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景點民族風 民族風情的景點
導讀:中國旅游景點民族風 民族風情的景點 1. 民族風情的景點 2. 有名的民族風情旅游景點 3. 民族風情的旅游景點 4. 民族特色的旅游景點 5. 民族文化景點 6. 民族風情濃郁的旅游勝地 7. 民族的特色風情 8. 民族風旅游景點 9. 民族風情的景點有哪些 10. 民族特色的景點
1. 民族風情的景點
少數民族旅游景點有好多,比如婺源俗、景德鎮古窯民俗愽覽區、月亮民俗等。
2. 有名的民族風情旅游景點
中國5A景點一共有259個,具體哪些自己百度。說說我去過的吧:平遙古城,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始建于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2009年,平遙古城被世界紀錄協會評為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沙坡頭,寧夏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沙漠生態自然保護區,全球環保500佳單位,全民健身二十個著名景觀,科技進步特別獎。 沙坡頭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城區西部騰格里沙漠的東南緣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為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筑,國家5A級旅游景區,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雁門關風景名勝區,座落于 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國古代關隘規模宏偉的軍事防御工程。上古稱北陵、西 ,戰國列稱九塞之首,南北朝列稱北庭三關,明代列稱山西內三關 鎮北堡西部影城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由作家張賢亮于1993年9月21日創辦。[1]因以古時屯兵的鎮北堡兩座廢堡為基地,俗稱“鎮北堡西部影城”這些是我這兩年去過的AAAAA級景區,都挺好的!不分上下!
3. 民族風情的旅游景點
開放時間 08:30-20: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門票攻略 50元
云南民族大觀園是集民族風情展示、非遺文化博覽、休閑深度體驗和康體娛樂為一體的“昆明味?云南風、穿越時空?樂在其中”民族大觀園,是一站式體驗云南民族民俗和休閑時光的觀光勝地,也是周邊游周末休閑娛樂首選地,是極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與休閑深度體驗的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 08:30-20: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門票攻略 50元
4. 民族特色的旅游景點
重慶的少數民族景點有:
1:武隆喀斯特旅游區:擁有罕見的喀斯特自然景觀,以及土家族、苗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獨特的民俗風情,是重慶民俗旅游勝地。
2:酉陽桃花源:濃縮了中國武陵山區最美的原生態自然田園風光,集桃源文化、巴人文化、秦晉歷史文化、土家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土司文化、桃源風光于一體,、天坑溶洞地質奇觀于一體的復合型景區,也是重慶民俗文化旅游勝地。
3:彭水蚩尤九黎城是苗族歷史文化與自然風光相結合的人文景觀,包涵苗族接龍堂、曬樓、虎口堂、四合院、八字朝門和吊腳樓等多種苗族建筑風格,是彭水展示苗族文化、民風民俗的博物館,也是重慶民俗文化旅游勝地。
4:龔灘古鎮:是一座具有1800多年歷史的土家民俗古鎮,是酉陽“千里烏江,百里畫廊”的起點,漫長的歷史孕育了龔灘濃厚的民俗風情,是重慶民俗旅游勝地。
