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最有智慧的人是誰?
我翻閱了大量資料,發現歷史上最有智慧的人竟然是我的先祖揭暄。為什么呢?不是因為他是我的祖宗就這樣夸他,而是因為揭暄是明末清初中國杰出的思想家、軍事家、哲學家、天文數學家和西學家。大家知道,自古臨川多才子,唐宋八大家中,臨川就有2位——王安石、曾鞏,目前在撫州名人雕塑園內的66位才子,大多是文學和詩詞、戲劇、書法等方面的,而揭暄一個人就填補了臨川才子中的軍事、天文、哲學、西學等多個領域的空缺,大家說,不是智慧超群的人能有如此成就嗎?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揭暄的智慧都表現在哪些方面:
揭暄,字子宣,江西廣昌人,世人尊稱揭子。揭暄出身于將門之后,其始祖揭猛,原名史定,與南越國太子嬰齊互為人質,嬰齊到長安,史定到揭陽當首任縣令,公元前一百一十一年,史定將揭陽和平歸漢,并助漢收復了南越國,因功勛卓著,被漢武帝劉徹賜封為安道侯,并因邑賜姓為揭,因其作戰勇猛賜名為猛。 揭暄是揭猛第57世孫,也是一位將軍,參與領導了江西的抗清斗爭,他汲取《孫子兵法》及明代之前歷代兵法之精華,結合抗清斗爭實際撰寫的《揭子兵法》(原名《兵經》《兵經百篇》),
江西布政使吳炳讀后拍案叫絕:“此異人異書也!”著名天文數學家方以智、方中通稱譽揭暄是“生千古下,集千古智,為張祖邵蔡申中土之氣,豈甘為遠西所軒輊的千古奇人。”“其論述出于大西諸儒之上。”李夢日、方中甫說:“交盡天下好友,不如交一異友。讀盡天下好書,不如讀一異書。”
揭暄是中國古代稀有的、杰出的軍事家。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揭暄除了著有像《孫子兵法》一樣的戰略類兵書《揭子兵法》外,還著有被譽為古代戰術百科全書的戰術類兵書《揭子戰書》,還著有陣法陣圖和兵器制造類兵書《揭子兵略》,這在古代任何一位軍事家中都是沒有過的,可以說,揭暄是中國古代軍事著述最為完備、最為系統的第一人。大家可以讀一讀歷史,中國古代著有兵書的只有司馬穰苴、孫武、吳起、孫臏、韓信、張良、曹操、諸葛亮、李靖、劉基、戚繼光、揭暄等12人,以戰法傳世的極少,與《揭子戰書》有些相似的《草廬經略》《百戰奇法》,其作者還無從查考;同時以兵法、天文學傳世的,除揭暄外,我知道的還有徐光啟;同時以兵法、戰法、天文學、哲學傳世的,只有揭暄一個人。《揭子兵法》是清代一部很重要的兵書,是清代后期影響很大的一部軍事著作。它繼承了中國古代優秀軍事思想,具有很強的理論性。《揭子兵法》對于開啟中國軍事思想的近代化之路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說它是發展了的《孫子兵法》一點也不為過。書中一百個智慧謀略,體現了揭子博大的軍事思想、哲學思想、和諧思想。該書雖是兵書,但通篇貫穿著和諧思想,100篇中有40多篇講到了和諧,為此,時任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上將曾撰文《和諧,是貫穿揭子兵法的重要思想》。該書在戰爭觀、謀略、治軍、用人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都有很多獨到的見解。揭暄對這本書頗為自負。他在《凡例》中說“七子之言,破碎雜出。”“此則補其缺,破其拘。”“七書所制者皆劣將,此書所制者皆能將。”沒有真本事,何敢出此言! 揭暄抓住了中國古典兵學的邏輯體系乃是概念范疇體系這個綱,并進行了系統、全面的論述。揭暄所述的百個概念范疇,為軍事學上眾多分支學科的建立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軍事科學院研究員、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吳如嵩少將說:“在中國長期延續 的封建社會中,其植根于農業社會的古典兵學已經走向終結,面臨新的階段、新的技術即將誕生的前夜,一種要求建立新的軍事學術體系的要求正在萌動,《揭子兵經》就是反映這種萌動的最明顯的表征。”該書從三百多年前的手抄本至今已出版了數十個不同的版本。抗日戰爭時期,國民軍事委員會曾出版此書,下發部隊官兵一手一冊,對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中國思想寶庫·論軍事》收入的名句數量:孫子最多,揭暄緊隨其后,吳子居第三。2008年4月26日,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揭子兵法研討會上,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等駐京大單位的我軍高級將領和專家學者對揭子兵法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足見《揭子兵法》在中國軍事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強大的生命力、深遠的影響力。
