雜交豬、丁里華英鴨等名優農產品種養基地聞名全國。
——礦產資源豐富,水電供應充足。蕭縣為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已探明煤炭儲量 7.5億噸,現有17對礦井,年產能力120萬噸;探明石油儲量 7億噸,煤層氣儲量1000億立方米,石灰巖儲量30億噸;鐵礦石、瓷石、高嶺土等儲量可觀。蕭縣南北分屬淮、黃河水系,地下水量為2.6億立方米,水質優良,生產、生活用水充足。電力供應屬華東電網,設施完善,境內有11萬伏以上變電所2個,生產生活供電充足。
——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蕭縣工業發展歷史久遠,歷經滄桑。公元9年,出現鑄造銀、銅質錢幣的造錢工廠;北宋年間,開始出現陶瓷生產,神宗元豐年間,開始出現小煤窯,蘇東坡曾作《石炭歌》贊之。改革開放以來,蕭縣工業在調整和機制創新中快速發展,現有48個縣屬工業企業,近2萬家鄉鎮企業,廣東錦豐、江蘇維維、山東新汶、安徽古井、深圳康達爾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相繼來蕭投資。2003年全縣工業總產值17億元(1990年不變價),形成了煤炭開采、農副產品加工、建材、造紙、釀酒、化工、紡織、機械制造等八大主導產業,有較強的協作配套能力。經省政府批準,在連霍、合徐兩條高速公路交匯處設立的占地500余畝的工業園區,是蕭縣對外開放的窗口、體制改革的實驗區,現已成為國內外客商投資的熱土,是蕭縣工業發展的新亮點。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蕭縣春秋時期為蕭國地,秦置蕭縣。自古有“文獻之邦”之美譽,風騷人物薈翠,春秋三賢(閔子騫、顓孫子張、顏子柳)皆孔門高足;今為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全縣擅長丹青者2萬余人,其中劉開渠、朱德群、王肇民、蕭龍士、卓然、吳燃等為國內外著名的藝術大師,各種風格的書畫作品猶如繁星璀璨,縣城書畫藝術一條街集書畫創作、裝裱、展覽、交易、鑒賞于一體,成為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吸引國內外書畫愛好者紛至沓來,投資近億元的書畫? ??術博覽城已完成規劃設計。突出的人文優勢同時孕育了美食的醇厚和芳香,蕭縣飲食文化聞名大江南北,“蕭縣羊肉湯”、“皇藏峪蘑菇雞”、“圣泉寺燒全羊”等各種風味小吃成了黃淮地區城鄉人們的美味佳肴。
——旅游資源豐富,特色獨具。蕭縣古跡遍布,千年古剎天門寺、天一角地下溶洞、永固水庫、漢墓群、宋朝的古窖群遺跡、閔之騫鞭打蘆花處、三讓徐州的賢人陶謙墓、南朝宋國開國皇帝劉裕故里、蘇軾發現煤炭處等自然和人文景觀眾多,交相輝映;皇藏峪自然保護區于1992年被國家林業部審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00年被國家文物保護委員會授予“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稱號,是皖北地區正在崛起的旅游熱點,每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0萬余人次。景區內有地球同緯度保存最完好的落葉闊葉林帶,動植物種類繁多,總面積20平方公里,山、水、泉、澗等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小氣候明顯,素有“幽谷圣地”、“淮海佳境”之稱。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有漢高祖劉邦稱帝前為躲避秦追兵藏身的皇藏洞,以及美人洞、果老洞、仙人床、拔劍泉、蘇軾祈雪處、閔子祠等,山中瑞云寺于1998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確定為佛教重點寺院;淮海戰役總前委指揮部遺址蔡洼、“蕭泗銅靈”抗日戰爭紀念館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生產生活設施完善,人居環境良好。蕭縣民風淳樸,社會治安穩定,郵電通訊發達,醫療衛生、環保、廣播電視和教育等社會事業發展迅速,旅游、物流、金融、商貿、房地產等行業全面發展,服務規模不斷擴大。2003年,蕭縣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設示范縣。