5:黔江土家十三寨是中國目前規模較大、較美的土家原生態集居帶,堪稱中國一座土家族生態博物館,是重慶體驗土家民俗風情的好地方。土家寨內還有一座專門的民俗博物館——黔江民俗館。
6:龍橋河景區是集山水觀光、生態休閑、民俗體驗為一體的旅游景區,這里有秀美的景觀、珍奇的植物、動人的傳說,更有熱情好客的土家人,也是重慶體驗民俗文化旅游的好地方。
5. 民族文化景點
你問的應該是民俗文化村吧。深圳民俗文化村和錦繡中華? ??是屬于深圳華僑城集團的,2003年元旦兩個景點合二為一,只需一張門票可逛兩個公園,現在叫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村。
一、門票價格
全票:220元/張;半票:110元/張
二、優惠政策
1、符合如下條件的游客可持半價票入園:
●身高1.2米至1.5米(含1.5米)的兒童;
●年齡65歲(含)-69歲(含)周歲的游客(憑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
●三至四級的殘疾人、七至十級的殘疾軍人。(憑指定機關核發的有效證件原件);
●現役軍人(憑指定機關核發的有效證件原件);
2、符合如下條件的游客可享受免票入園:
●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兒童;
●年齡70周歲以上(含70周歲)的游客(憑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
●一至二級的殘疾人、一至六級的殘疾軍人(憑指定機關核發的有效證件原件);
●免費入園的兒童、70歲以上的老人、乘坐輪椅的傷障人士均須由監護人或家人陪同游園,以免發生意外。
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村融參與性、觀賞性、娛樂性、趣味性于一體,是全世界最大的現代中國文化主題公園,被國家旅游局譽為開主題公園先河之作。
錦繡中華微縮景區是綠的世界、花的世界、美的世界,更是中國的歷史之窗、文化之窗、旅游之窗。“縱覽五千年文化,薈萃八萬里風情”。
民俗文化村內含21個我國少數民族的24個村寨,按1:1比例建成,有“中國民俗博物館”之稱,民俗文化村薈萃了中國各地的民族服飾、民族風味、民族建筑及民間藝術風情。
6. 民族風情濃郁的旅游勝地
一、【四川】
四川:世界遺產最多、中國最佳旅游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四川歷史悠久,受漢文化影響較大,主要有成都市內的歷史遺跡以及樂山、青城山、都江堰等。
二、【云南】
云南:七彩云南、歷史文化悠久、自然風光絢麗,云南是個旅游的好地方。多彩的民族風情、讓人情不自禁的自然風光、美好的陽光、閑適的氣氛……這一切,成就了“七彩云南”的美名。
三、【海南】
海南:避寒、休閑旅游勝地、中國第二大島,海南島是中國南海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僅次于臺灣的全國第二大島,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小,海洋面積最大的省。
四、【浙江】
浙江:絲綢之府、魚米之鄉、中國古代文明發祥地,浙江地處中國東部沿海最東端長江三角洲南翼,省會為杭州。
五、【湖南】
湖南:芙蓉國、九州糧倉,湖南的景點,總少不了歷史印記與民俗風情的氣息。有著著名景點長沙、鳳凰、張家界,千百姿態在湖南。
六、【江西】
江西:名山俊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江西可謂是個人杰地靈的旅游景點。
七、【貴州】
貴州: “天然公園” “八山一水一分田 ”盆地美景、絢麗多彩的溶洞景觀,貴州一個以絢麗多彩的溶洞景觀、千姿百態的山水景色、神奇秀美的自然風光、奇妙無窮的野生動物以及文化和革命遺跡而著名的旅游大省。
八、【西藏】
西藏:藏西秘境、天上阿里、地球之巔、珠穆拉瑪峰,西藏是一個美麗、獨特而又神秘的地區。西藏有舉世聞名的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令人神往的神山圣湖,濤聲陣陣的原始森林,雄偉壯觀的布達拉宮,風格獨特的寺廟建筑,歷史悠久的文化藝術,別具一格的民俗風情。
7. 民族的特色風情