揭暄是清代著名的科學家,中國清代44位科學家,揭暄名列第19位。揭暄有多部天文學、地理學著作傳世。揭暄是中國清朝唯一一個繪出“月面圖”的人。揭暄是中國清代最有影響的天文數學家。伽利略是西方第一個使用望遠鏡觀測天象的,徐光啟是中國第一個使用望遠鏡觀測天象的,揭暄是江西第一個使用望遠鏡觀測天象的。為精察明辨宇宙的奧秘,揭子博覽群籍,考據精核。晝則運籌推步,夜則仰觀星象。整個心思無時不在日月星辰間遨游神馳。經過五十幾個春秋的拼搏,于1684年完成了《璇璣遺述》巨著。揭暄指出:“天在太虛,如一塵之舉。地在天中,如一塵之停。”“天體圓,氣亦圓,故所生之物必圓。竹木形長,長而圓;禽獸形橫,橫而圓;人身頭面手足,具各種形而皆圓。天圓則地圓,天地圓則無物不圓。”揭子創立的“天外皆天,天內皆天”、“天球無數”、“無始無終”、“天地大矣,無邊無際”的字宙無限論,否定了哥白尼關于太陽是宇宙的中心的說法。其研究成果顯然超出了哥白尼的研究領域。在西學刺激下,揭子以氣本論為基礎創造性地形成了一個完備的宇宙體系——以元氣漩渦說為核心的新渾天說。而且給出了動力機制。針對儒家格物和西方自然研究的一些不足,揭暄對元氣旋渦、歲差、左旋、金水星的運動、潮汐以及西方的三際理論提出了獨特而新穎的觀點。這在整個中國古代都是非常獨特的。在中國科學史和中西交流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此書在清初影響極大。以至成書之后“爭傳者幾履滿戶外矣”。受康熙帝賞識的著名天文數學家梅文鼎讀后,手抄其精語另為一卷,名為《璇璣尺解》,稱其“深明西算而又別有悟入。其言七政小輪,實為古今所未發。”并把他與湯若望(SCHALL VON BELL)、穆尼閣(N.SMOGOLENSKI)及王錫闡一起并列為當時四大天文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鑒于梅文鼎在清代的地位及其對揭子著述的垂青,使得揭子的書后來一版再版。像揭暄這樣能通中西而成一家之言的極為少見。時人對揭暄的贊譽不在于他對西學的吸取上,而在于他能超越西學有所發明創新。梅文鼎、方以智也是從他超越西學的角度來稱贊他。方中通將此書看作超越中西天學的著作。無論比之中國的天學還是西方的宇宙論,它都是一部創新之作。故方中通又將此書命名為《寫天新語》。在數學和地理等領域,揭暄亦有很深的造詣。日本《數學大辭典》還載有揭子的條目。此外,揭曉暄還著有《道書》《射書》《帝王紀年》《揭方問答》《天人問答》《周易得天解》《星圖》《星書》《火法》《禹書》《輿地圖》《水注》等,涉及軍事、天文、地理、歷史、哲學多個領域,真知灼見,甚為海內外學者所推崇,至今還有很多國內外學者在研究揭暄的天? ??學、氣象學乃至西學。
揭暄是哲學家、思想家。揭暄有哲學專著《揭子性書》傳世。揭暄的哲學思想還散見于他的其它著述之中。《揭子性書》是揭暄以傳統心性之學為主題,綜合儒佛道各家學說撰寫而成的。該書由外及內,從宇宙到人心,絲絲入扣,環環相連,具有很好的系統性,是一部很新奇的著作,是揭子學術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書中閃耀著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揭子闡述了各種性的本質,并作了唯物化的解釋,認為都是氣的各種表現。指出:“真心即性,真性即心”。揭暄對古代的心性之學,尤其是宋明理學頗有異議,認為他們并沒有滲透心性學之根本。在程朱理學中,“總天地萬物之理”是太極,而萬物中又各有太極;無極只是太極的極致,是無之中的至極之理。揭子認為這種理論太過簡單,因此他在卷一中指出性始于虛初,之后依次為太虛、天天、天、天地……性根,然后才到性,之后為心,對宇宙到人心進行了細致的分疏。揭暄還對儒佛道各家經典的性命說進行了點評,指出其中的種種不足。揭暄認為,性理之學已經失傳很久,他所要做的就是不避天地忌諱,闡明心性之學。揭暄不但對先儒性理之學提出了批評,在天學上也對前人多有不滿,因此撰有《昊書》。《性書》的主題是心性之學,《昊書》則是言天地萬物之書,正如作者所說,兩書實相表里,應一起參閱。揭暄自認為他在這兩部書中已把天地間的道理說盡。