2. 蕭縣5a景區
安徽宿州蕭縣皇藏峪森林公園
3. 蕭縣旅游景區排名
景區背靠燕山,宏闊壯美,前擁懷沙河,風光秀麗景區占地5平方公里,區內九龍山,前彌勒頂海拔388米,山勢巍峨,植被茂密。山麓至禪林春曉段, 海拔落差288米,旅游步道平均坡度25度,適宜登山健身。前峰以北,高嶺百轉,群峰林立,峰嶺之間溝谷棋布。后峰觀音頂海拔393米,山端莊飽滿,意出云表。觀音頂前,天成一道迂回峽谷。 峽谷中段地勢稍見平闊外,松柏掩映間,有唐代古德始創對泉山觀音古寺。禪林春曉至觀音寺段,平均海拔320米。旅游步道平均坡度1.3度,沿途峰嶺溝谷間松柏成林,灌木蔥翠。絕塵世喧囂,有百鳥啼鳴。空氣清新,適宜漫步觀景;涼風習習,適宜休閑避署。[1] 圣泉寺[安徽蕭縣] - 建筑特點 圣泉寺 圣泉寺位于圣泉山后峰彌勒頂東側谷內,為規整的兩進四合院。前為山門,規模雖小,但三門并峙,抵近南山。中門內僅一丈甬路,便是一間正殿,谷稱韋馱殿,正供彌勒佛。出韋馱殿后門,是正院,北面三間兩進正殿為大雄寶殿,正供佛祖釋迦牟尼,配供文殊、普賢二位菩薩。 正院東西各三間配殿,西廂正供南海觀音,東廂正供如意輪觀音。院落不大,建筑雕梁,精雅緊湊。正殿門前左右石碑各一,左為明代成化年功德碑,右為清嘉慶年功德碑。右碑前一古井即韋馱神背井。井口漫砌石板,麿礪光滑,井迷木質轆轤,俱為古物。 圣泉寺[安徽蕭縣] - 歷史與傳說 圣泉寺 圣泉山觀音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千年歷史,但風云變幻,現在已找不到確切的文字記載。 據民間傳說,唐代著名女將樊梨花鎮守幽州北境。一次與北國交兵,被困九龍山(那時圣泉山還叫九龍山)下,敵強我弱,命懸一線。情急之中,樊梨花合掌急呼“觀世音菩薩顯靈!觀世音菩薩救我!”觀世音菩薩聞聽呼救,立即點化九龍山的九條伏地青龍,請它們施救,成就殊勝因? ??。 九條青龍欣然鄰命,立即興云布雨,在軍陣上空下起傾盆大雨。交戰雙方被大雨澆得睜不開眼抬不起臂,自顧不暇。亂軍中,樊梨花率閑兵蒙頭急奔,突圍而云。事后,樊梨花感念觀世音菩薩救命之恩,遂在九龍山后云興之處,為觀世音菩薩建寺塑像,以為永久供奉。[2] 年深日久,風雨侵凌,唐代建筑已不見蹤跡。但觀音寺內正殿前西側及韋馱殿東南角,今天尚可見到兩株古愧殘存的根樁,其直徑達1.5米以上,應是唐代遺存。唐以后遼、金、元時期,圣泉山一帶社會動亂,人口遷徏不定,圣泉山觀音寺的故事多被歷史湮沒了。 明代正統年間,京師名僧碧天大和尚云游至此。瞻禮古剎,瀏覽風光,深悟此地藏風聚氣,遠離塵世,是難得的掩關靜修之所。遂發愿重修圣泉山觀音寺。經多年募化,明成化年間,由碧天大和尚的弟子定澄禪師主持,圣泉山觀音寺得以重修。 明代以來,由于朝庭遷都北京,實行移民政策,京北地區人口驟增,人民生活相對穩定,圣泉山前懷沙河南逐漸形成了較大的村落。因村落地處長城慕田峪關所在山溝的溝口,所以村名定為口頭村。 至清代嘉慶年間,觀音寺年久失修,殿宇頹敗。經住持僧勸募,口頭村鄉紳大戶共同發起集資,廟宇又得到全面修復。 建國后,時事變遷,寺僧四散,至一九五八年最后一名寺僧圓寂,僧房遂空。但口頭村民一直在盡心保護寺院建筑,即使在十年動亂期間,圣泉山進香路上的足跡也沒有斷絕。 二00三年,風云際會,因緣合和,圣泉山觀音寺修復工程再次啟動。如今殿宇新輝,寶像重光。更多的、更遠的朋友們聚會在這里,誦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名。這一輪回圣泉山的復興,當到永遠。[3] 圣泉寺[安徽蕭縣] - 文化
4. 蕭縣旅游景區有哪些
宿州好玩的地方有: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宿州野生動物園,奇石文化園,虞姬墓。
1、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蕭縣東南25公里處,相傳因劉邦稱帝前避秦兵追捕躲避于此而得名。景區的最高處海拔384米,山雖然不高,但是比較陡峭。山上遍布一種叫青檀的植物,是天然的森林氧吧,春夏綠意盎然,冬天高低錯落的樹枝伸向天空,勾成奇詭的畫面。皇藏峪景區東西走向,大門在東端,游客進入景區后可以選擇步行或者坐觀光車到瑞云寺,觀光車單程5元,這一段路比較平緩。瑞云寺主要看古樹,后院有千年銀杏和古松,還有兩棵老桂花樹。出瑞云寺后可以走南側的上山路,經拔劍泉到皇藏洞,皇藏洞據說就是當年劉邦躲藏的地方。
