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個人去西藏旅行,需要準備些什么?
導讀:想一個人去西藏旅行,需要準備些什么? 農村小孩子在地上滾土里爬,為什么很少得病呢?
第一、一定要下定決心,對全過程可能存在的困難進行系統性評估;第二、對自己的身體做一個綜合性的檢查;第三、抽空閱讀一下勇哥的“秋游到西藏”的系列游記,有問題可以隨時咨詢進藏三次的勇哥,勇哥一定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準備錢
農村小孩子在地上滾土里爬,為什么很少得病呢?
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強大
題主問:農村小孩子在地上滾土里爬,為什么很少得病呢?人雖為人,但首先是動物,這個問題就像問動物一樣,動物在山里生存,不是不得病,為什么很少得病呢?原因很多,簡單舉兩點吧:
一是環境本身。野地里萬物共生,在城里人看來,好像臟得不得了,實際上就是自然本來的面貌。只要不超過自然界的承受量,自然自然有它的凈化能力。我們看上去的臟,實際上并不臟。好比你在雪域高原放牧,剛隨手抓了把牛糞添了火,隨意在衣服上揩了兩下,又端起酥油茶來喝,也沒怎么拉肚子。原因是牛糞看起來雖然惡心,但在視牛糞為寶的人看來,牛糞并不臟。所以,或許在自然的角度看來,我們人為因素建立起來的城,可能才是最臟的。一些致命的病菌,比如非典,比如新冠,其實都不是起源于農村,而是在城市集中爆發的。
二是適應能力。要相信,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強大。農村小孩子在地上滾土里爬,自然就會逐漸適應農村這個環境,即使沾染些細菌,只要不致命,他會自動啟動自身的免疫系統去解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農村的孩子比較皮實。其實城市里的小孩也一樣,皮實著呢。但是在現實中,城市的小孩怎么就那么容易三天兩頭生病呢?要么是太講衛生了。比如有的家里整得太干凈,甚至還搞到了“潔癖”的程度。這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孩子在家里好好的,一到幼兒園就生病。因為這就好比長期在無菌的環境里生活,只要稍微一有點病菌,整個身體就會如臨大敵,會搞得不堪重負的。其次是對孩子的病過分太看重了,稍微一發點燒,就馬上往醫院跑。而且只要能快速地治病以便能第二天就上學的,不管是抗生素還是打點滴,啥藥都敢上,啥方式都敢整。長此以往,城市的孩子比起農村的孩子來,抵抗力自然就會降低很多。
總之,環境我們雖不能選擇,但適應能力還是可以訓練的。一方面,“不干不凈不生毛病”固然也太大而化之了,另一方面,過分強調衛生甚至走向了極端,其實對身體也不好。正確的做法是要講究衛生,但不要潔癖,要重視疾病,但不要過度。所以偶爾吃根冰棍拉拉肚子,吹個涼風感個小冒,適當激活一下身體的機能,還是可以理解,甚至是必要的。
農村小孩子在地上滾土里爬,為什么很少得病呢?農村老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人之所以有各種各樣的疾病,我認為有一大半都是吃出來的。老話又說“不干不凈吃了沒病”,雖然有些想當然的意思,但也說明了一個道理,農村小孩子比較“皮實”,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比較強。
但說農村小孩子在地上滾土里爬很少得病這一說法,我是不贊成的。而且兩者也沒有必然的內外聯系,從“地上滾土里爬”是推不出來和“很少得病”的。如果是一個很臟的環境,別說在地上滾土里爬了,從那里走就有可能染病。比如農村小孩子吃了含有病菌的泥土,或者從菜園子里吃了剛潑過糞便的蔬菜,極有可能會感染疾病。
只能對比說,農村小孩子得病的幾率要低于城里小孩子罷了。我看過一個說辭,農村小孩子的家長,很少有“給孩子消毒”的概念,但也會在小孩子瘋玩以后,給孩子? ?臉洗手的,可是城里的家長不一樣,當小孩子在外面瘋玩以后,回來是要“消毒”的。當然是很有積極意義的,但消毒也有一個弊端,殺死了病菌,同時也把有益菌給殺死了。
我倒是認為,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的加強,靠自身的適應和抵御,遠遠比外界因素介入要好的多。“人自己適應環境,才能更頑強”。野外的的花草遠比溫室里的花草活的更久,開的花也更鮮艷。同樣道理,人也是一樣的。農村老俗話說“浩然正氣”,經常在外面地上滾土里爬的農村小孩子,必然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中醫很講究這個正氣邪氣之說的。
但千萬不要認為講衛生不好。只有講究衛生,人才能少生病,健康的活著。農村小孩子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強是不假,但病死率,致殘率也不少,是不能忽視的事實。有些時候,農村人也不過是“小病拖,大病扛,抗不過去見閻王”罷了。我有一個親戚,有個女兒,小時候也是很可愛的,后來發燒,被當做一般的毛病大人沒有過多在意,后來成為小兒麻痹癥,落下了病根,現在連走路和說話都不利索,看著心疼人。
因此,農村家長,一定要消除小孩子皮實不得病的錯誤觀念。人吃五谷雜糧,怎么不會生病。只不過“散養”的農村小孩子,很多小的疾病,被大人忽視了。
Hash:3206425233cd249acec7b227a81648bd6ce9f5b2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