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是世界第一嗎?
總里程應該是第一,按照城市線網密度來說,應該和世界其他發達城市有差距。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鎮化率逐步提高,城市人口日漸增多,人們也更加注重生活的質量,對出行便利性的要求提高,且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對綠色出行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道路交通擁堵、汽車尾氣排放及噪聲污染、公交便捷及安全等問題愈發被人們關注。城市軌道交通作為一種電能驅動、快捷便利的公共出行方式受到了眾多城市的歡迎,也極大滿足了居民的生活需要,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取得了巨大發展。下面梳理了一下我國軌道交通的發展歷程。
目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較為迅速,但是由于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的限制,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相較于西方國家整體起步較晚。上世紀50年代,北京首先提出修建地下鐵路,并于1965年正式開始動工建設,1970年天津開始進行地鐵建設。八十年代到20世紀末,改革開放的進行使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迅速提高,上海、廣州開始進行以解決交通問題為主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隨后內地省會城市開始進行地鐵項目規劃。2000年,我國僅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四個城市擁有城市軌道交通線。
2001年至2008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步入有序建設階段,尤其是2003年國家發布《關于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提出有序發展、量力而行的發展方針,設置城市軌道交通準入條件,防止各地盲目要求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008年以來,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我國推出“四萬億”計劃,同時在經濟條件以及城市化發展的要求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進入突飛猛進的發展時期。
截至2018年末,中國大陸地區共35個城市開通城軌交通運營,共計185條線路,運營線路總長度達5761.4公里。根據數據顯示,我國已開通的城市軌道交通包括地鐵、輕軌、市域快軌、單軌、現代有軌電車、磁懸浮交通、APM七種,地鐵運營線路占比78.23%。其中,地鐵4354.3公里,占75.6%;其他制式城軌交通規模1,407.1公里,占比達24.4%。截至2018年末,中國大陸地區共擁有運營車站3394座,其中換乘站305座,占比26.8%;車輛場段168座。2018年度新增運營線路長度728.7公里,全年累計完成客運量210.7億人次,同比增加14%。
從我國主要城市的軌道交通線網密度來看,依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的2018年末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長度,對比各城市城建區面積,發現目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密度最高的為上海市,線網密度為0.71km/km2,北京市和南京已均超過0.51km/km2,但是和紐約、柏林、東京都等城市相比,線網密度仍明顯較低。其中紐約市區線網密度已經達到1.26 km/km2,柏林和東京都也分別達到1.06 km/km2和0.96 km/km2。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加快,城市人口數量和密度日益增加,交通壓力也隨之陡增,軌道交通是緩解交通擁堵問題的必然選擇。城市軌道交通,包括地鐵,輕軌鐵路,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可以充分利用地下和地上的開發空間,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目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已經超過5700公里,2019年末完全可以突破6000公里的發展目標。
根據各城市發展規劃,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統計,我國共有70個城市規劃了超過700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總里程超過2.8萬公里;根據交通需求法理論預計我國遠期城市軌交需求約為2.3萬公里,可以說,今后一段時期,我國軌道交通行業發展前景向好。
Hash:419722f4e7f35c0c158e1609a1808aa5eb31d519
聲明:此文由 leaf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