2、宿州野生動物園
宿州野生動物園坐落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宿州大道,園區占地約1200畝, 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珍惜瀕危野生動物數百余種,是以大規模野生動物散養、自駕車觀賞、馬戲表演、兒童兒園為特色集野生動物展示、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和文化演藝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野生動物園,更設有兒童樂園,美食主題商店,給予游客寓教于樂的一站式娛樂休閑體驗。
3、奇石文化園
奇石文化園位于靈璧縣西南的汴水之濱,是一個以奇石為主題的公園。公園內綠化很好,亭臺樓閣、“青磚小瓦馬頭墻”風格的徽派仿古建筑錯落其間,中部擁有大片湖面,閑暇時來散散步,很是愜意。湖南岸的汴陽樓(靈璧博物館)是整個文化園的核心,館內可以看到各種靈璧石。
4、虞姬墓
虞姬墓位于靈璧縣城東(靈璧縣位于宿州市),墓側曾建有虞姬廟,廟內塑有項羽、虞姬像。人物造型極為生動。虞姬柳眉杏眼,明眸皓齒;項羽氣宇軒昂, 剛強剽悍。塑像四周,詩詞歌賦的石刻林立。在唐宋年間,靈璧作為京師通往東南地區的必經之道,文人墨客往往三五成群到虞姬墓前憑吊攬勝,然后吟詩填詞以發思古之幽情。
5. 蕭縣旅游景區哪里好玩
倒流河!光聽名字就很提氣!俗語:銅底鐵幫四十五里倒流河,魚都退著游。
6. 蕭縣風景區
安徽省與江蘇省的徐州、睢寧、泗洪、盱眙、金湖、揚州、南京、臨安等相臨
淮北,安徽省轄地級市,位于安徽省的北部,東經116°24′~ 117°03′、北緯33°16′~34°10′。地處蘇、豫、皖3省交界處,北接蕭縣,“飛地”段園鎮與江蘇的銅山區接壤;南臨蒙城,東與宿州毗鄰,西連渦陽和河南永城市;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夏禹分天下為九州,淮北市境屬徐州。三國時,相城屬魏,相縣和铚縣先后屬魏陪都譙郡、西晉屬譙國,歸豫州。1949年,本地分屬華東局皖北行政公署宿縣和蕭縣。1950年,置濉溪縣,以濉溪而得名,屬宿縣地區。1961年,濉溪市正式成立。1971年,濉溪市更名為淮北市。
淮北因位于淮河以北而得名,地處蘇豫皖三省之要沖、臥淮海經濟區之腹心,屬黃淮平原的一部分;為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同時也是國家和安徽省重要的糧、棉、畜禽、蠶桑等農副產品生產基地。著名景點有:相山風景區、相山廟、龍脊山、臨渙古鎮、華家湖、雙堆烈士陵園等。2017年11月,淮北獲得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7. 蕭縣旅游景點
門票:10元/人。
蕭縣帽山花雨谷項目由安徽炫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一手打造,立足于當地特殊的地理條件,深度開發山地農業資源,以種植食用花卉為特色產業,實現農業與旅游業的結合。現有食用花卉園(四季花海)、書畫杏林、東籬菊園、共享菜園、青少年科普園、民俗展示園等十幾處景點。通過發展休閑農業產業,形成典型的示范效應,讓生態、生產、生活“三生”聯合,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帶動帽山村經濟發展。整個花谷占地170余畝,實用和觀賞花卉共計78種。
8. 安徽蕭縣著名景區
重慶的知名革命遺址包括紅巖革命紀念館,以及著名的歌樂山烈士陵園、白公館、渣滓洞等。這些景區相距不遠,串連著游覽起來很方便。
韶山留下了許多毛澤東青少年時期求學、生活及從事革命活動的遺跡,現在的韶山沖有毛澤東故居、毛澤東父母墓、毛氏宗祠、毛澤東紀念館、南岸(毛澤東小時候念書的地方)等景點。
9. 蕭縣旅游景區大全排名
皖南紅色旅游區的主要旅游景點有:宣城市涇縣皖南事變烈市陵園及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淮北市濉溪縣,宿州市蕭縣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及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蕪湖市王稼祥紀念園,滁州市藕塘烈士紀念館及中原局舊址,來安半塔烈士陵園,陶行知紀念館等。
