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保山人游保山 | 徒步賞春正當時,騰沖坪河古道帶你探秘高黎貢山

        坪河古道位于騰沖市芒棒鎮大蒿坪自然村,是南方絲綢古道高黎貢山段東西方向往來的歷史遺存,始建于三國兩晉,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屬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近年來,隨著徒步旅游的盛行,古道修繕和旅游項目的落地,已建成頗具規模的高黎貢山國家2A級古道公園。春暖花開,游人漸增,但古道的原始風貌并未因游客的涉足而發生變化,依舊古樸靜謐,宛若含羞遮面的處子,靜待來人!

        路線:大蒿坪——萬畝杜鵑花海主入山口——城門洞——太平烽火臺——古石灰窯——黃竹園鋪——風口大碑——萬畝杜鵑花海——坪河古驛——大蒿坪

        時間:3-5小時

        坪河古道藏于深山,時而傍溪而行、時而沿山而上、時而曲折幽靜、時而平直開闊,沿線大量古郵驛鋪遞、烽燧雕哨碑刻、參天古木以及無名花草總會不經意間帶給你驚喜。

        古道像一條系在高黎貢山上的玉帶,萬畝杜鵑花海高山草甸等沿線諸景是鑲嵌在玉帶上的寶石,彼此間相得益彰,使古道愈發的光彩熠熠。

        漫步其間,古道幽靜深邃,難以想象這條石 塊鋪就的山間小道很長時間內竟是騰沖通往內地其他地方的重要通道

        曾經,多少學子歷經險阻從這里到內地求學致仕,得以衣錦還鄉;多少文人騷客穿梭其間,留下膾炙人口的佳作;多少名家大儒經此到騰沖傳道授業,答疑解惑;多少商賈大家往來于此,為騰沖建設添磚加瓦。

        是的,就是腳下這不起眼的小道曾源源不斷地把中原文化輸往極邊騰沖,牢牢地把這極邊小城和廣袤的中原緊緊地系在了一起,在騰沖這邊地漢書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那一前一后搭就的烽火臺、沿線破敗的哨所不就驗證了這里戰略要地的事實嗎?那石板上深深的馬蹄印記、隨處可見的客棧殘垣不正述說著這里商旅繁華的過往嗎?

        走過這條古道,不禁覺得“坪河古道堪稱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完美融合的典范”,徒步其間或駐足懷古、或獵奇科普、或拍照留景卻似上了一堂生動的歷史人文課,愈發覺得古道的美不可言喻,她歷經數百年滄桑而愈顯嫵媚動人,不以繁華喜,不以沒落悲,客人來或不來她依舊在那里靜候,靜候能讀懂她的人,哪怕歷經千年。

        踏上坪河古道,會不自覺地放下俗世的羈絆,自然而然地開啟一場與歷史的對話,與自然的對話,與心靈的對話,被一地雞毛紛擾的你還等什么呢,邀約好友來坪河古道走一走吧,給自己的靈魂放個假,也許一場徒步之旅后,所有的困惑就豁然開朗了。

        古道公園(坪河古道)

        自助游攻略

        (建議游玩時間1天)

        坪河古道為“茶神故里—絲路芒棒”打造戶外運動特色旅游小鎮的核心線路之一,屬南絲綢之路。當下,花事正盛,如果想去萬畝杜鵑花海賞一場杜鵑花事,但不知道應該如何去,下面小編就根據自己出行的親身經驗,為大家提供自助游攻略吧!

        游玩前,一定要先弄清這些

        線 路

        騰沖城——芒棒鎮——老橋頭——橋街——后頭田——大蒿坪——入山口——城門洞——太平鋪烽火臺——古石灰窯——黃竹園鋪——風口大碑——萬畝杜鵑花海——坪河古驛——大蒿坪

        交 通

        騰沖至大蒿坪驅車前往(用時1至2小時)

        NO1:自駕(車可開至萬畝杜鵑花海主入山口)

        NO2:通達客運站芒棒客運車(車費15元/人)——芒棒街包車至大蒿坪(350元/輛/天)

        城門洞至大蒿坪徒步,全程8.6公里(用時3至5小時,含休息拍照)

        溫馨提示:車子可停放在萬畝杜鵑花海主入山口,徒步路線為環線,下山后到達大蒿坪,可請就餐農家樂的老板開車送至車輛停放處取車

        餐 飲

        高黎云賢餐館

        高黎貢山古澤棧農家飯莊

        高黎貢山清真園

        適合群體

        全家自駕游、單位職工徒步行、戶外運動協會活動、同學聚會、好友郊游

        芒棒不可錯過的打卡點

        黃竹園古道石板路及遺址

        黃竹園古道石板位于騰沖芒棒大蒿坪村東約12公里的高黎貢山西坡黃竹園一帶山坡上。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潞江惠人橋修通后,由騰越廳組織修建。至民國十一年(1922年)古道改走大風口—小平河后廢棄,前后沿用80余年。

        軍民橋的油菜花

        軍民橋的油菜花田絕對是拍照圣地,農田屋舍散落分布,蝴蝶翩翩起舞,蜜蜂嗡嗡歌唱,置身茫茫花海,你就是這兒的主角。

        騰沖第一僑村—張家村

        從芒棒出發,前行2公里就到了張家村。村口為明末清初所建魁閣,供奉“魁星”。張家村現保存完好的老宅有13座,為晚清或民國所建,均有上百年的歷史,古樸典雅,意趣橫生。建筑風格為“三坊一照壁”“四合頭”“四合五天井”,當然也有“六合同春”,然而最具特色的要推“廈房”,這是在中國南方很少見到的。

        國家級傳統古村落—老橋頭

        國家級傳統古村落老橋頭村有騰沖撒撇之源的稱號,木棉花、鳳尾竹、青樹掩映下的傣家風情自然自在,伴著葫蘆絲象腳鼓的靡靡之聲,一品別具風味的傣家美食撒撇,爽心爽口。

        橋街龍江古吊橋

        橋街龍江古吊橋,位于芒棒鎮橋街村委會西側龍川江上,為元明以來保騰驛道過龍川江的主要橋梁。 “江水拍山去,吊橋依舊在”見證了數百年世事變遷的古吊橋如今仍是兩岸往來的重要工具,看到往來如梭的行人,似乎依稀還能感受到這里曾經的商旅繁榮。

        特 色 美 食

        芒棒的清真美食騰沖首屈一指,不論芒棒街、上營街還是鄉村小吃不可錯過。芒棒傣家的撒撇、帕哈、帕滾、帕頌,刀金寨涼粉,傈僳烤豬,龍江魚……

        END

        來源:騰沖文旅

        投稿郵箱:1903542283@qq.com( 稿件確保原創首發,采用后單篇閱讀量2000以下,每篇稿費100元;單篇閱讀量2000及以上,每篇稿費 200元,請投稿者務必留下聯系方式 )

        抖音抖音短視頻征稿要求:每期一主題,通過抖音短視頻引領游客了解保山、玩轉保山、推廣保山。( 對采用的抖音作品,1分鐘以上至2分鐘以內的,每個作品給予200元稿酬,2分鐘以上的每個作品給予400元稿酬。)

        Hash:cec0fd8f86cd6af3a67b028c410410b52ad0e31e

        聲明:此文由 保山旅游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