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西江旅游景點 肇慶西江旅游景點介紹
導讀:肇慶西江旅游景點 肇慶西江旅游景點介紹 1. 肇慶西江旅游景點介紹 2. 肇慶西江美景 3. 肇慶西江旅游攻略 4. 肇慶西江風景 5. 肇慶景區介紹 6. 肇慶西江游玩攻略 7. 肇慶西江的源頭在哪里 8. 肇慶西江旅游景點介紹詞 9. 肇慶西江有什么好玩的 10. 肇慶風景點
1. 肇慶西江旅游景點介紹
西江河上有8條橋。
黃巖西江河歷史悠久,是黃巖母親河永寧江最大的支流,從南往北注入永寧江。西江河位于黃巖城西面,是黃巖歷史上的護城河之一,它和永寧江、東官河、南官河,形成“一江三河”環島黃城的風貌,是歷史上重要的生活河道和航運官河。
西江河起于永豐河和東南中涇交匯河口,止于西江閘,全長4.95公里,流域面積197.5平方公里。上游主要支流有兩條,分別是發源于院橋的東南中涇和發源于沙埠的永豐河,它們在委羽山金、木、水、火、嶼五座小山的南城民建村火嶼西側,匯合而成西江河向北浩蕩奔流。
歷史以來,西江河上有名的石橋主要有6座,從南往北分別是,位于雅林匯的委羽山通雅林匯的雅林匯橋。民國時期徐用建于民國三十三年(1944),位于山西的山西通瓦林的山西橋。張招多、張季浦募建,位于山西的至瓦林的司馬橋,以委羽山道人司馬季主命名。張志臺、孔鑒極募建,位于山西至瓦林的赤鯉橋,因委羽山下西江河畔有一塊赤色巖石形似巨鯉的“赤鯉巖”命名。相傳是司馬季主垂釣之地,至今江畔佇立石翁仲,是委羽山“翁仲無言對夕陽”景點。
建于民國時期的高雅橋,從高洋村通往雅林村。雅林匯,古代時候曾設置義渡。周緝光撰寫的《高雅橋記》寫道:“吾黃出迎薰門三里許,由高洋而至雅林,中隔西江。一水盈盈,交通阻梗,行人到此輒興望洋之嘆。”雖然盈盈綠水,但是交通阻隔。“徒以江面遼闊,水流湍急,縱有舟楫,或遇風雨簸蕩堪虞。”西江水面遼闊,水流湍急,讓人心生望洋興嘆之悲。隨著城區道路路網的發展,西江江面又陸續建起了多座大型的通路橋梁,以西江大橋最為出名,其它如九澄大道等西江橋梁近年來相繼建成。
五洞橋則是西江河上缺月彎弓般宏大的石橋,現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五洞橋原名叫孝友橋,俗稱西橋,古代時位于黃巖古城液金門外,連接萬商云集的橋上街,“長六十丈,廣三丈,跨大江別浦西江,北宋元祐中,令張孝友筑石為橋,故名孝友橋。”元代著名詩人潘士驥,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西橋秋月》七絕古詩,這首黃巖八景詩千古流傳,彰顯了西江河上的五洞橋景觀文化。
2. 肇慶西江美景
1、羚羊山
又名高峽山、龍門山。在肇慶市區東部,西江羚羊峽左岸。東起西江羚羊峽,西抵蘇村至馬頭溝一線,南起羚山,北至桂灣。面積19平方公里。主峰龍門頂海拔615米。傳說有神羊與妖搏斗,獲勝后化成石,坐鎮山上,故名。清代,峽中設龍門汛,山又名龍門山。
2、鼎湖山