東南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才出現的一個新的地區名稱。該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 ?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文萊、菲律賓、東帝汶(2002年5月20日,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面積約45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6億。
說到東南亞的服飾顏色, 只能用色彩繽紛來形容。或許是亞熱帶與熱帶氣候的影響,很多東南亞國家的人們喜歡一些鮮艷的色彩。
比如,馬來西亞人的服飾偏好紅色、橙色和其他一些鮮艷的顏色,他們認為黑色屬于消極之色。所以馬來的服飾給你的感覺總是快樂奔放的,處處顯示熱帶風情。
去過馬來西亞的人都有生動的回憶。一隊隊身著五顏六色紗籠的馬來婦女宛如一束束春日怒放的鮮花,把馬來西亞小城打扮得活色生香。
而柬埔寨人有個古老而美好的穿戴的習慣,他們喜歡用五彩繽粉的服飾色彩來表示日子。星期一喜歡用嫩黃色,星期二愛用紫色,星期三樂于用綠色,星期四用灰色或淺藍色,星期五紅色,星期六是黑色,星期天是紅色。
上述習慣穿戴方式,在宗教活動中特別盛行,因此被譽為“七彩星期”。 平民從前的服裝顏色富地方色彩,北越婦女喜好茶色,中部婦女偏愛紫色,南越婦女多著白色或前面 繡花,但目前幾乎沒有分別。
東南亞是一個具有多樣統一性的地域。大陸與島嶼并存,山地與平原同在的地理特點,亞熱帶與熱帶氣候逐漸過渡的自然條件,加上頻繁的民族遷徙和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往,構成了多樣的生活模式及多彩的民族服飾文化。
相比較馬來西亞的其他服飾來說,“巴迪”(蠟染)可以說是其最具特色的服飾啦。男子穿的巴迪衣被譽為馬來西亞國服,“巴迪”設計優美,圖案繁多,款式別致,有的編織手法相當細膩,“巴迪”為長袖上衣,圖案講究對稱,圖案花紋不對稱者不算真正的“巴迪”,“巴迪”有的是由蠟染布制成,有的則由絲綢作原料,質地不同,但大多寬而大,薄而涼爽。“巴迪”有長袖、短袖之分,出席晚宴者穿著長袖“巴迪”。
傳統的馬來婦女服飾分上衣和紗籠(筒裙),衣寬如袍,袖長,衣身長過臂部,紗籠十分寬大,通常長達足踝。馬來婦女穿著傳統服裝時,頭上披著一條薄薄艷麗的紗巾,紗巾垂掛至肩膀或胸前。她們的服飾習俗忌諱袒胸露臂。馬來族服飾造型、設計特點具有濃厚的民族情調。
菲律賓有一種男士穿的上衣,名字叫做“巴隆”。“巴隆”樣子像敞領襯衫,白色,可以是長袖的,也可以是短袖的。兩邊腰際開點岔,腰部略窄,前面有兩個大口袋,胸前兩邊各有一條織出來的垂直白色花紋。這是一種菲律賓的禮服,可以穿著參加宴會,或者重要會議。 菲律賓女土們愛穿西式裙子,在會議和宴會上也有穿民族服裝的,叫做“馬隆”,樣子有點像印度的紗麗。“馬隆”是一條寬長的布,有十幾種穿法。在身上圍好以后,布的末端是否搭過肩頭,若搭過肩頭又如何搭法,可以變化出許多式樣來。
菲律賓還有一種叫菠蘿服的。這是菲律賓人用菠蘿葉制成的衣服。每年11月至翌年4月,在枝葉繁茂的菠蘿種植園里,菠蘿葉喜獲豐收,菲律賓人用它制成一種透氣性好,不縮水又便于洗滌的布料,然后加工制作男襯衫、短衫和外衣以及臺布、門窗簾和餐巾等。但不是所有的菠蘿葉都能制作菠蘿服,只有在指定種植場栽培出的特殊品種——一種堅硬帶刺的菠蘿葉才能制作。
菲律賓人在喜慶的日子里,都愛穿菠蘿服。 服飾變化 一個民族的文化,在歷史演進過程中,吸納外來文化和異族文化是歷史的必然,也是必 須的,只有這樣,她才顯得寬厚、豐滿。
變革是必須的,但不是照搬而是完善自己,每一個民族文化的的產生和發展,都有一個脈承關系,都在這個定律中行進著。違背這個定律就會走向滅亡,就只有依賴于人,就會成為別人的附庸,對此在人類歷史上有證可考。
以我為本,立足于構建民族文化發展的時代特征,廣納外來文化的優秀成份,才使得本民族文化的特質更具個性,更具有活力,更加能豐富人類社會文明這個大框架。 “奧黛”(aodai)是越南最具傳統的民族服飾,多為絲綢制作,其最初的樣式借鑒了中國旗袍的特點,但又加入了越南人自己的民族特色。后來,包括法國設計師在內的不少服裝專家又對“奧黛”進行了修改。
8. 民族風旅游景點
1.景洪曼聽公園 AAAA