其友謝毓玄讀其著述后頓有豁然開朗之感。在《揭子兵經》一書中,有很多篇章闡明了揭子豐富的軍事哲學思想。比如:揭暄用樸素的唯物主義自然觀解釋古代的天文術數。他認為風雨云霧是一種自然現象,其產生與社會活動沒有必然聯系,但人們可以利用這些現象為社會活動服務。揭暄明確提出了軍事事物具有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他對軍事上的許多問題都能從正反兩方面來論述,強調我用計,敵亦用計,我變敵亦變,只有考慮到這一點,才能高敵一籌,戰而勝之。揭暄認識到事物之間的相互變化,主張以變制變,活用兵法。他認為陰陽、主客、強弱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指出用兵要善于隨機應變,因敵之巧拙,因己之長短,因將之智愚,因地之險易而靈活用兵。
此外,揭暄的西學成就在當時也是無人可以比肩的。對于西學,揭暄既不同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等人出于信仰全盤吸收,又不同宋應星、王夫之、楊光先等人自我封閉徹底排斥;既不同王英明、熊明遇不太加批判的吸收,也不同方以智的“淺嘗輒止”,與游藝自然研究的龐雜。他在批駁西學的基礎上超越西學并塑造自我,向更高更遠更深的方面拓展,因而總是看人所不見,想人所不想,發人所不發。形成的兵學和宇宙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為罕見。所謂旁觀者清,西學這個他山之石成為揭暄鍛造自身理論的鏡鑒。揭暄之所以在兵學研究上有過人之處,與他多年的作戰實踐和通曉哲學、西學特別是科技有關;而揭子的宇宙論明顯優于同時代的人,又與他敢于懷疑和創新的儒將性格以及精通軍事、韜略滿腹和思想新銳敏捷有關。劉亞洲在《百歲空軍》一文中說:“軍事需要科技。科技反過來又推動軍事革命。二者是雙胞胎。”揭暄就是軍事和科技這對雙胞胎的化身,因而他的兵學和天文學著作才能別有創意高人一籌。《揭子兵經》、《揭子戰書》、《兵法紀略》、《璇璣遺述》等經典著作,是揭暄在中國的軍事、科學史上書寫的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也將一個集軍事理論、作戰實踐、宇宙論、哲學、科學、西學于一身 的立體的揭暄展現在世人面前。
雖然揭暄這么優異,但在軍界、科技界之外,知道他的人并不太多。原因很簡單,因為揭暄是抗清復明的一代戰將,是清朝統治階級封殺的主要對象。即使到了民國時期,在編寫《清史稿》的時候,也許還是考慮到揭暄是抗清將領的原因,竟對他的抗清活動和為父報仇的事只字不提,只簡略介紹了他在天文學上的貢獻。不知是揭暄獨特的人生經歷、人格魅力,還是因為其著作影響實在太大的緣故,清朝思想家、史學家魏源等人硬是冒著被革職甚至斬首的危險,將他的兵學、天文學著作收入到《清經世文編》、《皇朝經世文編》、《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和《續四庫全書》等大型辭書中。
有奇男子而后有奇事業,有真學問而后有真文章。一部兵書可為王者師,一部兵法可以敵萬人。揭暄由兵學到天學,從救世轉而學理,雖然沒有實現平治天下的宏大抱負,但其兵學、天文學、哲學等經典著作,至今閃爍著明亮的智慧之光,仍將在中國文化史上煥發出璀璨奪目的光彩。
大家說, 揭暄是不是世界歷史上最有智慧的一個人?是不是中國古代獨一無二的一個異人?是不是值得大力宣傳的名人?
我姓揭,我榮光!我姓揭,我驕傲!
1.周朝的姜子牙和老子,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孟子和荀子。
2.漢朝的東方朔,三國的諸葛亮,晉朝的謝安,南北朝的祖沖之,唐朝的狄仁杰,明朝的劉基,清朝的康熙。
3.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盡量發揮他們本身的潛能。對后世的教學模式提供了借鑒的榜樣。
4.諸葛亮的“隆中對”,雖然并沒有完成興復漢室的目標,但是其中提及的大部分措施基本上都以實現,使得劉備的勢力得到鞏固和發展。
5.康熙對于三藩、臺灣、俄國和西藏都是采取亦和亦打的形式,最終使其歸為一統,對中國領土的完整和擴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Hash:46ecd4751757a87d9c7be5c334510bd0e371d131
聲明:此文由 謝絕崇拜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