又名頂湖山。在肇慶市區東北。為廣東省四大名山之一。東起竹仔坪以西,西達云溪,南起雞梯,北至老鼎。原以山頂有湖而名頂湖山。明弘治七年(1494)陳白沙到肇慶寫“望鼎湖山”詩,改“頂”為“鼎”。后《鼎湖山志》載:“鼎湖中峰圓秀,兩山角立,左右山麓諸峰三歧,若鼎峙焉”。另有傳說黃帝于山上鑄鼎得名。
3、欄柯山
在高要中部偏北,近羚羊峽。主峰海拔904米。得名于神話傳說:“信安郡(隋大業二年以端州改置,即今高要)石室山。晉時王質伐木至,……童子以一物與質,……質含之,不覺饑。俄頃……柯盡爛。”故名爛柯山、腐柯山。今雅稱欄柯山。
3. 肇慶西江旅游攻略
肇慶現在沒有大型的游船服務,只有私人的,在鼎湖黃村,端州二塔渡口,南岸麗晶碼頭可以嘗試一下找私人的包船游玩。
4. 肇慶西江風景
西江的航運量同? ??僅次于長江,居中國第二位,因此西江又是溝通兩廣的重要水道。西江干流航道長約287公里,平均河寬約1000米,常年可通500噸級船舶。沿岸有大、中、小內河港口數十個,其中江門、肇慶、六都、容奇港都是年貨物吞吐量百萬噸以上的大型內河港口。毫不夸張地說,西江是兩廣水上運輸的大動脈,對兩廣地區的物資交流和對外經濟聯系起著巨大的作用。
5. 肇慶景區介紹
免票政策是:兒童身高1.2米以下,老人歲70以上垍頭條萊
6. 肇慶西江游玩攻略
沒有。肇慶西江段的水流緩慢,落差低,且有大量的船舶通過,不宜建設水電站。2018年,廣東省水利廳召集了肇慶市水利局及西江沿途縣鎮負責人,對封開江口段建設水電站的可行性報告中指,肇慶西江段水位落差最大三米,從梧州經過封開船舶近二千次,如果像是水電站,嚴重影響船船的通行率,且發電量只有7800KW,投資較大,收益較差,不利于開發水電站。頭條萊垍
7. 肇慶西江的源頭在哪里
不會,反而,肇慶的水會比東莞的水硬,因為肇慶的水多數是喝西江水的,西江水源頭,大多數是石灰巖地區,所以水質普遍其他地方要硬,肇慶的西江水碳酸鈣,碳酸鎂等成分比較高尤其在枯水期,含量更高,而在西江水的豐水期,水質就相對沒那么硬
8. 肇慶西江旅游景點介紹詞
崧臺月照啼猿曙,石室煙含古桂秋。
——李郢胡然北斗宿,化石落人間。天不生奇石,誰擎萬古天?——俞大猷天上何時落斗星,化為巨石羅翠屏。
洞折三叉盤空曲,壁立萬仞穿青冥。——黃公度一區仙境蓬萊島,七點星巖兜率宮。
江水朝東宗大海,嵩臺拱北插高穹。——張顯祖南服隕石,北斗降精。
日入壁曜,霞照赤城。從寒無語,山秋有聲。
云崖爭力,已割未傾。地深天高,心奇語平。
闔騎五羊,斟酌七星。——清黎簡偶緣開府抵嵩臺,奇石清泉灑綠臺。
9. 肇慶西江有什么好玩的
肇慶西江是指一條依在市區邊過來的一條河流。
10. 肇慶風景點
三亞被稱為“東方夏威夷”,它擁有全海南島最美麗的海濱風光。
這里有聞名中外的“天下第一灣”亞龍灣和大東海、三亞灣等優質海濱,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海藍沙白、浪平風輕。
三亞大氣環境質量全國排名第一。
浙江烏鎮
烏鎮位于桐鄉市北部,距市區17公里。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省吳江縣,東南與濮院、龍翔街道等毗連.