曼聽公園位于景洪市東南方,距城區約2公里,處于瀾滄江與流沙河匯合的三角地帶,占地面積11.54萬平方米。園內風光明媚,林木蓊郁,稀有的鐵刀木、各類果樹比比皆是,是人們觀賞游玩的理想園地。曼聽公園是西雙版納最石老的公園,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過去是西雙版納傣王……
2.西雙版納民族博物館 AAAA
西雙版納民族博物館位于景洪市瀾滄江東岸依山臨江、環境優美的南聯山半山坡,宏偉的建筑群面朝景洪城,三面被蔥蘢的天然林、橡膠林環抱。博物館占地150畝,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 博物館主展區分為5大板塊,第一板塊為“勐泐回望——西雙版納歷史帆影”,通過考古發現、漢……
3.西雙版納融創樂園景區 AAAA
融創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位于中國西南的雨林圣地——西雙版納景洪市西北部,借助西雙版納獨特的人文風情和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攜手國際一流團隊,以世界的高標準打造了西南地區迄今為止投資額最大、業態組合豐富的世界級傣文化旅游度假區。西雙版納融創樂園位于西雙版納景洪市西北……
4.勐遠仙境景區 AAAA
勐遠仙境(全稱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勐遠景區)是一個按國家5A級景區標準打造的景區,以南傳佛教為背景,集山、水、石、石灰山季雨林、溶洞群落、傣族瑤族等民族風情、康體療養度假為一體的生態旅游景區。由于景區地處屬于石灰山熱帶季雨林的勐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自然資……
5.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 AAAA
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位于景洪市城西的云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內,占地120公頃,是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熱帶花卉園保存熱帶花卉100多個種300多個品種,以及600多個熱帶經濟植物種類的近7000份種質。是集科研、科普、愛國主義教育、旅游觀光、休……
6.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 AAAA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位于景洪以東、瀾滄江以北,距州府所在地8公里處,是全州離景洪城最近的一塊原始森林。是由浙江金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全額投資,總占地面積25000畝,是西雙版納最大的綜合性生態旅游景點之一,公園融匯了獨特的原始森林自然風光和迷人的民族風……
7.勐泐文化園 AAAA
勐泐文化園景區位于景洪市東郊,瀾滄江和流沙河交匯處,景洪至橄欖壩公路旁,離景洪市中心4公里。景區坐落在傣王宮遺址范圍內,擁有反映西雙版納歷史文化的勐泐博物館、傣王宮遺址和遺物以及來自熱帶雨林中的珍稀奇特的猿猴。 勐泐博物館展示出一千余件反映西……
8.西雙版納野象谷 AAAA
野象谷位于213國道西側,西雙版納的野象,主要集中生活在勐養自然保護區內。現在野象谷主景區內建起了游覽步行道、專供游人觀看野象活動 的的高架走廊、大樹旅館、森林酒吧。勐養自然保護區熱帶雨林中現存亞洲象近300頭,現馴養大象16頭(含表演象),是我國第一所馴象表演……
9.勐泐大佛寺 AAAA
勐泐大佛寺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州府景洪市城郊,按照國家AAAA級景區標準打造。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飄佛寺”的原址上恢復重建的,“景飄佛寺”是傣族歷史上一位名叫撥龍的傣王為紀念病故的王妃南紗維扁而修建。王妃一生信奉佛法,所以每逢節日傣王……
10.傣族園 AAAA
