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仁化石塘古村村民歡唱月姐歌 傳承非遺慶雙節

        月圓中秋國慶到,在仁化縣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石塘古村,老少婦女齊上陣,載歌載舞傳唱一首首獨具唐代宮廷韻味的月姐歌,通過傳承省級非物質文化月姐歌的方式,共同慶祝國慶、中秋佳節,祝福祖國繁榮昌盛、群眾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農婦打扮一新唱月姐歌。

        石塘古村有650多年歷史,有月姐歌和石塘堆花米酒釀造技藝兩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月姐歌,可追溯至唐宋代,從每年農歷八月初一月姐開壇至八月十五送月姐,成為石塘村婦女歡慶中秋佳節的獨特形式,代代傳承,豐富了農村婦女的精神文化生活。

        傳承人帶著外嫁女及學生唱月姐歌。

        當天,村中老少婦女穿著鮮艷的新衣裳,聚集在月姐歌壇,在傳承人的帶領下,齊唱月姐歌,包括“繡香包”調、“石榴打花”調、“睇龍船”調、“送月姐”調,其間有自由歌舞、做游戲等環節。石塘鎮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歡唱的婦女,她們有的是種菜賣的阿婆,有的是種水稻的大嬸,有的是釀酒的大姐,但在中秋佳節,她們都是月姐歌女,用方言清唱,傾訴種田耕作、鄰里關系、內心情感等,抒發對生活的美好向往。當晚舉行了送月姐儀式,大家齊唱送月姐歌,一路將月姐送到村外的小溪邊,對著水中月影祈福,共祝未來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

        筆者了解到,當天的月姐歌活動,五六位外嫁女專程回到村里,全程參與月姐歌傳唱。村中的14位小女生,也能熟練獨唱、合唱、小組唱月姐歌曲。而這一切,源于仁化縣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縣建設及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國文明縣城工作,把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作為守護群眾共有的精神家園,打造了省級“石塘月姐歌”傳承基地,鼓勵省級傳承人做好傳幫帶作用,設立了2支婦女月姐歌隊,組織小學生成立了一支小月姐隊,整理了100多首曲譜,并經常參與非遺民俗宣傳展示活動,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社會中得到確認、尊重和弘揚。

        文字:譚玉玲、肖曉珍

        圖片:何梅娣

        編輯:馬婷

        責編:蒙欣

        Hash:59f0240d14ff87275ed0277d25eee62ba2e3891f

        聲明:此文由 文明仁化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