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穿梭百年夢回永安

        永 安

        中國似乎是個特別火的名字

        古往今來

        無數古跡名勝取名于此

        洪秀全太平天國運動在永安建制

        北京故宮有永安門

        在水西鎮,也有一個永安村

        永安村的歷史可追溯到明朝時期,永安先祖繼萬公自江西吉安吉水縣遷入永安村,后在永安娶妻生子、開荒種糧。現在永安村大部分村民都是他的后代子孫,傳至今日已歷經18代,從當初的只身一人發展到現在的百戶千人,可以說是相當香火旺盛、人丁興旺。

        百年來,永安村代代人才輩出,考取重點大學、經商大企業家、入仕領導干部人數遠超相鄰的幾個村落,都說風水輪流轉,可永安這塊寶地的風水卻一直延綿不斷。

        風水寶地一般也是風景秀麗,永安也是如此,從高處俯瞰整個村莊新房老房錯落有致,猶如一座羅馬城。在陽光的照耀下潔白的墻、灰色的瓦配上四周綠油油的群山,讓人不由感慨“實是欲界之仙都”。

        花期如約而至

        春日最新展出的“油畫”

        三月過后,定要來永安赴一場春天的盛宴,尋一處世外桃源,過幾天詩一般的日子。每逢春際,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開得熱烈而濃郁,恍若一幅色彩明艷的油畫。

        驅車前往永安,未到其村先聞其香,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油菜花香混雜著春天獨有的泥土芬芳,呼吸著這春天的味道,令人心曠神怡、深醉其間。

        青山下的一塊塊形狀各異的油菜地匯聚成一大片耀眼的金黃色花海,一塊塊油菜地與白墻黑瓦的古老傳統民居錯落有致交相輝映,周圍群峰環峙,構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站在田野旁,一株株油菜花猶如一個個站立崗哨的忠誠衛士,直挺挺的佇立在大地上,像是在等待著世人的檢閱。花兒爭相開放,放眼望去,花海隨著風兒時而上下時而左右舞動出一片片花的波浪,蜜蜂蝴蝶也在油菜花的誘惑下紛至沓來,采蜜、嬉戲,一片繁忙的景象。靈動的萬物,勞作的老農,賞花的游客,共同編織出了一副春天的畫卷。

        追溯歷史

        覓朱家的前世今生

        在清乾隆年間,永安村朱進為甲子科副榜,信奉新儒學教義。回鄉后,在溪河東邊修建了其家族的大宅院,后稱九井十八廳。建筑風格為徽派建筑,以磚墻和條石為主要建筑結構,大都是依山地勢而建,多為懸山式,也有歇山類四坡式的,庭院疊出,規模宏大。

        ▲九井十八廳全貌

        ▲九井十八廳側面

        ▲九井十八廳屋檐

        ▲朱進考取功名后將此事鐫刻在條石上激勵后人,保留至今。

        從宅院正門進入沿著曲曲折折的回廊進入宅院內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四根高大的石柱構成的戲臺,石柱每根高約5米,石柱頂端支撐著一頂青瓦亭,石柱上還鐫刻著一副對聯,亭藻井繪有彩畫,戲臺的頂端層次分明特別有立體感,頂部呈八邊形。聽村里老人說這是以前的戲臺,每當節日或是家里有什么大喜事便會請藝人來到此地搭臺唱戲,望著空曠的戲臺腦海中還能浮現出當初朱家繁榮興盛的樣子。

        ▲戲臺

        ▲九井十八廳內雕花

        九井十八廳距今已有200多年,因其規模宏大,風格獨特且歷史悠久,在贛州市周邊也算是小有名氣。如今院內大多數人已遷出,只留下少許住戶,而院內那株有四層樓高的百年茶花年年綻放,滿樹嬌艷,香氣散發,盛開在滿經風霜的宅院中,別有一番風韻,給清冷的九井十八廳帶來了許許生機。

        在九井十八廳內,還有一口古井。古井內壁已長滿雜草,但井底的水依舊清澈。據說在當年,這井水為專供九井十八廳里富裕人士使用,一般老百姓很難喝到這井里的水。

        明清古圩

        嘗盡人生百味

        明清古圩又名河頭圩,起源于明清時期,每逢農歷三、六、九附近村民在此聚集。過去這里是人們交換日常所需的集貿市場,如今的河頭圩在贛州市內小有名氣,已然成為特色農副產品采購中心。農戶堅持不喂飼料、不打農藥,確保本地土雞、土鴨以及生姜、板薯、芋頭、花生油茶“土生土長”。圩鎮上還有各具特色的柴火飯莊,客家豆腐坊、客家米酒坊、客家老油槽等民間作坊可供游客參觀、參與農家美食的制作全過程,制作完成后可現場品嘗,也可認購回家。

        邂逅百年古橋

        感受青石之美

        從古圩往茶園組方向走50米左右,一座長滿青苔的石拱古橋映入眼簾,橋下清亮的溪水淙淙流過。據說這是明清時期人們從南康鳳崗前來趕圩的重要通道

        靜靜走在用石板堆砌的橋面上,細細的品味這個村莊,遠處飄來一陣花香鳥語,像是在招客,婉轉悠長,聽得人如癡如醉。

        觀真君廟

        聆聽歷史聲音

        真君廟建在永安河邊,連著明清古圩 ,是為許真君而建。許真君,名許遜,東晉時河南人,后移居江西南昌道士。他博通經史和天文地理,尤好道術和陰陽五行之學。因治水有功,以道術為民除害,后人多編除孽龍的故事贊譽他。宋時,他被封為“神功妙濟真君”,世稱“許真君”。據傳,水西蛤湖崠上有一塊大巖石,酷似一條船,只是船上少一個船舵。等石頭慢慢長成船舵形就將山洪暴發,洪水泛濫。當水高超出蛤湖崠三尺時,船將遠行,那時永安、乃至整個湖邊就汪洋一片,生靈涂炭了。老百姓終日擔憂,期望有神靈阻止災難的發生。雖是傳說,但在朱進倡議并捐資下,真君廟還是建成了。廟內曾供真君像。后廟內搭了戲臺,建了包廂,上演過村民聞樂見的戲劇歌舞。

        自新中國成立以后,真君廟參與并見證了數次的歷史大事件,現如今,真君廟被改造成了文化大院,成為永安村的老年協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自駕游路線

        ①贛州市出發→崗邊大道 →葉山 →橫江

        ②經開區出發 →鳳崗路 →長江村 →長田村 →長勝村

        公交車路線:

        南門口乘坐108路,終點永安村( 票價1元)

        來源:醉美水西

        編輯:鐘敏

        審核:劉方方

        Hash:4459175416a67c09682250e4785b07b6c95c92d6

        聲明:此文由 章貢發布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