烏鎮地處河流沖積和湖沼淤積平原,地勢平坦,河流縱橫交織,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
云南元陽梯田
云南屬于海洋性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那里的人們開墾了規模龐大、世界聞名的梯田。其中元陽的梯
田比較有代表性,特別是云霧天氣多的季節,山坡上大片的梯田在云霧籠罩下,就像從人間登上天堂的天
梯,非常壯觀美麗。2500年前哈尼族的祖先從西藏高原來到云南南部這個邊陲山區,初來乍到就遇到了一大
難題:周圍的山谷根本不適宜種植。
江蘇太湖
太湖跨江、浙兩省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泊,總面積達2400平方公里,蘇州占3分之2強,太湖72峰,蘇
州攬入58峰,國務院規劃的沿太湖13個風景區69個景點,蘇州有6個景區34個風景點,正所謂太湖風光美,
一半在姑蘇。太湖風景名勝區素以宏大的層次,豐富秀麗的湖島山水風光而著稱,蘇州沿太湖地區尤為得天
獨厚,漫長而多變的湖岸線,形成豐富的? ?湖景觀,山林豐茂、花果飄香、文物古跡遍布其間。
江南水鄉周莊
周莊鎮位于蘇州城東南38公里,著名古畫家吳冠中撰文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
美”,海外報刊則稱“周莊為中國第一水鄉。周莊有著近九百年的歷史,有豐富的文化蘊涵。
廣西紅水河岸上風光
處處是高聳的峰叢,放眼望去重巒迭嶂,高低錯落變化無窮,裸露著奇特的形體;遍地可見深幽的洼地,
俯首遠眺隱約察覺村寨、田間和水池交織其間,不禁嗟漢這小小的一隅之谷猶如世外桃源,大有恍若隔世之
感。這個奇妙的境地,磊磊多石,山巖嶙剛,崎嶇突兀,間或夾雜堅韌虬典的林木盤根錯節的榕樹,顯示出
一種昏螟、空靈而粗獷的氣勢,令人駭異。
湖南吉首鳳凰
鳳凰縣位于湖南吉首市與懷化市之間偏西的地方,城區傍沱江而建。沱江如酒,沿江的吊角樓就如美人
醉酒一樣憨態可掬。城內大街小巷中辣子與熏肉的香味四季飄香,多情湘女婆娑而過。有月光的晚上,苗民
男女的對歌聲可驚醒每一扇臨水的窗戶。出了城,見一山如利劍穿空,拔地而起,為天星山。山頂有一平臺
豁然開朗,中有一方池為“天池”,汩汩溪流,卻久旱不涸,常有麝獐臨水,百鳥低回。山下有奇梁洞,洞
內有云霧山、天堂、龍宮、陰陽河等景,集桂林、張家界奇景于一洞。
云南瀘沽湖
被摩梭人稱為“母親湖”的瀘沽湖,海撥2690米,水域面積達5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5米,最深處90
余米,透明度高達11米。湖中有五個全島、三個半島和一個海堤連島。湖中各島婷婷玉立,形態各異,林木
蔥郁,翠綠如畫,身臨其間,水天一色,清澈如鏡,藻花點綴其間,緩緩滑行于碧波之上的豬槽船和徐徐飄
浮于水天之間的摩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幾分古樸、幾分寧靜,是一個遠離囂市,未被污染的處女湖。
云南羅平
羅平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深溝峽谷縱橫,盆嶺相間有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觀。以其氣勢雄偉的
瀑布群落、幽深險峻的峽谷、挺撥秀麗的峰叢、獨特的地貌奇觀、蒼莽的林海、溢彩溜金的油菜花海、蜿蜒
曲折的河流、玲瓏剔透的灘跌、碧綠如玉的湖泊、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豐富的文物古跡等構成了自然、人
文景觀薈萃的旅游勝地。
北海潿洲島風光
潿洲島是我國最大的死火山島,位于北海市東南面36海里處,與銀灘隔海相望,面積26平方公里。在它
的附近有一個斜陽島,站在潿洲島上可以觀看到太陽斜照該島的情景,這就是著名的“潿州斜陽”。
四川稻城
稻城縣位于川西高原西南邊緣,全縣只有3萬人口,面積3723平方公里,具典型的藏鄉風情。早上起
來,晨霧里群山起伏,美麗的稻城河從縣城外蜿蜒流過,河灘上一排排白楊被秋風染黃了葉子,在太陽底下
閃著金光;沿河從縣城到桑堆鄉一路的河灘旁,布滿了紅色的沼澤;炊煙飄起的牧場上,牦牛靜靜在吃草。
貴州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
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是全國最大的苗族村寨,全寨1200多戶、6000余人,苗族占99。黎平肇興侗寨有
900多戶人家、3800余人,故有“侗鄉第一寨”之稱。全寨有5個家族,每個家族有一座鼓樓,共5座鼓樓、
5座花橋、5座侗戲樓,這些極富侗族建筑特點的建筑物至今保存完好。
Hash:e2a2e928a8a41f4385481a8380970a2fbfca7b5c
聲明:此文由 區塊大康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