傣族園,全稱西雙版納傣族園。位于中國云南省西雙版納橄欖壩。景區內有我國保存最完好的五個傣族自然村寨,占地面積3.36平方公里,預計投資1.5億元人民幣,分三期完成。第一期投資4200萬元,已完成土地征用,道路修建,旅游購物區地下水管、電線的埋設等基礎設施建設
9. 民族風情的景點有哪些
姊妹節姊妹節在每年農歷的3月15日,是少數民族苗族的傳統節日,又有"姊妹飯節"之稱,盛行于黔東南自治州臺江縣,一般持續三天。
2011年4月17日,農歷3月15日,星期日為苗族姊妹節。
龍船節苗族龍船節在每年農歷的5月24日至5月27日,是少數民族苗族的傳統節日,龍船節在苗語中叫做"咋甕",是劃龍船的意思。
2011年6月25日,農歷5月24日,星期六起為期三天是2011年苗族龍船節。
關門節關門節在每年傣歷的9月15日(農歷6月)。
關門節與開門節同是少數民族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民族傳統節日,具有典型的、濃郁的宗教主義色彩。
火把節彝族火把節在每年農歷的6月24日或25日,白、納西、基諾、拉祜等族也過這一節日,但主要流行于云南、貴州、四川等彝族地區,是所有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為期三天。
2011年7月24日,農歷6月24日,星期日為2011年彝族火把節。
賽馬節賽馬節是少數民族藏族的傳統節日,節日時間因地方不同而略有差異。
賽馬是藏族民眾十分喜愛的一項活動,它不僅是農牧民閑暇之余的集會,交流農牧業生產經驗的場所,而且是藏民族精神的展示。
在所有民間傳承的藏族節日中,幾乎都少不了賽馬活動,并且此項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
摸奶節摸奶節在每年農歷的七月鬼節(中元節)前一天開始,至農歷16日這三天,除了燒紙祭奠"好兄弟"之外,鄂嘉鎮上的年輕男男女女們,必須遵守"摸奶節"的規定,是男人就高興地摸,是女人就要愉快地接受被摸。
2011年8月13日,農歷7月14日,星期六為2011年彝族摸奶節。
窮人節窮人節在每年藏歷的七月份(公歷9月),是少數民族藏族的傳統節日,也是繼彝族的摸奶節后又一個比較有特色的民族節日。
2011年9月23日,農歷8月26日,星期五為2011年窮人節。
開門節開門節在每年傣歷的12月15日(公歷10月15日)。
開門節與關門節同是少數民族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傳統節日,具有典型的、濃郁的宗教主義色彩。
2011年10月15日,農歷9月19日,星期六為2011年開門節。
苗年苗年在每年農歷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龍)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是少數民族苗族的傳統節日。
其中尤以素有"苗族文化中心"的貴州省雷山縣城苗年最為出名。
2010年11月9日,農歷10月4日,星期二為2010年苗年,同時這一天也為13年一度的鼓藏節。
彝族年彝族年在每年公歷的11月20日,是少數民族彝族的傳統節日,是由彝族太陽歷的第一個星回節轉化而來的一個重大的民族節日。
2011年11月20日,農歷10月25日,星期日起是為期三天的2011年彝族年。
驅鬼節藏族驅鬼節在每年公歷的12月29日,是典型的少數民族藏族的傳統節日。
驅鬼節這一天會在拉薩的布達拉宮舉行盛大的跳神活動,各個寺廟也都會有類似的這種活動,以迎接新一年的到來,驅鬼消災,保平安。
2010年12月29日,農歷11月24日,星期三為2010年藏族驅鬼節。
10. 民族特色的景點
該村是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博格達爾村背靠別珍套山,緊鄰國家4A級景區——溫泉圣泉景區,周邊有溫泉縣五館一中心、國家濕地公園、花卉基地、冷水魚公園等,人文景觀和自然資源都非常豐富。
還邀請專業人員深入挖掘民族特色飲食文化,開發了溫泉冷水魚全魚宴、石頭燜肉、綠色野生菌等六大特色美食系列。邀請縣烏蘭牧騎在村里舉辦文藝表演,組織村文化能人組建蒙古長調、阿肯彈唱表演隊,讓游客不僅能品嘗美食,還可以通過美食了解這里的民俗風情和文化內涵。
Hash:53cc1950a5e7f985682c0cf1562be4bbce1ab149
聲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