蘇北紅色旅游區的主要旅游景點有:淮海戰役紀念館,周恩來紀念館和故居,黃花塘新四軍軍部舊址,新安旅行團革命歷史陳列館,梅園新村紀念館,雨花臺烈士陵園,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館,鎮江市句容縣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鹽城市新四軍重建紀念館,泰興市黃橋戰役紀念館,常熟市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南通市海安縣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航空烈士公墓,南京國防園,孫中山紀念館,惲代英烈士殉難處等。
魯西南紅色旅游區的主要旅游景點有:濟南革命烈士陵園,濟南戰役紀念館,棗莊市、濟寧市鐵道游擊隊活動紀念地,棗莊市臺兒莊大戰遺址,蒙陰縣、沂南縣沂蒙山孟良圍戰役遺址,臨沂市華東革命? ??士陵園,萊蕪戰役紀念館,海軍博物館,微山湖景區,沂蒙山區,孔繁森同志紀念館等
10. 蕭縣 旅游
旅游景點有:皇藏洞、瑞云寺、拔劍泉、天門寺、奇石文化園等。
一、皇藏洞
1、簡介:公元前205年劉邦兵敗彭城(今徐州),帶殘兵敗將10余人向徐州西南山區潰逃來到此處,只見前面絕壁擋道,后有項羽追兵,面對此境劉邦仰天長嘆,"天亡我也!"環顧四周哪有藏身之處,忽然,峭壁上現出一洞,急帶殘兵攀入洞中,劉邦暗想此洞吾能尋得,項羽也非等閑之輩,不同樣能找到嗎?
假有一巨石擋住洞口會更安全,這時突然一塊巨石從天而降,恰好擋住洞口,隨即不知何處來了好多蜘蛛把洞口剩余部分結上了網,這時項羽率眾軍士來到此處,兵卒四下尋覓,也找到此洞,稟于項羽道:"大王,該處有一洞,但蛛網未破,人不得入"。
二、瑞云寺
1、簡介:12月9日下午,瑞云寺所在象園村委會干部前來驅趕堅守廢墟的老法師,并當老法師俗家晚輩面,勒令其還俗。在老法師的堅守下,村干部逼迫其簽下"生死協議"--你非在廟里住,一切后果自負,病了自己治,死了自己抬。
2、地理位置:寺中常住為兩位老比丘尼,一位是70多歲的住持明參法師,另一位老法師已經80多高齡。兩位老法師每日念佛、打坐,同時為周圍的信眾居士提供宗教服務。2010年,瑞云寺的平靜被舊城改造的轟鳴聲打破,從此,兩位老人家開始了提心吊膽、驚魂不定的"拆遷戶"生活。
三、拔劍泉
1、簡介:拔劍泉位于漢文化之鄉徐州,漢王鎮丁唐山下。形成于西漢高祖二年,這里山脈連綿,河流縱橫,素有"山水一色,民事物阜之稱"。是徐州著名的花果、玫瑰之鄉。
2、歷史:據《史記》上記載,劉邦被封為漢王后,于公元前205年春,乘虛占領西楚國都彭城,霸王項羽聞訊,親率3萬精兵奪回彭城,劉邦率隊退到漢王丁塘山下,人困馬乏,數日不得滴水,軍士饑渴難忍,劉邦在走投無路百感交集之時,猛地將寶劍往地上一搠,對天長嘆道:"天亡我也!"沒想到當他從石縫中拔出劍時,隨劍間涌出泉水。
四、天門寺
1、簡介:天門寺,又稱鉆天峪、小黃山。位于安徽蕭縣白土鎮戴村,始建于公元425年,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之子劉義隆在天門山興建寺院,因一山中劈,雙峰壁立,過此步步登高,如上天門,故名此山為天門山。天門寺因山得名。
2、歷史:南朝宋(公元425年),開國皇帝劉裕之子劉義隆游覽天門山,因見一山中劈,雙峰壁立,過此步步登高,如上天門,故名此山為天門山。在此興建寺院稱天門寺。
五、奇石文化園
1、簡介:靈璧奇石文化園位于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西南的汴水之濱,占地300多畝,其中水面80畝,工程總投資1.2億元,核心區即博物館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沿湖面四周設6個功能區。
2、基本信息:奇石文化園,亭臺樓閣錯落有致,佳木奇石滿園生輝。文化園分為五個部分,中部以水景見長,是全園的精華所在,汴陽樓為奇石園的主要觀景建筑,也是靈璧博物館的所在地,汴陽樓三個字是由現任縣委書記唐慶明同志揮毫潑墨。
汴陽樓命名是取自于古縣城居汴之陽,興建于唐宋,是古汴之上璀璨耀眼的一顆明珠。
Hash:7968ddec88a9ec931cbdefd87288854320e283c1
聲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